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會聽聽三國;打發時間,打發時間的真正意思從來不是時間太多,而是人陷入某種因由的苦悶;因為時間對誰來說都是無價的。
我喜歡曹操,曹操的笑和劉備的哭,是三國裡的兩大戲劇元素;但是各代表各自的特點,都是假的,但是操的笑表達的是豪邁、自信甚至給自己加油鼓勁壯膽,當然還有掩蓋,掩蓋的有恐懼、憂傷、虛偽等等負面情緒,有人說他笑得太假,其實是他試圖用笑來掩蓋自己的虛偽,他還知道自己的虛偽,有人說,曹操的笑可能是假的,所以曹操的哭一般都是真哭;真哭假笑我喜歡這樣的曹操;就如同我自己,看電影可以哭泣,其他時候再難過也要笑著過。笑得再假也是笑,那是一種驕傲。我們可以從笑裡看到虛偽的機率是百分百,從哭裡往往看不出來,比如劉備。所以,我說謊了,有時候就是曹操的笑意;我犯錯了,也是曹操的笑意;這就是我,還是曹操的笑意。
三國裡對曹操評價最惡劣的就是那句臺詞: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
據說歷史書裡他是悲愴著說的;我覺得他可能是笑著說的。
陳宮救了他,跟隨了他,視他為知己,確實那時候的曹操本然是一個熱血青年,只是這個青年總是被狠狠的教訓,隻身殺董卓未遂,那些自詡的英雄豪傑卻要用他的人頭換取前途賞金,絕望的曹操一路躲藏,驚弓之鳥,發現呂伯奢家有金屬撞擊之聲、三國演義裡還有配音【敷而殺之】,驚慌失措之下進行了正當防衛,法理稱之為想像防衛;呂伯奢一家盡亡,攜陳宮潛逃,路遇呂伯奢,殺之,曰,寧可云云。
呂伯奢回家會如何呢,古人尚宗代血緣,回家果視一家盡亡,生不如死。操,殺之;不敢說是聰敏的曹操周密衡量的結果,應該也有此等考慮。否則因何殺之?1.怕搬救兵?一路追擊,都是逃跑,何異?2.殺人滅口。縱觀三國曹操懼怕真實乎?曹操幾乎是三國裡最能說真話的人。包括自己的罪過。3.惱羞成怒。這種可能性挺大的。
曹操可以像劉備那種哭訴一場,陳明利害;好的不好的,根據劉備的觀察,一輩子哭一次,對一個男人,尤其是那些引為知己者,比如劉關張,和其他人,殺傷力高達百分之一萬。
曹操也可以突出前者不知情,或者殺死陳宮這種不理解自己者,真正做到寧可我負天下人。
但是他只是呵呵一笑,憋出一句,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用我的觀察,就是我錯了,我認了;錯就是錯,其他道理就是狗屁。
也許我這個公號裡都是死號,沒跑完;我也是覺得詫異。很多時候我們的試圖評價和妄圖理解都是多麼的虛妄;就比如天下人都知道曹操,你們理解他麼,他可以驕傲的呵呵一笑……
他可能早就知道,陳宮不會理解我,哭給誰看。為了目的的哭泣,我曹操不需要;真的;我有的是其他辦法,這個是我的驕傲。
他的驕傲,大男子主義,就像老家的我和我的老家的那些人;可以活的像灘泥,可以改錯,可以知錯,但是逼迫他認錯,和他的那種莫名的驕傲,確實是相左的。李鴻章招兵會找我們那裡的人,當淮軍,他知道,這裡的人,可以死命,更簡單更直白,不會講太多的道理;不需要,人世間的道理就那麼複雜麼?扯淡。曹植口綻蓮花,頌揚其父,不如曹丕一頓慟哭;這點曹操清楚,我清楚,很多人都懂。迷戀韓劇或者大道理,於是被所謂的虛假愛情或者民族感情魅惑,喪失基本的判斷標準的,那是豬。
我喜歡曹操,我笑,我假,我錯,我願意。
有些人明明在哭,卻喪失基本真實,比如劉備;他知道他在說謊,他甚至知道你知道他在說謊,可是他就是要哭著說謊。為的就是讓你實現他的目的。他是真的無情;也無義。蔣幹盜書,林清偷卷,兩邊都距離信義遠矣。林清同志也不曉得是哭還是笑,哎呦辜負了辜負了;崔判官不知道有沒有哭。忘記了;在三國演義裡,小人物是杯具本身;比如楊修還算是個人物呢,對著曹操做奧數,答題錯誤,殺;倉官王垕,勉強也算不得人物,就只好冤殺了,連曹操死前的找麻煩索命人群中也不會給王垕一個身影;王垕還是有名字的,還有的兵士連個名字都沒有,就冤殺了,比如張飛喝酒打殺的人裡大量是沒有名姓的屌絲。在這個意義上曹操和劉備和我等屌絲距離甚遠(十億光年),驕傲這種刺耳的詞兒和我等屌絲也是無緣;你以為考上ZUIGAOFA就可以距離他們近一點了;問題是你很可能成為王垕或者曹孟德半夜醒來執劍擊殺之人。全身而退,抱歉也就抱歉吧;大丈夫能屈能伸,活著已經是幸福了唄。想起追龍裡的一句話;生死有命富貴在天……草芥的覺悟而已。
「為什麼太陽這麼紅,卻還是這麼冷?」
作者 阿達
有溫度的刊物 接人氣的法學
沒有你,江山再美
也是浪費
小編微信號: wx_afan
歡 迎 關 注
想像法學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