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物喪志

2021-03-03 每日成語故事

【成語】  

       玩物喪志

【拼音】

       wán wù sàng zhì

【釋義】

       意指醉心於玩賞某些事物或沉迷、貪戀於一些小的興趣愛好,就會喪失積極進取的志氣和高瞻遠矚的志向。 

【出處】

      《書·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貞。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解釋:不被耳朵和眼睛等感官欲望所役使,百事的處理就會適當。把心思放在戲弄人上就會喪失道德,把心思放在玩弄器物上就會喪失大志。

【近義詞】

       不務正業  愛鶴失眾  卜晝卜夜

【反義詞】

       業精於勤

【用法】

       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衛國衛惠公死後,兒子姬赤即位,史稱衛懿公。衛懿公從小住在深宮,生活安逸,不了解百姓疾苦。因此他上位後,將朝廷政務放在一邊,整日只知道飲酒作樂,歌舞喧譁。除此之外,他還有個特殊的愛好,就是對仙鶴情有獨鍾,在他的後宮中,圈養了各種各樣的仙鶴,還有不少是世間少有的上等品種。

      衛懿公所養的仙鶴,朝廷的官員們每天都要去伺侯這些鶴,鶴越養越多,鶴享受奢華的住宅和飲食。甚至於用精美的刺繡來裝飾鶴、讓鶴乘坐華美的車。 衛懿公還不顧老百姓的生存而加重賦稅來斂財,看重演戲的伶人而不重視大臣。如果有大臣進諫,就當面叱責大臣。衛懿公根據鶴的不同品類,被封為不同等級的大夫,不但按照官銜給予發放俸祿,甚至出門是還有專車接送。北方的燕國聽說衛懿公愛鶴,便特地給他送來幾十隻價值連城的鶴。衛懿公聽說後興高採烈,他在全國巡遊這些鶴,並告訴國人這些鶴顯示了衛國的國富民強。衛懿公稱它們為「鶴將軍」。

      衛懿公九年(魯閔公二年,公元前660年)十二月,赤狄攻打衛國,衛懿公準備派兵抵抗,衛國士兵有的背叛衛懿公。接受甲冑的國人都說:「讓鶴去抵禦狄人,鶴實際上享有俸祿官位,我們哪裡能打仗!」大臣們也說:「國君愛養鶴,可以讓鶴去迎擊狄人。」 

      衛懿公把玉佩交給石祁子,把箭交給寧莊子,讓他們防守狄人,說:「用這個來贊助國家,選擇有利的去做。」衛懿公還把繡衣給夫人,對她說:「聽他們二人的!」於是,衛懿公率軍反擊狄人,渠孔為衛懿公駕御戰車,子伯作為車右;黃夷打衝鋒,孔嬰齊指揮後軍。和狄人在熒澤作戰,由於衛懿公不肯去掉自己的旗幟,所以致使衛軍慘敗  ,衛懿公被殺。

    後世人們不能忘記衛懿公玩鶴亡國的教訓,就把他的行為稱作「玩物喪志」。古人有詩云:「曾聞古訓戒禽荒,一鶴誰知便喪邦。滎澤當時遍磷火,可能騎鶴返仙鄉?」正是對衛懿公一針見血的諷刺。

【造句舉例】

       妹妹天資聰穎,可惜終日玩物喪志,我便仿效古人以自身為例,斷織勸學,妹妹恍然大悟,決定將心思放到學習上。

       他要不是沉迷於網吧,玩物喪志,豈會荒廢了學業?

