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紂王被妲己魅惑終致亡國,遭周武王嘲諷,留下一個成語流傳至今

2021-01-08 騰訊網

自從我國進入封建社會之後,就差不多成為了男權時代,女子的社會地位越來越低,除了後宮中偶爾或出現幾個太后或太皇太后,能夠幹預朝政之變,女人與權力幾乎沒有任何關係,幾千年來像武則天那樣正式登基稱帝之人,更是絕無僅有。在商朝初期,王后婦好還能擁有自己的封地,甚至能夠率軍出徵,為什麼後來女子卻不能干政了呢?

原來,這件事與商紂王和妲己,以及商紂王有很大的關係。說到這裡,可能有人會想到,三國時期曹操為兒子曹丕納了袁紹的兒媳婦甄姬的時候,孔融曾寫信給曹操說了一個典故,即武王伐紂之後,把傾國傾城的妲己許配給了周公。這個典故是孔融為嘲諷曹操而杜撰的,在真實歷史上並沒有發生。周武王本人自己對妲己沒什麼興趣,也沒有將她賞賜給其他人,而是將她殺死了。

或許是商紂王的教訓太過深刻,周武王不僅在攻破朝歌之後,下令處死了妲己,還在伐紂之前,留下了一句對妲己的評語。正是因為周武王的這句評語,後世中才逐漸出現了女子不得幹政的規定。而且因為他在評價妲己的時候,為增強說服力,將其比作了一種動物,這一評語逐漸被後人總結為了一個成語,並流傳至今。

提到與妲己相關的動物,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會是狐狸,畢竟古往今來讓男子著迷的女子,一般都會被罵作狐狸精,而且以武王伐紂這段歷史為背景的小說《封神演義》中,妲己的設定也是修行千年的狐妖。可惜,周武王並沒有讚賞妲己美貌的心情,如果妲己死而有靈的話,估計會被他氣得活過來。

《尚書·牧誓》記載:王曰:「古人有言曰:『牝雞無晨;牝雞之晨,惟家之索。』今商王受惟婦言是用,昏棄厥肆祀弗答,昏棄厥遺王父母弟不迪,乃惟四方之多罪逋逃,是崇是長,是信是使,是以為大夫卿士。俾暴虐於百姓,以奸宄於商邑。」

意思是說,在伐紂之前的誓師大會上,周武王對將士位喊話道,古人說母雞不會報曉,如果母雞打鳴,則意味著這戶人家即將走向衰落,畢竟事出反常必有妖。現在商紂王對妲己百依百順,輕視祖宗祭祀,不思報答先輩的庇佑,也不重用自己的族人兄弟,反而以小人甚至犯人為大夫、卿士,對百姓和商朝的社稷造成了極大的損害。

也就是說,妲己禍惑商紂王,讓他對自己百依百順,不僅發明了炮烙之刑,還殘害了比乾等忠義之士,最初導致了商朝走向滅亡,在周武王看來,就像母親打鳴一樣反常,都是不祥之兆。在他眼中,妲己的錯誤不在於她引導商紂王做了什麼,而在於她插手了朝政之事。他的觀點被總結為了「牝(pìn)雞司晨」這一成語,卻也開啟了後世之人將大多數朝代的衰落或滅亡,甩鍋給女子,將美豔女子視為紅顏禍水的先河。

