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之玩物喪志:周武王逗獒

2021-01-20 韶光共追遊

玩物喪志出自《尚書·旅獒篇》「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玩物喪志用來比如人因沉湎於所愛的事物,所以就喪失了積極進取的志向。

典故出自周朝,自周武王姬發滅商建周后,開始分封諸侯,並且派出大量的使臣去向偏遠地帶的小國家宣揚自己的事跡,並且希望他們能夠歸順周朝。

因此,很多遙遠的小國家就派人來到周朝的國都洛陽,帶著禮物。

其中有一個部落帶來自己部落都喜歡的獒,(一種狗)這隻狗非常聰明,兇猛無比。但是在姬發麵前趴在地上,像是在行禮一樣。姬發看到這很開心,對進獻獒的部落大加賞賜,後來經常逗弄獒。

這件事讓召工知道後,就寫了一篇《旅獒》的奏章,呈給周武王。

大概意思是:人如果一直逗弄和侮辱別人,就會使自己喪失崇高的德行;如果一直玩弄事物,就會喪失自己的志向。周朝的建立非常不易,您可不能使他斷送了啊。

此後,周武王就開始奮發圖志,將周朝發揚光大。

相關焦點

  • 玩物喪志
    【成語】         玩物喪志【拼音】       wán wù sàng zhì【出處】      《書·旅獒》:不役耳目,百度惟貞。玩人喪德,玩物喪志。      解釋:不被耳朵和眼睛等感官欲望所役使,百事的處理就會適當。把心思放在戲弄人上就會喪失道德,把心思放在玩弄器物上就會喪失大志。
  • 商紂王被妲己魅惑終致亡國,遭周武王嘲諷,留下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想到,三國時期曹操為兒子曹丕納了袁紹的兒媳婦甄姬的時候,孔融曾寫信給曹操說了一個典故,即武王伐紂之後,把傾國傾城的妲己許配給了周公。這個典故是孔融為嘲諷曹操而杜撰的,在真實歷史上並沒有發生。周武王本人自己對妲己沒什麼興趣,也沒有將她賞賜給其他人,而是將她殺死了。
  • 成語每日一薦|除了玩物喪志,你還知道哪些具有連動式用法的成語?
    出處:宋·朱熹《近思錄》:「明道先生以記誦博識為玩物喪志。」典故:春秋時,衛懿(yì)公是衛國的第十四代君主。衛懿公特別喜歡鶴,整天與鶴為伴,如痴如迷,喪失了進取之志,常常不理朝政、不問民情。他還讓鶴乘高級豪華的車子,比國家大臣所乘的還要高級,為了養鶴,每年耗費大量資財,引起大臣不滿,百姓怨聲載道。公元前659年,北狄部落侵入國境,衛懿公命軍隊前去抵抗。
  • 【成語說史】曹玉騫歷史典故精講 — 推薦篇《握髮吐哺》
    導語:曹玉騫講成語典故,讀懂五千年歷史背後的故事。本專輯由曹玉騫先生播講,國學新知出品。
  • 牝雞司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牝雞之晨,惟家之索。」近義詞有:陰差陽錯、牝雞司旦,牝雞司晨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牝雞司晨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牝雞司晨(pìn jī sī chén)成語釋義:牝雞:母雞;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權當政。
  • 吐哺握髮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出自: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三卷:「吾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近義詞有:禮賢下士、吐哺捉髮,吐哺握髮是褒義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定語;含褒義。吐哺握髮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吐哺握髮(tǔ bǔ wò fà)成語釋義:哺:口呂咀嚼著的食物。
  • 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
    原標題:源於商丘的成語典故   「如膠似漆」這一成語是說像膠和漆那樣黏結。形容感情熾烈,難捨難分。
  • 商朝都城朝歌是旅遊勝地,這裡的成語苑,有句成語讓人回味
    此處有一個著名的「成語苑」,小編說一下,裡面的石頭刻寫著成語,而最後一句成語卻令人心驚。這個成語究竟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中國有著5000年燦爛的華夏文化,從大禹將帝位傳給兒子啟時,封建王朝就已經具備了雛形。
  • 成語大全——成語之最、成語接龍、成語典故、含有動物的成語……
    成語從來都是寫作的殺手鐧,一篇好的文章總有幾個畫龍點睛的成語。小學開始,我們已經開始進行成語學習,但因為數量較多,總是容易忘記。下面列舉了小學階段我們常用的成語,基本囊括了全年級的,請學習掌握。成語我們平時用的很多,也讀起來朗朗上口,是小學中必須要掌握的一點,同學們在作文寫作中用幾個成語,那你的作文就不一樣了。下面小編老師給同學們分享一份成語大全(成語之最、成語接龍、成語典故、含有動物的成語等等),同學們一定要多讀多記,相信對同學們的語文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 苗族歌鼟中的典故之四:魯班和紫微星君
    於是,有關魯班的傳說和故事也比比皆是,現代成語「班門弄斧」就是與魯班有關的一個成語。它的意思是:在魯班門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領,不自量力。這句成語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小本領。