      更多成語視頻請關注 

相關焦點

  • 玩人喪德,玩物喪志(深度與哲理並存)
    尚書有云:玩人喪德,玩物喪志。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一個人以戲弄他人為樂,那就是道德敗壞的體現,如果一個人過於沉迷於某個事物,逐漸的便會失去發奮圖強的鬥志。玩人喪德,玩物喪志在我們的身邊經常會遇見玩人喪德的人。
  • 成語典故之玩物喪志:周武王逗獒
    玩物喪志出自《尚書·旅獒篇》「玩人喪德、玩物喪志。」玩物喪志用來比如人因沉湎於所愛的事物,所以就喪失了積極進取的志向。典故出自周朝,自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后,開始分封諸侯,並且派出大量的使臣去向偏遠地帶的小國家宣揚自己的事跡,並且希望他們能夠歸順周朝。
  • 「玩物喪志」|是收藏和田玉的最高境界
    玩物喪志是收藏的最高境界 從某個角度講,玩物喪志才是收藏和田玉的最高境界。 有人說收藏是「玩物喪志」,其實是「玩物增智」。有時為了淘到一件藏品,需要查閱大量資料。當把這件藏品的歷史背景和價值完全弄清楚時,自己內心的喜悅是無可比擬的。
  • 俗話說「玩物喪志」,下半句是什麼?看完後長知識了
    比如說今天要說的「玩物喪志」,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句諺語已經是耳熟能詳,但應該有很多人會認為這就是一個簡單的詞語,沒什麼特別之處。然殊不知其下句才是經典,若與前一句相匹配又有異曲同工之妙。首先來看「玩物喪志」,其最核心的意思是說過度的娛樂會擾亂人的心志,一個人在娛樂上付出了全部的經歷,那麼必然會在心智上力不從心。比如古代的鬥雞、鬥蟈蟈,這都是玩物喪志的典型例子。
  • 在西澳這個讓人玩物喪志的地方,我們基本沒理想 | 2018最玩物喪志的粉湖行程
    如果說做旅行的我們還有一絲理想尚存,那麼就是帶著你「玩物喪志」。這麼「玩物喪志」的旅程,同時還是價格最親民的粉湖線路,要不要一起走?請注意,為了讓你玩到不想回去,我們只做6-8人小包團。創建自己的定製小包團?請加以下微信
  • 古人留下的4個愛好,很多人因此「玩物喪志」,年輕人當儘量遠離
    最重要的是從玩樂中,讓自己的心情得到調劑,如果單純地為了玩樂而玩樂,那就有點玩物喪志了。說到玩物喪志,古代人在這方面才真叫做到了極致。因為以前人們閒暇的時間多,但科技又不發達,不像現在可以選擇多種娛樂手段。
  • 就玩物喪志,MINOX 35ML
    /《就玩物喪志》第四期 /* MINOX 35ML & RICOH FF-1 */
  • 『玩物喪志』的于謙
    很多人說于謙:打魚摸蝦,耽誤莊稼;年紀輕輕,玩物喪志;提籠架鳥,不務正業;八旗子弟,少爺秧子;清朝遺風,未老先衰;……不過于謙聽後,說:「他們說時一臉的和善,所以我也是當好話兒聽的……」他總是這麼善於與世界和解、與周圍的人和解、與自己和解。
  • 高考滿分作文:釣魚會不會「玩物喪志」?
    本次作文題:「釣魚會不會玩物喪志」!這個話題,可能在以前也有人講過,每個人思想觀念不同,理解可能也會不一樣,每個人的性格,教育,家庭,親朋好友,身邊的人和事各有不同!
  • 當從小被認為玩物喪志的他遇到了郭德綱
    可大人們卻沒當回事,每天打魚摸蝦、提籠架鳥的小于謙卻在她們眼裡是玩物喪志、未老先衰。
  • 就玩物喪志,FIJIFILM GF670
    /《就玩物喪志》 /* FIJIFILM GF670 */
  • 從吳大澂看晚清官員的收藏活動與「玩物喪志」