相關焦點

  • 一天一個成語:牝雞司晨
    【近義詞】牝雞晨鳴、牝雞司旦、越俎代庖、陰盛陽衰;【成語造句】1.軍國大事豈能交付一女流之輩,豈不是牝雞司晨!2.他並不是不愛國家,可看到政權掌握在慈禧手中,他就認為這是牝雞司晨,國之不幸。3.我就不信我不能改變這一切,還世人一個太平盛宋!
  • 蛇蠍美人蘇妲己 商紂王把嬪妃刨肚脫衣只為妲己一笑
    蛇蠍美人蘇妲己 商紂王把嬪妃刨肚脫衣只為妲己一笑時間:2016-03-19 17:49   來源:未知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蛇蠍美人蘇妲己 商紂王把嬪妃刨肚脫衣只為妲己一笑 商朝最後一個國王叫紂,他是我國歷史上有名的暴君,也是商朝亡國之君。
  • 民間傳說比幹、商紂王、妲己的故事
    並幫助周武王伐紂。妲己,冀州侯蘇護的女兒,商紂王子辛的愛妃,有美色,又能歌善舞。九尾狐施了妖術附在妲己身上迷惑紂王。紂王對妲己言聽計從,他「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妲己喜歡歌舞,紂王令樂師師涓創作靡靡的音樂、下流的健蹈,在宮中朝夕歡歌。妲己伴著靡靡之音起舞,妖豔迷人,令男女*追逐其間,不堪入目。於是紂王荒理朝政,日夜宴遊。
  • 商紂因妲己亡國?史料記載的過程揭露事實真相
    這三個美女,就是妹喜,妲己和褒姒。近年來為她們翻盤的研究者越來越多。理由是亡國是男人的事,不能推到女人頭上。妹喜褒姒就先不說了,但大商朝真的是因為妲己而滅亡的嗎?說起來這個可能性還真的存在。不能說商紂王完全是因為寵信妲己覆滅,但他因為寵妲己而遠賢臣,好享受則是真的。妲己,其實就是商代的西施,是敵國獻給商紂王的女間諜,根本就不是《封神演義》中的妖狐。
  • 妲己是禍國妖姬?事實真的如此嗎?許多人都猜錯了!
    在古代人們總是經常把一個帝國的興衰歸結到一個女人的身上。就像妲己從以前到現在,都是禍國妖姬的典範,尤其是在《封神演義》中,她就是一隻魅惑君王的狐妖。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插圖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其實在歷史中,真正的蘇妲己只是一個部落首領的女兒。因為被商紂王滅掉,所以才把蘇妲己送給商紂王為妃。那時的商紂王年齡已經很大,但蘇妲己年齡不大,卻長得很是貌美,所以紂王非常的喜歡。
  • 背鍋俠「商紂王」,商朝滅亡,難道真的只是紂王的錯嗎
    關於商紂王,大家的腦海裡是不是都是這麼一個形象:建酒池肉林,與愛妃妲己一起玩樂,昏庸無道,草菅人命。提起好的君主,那就是堯舜禹,提起壞的君主,就少不了夏桀和商紂王,這仿佛已經成了定論。但是商紂王真的是《封神演義》裡的形象嗎?歷史中的商紂王是什麼樣的呢?
  • 商朝都城朝歌是旅遊勝地,這裡的成語苑,有句成語讓人回味
    此處有一個著名的「成語苑」,小編說一下,裡面的石頭刻寫著成語,而最後一句成語卻令人心驚。這個成語究竟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中國有著5000年燦爛的華夏文化,從大禹將帝位傳給兒子啟時,封建王朝就已經具備了雛形。
  • 【歷史鉤沉】紅顏禍水——史上那些導致亡國的女人們
    在這我們暫不討論孰是孰非,我們來看一看這些導致亡國女人的一生,看她們是如何在男權社會中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妺喜是有施氏(即有施部落,在今山東省蒙陰縣境內)之女。夏桀在位時,發動大軍攻打有施氏,有施兵敗求和,獻出他們的牛羊、馬匹、美女,其中包括妺喜。夏桀得到妺喜後,對她非常寵愛。
  • 春秋戰國的故事01——怎樣的一個商紂王
    1959年2月25日在濟南召開的一個座談會上,毛澤東又說,商紂王是很有本領的人,周武王把他說得很壞。他的俘虜政策做得不大好,所以以後失敗了。是不是有點奇怪,為什麼紂王和認知中的不太一樣?紂王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
  • 「紅顏禍水」妲己到底美到什麼程度?劊子手都不忍心下刀
    相信很多人看過《封神榜》之後,一時情緒化,竟開始談及商紂王的荒淫,他在拜祭女媧娘娘的廟宇時,看見女媧塑像的美貌,一時情緒化,竟開始向女媧娘娘表白,這讓女媧娘娘十分不滿,大發雷霆,為了報復商紂王,她安排妖狐妲己前來顛覆商湯天下,以求女媧慈悲天下之美名。
  • 姜子牙封了兩位奇葩的神:商紂王是一位,剩下一個至今有人罵!
