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半輩子,才知道這野菜吃葉留根,網友:明年的菜都訂下了?

2020-12-20 農情萬家

文|農情萬家

導讀:這才是正宗「曲曲菜」,別再兩種菜混淆了,真不一樣,一定要留根

在偏遠的農村郊外,有各式各樣的野菜,它們的價值各不相同,我們通常指的價值,除了它們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外,我最關心的應該是食用價值。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野菜的是老百姓充飢的主要「糧食」,也就是老人們口中的「救命糧」。如今農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郊外的那些野菜也多了起來,人們不再拿它們當作「糧食」,但它們卻成了嚴格意義上的美味野菜,一種純天然的「野味」。

可能只有老一輩的人才會珍視和懂得那些野生植物的「貴重」,人們只有不斷的憶苦思甜,才能珍惜當前的一切。

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種多樣的美食,但絕大部分都是人工種植的「商品」,從室外引入大棚,走進菜園,經無數次人工栽培的植物早已失去了戶外的「野性」。在人們規定的時間、溼度、土壤中生長,退去了太多的營養和剛強,缺點漸漸暴露無遺。這個時候,人們又重新想起了那些曾經的野菜……

有的野菜非常的普通,但是無論你怎麼種植、栽培,都無法達到它在大自然中原始的味道,比如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這種野菜,我的老家人管它叫「曲曲菜」。可能有網友會說:「曲曲菜是最普通的野菜了,這還用了解?」其實還真是有很多人說不清楚哪種菜是真正的曲曲菜。

曲曲菜的學名應該叫苣蕒菜,而各地方的「方名」就太多了,比如奶漿菜、青青菜、曲菜等,如今這窮人的糧食,成了城市高端飲食場所的「叫座菜」,季節不對,有錢也不好找。

在緊俏的季節,可能沒有人會想到一斤鮮嫩的曲曲菜售價能達到50多元,如今的交通便利早已讓我們幾乎沒有買不到的東西,只要你有足夠的錢……但曲曲菜有時真會是意外。

曲曲菜有點發苦,但並不是「野生苦菜」的那種甘苦,之所以有朋友不認識它,就是太容易將這兩種植物混淆,當你認真的仔細去觀察,其實它們僅僅是外表有點相似罷了,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植物。

曲曲菜的葉片較薄,相對更柔軟一些,苦味也更清淡一些,而苦菜則是一種「硬苦」。兩種野菜我都非常喜歡,這種苦味更能勾起我味蕾裡對食慾的渴望。

曲曲菜一般非常的乾淨,常生長在那些涼爽、溼潤的土壤中,尤其是莊稼地裡,它還夠不上「害草」的級別,但卻是極好的「美味」,因此只要農民朋友們發現,都會忍不住地去採挖。很多家庭甚至組建了「挖曲曲菜小隊」,儼然成了大人、孩子們的一次集體親子活動。

曲曲菜有著非常發達的根系,能夠紮根到很深的地方汲取水分,一條粗粗的主根,多條鬚根,足以看出它的生命力有多頑強,即使是在驕陽下,它都能生長得非常的嬌嫩。

有人會擔心菜地裡的蔬菜會不會受到曲曲菜的影響,當然會呀,但影響基本可以忽略,因為經過人工處理的土壤,即便是生出曲曲菜,數量也是非常有限的,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它只會添彩,做不了高破壞的「主力軍」,這帽子有點大,它戴不上。

曲曲菜可以是橫臥根,有根的地方就能長出曲曲菜,它的根可獨立生長,你以為呢?有根就能發芽,就會長出新的曲曲菜,半輩子沒注意這個問題,因此要想徹底的剷除它,只有連根拔起。

其實曲曲菜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蛋白質及礦物質,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全株可食用,這才是真正的全身都是寶!它還夠不上保護級別,所以只要你見到,可以儘管去採挖,只要別破壞了「地球」,但要記住留下它的根,明年又會是大豐收。

曲曲菜真正的樣子就是這樣,大家記住了嗎?它的採摘期很長,基本上從每年的四月底可以一直持續到深秋,只要有根在,它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長下去,你認識它了嗎?別忘了老規矩—留下它的根!想了解更有價值的植物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關注、支持,感謝大家的閱讀。

