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鮮為人知的10個故事

2021-02-13 三國故事

【曹操寫錯字】

那年曹操徵張魯,來到了褒斜古道石門附近。遙望漢中盆地群山環抱,河流縱橫,土地寬廣肥沃,人口眾多勤勞,實在不愧稱作小江南。這樣天下難找的好地方,眼看就要奪到手裡了,曹操怎能不心花怒放!他本來就是詩人,字寫得也好。這時候,自然很想吟詩,也想題字,不覺跳下馬來,手執馬鞭,邊沿著青山綠水溜達,邊在心裡琢磨:在這裡留點什麼,讓後人知道自已來過這裡,不忘自已的文治武功呢?

忽然,他聽到譁譁的流水聲,拾頭看時,已來到了河灘中間。因為正是枯水季節,大大小小的卵石都露了出來。裡邊有塊最大的,象座小山包,兀立在河心。流水要奪路過去,對著它左衝右突,上跳下翻,滴溜溜打漩,白譁譁飛濺,活象一個巨大的雪團,在飛速轉動。曹操見景生情,不由走近河心的巨石,揮動馬鞭,在上邊寫了起來。誰能料到,這馬鞭竟象契子一般,到了哪裡,哪裡就被鐫刻出很深的筆畫來。

曹操手下的將士們,都一齊湧到河灘裡來看,見曹操寫出來的是「袞雪」兩個大字,覺得它們象起舞的龍,高飛的鳳,更是把這裡的景致寫活了,都一齊歡呼叫好。

曹操洋洋得意,不料卻有人看出了破綻,手指石頭上的兩個大字說:「丞相,這『袞』字還差個三滴水呢,應該寫成『滾』才對啊!」曹操知道他說的對,確實是自己寫錯了。可要是當著眾人認錯,並且加上三點,該是多難堪呀!他眉頭一皺,立刻有了主意,便用馬鞭指著「袞」字,又朝它旁邊的流水一划,濺起了點點水花,同時哈哈大笑道:「這不是水嗎?再要加上『三滴水』,那就是畫蛇添足了嘛!」大家都口服心服了。所以那本來寫錯了的字,一直照原樣保留到了現在。

【曹操冢】

許城外有河水洶湧,近崖深黯。盛夏時有人入浴,忽然若敲刀斧,屍斷浮出;後一人亦如之。轉相驚怪。邑宰聞之,遣多人閘斷上流,竭其水。見崖下有深洞,中置轉輪,輪上排利刃如霜。去輪攻入,中有小碑,字皆漢篆。細視之,則曹孟德墓也。破棺散骨,所殉金寶盡取之。

異史氏曰:「後賢詩云:『盡掘七十二疑冢,必有一冢葬君屍。』寧知竟在七十二冢之外乎?奸哉瞞也!然千餘年而朽骨不保,變詐亦復何益?嗚呼,瞞之智正瞞之愚也

【曹操起兵】

曹操是沛國譙縣(今安徽省亳縣,亳音bó)人。他父親曹嵩,是個宦官的養子。曹操從小聰明機靈,辦事能幹。當時有一個名士叫許劭(音shào),善於品評人物。曹操年青時候,去請他評論。許劭說:「你這個人呀,如果在太平時代,可能成為能臣;要是在亂世,你會成為奸雄。」

曹操二十歲那年,當上了洛陽北部尉(管理京城北部治安的官員)。他一上任,就叫工匠做了二十多根五色大棒,懸掛在衙門左右。他立下禁令,誰要是犯了禁,不管他是豪門大族,都用大棒責打。

那時候,蹇碩有個叔父,是個出名的惡霸,依仗蹇碩的權勢在洛陽橫行不法,誰也不敢惹他。有一次,他在夜裡帶刀亂鬧,觸犯了曹操的禁令。曹操不管他來頭多大,把他抓起來,用五色棒一陣痛打。那個惡霸經受不起,當場就死了。這件事轟動了整個洛陽。大家都稱讚曹操不怕權勢,執法嚴明。宦官對他又恨又怕,後來,把他調出洛陽,去當一名縣令。

黃巾起義的時候,漢靈帝封曹操為騎都尉,派到潁川(治所在今河南禹縣)一帶鎮壓起義。他打敗了波才領導的黃巾軍。東漢王朝認為他作戰有功,把他提升為濟南相。過了幾年,他才重新回到洛陽。