    《封神演義》是以周武王伐紂為背景寫的神話小說,小說中有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也有神話故事中的神仙。在演義中,周朝和商朝的大戰,主要目的是為了斬將封神。將在這場戰爭中立下功勞的功臣們封為天神,像哪吒、楊戩等人在伐紂過程中功勳卓越,都上天當了神仙。
  • 史書上故意寫錯商紂王是昏君,其實隱藏著一個巨大秘密!
    除了小受,他還有一個名字叫「辛」,既然稱帝了,就叫「帝辛」,講到這裡你應該知道他是誰了。如果還沒轉過彎來,提醒一下,他的諡號叫「紂」,咱們一般都叫他商紂王。這個字原來的意思,是駕車馬後部的革帶,但當它作為諡號用時,基本上就等同於殘暴荒淫、獨斷暴虐,反正一切罵皇帝的話都可以用這一個字來表示。蔡邕說:「殘義損善曰紂。」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也只有他一個人得了這個諡號,後人還專門發明了一個詞語「助紂為虐」來膈應他。說帝辛是史上第一昏君,恐怕一點毛病都沒有,誰讓他是亡國之君呢?
  • 商紂王真的完全是昏君嗎?其實不然!
    我們都知道的《封神演義》,是講述在武王伐紂的歷史背景下而創作出來的,最主要就是講述的正邪鬥法,神妖混戰的神話故事,這一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書中的主要人物是我們熟知的商紂王,他是人人都恨之入骨的殘暴君王。
  • 昔日亡國有三笑:妺喜笑裂繒、妲己笑炮烙、褒姒笑烽火!
    亡國三笑這個成語相信有不少人都有聽過了,一說起亡國三笑,估計大部分想到的就是周朝的褒姒笑烽火戲諸侯了。
  • 商紂王為啥會被封神,專管民間嫁娶喜事?原來是種諷刺!
    提到商紂王,人們就會想到他是一個暴君,迷戀美人妲己,結果丟了江山。但是,在《封神榜》中,商紂王最後也被封了神,專管民間嫁娶喜事,這是為什麼呢?牧野之戰,商軍被周武王所率諸侯聯軍擊敗,帝辛身死,商朝滅亡。這是正史中對商紂王的描述,但是在《封神榜》中,商紂王則是迷戀美女妲己,最後被周武王、姜子牙的團隊攻破,最後商紂王被殺死了。紂王死亡,意味著商朝的覆滅,周朝的建立。在《封神榜》中,姜子牙開始封神。在封神中,姜子牙也給商紂王封神,封為了天喜星,專管民間嫁娶喜事之事。這是為什麼呢?
  • 妲己墓在河南出土,真實面目終於揭開:專家:我們冤枉了她3000多年
    「殷辛伐有蘇,有蘇氏以妲己女焉,妲己有寵,於是乎與膠鬲比而亡殷。」 ——《國語·卷七晉語一》 夏有妹喜,商有妲己,周有褒姒,春秋有驪姬,這4位絕世美女在口口相傳之下都被扣上了「亡國妖姬」的帽子,其中又以妲己為甚。
  • 牝雞司晨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近義詞有:陰差陽錯、牝雞司旦,牝雞司晨是中性成語,主謂式成語;可作謂語、賓語、分句;含貶義。牝雞司晨的詳細解釋:成語名稱:牝雞司晨(pìn jī sī chén)成語釋義:牝雞:母雞;司:掌管。比喻女人掌權當政。
  • 商紂王帝辛:一個倒黴王國的紈絝子弟
    商王帝辛:一個倒黴亡國的紈絝子弟作者: 張佳這首刻於甲骨,流傳至今的卜辭,一疊四句,鋪排整飭。與漢代樂府民歌《江南》:「江南可採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異曲同工,是為此類詩作的濫觴。青年帝辛,「長巨姣美,筋力超勁,手格猛獸」,赤拳擒虎,有倒曳九牛之威,具撫梁易柱之力,能當百人之敵。
  • 牧誓八國:追隨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結局各不相同
    商紂王一度囚禁姬昌於羑裡,並殺其子作為肉湯、迫文王喝下。周人以寶馬、美女賄賂商紂,求得釋放姬昌。姬昌歸國後,謀商之心並不鬆懈。根據《尚書》記載,周國首先討伐西方犬戎及密須等小國,以固後方,接著東伐耆國(在今山西長治西南)、又伐邘(即孟,在今河南沁陽),最後伐崇國,深入到商朝勢力範圍。此時周國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但是,姬昌在未完成翦商大業前夕逝世,其子姬發繼位,是為周武王。
  • 牧誓八國:追隨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結局各不相同!
    武王伐紂,是指大約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髮帶領周與各諸侯聯軍起兵討伐商王帝辛(紂),最終建周滅商的歷史事件。商朝末年,周文王姬昌繼位後,國力不足與殷商對抗,所以繼續臣服於殷商,為殷西伯。但是,殷商對周並不放心。商紂王一度囚禁姬昌於羑裡,並殺其子作為肉湯、迫文王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