相關焦點

  • 在春天吃野菜才是正經事
    貓耳朵,野落蓽,灰條熟爛能中吃;剪刀股,牛塘利,倒灌窩螺掃帚薺。碎米薺,萵菜薺,幾品青香又滑膩。油炒烏英花,菱科甚可誇;蒲根菜並茭兒菜,四般近水實清華。看麥娘,嬌且佳;破破納,不穿他;苦麻臺下藩蘺架。雀兒綿單,猢猻腳跡;油灼灼煎來只好吃。斜蒿青蒿抱娘蒿;燈娥兒飛上板蕎蕎。羊耳禿,枸杞頭,加上烏藍不用油。」
  • 【擴散】白天吃了野菜,晚上竟然中毒了!有些野菜帶劇毒,但大家都不知道
    但是,你知道嗎?野菜也不是能隨便吃的,當心出事!椿菜的吃法可涼拌、可炒、可煎,還能醃著吃。好多人愛吃香椿炒雞蛋,香椿一般從3月初吃到5月底。3月初的香椿,幾乎全是嫩芽,非常好吃。回家炒一份香椿雞蛋吃,全家老小都愛吃。而5月份,香椿就有些老了,味道也淡了。所以,想吃就趁早!
  • 【攻略】德州最全挖野菜攻略!春天你吃野菜了嗎?
    不過採香椿可是技術活,因為它不像其他野菜,俯手可得。它可是長在樹上的,必須爬樹才行。香椿具有良好的養身功效,含胡蘿蔔素、維生素B、C等,有清熱解毒、健胃理氣、止血消炎等功效。但吃香椿也有講究,因為它含有亞硝酸鹽,所以吃之前必須開水燙過。  如何辨別:香椿樹木可高達10多米,香椿樹上的嫩芽,葉厚芽嫩,綠色紅邊,香味濃鬱,就是可以食用的香椿了。
  • 淮安人吃野菜
    尤其是第八十六回中,吳承恩以他的如椽巨筆,為我們描繪了一桌精美的野菜盛宴:「嫩焯黃花菜,酸齏白鼓丁。浮薔馬齒莧,江薺雁腸英。燕子不來香且嫩,芽兒拳小脆還青。爛煮馬藍頭,白熝狗腳跡。貓耳朵,野落蓽,灰條熟爛能中吃;剪刀股,牛塘利,倒灌窩螺操帚薺。碎米薺,萵菜薺,幾品青香又滑膩。油炒烏英花,菱科甚可誇;蒲根菜並茭兒菜,四般近水實清華。看麥娘,嬌且佳;破破納,不穿他;苦麻臺下藩籬架。
  • 津渡:野菜 未來薦讀
    說到底,荊芥才是這道菜的主角。老實說,我很著迷這道菜,我把它當作是一盤生活,箇中的滋味只有自己知道。說得遠了,荊芥不過就是我們用來做芥末醬的原料之一罷了。北方人愛吃的野菜還有桔梗,莖葉用來涼拌,或是生炒。進入山東、河北,桌子上多的是薄荷葉和龍鬚菜。那年在京進修,滯留三月有餘,學校裡的涼拌菜,還有穿心蓮。居然也端上桌來當菜吃!這東西,臨睡前噙上一片葉子入寢,三兩日,便可治癒舌裂。
  • 野菜記丨苦苣菜
    多年以前,看過一部叫《苦菜花》的電視連續劇,特意查了相關資料,知道苦菜是蒲公英的別稱,後來又知道叫苦菜的還有苦苣菜。其實,同為菊科植物,初生的蒲公英和苦苣菜,是非常相像的,初次接觸它們,是很容易搞混的。而且,苦苣菜與蒲公英,兩者都開黃色花朵,似菊花,這是菊科植物的共同特徵。長大的苦苣菜,就與蒲公英明顯不同。
  • 這個野菜只有《紅樓夢》裡的大小姐才吃得起!
    這種「樹上蔬菜」一年只收一次,且產量少,幾乎一天一個價格,有的城市剛上市的香椿能賣到200元/斤。香椿昂貴,也因賞味期短,俗話說「雨前香椿嫩如絲」,穀雨前千萬不要錯過香椿,否則過了穀雨口感就大大下降了。雖然香椿在全國各地都有種植,要想在野外採到它還是相當不容易。畢竟野外的香椿樹無人看管,長得又高又細不好攀爬,要用綁著鐮刀的長竹竿一把一把往下劃,很考驗體力和眼力。
  • 寧縣人春天喜歡吃的野菜