董卓進了洛陽,為了籠絡人心,用高官厚祿收買一些官員。他聽說曹操有點名氣,就把曹操提升為驍騎校尉。但是曹操看出董卓倒行逆施,不得人心,遲早要垮臺,不願在董卓手下辦事,他冒險逃出濟陽,到陳留(今河南陳留縣)去找他父親。

曹操的父親在陳留有點財產。曹操回到陳留,得到父親同意,花錢招兵買馬,準備討伐董卓。當地有個財主衛茲,也拿出很多錢和糧食來幫助曹操。不久,曹操的堂弟曹洪帶著一千人來投奔曹操。曹操逐漸聚集了五千多人馬。他一面操練兵馬,一面派人探聽各處動靜。

自從黃巾起義後,各州各郡,都擁有一支人馬。許多州郡的刺史、太守,本來有割據野心,趁洛陽大亂,借聲討董卓的名義,紛紛起兵。其中聲勢最大的要數袁紹。

袁紹自從在洛陽同董卓鬧翻以後,跑到冀州,當了渤海太守。因為袁紹是個大士族,冀州牧韓馥又是袁家的老部下,所以袁紹很快就在渤海郡組織了一支人馬。

公元190年,曹操和各路討伐董卓大軍一共十幾萬人馬,在陳留附近的酸棗(今河南延津西南)集合,組成一支聯軍,大家推袁紹做盟主。

各地起兵的消息傳到洛陽,董卓有點害怕起來。他不顧大臣們反對,決定把漢獻帝和上百萬人口遷到長安,自己留在洛陽附近對付聯軍。獻帝被迫離開洛陽的時候,董卓放了一把火,把宮室、官府、民房,全部燒掉。洛陽周圍二百多裡以內,被燒得雞犬不留。老百姓被迫離開洛陽,路上有餓死的,被踩死的,打死的,倒在路邊的屍體不計其數。

但是,在酸棗附近討伐董卓的聯軍卻互相觀望,按兵不動。有一次,各路將領在袁紹的大營開會,曹操對大家說:「大家起兵,為的是討伐董卓。現在董卓劫走天子,燒毀宮室,全國人心惶惶。這正是消滅逆賊的好時機,為什麼還要猶豫不決呢?」

儘管曹操說得慷慨激昂,大家可一點也不熱心。連盟主袁紹都不想動,誰還願意先動手呢?

曹操看出他們只想保存實力,不想打董卓,心裡很生氣,就決定單獨帶著五千人馬,向成皋(今河南滎陽汜水鎮)進兵。

董卓聽到曹操向成皋進兵,早已派大軍在汴水(在今河南滎陽西南,汴音biàn)邊布好陣勢。曹操的人馬剛剛到了汴水,就遇到董卓部將徐榮的攔擊。

徐榮兵多,曹操兵少,兩下裡一交戰,曹操的人馬就垮了下來。曹操騎著馬往後撤走的時候,肩上中了一箭;他趕緊拍馬逃奔,又是一支箭,射傷了曹操騎的馬。那馬一受驚,把曹操掀了下來。

後面徐榮的追兵吶喊聲越來越近。正在危急的時候,幸虧曹洪趕上。他跳下馬來,扶起曹操。曹操騎上曹洪的馬,才脫了險。

曹操損兵折將,回到酸棗,再看看他的同盟軍,不但按兵不動,將領們還每天喝酒作樂,根本沒想討伐董卓。

他滿心氣憤,跑到袁紹他們擺酒宴的地方,指責他們說:「你們以起義兵為名,卻在這裡猶豫觀望,讓天下百姓失望。

我真替你們害臊呢。」

過了不久,酸棗的幾十萬兵馬把糧食全消耗完,就散夥了。

曹操經過這一次討伐戰鬥,覺得跟這些人一起,根本成不了大事,就單獨到揚州(今安徽淮水和江蘇長江以南)一帶招募人馬,準備重整旗鼓。

【多謀善斷最英雄】

中國人寫歷史,看得到的最多的是道義,為了營造道義,不惜曲解歷史,甚至不惜背離道義,很少讓人看到真正的人性。「正史頌德,野史胡說」,所謂的史家筆法,很難經得起推敲,不幸的是,曹操恰好時逢亂世,從漢朝開始「獨尊儒術」,歷史評價人的標準就那麼一個調:「仁義禮智信」,怎麼搬過來,套上去,他似乎都該被置之反面,受到唾罵也就不足為奇了。