  • 山雞舞鏡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很武時,南方獻之,帝欲其鳴舞無由。公子蒼舒令置大鏡其前,雞鑑形而舞,不知止。」近義詞有:山雞映水,山雞舞鏡是中性成語,可作賓語、定語;指自我欣賞。山雞舞鏡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山雞舞鏡(shān jī wǔ jìng)成語釋義:山雞對鏡起舞。比喻自我欣賞。
  • 邯鄲街頭井蓋上的成語典故
    在邯鄲市美樂城廣場雨水井蓋上,竟然發現上面有「成語典故」。毛遂自薦、一箭雙鵰、破釜沉舟、笑裡藏刀、精衛填海等眾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都出現在井蓋上面。小小的雨水井蓋也蘊含了豐富的文化品味。
  • 水深火熱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感情色彩:貶義成語成語辨形:深,不能寫作「身」。成語正音:深,不能讀作「sēn」。水深火熱的典故/故事:出處《孟子梁急王下》如水益深,如火益熱。比喻人民生活極端痛苦故事戰國時,燕王噲改革國政,把君位讓給相國子之,將軍市被和公子平不服,起兵攻打子之,爆發內戰。燕國大亂,齊國乘虛而入,齊宣王派大將匡章率兵十萬攻燕。燕國百姓對內戰不滿,不願出力抵抗齊軍,出現「士卒不戰,城門不閉」的局面,有些地方的燕國百姓反而給齊軍送飯遞水表示歡迎。匡章只用了五十天工夫,就攻下燕國國都。齊軍攻佔燕國後,並無撤回之意。
  • 安徽的「成語典故之城」——自駕探尋淮南美景美食
    在安徽,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黃山、九華山、西遞宏村等享譽海外,但是還有很多的特色景點藏在深閨人未識,比如說安徽就有這樣的一個城市,與這個城市相關聯的成語典故多達上千餘條,被授予「成語典故之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橘生淮南則為枳」的——淮南市。
  • 「中國成語典故之都」的哪個成語最有名呢?至今沒有共識?
    邯鄲是一座擁有3000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悠久的古城孕育了勤勞的人民和不朽的文明,湧現了眾多膾炙人口的成語典故,被譽為"中國成語典故之都"。據專家統計,與邯鄲有關的成語典故共有1584條。在邯鄲,你漫步街頭巷尾,隨處都能見到成語典故,每一個典故,都承載著一段歷史,或催人奮進,或引人深思。在邯鄲,有「路不拾遺」的風尚,有「完璧歸趙」的慷慨,更有「一枕黃粱」的春秋大夢。
  • 河北有個「成語之都」,內有1500多條成語典故,你絕對知道
    「紙上談兵」「毛遂自薦」「背水一戰」等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成語,但你知道這些成語典故的來源嗎?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這個城市,它以成語出名,大街小巷中隨處可見到成語典故,這個城市就是河北邯鄲。出自邯鄲的成語典故,從邊塞到中原,從歷史文化到哲理內涵,多種多樣,應有盡有。
  • 有關牛的成語及典故
    描寫人物心情的成語及解釋相關典故:《佛說四十二章經》:「夫為道者,如牛負重,行深泥中。」寧為雞口,無為牛後:比喻寧居小者之首,不為大者之後。相關典故:西漢·劉向《戰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後。』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於牛後?」庖丁解牛:庖丁:名叫丁的廚師;解:肢解分割。
  • 擦亮國家級金字招牌 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來了
    淮南網訊 淮南是「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為加強成語典故文化建設,進一步形成成語典故傳播熱潮,使這一國家級「金字招牌」更閃亮,12月7日,淮南中國成語典故大會將在淮師附小山南校區舉行,來自淮南大中專院校及中學、小學3個組別的18支隊伍將展開激烈比拼,一決高低。通過大會活動的舉辦,進一步擴大「中國成語典故之城」的影響力和美譽度。
  • 成語典故:陽春白雪
    近義詞:曲高和寡 、鯤鵬圖南反義詞:雅俗共賞、下裡巴人// 成語故事 //陽春白雪的典故來自《楚辭》中的《宋玉答楚王問》一文:戰國楚宋玉《對楚王問》:「客有歌於郢中(yǐng zhōng)者,其始曰:《下裡》、《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十人。」
  • 拉拉扯扯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拉三扯四,反義詞有:正經八百、要言不煩,拉拉扯扯是中性成語,聯合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形容拉私人關係。拉拉扯扯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拉拉扯扯(lā lā chě chě)成語釋義:原指人和人之間的一種推拉動作。比喻不乾脆;不痛快。現在常用來形容拉私人關係的不正之風。成語出處: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0回:「黛玉將手一摔道:『誰和你拉拉扯扯的!一天大似一天,還這麼涎皮賴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