    將榆錢洗淨、切碎,加蝦仁、肉或雞蛋調勻後,包水餃,蒸包子,卷煎餅都可以,味道清鮮爽口。薺薺菜,俗名地地菜,別名枕頭草、粽子菜、三角草、香薺、護生草、菱角菜、地菜、上巳菜、薺草。目前生產上主要兩個品種:一種是板葉薺薺菜, 又叫大葉薺薺菜,上海市地方品種。 薺薺菜植株塌地生長,開展度18釐米;一種是散葉薺薺菜,又叫百腳薺菜,植株塌地生長,開展度18釐米。該品種抗寒力中等,耐熱力強,冬性強,比板葉薺菜遲10~15天。香氣濃鬱,味極鮮美,適於春季栽培。
  • 史上最齊雲南野菜,我們把春天給吃了吧!
    蒼天厚愛這片大地,讓雲南的春天,有賞不完的花海,吃不完的鮮花和野菜。俗話說:春來野菜賽人參!——這俗話,怕是最適合在雲南說!雲南的野生植物資源極其豐富,生長著多種多樣的鮮花、野菜,心靈手巧的雲南人,把各類野花野菜做成餐桌上的美味佳餚,並且很多鮮花、野菜具有不同功效的藥理作用。所謂藥療不如食療!
  • 有一種野菜叫麵條菜你知道嗎?
    隨著人們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挖野菜便成了一種生活情趣,一種綠色飲食的回歸。閒時不妨來挖挖野菜,憶苦思甜,位高權重者更應體驗一下以往的艱苦歲月,這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一次練心練德的成長過程。昨天和老婆在回家的路上路過一麥田,聽附近人說這片地裡的野菜比較多,就停下來到地裡挖野菜,果不其然,地裡的野菜非常多,不一會兒我們兩個人挖了有一大盆野菜,老婆非常高興的說這下可以吃野菜做美食了。今天挖的野菜叫麵條菜,是和薺菜一樣的野菜,多生長在田埂地頭和初春的麥田,非常的嫩,葉片細長,形似麵條而得名。
  • 野菜才露尖尖角,早有食客看過來
    可如今,吃野菜儼然已經成為一種健康時尚!春天來了,遠離韶關市中心的山裡、郊外、田間的野菜也都「噌噌」冒出地面,野菜沒有化學物的汙染,始終保持著純天然的綠色。野菜才露尖尖角,早有食客看過來,生活在鄉村裡的人們自然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 有一種春天叫「挖野菜」!一種野菜一味藥,怎麼吃有講究
    春天來了,田間地頭長了各種各樣的野菜,大家都想拿起小鐵鍬去戶外,想嘗嘗春天的味道。不過要提醒大家,野菜雖好,但食用時一定要謹慎,誤食有毒野菜有可能喪命!蒼耳子蒼耳子又名耳棵。生長在田間、路旁和窪地。毒蘑菇毒蘑菇其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毒傘。生長在腐爛的物品上,形狀特殊,有的像小筆、小傘。
  • 這一季精貴的野菜,分享三道家常菜,錯過了,明年才見你
    春天是吃野菜的好季節,這個時候有很多野菜,比如槐花、玉錢、灰白菜、薺菜、馬齒菜等,人吃太多了。說到最貴的野菜,肯定是香椿。香椿是我們熟悉的一種野生蔬菜,每年這個時候,市場和超市都在出售。雖然單價有點高,但當香椿食用時,蔬菜的數量並不大,所以買一點就可以了,綜合的價格也可以接受。
  • 才知道發豆芽如此簡單,3天就能吃,根根粗壯又脆嫩,比買的健康
    才知道發豆芽如此簡單,3天就能吃,根根粗壯又脆嫩,比買的健康。想吃營養美味的豆芽,完全可以自己動手,這個發豆芽小秘方,姥姥用了半輩子,根根粗壯又脆嫩,3天就能吃!自從我學會後後,再也不用出去買豆芽吃了,一點兒也不比外面賣的差,自己發的更營養更粗壯呢!那就跟我一起來看看在家是怎樣快速發豆芽吧,真的是超級的簡單~喜歡的就跟著一起來操作,就能泡發出脆口又鮮嫩的豆芽,吃著健康又放心,還省了買菜錢呢!