劉備沾了劉姓的光了,當然要死拽著中山靖王之後的帽子捨不得放曹操就可憐了,父親是太監的養子,說不起嘴呀,自稱漢相,當然要被罵「實為漢賊」了。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時,正是因為文學上道義的需要,明顯地採用了尊劉貶曹的筆法,使得這一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死後背負了最多的罵名。其實,歷史上真實的曹操既不可能有《三國演義》裡寫得那麼壞,也不可能有《魏書》裡寫得那麼好。是非忠奸全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任俠放蕩的頑皮蕩公子
公元155年,曹操出生在沛國譙郡(就是現在的安徽省宿縣西北)。傳說曹操出生的時候,萬裡無雲的天空突然雷電大作,他的母親由於疼痛難熬,以致痛不欲生的時候,天空驟然陰雲密布,到他出生的時候,啼聲與雨聲相互交織,渾然一體。他家鄰居有個儒士,見此情景說道:「此兒與天象一體,以後必成大器?」

曹操本來複姓夏侯,他的父親夏侯嵩,因為過繼給中常侍曹騰做養子,所以改姓為曹。曹操小名阿瞞,其長相也恰如「阿蠻」,他皮膚黝黑,一臉蠻相,不多言,好思索,性倔強。《魏書》裡說他「少機警,有權數,而好飛鷹走狗,任俠放蕩。」完全一個浪子公子形象。他的叔父看不慣曹操的所作所為,常在背後說他壞話,他就假裝中風,欺騙叔父,等他父親到來,又「口貌如故」。讓父親再也不信叔父的鬼話。

就是這個「任俠放蕩」,不被時人所看重的曹操,卻得到了素以知人而聞名於世的橋玄的賞識:「天下將亂,非命世之才不能濟也」。只有你這小子,才能安撫天下。隨後,橋玄又讓曹操去拜訪漢末名士許邵,許邵評價曹操說:「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好一個「奸」字了得,歷史就這樣誤讀了許子將的話。三國以後,歷史就把曹操活生生地臉譜化了,他成了戲劇舞臺上的經典白臉。天下人開始仇之、恥之、貶之。其實,說他奸也並不為過。時代又不饒他,把他推上這個位置,他只好冒天下之大不韙了。膽大妄為的鐵腕吏治

公元175年,曹操舉孝廉,擔任洛陽北部尉時,特地製造了十多根無色棒豎在衙門左右兩旁,用於執法,並明文規定:無論誰犯了禁,都用五色棒加以責罰。即使是地主豪強人家也一視同仁,絕不講情面。對於那些罪大惡極的人,一律棒殺不饒。有一次,漢靈帝的寵臣蹇碩的叔父夜行犯禁,曹操膽大妄為地將其棒殺,從此再也沒有人敢犯禁了。

正因為「初生牛犢不怕虎」,曹操做起事來並沒有那麼多的顧忌。陳留起兵5000人,看見盟軍10餘萬不圖進取,便獨自領兵衝殺,「為流矢所中。」隨後,曹操與袁紹一同在大將軍何進府中供職。何進為了對抗宦官集團,決定招董卓入京,藉助外力,剿滅「十常侍」。曹操預見事不妥,堅決反對:「閹黨宦官,古今皆有,欲治其罪,應當先誅首惡,找一個獄吏去就行了,何必大動幹戈地調軍隊入城呢?若把宦官不問首惡一鍋端掉,事情必然會洩露,我料其必敗。」後來果不其然,何進被殺,董卓兵進洛陽,「劫遷天子,海內震動」。

曹操亡命天涯時,曾落腳呂伯奢家,因為自己疑神疑鬼,總懷疑呂伯奢的家人要殺他,就殺了呂伯奢一家八口,留下了「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千古名言。這一史實,《三國志》沒有記載,裴松之所注引的三種史書也都沒有,倒是《魏書》記載過:「(呂伯奢)其子及賓客共劫太祖」這件事。到了羅貫中筆下,藉此在曹操的臉譜上塗上了極厚的一層白粉,把曹操性格中「奸」和「雄」的關係顛倒過來了,讓其「雄」從屬於其「奸」,賦予了他「雄為其表、奸為其裡」的品格。於是曹操成了一個眾所周知的「白臉奸臣」,

有一次,曹操帶兵出徵,軍糧不夠了,軍中還不知道這件事,曹操就私下裡召見倉官王垕,問他怎麼辦。王垕說:「可以用小斛來給軍隊發糧餉。」曹操說:「好。」就讓王垕按照他說的想法去做。等到剋扣軍糧引起了眾怒,曹操就對王垕說:「現在我要借你的人頭來安定軍心。」不容分說斬了王垕,並取他的頭來示眾:「此人用小斛發放軍糧,盜竊公家的糧食。」

