"世上只有媽媽好"這是一句家喻戶曉讚美母親的歌謠,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她們在懷孕乃至分娩又或是產後都犧牲了很多,所以家人一定要學會理解孕媽。
小李是一個標準的90後,小時候雖稱不上嬌生慣養但也是父母手心裡的寶貝,長大後嫁給了自己的丈夫卻受盡了委屈,並不是因為丈夫變心或對小李不好,而是婆婆在生活中處處看她不順眼,為了家庭的和諧,這些小李一直都忍著。
小李懷孕後時間過得飛快,近日終於把孩子生了下來,雖然過程中發生了一點意外但幸好最後母子平安。看到孫子的出生婆婆自然是喜笑顏開,但是有一件事情又讓婆婆對兒媳產生了敵意——小李產後一直不給孩子餵母乳。
這天婆婆看著寶寶餓得哇哇哭,因此大怒抱著孫子決定去找小李討個說法,面對婆婆的氣勢洶洶,小李躺在床上一動不動好像有難言之隱,始終拒絕了給寶寶餵奶的要求。
這時候婆婆心中的怒火再也按捺不住了,一手用力地掀開小李的被子大喊了一聲:你趕快起來給我餵奶,不然我就讓兒子跟你離婚!
這句話說到一半,婆婆看到小李的模樣忍不住淚崩了:只見小李的肚子上都是傷口還有膿水,手臂上還有很多針管留下的痕跡,由於害怕發炎的原因,小李裸露著這些皮膚躲在被窩裡瑟瑟發抖,讓人感到非常心酸。
看到婆婆發現了真相,小李也跟著哭了起來:媽,不是我不願意給兒子餵奶,因為我前陣子去醫院吃了一些藥,我害怕自己的奶水也會有藥物會傷害到孩子,那是我的親生骨肉,我怎麼可能會害他呢!求您理解理解我。
同樣都是女人,婆婆當然能理解兒媳的處境,婆婆為自己的衝動深深地向小李道歉,並且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好好對待小李。
沒有媽媽會想要去傷害自己的孩子,一切都是由苦衷的,婆婆同樣也是女人,為什麼第一時間會沒有思考到這方面的問題呢?其實這都是婆媳之間的關係在作祟,自古以來婆媳都被人稱作是"天敵"的關係,平日裡兩人經常勾心鬥角,長期以往就會在發生問題的時候第一時間想要去責怪對方。
家和才能萬事興,婆媳之間的關係很明顯不利於家庭的和睦,那麼應該如何處理婆媳問題呢?
態度上的轉變。首先兩人的態度都要進行轉變,兒媳婦要尊重老人,老人也要多諒解兒媳婦,當問題發生的時候,兩人第一時間都要保持冷靜,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理解對方的不容易並且檢討自己有沒有做得不對的地方,這樣就可以很大機率地避免雙方之間的碰撞。
共同對孩子好。兩個女人的時代不同,對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獨特的看法經常會產生摩擦,但是兩個女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想要讓孩子好。平日裡兩人都應該儘可能地在細節上對孩子好,這樣一方看到另一方也愛護自己的寶貝,就會慢慢地化解敵意,畢竟是同一"陣營"的人。
丈夫從中疏導。很多時候婆媳吵架都會鬧得很嚴重,但是同在一個屋簷下,低頭不見抬頭見,這樣的情況會讓家庭氛圍很尷尬,這時候丈夫就要從中幫忙,先把兩人分開,分開給兩人做思想工作,告訴一方對方已經錯了,就是需要一個臺階下,這樣兩人的面子上都過得去,問題也就會迎刃而解。
婆媳一起做事。平日裡家庭的一些事情可以讓婆媳一起參與,比方說出遊的時候讓她們坐在一起,大掃除的時候兩個女人做同一個任務,這樣她們就會學會互相幫助,關係慢慢就變好了。
其實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婆婆和兒媳才是家裡最親的人,兩個本沒有血緣關係的女人因為嫁給一對父子所以成為一家人,更應該相互理解和睦相處,不知道你們覺得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