  • 第611期【漫浪天下】面麵條(麥瓶草)◎王不留行(麥藍草)◎毛妮菜(麥家公)——幾種與小麥有說不清關係的野菜
    沒有三年五年時間,這些功夫是不會得心應手的;沒有這點底氣,都不好意思說是從農村長大的。記得第一次去麥地裡挖麵條菜,是在一年正月的某一天。那時候,正月與臘月幾乎天天都是節日,哪一天吃什麼都是有講究的。比如正月初七是人日,一般要吃麵條。到了正月十六是要吃幹(蒜)面的,正月月儘是要吃煎饃(餅)的。吃這些東西、紀念誰也是有原因的。
  • 警惕 吃了親手挖的野菜,老夫婦雙雙中毒……野菜不是你想吃就能吃!
    可朋友們知道嗎?野菜雖好,也不能貪杯啊!由於兒女住的都比較遠,無奈,趙大爺只好向鄰居求助。在鄰居的幫助下,趙大爺夫婦被送到附近的醫院。醫生了解情況後,斷定趙大爺夫婦是食用蒲公英過量導致。醫生說,蒲公英雖好,也不是啥體質的人都能吃的。「一些脾胃比較差還有陽虛外寒的患者服用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不管是蒲公英還是其它野菜,體弱的老年人都不應過量食用。」醫生提醒道。
  • 【解讀】賞最美的景,吃最「野」的菜!
    而對於廣大美食愛好者的朋友來說,就是到了可以外出挖野菜的好時候了。味道濃鬱的香椿芽、具有極為特殊山野味的蕨菜、鮮美的車前草。都是心頭愛啊~     說到這,小編偷偷的咽了下口水。但近期昆明市消協發布的安全預警引起了小編的注意。
  • 洪雅這148種野菜,你曉得20種以上就算你兇!
    在我生態大洪雅除了春芽、腳雞苔、豬鼻孔這些常規野菜你所知道的野菜有哪些呢?洪雅縣十大健康長壽之星、健康顧問李克勤老先生花了20年的時間,把洪雅的野菜進行收集整理歸檔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認識洪雅這148種野菜吧!
  • 吃了半輩子胡椒,才知道「白胡椒」和「黑胡椒」的區別,漲知識了
    吃了半輩子胡椒,才知道「白胡椒」和「黑胡椒」的區別,漲知識了。最近網上有一個話題特別火,就是「白胡椒」和「黑胡椒」到底有什麼區別,很多粉絲看完問題後,都來私信我,希望我能給她們講解了一下白胡椒和黑胡椒的區別和使用方法。經過我半天的總結,我把它們的區別和使用方法發給一些粉絲看後,幾位粉絲都說:「吃了半輩子胡椒,才知道「白胡椒」和「黑胡椒」的區別,漲知識了」。
  • 菜根 - 菜根---深圳商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莧菜是一種常見的野菜,通常以顏色區別,有紅莧、白莧、紫莧等。大多清炒,或上湯。上湯講究的是用皮蛋肉絲另加原粒蒜瓣,不講究的草草將油爆些蒜蓉,潑水煮熟。莧菜性涼味甘,對大腸溼熱有療效。同事一親友患結腸癌,戒肉吃素,每餐只吃莧菜或潺菜,堅持一段時間,頗有效果,至今精神奕奕,這也算民間的一種治癌偏方。 馬齒莧在鄉下無人食用,被當成野草,土話叫豬婆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