陳官本是曹操的救命恩人,曹操殺了邊讓、桓邵這些人後,陳宮看不下去,離開曹操,死心塌地地幫助呂布打起曹操來。後來呂布戰敗以後,陳宮做了俘虜,曹操還不想殺他,說只要你投降,我就既往不咎,可陳宮堅決不投降。曹操沒辦法,既然你不能為我所用,也不能讓別人所用,只好殺他二臨刑前,曹操問道:公臺(陳宮字)啊公臺,你要是死了,你的母親怎麼辦?你的老婆孩子又怎麼辦?陳宮說,我聽說以孝治天下的人不會殺害他人的父母,以仁治天下的人不傷害人家的子女,我的母親怎麼樣,就靠曹公你看著辦,我的老婆孩子怎麼辦,也靠你曹公看著辦。曹操說好吧,那我送你上路。然後就哭著送陳宮上了刑場。隨後,又把陳宮的家人接到自己家裡來,對待陳宮的家人比陳宮和他翻臉之前還好。

餘下的,又殺了孔融,斬了華佗,砍了楊修……這三個人,一個是「禮」的楷模——7歲就會讓梨的人;一個是醫者的偶像——扃鵲級的大師;還有一個「智」的化身——一句「雞肋」就知該撤軍的人。殺了,老百姓哪裡還有什麼好印象呢?

不過,陳壽在寫《三國志》時,對他評點得還是頗有幾分客觀,說他:「成於智,勝於勇,智在識人、識策、識勢」。曹操的智一是表現在能識人,二是表現在能用人。他對對手的判斷,往往一語中的,入木三分。談呂布,曹操說:「(布)不能據東平,斷亢父……乃屯濮陽,吾知其無能為也。」一句話點了呂布勇而無謀的死穴;談袁紹,曹操說他「兼四州之地,眾十餘萬,……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土地雖廣,糧食雖豐,只不過是曹操的兵糧儲備場;談劉備,曹操則十分謙虛:「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正因為如此,橋玄才給了他一個「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的考評。不拘一格的求賢令

官渡之戰時,袁紹謀臣許攸貪財,這樣的人,換做是別人,哪個敢用?曹操卻光著腳丫子出迎,拍著巴掌笑著說:「子卿遠來,吾事濟矣。」

丁文侯在曹操手下供職,利用職務之便把官牛跟自己的牛偷換,被人告發,被免職。有一次曹操看見了他,就有意問道:「文侯啊,你的官印呢?」丁文侯知道曹操在開他的玩笑,就說「拿去換吃的了。」曹操聽後一笑了之,恢復了丁文侯的官職。

曹操非常愛惜人才,為了留住人才甚至可以受辱。有一次陳琳寫文章把曹操給罵了個狗血淋頭,基本上祖宗三代全給囊括了。後來曹操抓住了陳琳,審訊時,曹操問道:「你為什麼罵我的祖宗?」陳琳嘿嘿笑道:「我當時寫文章,文思泉湧,罵你罵得起興,就控制不住連你祖宗也給捎帶上了。」曹操素知陳琳是個人才,聽罷也就哈哈大笑,不僅寬恕了他,而且把他留在身邊視為好友。

曹操得知太史慈的大名後,想把他羅致帳下,遂派人送去禮物。太史慈打開一看,內中空無一字,僅是一味中藥,其名「當歸」。

名士阮瑀不喜歡曹操,為了逃避曹操對他的重用,他竟然效仿古代的伯夷、叔齊披髮人山。曹操不依不饒,在山腳下焚山求士。烈焰騰空,阮瑀耐不住,終於入朝,得以展其才華。

曹操聽說荀攸才高志大,就寫了一封極為懇切的邀請函給他:「方今天下大亂,正是智士勞心之時,而先生籠袖觀望,歸隱道山,不覺得太久了嗎?」苟攸接到信後大為感動,於是前去投靠,成了曹操的軍師。


曹操曾頒布三道求賢令。建安19年,曹操發布命令:「有德行的人不一定能上進,能上進的人不一定有德行。陳平難道有淳厚的德行?蘇秦哪裡又能恪守信用呢?但陳平卻奠定了漢朝的基業,蘇秦卻扶助了弱小的燕國。由此看來,一個人總是有缺點的,怎麼能棄之不用呢?」

對不少「當殺者」網開一面
這三道求賢令一舉顛覆了傳統的儒教信念,使「唯才是舉」成為他優先於其他所有原則之上的首選原則,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他知人善察,不念舊惡。《魏書》說他:「拔于禁、樂進於行陳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

