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農情萬家
導讀:這才是正宗「曲曲菜」,別再兩種菜混淆了,真不一樣,一定要留根
在偏遠的農村郊外,有各式各樣的野菜,它們的價值各不相同,我們通常指的價值,除了它們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外,我最關心的應該是食用價值。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野菜的是老百姓充飢的主要「糧食」,也就是老人們口中的「救命糧」。如今農村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郊外的那些野菜也多了起來,人們不再拿它們當作「糧食」,但它們卻成了嚴格意義上的美味野菜,一種純天然的「野味」。
可能只有老一輩的人才會珍視和懂得那些野生植物的「貴重」,人們只有不斷的憶苦思甜,才能珍惜當前的一切。
如今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種多樣的美食,但絕大部分都是人工種植的「商品」,從室外引入大棚,走進菜園,經無數次人工栽培的植物早已失去了戶外的「野性」。在人們規定的時間、溼度、土壤中生長,退去了太多的營養和剛強,缺點漸漸暴露無遺。這個時候,人們又重新想起了那些曾經的野菜……
有的野菜非常的普通,但是無論你怎麼種植、栽培,都無法達到它在大自然中原始的味道,比如我們今天要講到的這種野菜,我的老家人管它叫「曲曲菜」。可能有網友會說:「曲曲菜是最普通的野菜了,這還用了解?」其實還真是有很多人說不清楚哪種菜是真正的曲曲菜。
曲曲菜的學名應該叫苣蕒菜,而各地方的「方名」就太多了,比如奶漿菜、青青菜、曲菜等,如今這窮人的糧食,成了城市高端飲食場所的「叫座菜」,季節不對,有錢也不好找。
在緊俏的季節,可能沒有人會想到一斤鮮嫩的曲曲菜售價能達到50多元,如今的交通便利早已讓我們幾乎沒有買不到的東西,只要你有足夠的錢……但曲曲菜有時真會是意外。
曲曲菜有點發苦,但並不是「野生苦菜」的那種甘苦,之所以有朋友不認識它,就是太容易將這兩種植物混淆,當你認真的仔細去觀察,其實它們僅僅是外表有點相似罷了,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植物。
曲曲菜的葉片較薄,相對更柔軟一些,苦味也更清淡一些,而苦菜則是一種「硬苦」。兩種野菜我都非常喜歡,這種苦味更能勾起我味蕾裡對食慾的渴望。
曲曲菜一般非常的乾淨,常生長在那些涼爽、溼潤的土壤中,尤其是莊稼地裡,它還夠不上「害草」的級別,但卻是極好的「美味」,因此只要農民朋友們發現,都會忍不住地去採挖。很多家庭甚至組建了「挖曲曲菜小隊」,儼然成了大人、孩子們的一次集體親子活動。
曲曲菜有著非常發達的根系,能夠紮根到很深的地方汲取水分,一條粗粗的主根,多條鬚根,足以看出它的生命力有多頑強,即使是在驕陽下,它都能生長得非常的嬌嫩。
有人會擔心菜地裡的蔬菜會不會受到曲曲菜的影響,當然會呀,但影響基本可以忽略,因為經過人工處理的土壤,即便是生出曲曲菜,數量也是非常有限的,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它只會添彩,做不了高破壞的「主力軍」,這帽子有點大,它戴不上。
曲曲菜可以是橫臥根,有根的地方就能長出曲曲菜,它的根可獨立生長,你以為呢?有根就能發芽,就會長出新的曲曲菜,半輩子沒注意這個問題,因此要想徹底的剷除它,只有連根拔起。
其實曲曲菜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蛋白質及礦物質,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全株可食用,這才是真正的全身都是寶!它還夠不上保護級別,所以只要你見到,可以儘管去採挖,只要別破壞了「地球」,但要記住留下它的根,明年又會是大豐收。
曲曲菜真正的樣子就是這樣,大家記住了嗎?它的採摘期很長,基本上從每年的四月底可以一直持續到深秋,只要有根在,它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長下去,你認識它了嗎?別忘了老規矩—留下它的根!想了解更有價值的植物嗎?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關注、支持,感謝大家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