    但是,當大清帝國處於危急時刻,這些官員怎麼應對「玩物喪志」這一問題?處於國家危難之際的晚清官僚們,怎樣為自己的收藏活動尋找理論依據,怎樣才能更為心安理得地開展收藏?白謙慎說,作為政府高官,包括吳大澂在內的晚清許多收藏家都曾直接參與了當時重要的政治活動,以化解這一焦慮。比如吳大澂積極參加洋務,甚至在甲午戰爭中他以湖南巡撫之身上疏自請領湘軍出關打仗。
  • 他通宵打遊戲不是玩物喪志,而是為了拍戲
    網友紛繁指責鹿晗:「玩物喪志,朽木不可雕!」鹿晗沒有闡明,而是冷靜忍耐了這統統。網友罵鹿晗就更來勁兒了:「膽怯了吧?」「你就該退出文娛圈!」探討:你曾罵過鹿晗「玩物喪志」嗎?
  • 電競遊戲不再是玩物喪志代名詞
    實際上隨著時代的發展,打遊戲並不再是玩物喪志的代名詞了,大部分人玩遊戲更多的是為了休閒娛樂。
  • 玩物喪志已成過去時?
    04玩物喪志是否已成過去時?隨著電競行業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年人實現了從業餘的遊戲玩家轉變為職業玩家的理想,達到興趣愛好和職業選擇的契合。電子競技平臺是網際網路時代人們得到社會關注度和知名度的有利渠道之一,因此電競職業也漸漸成為職業選擇之一。
  • 誰說玩物喪志,我們偏要把「玩」變成「志」!
    誰說「玩物喪志」,優秀的人都是將「玩」變成「志」的! 現如今,遊戲、電影、動漫、廣告各大行業都對遊戲設計人才大開歡迎之門。據Indeed最新數據,澳大利亞遊戲設計師的平均年薪已經達到了9萬多澳元!遊戲設計師可謂是一個非常吃香的職業。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玩物喪志,你還知道哪些具有連動式用法的成語?
    出處:宋·朱熹《近思錄》:「明道先生以記誦博識為玩物喪志。」典故:春秋時,衛懿(yì)公是衛國的第十四代君主。衛懿公特別喜歡鶴,整天與鶴為伴,如痴如迷,喪失了進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問民情。他還讓鶴乘高級豪華的車子,比國家大臣所乘的還要高級,為了養鶴,每年耗費大量資財,引起大臣不滿,百姓怨聲載道。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國境,衛懿公命軍隊前去抵抗。
  • 「玩物喪志」的一代:90後眼裡的中國經濟香帥的金融江湖
    作為新時代的祖國花朵,從小到大,爸媽最擔心我的事情莫過於「玩物喪志」。我是2001年開始上小學的。 二十一世紀初的每個小學門口都有個標配——書報亭,佔地不過兩三平米,花花綠綠地掛滿了各種雜誌。一二年級時我已基本認全了常用字,為數不多的幾個零花錢,幾乎就全交代給書報亭裡那些五花八門的雜誌了。
  • 騷年,玩物喪志啊!這些畫就讓他賠了妻女,玩完了天下丨藝家の宋徽宗
    娘親過來,指著我倆兒大罵「玩物喪志」!屁大的年紀,根本不知道什麼「志」,又何來喪之說。年紀稍長,終於明白娘親嘴中的「玩物喪志」與《尚書》裡的「以器物為戲弄則喪其志」 為何意。昨夜讀書,恍然悟到——這宋徽宗趙佶便是「玩物喪志」的典型人物啊!
  • 玩物喪志?最多是「喪紙」!地球熄燈一小時竟然可以這樣玩
    在張晶晶的工作服背後,印著「玩物喪紙」四個大字,字面意思就是玩紙藝需要用很多很多的紙,而張晶晶則自稱自己雖然「玩物喪紙」,但是並沒有玩物喪志。「每當做一些與學習無關的事情的時候,比如打遊戲、畫漫畫,或者摺紙的時候,家長就會說我們『玩物喪志』,但是當我們以一種很認真的態度去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也能做到很好的程度,越玩越專業。」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