張遼、李典、樂進素日不合,但曹操卻派他們三個共同把守合肥。當時,孫權拿下皖城後,趁勢直逼合肥,而張遼等三人意見不一,進退難定,形勢異常緊張。這時,曹操派人送來一個木匣,上面寫著:「賊來乃發」。在書中,曹操對合肥的防禦做了具體的部署:「如果孫權兵到,張李二人出戰,樂進守城。」三人看後,決定共同迎敵,張遼提出自己親自出擊,表現出了寬廣的胸懷,李典被張遼感動,表示願意放棄舊怨,聽從指揮;樂進本有些怯戰,自然盡心守城。三個素不和睦的人在戰爭面前變得異常團結,最終取得了合肥保衛戰的勝利。曹操的領導藝術在於熟悉將領們的個性,使他們三個個性不同的人能相互補充,充分發揮其優勢,表現出了高超的領導才能。

曹操打敗袁紹後,在袁紹的軍營裡搜到好多自己的部將私通袁紹的信件。曹操卻看也不看就將這些信件全部燒毀了,並說:「袁紹兵強馬壯,我自己有時也打退堂鼓,何況你們呢?」眾將無不感激涕零,從此死心塌地,死而後已。

曹操南徵,劉表部將文聘抵抗到最後一刻才無奈地向曹操投降。「先生為什麼來遲了啊?」曹操笑著對文聘說。「我無力輔佐劉表成就大業,又無能保全一方疆土,衷心愧愧,所以來晚了。」「好忠臣。」曹操感嘆一句,旋即讓他統帶本部兵馬,依舊做自己的江夏太守去了。

曹操賞罰分明,極少貪功,戰事一了,常會在慶功宴上做一番點評,將分屬於各位謀士武將的功勞逐個指出,此乃「蕩寇將軍張遼之功也」,「此乃賈詡之功也」,「此乃鍾繇之功也」,不一而足。

曹操很信任魏種。當年兗州被呂布奪去,郡縣之人多叛曹應呂,曹操曾不無得意地對手下說:「我相信魏種肯定不會拋棄我。」話音剛落,就接到了魏種叛變的消息。曹操怒火攻心,咬牙切齒地發誓道:「除非你有本事逃到我找不到你的地方。」後來曹操戰敗呂布,叛逃的魏種即被兵士綁得結結實實,送到曹操面前。「哪能這樣對待魏先生」,曹操喝退兵士,親自上前為魏種解開繩索,仍舊讓他官復原職,就像兩人之間根本沒有過節,就像自己從來沒有發過誓。

曹操誅殺袁譚後下令:「敢哭之者戮及妻子。」有個叫王修的人說:「袁譚對我有舉薦之功,死而不哭,在『義』上說不過去。畏死忘義,何以立世?」於是他撫摸著袁譚被割下的頭痛哭。執刑兵士正好抓個正著,正待按軍法從事,曹操卻出面攔阻,道:「算了,此人義氣千秋,就成全他吧。」不僅如此,當王修得寸進尺地接著向曹操提出收殮袁譚時,曹操竟然答應了他的要求,還讓王修做了糧官。

曹操殺了袁譚後,袁譚統治下的州縣多已向曹操表示臣服,只除了一個名叫管統的小太守。「你去替我把管統殺了」,曹操對王修下令道。王修違背了曹操的命令,竟意外地說服管統向曹操投降。曹操一高興,不僅不問王修拒命之罪,反而升了他的官。


脂習先生是孔融的好友。孔融當年屢次用書簡怠慢曹操,脂先生就曾不時地加以規勸,但孔融未予理會。孔融被誅時,懾於曹操的暴怒,當時許昌沒人敢去為孔融收屍。只有脂習緩緩地走上去,一邊痛哭,一邊喃喃道:「文舉(孔融字),你舍我而去,又有誰可以談話交心呢?」脂習被曹操收付死牢,但轉念一想,覺得脂先生夠義氣,就下令放了他。

脂習因違背曹操的命令而被抓,但曹操感於他的勇敢就赦免了他。脂習出獄後起初被曹操遷徙到郊外,後來路遇曹操,脂習當面向曹操謝罪。「元升先生」,曹操叫著他的字號,「你是慷慨之士。」當面了解脂習近況之後,曹操重新在許昌替他安排住處,並「賜谷百斛」。

曹丕被曹操宣布立為太子後,曹丕請眾多文人學士赴宴慶賀,酒酣耳熱之際,他請自己的夫人甄妃與大家見面。所有的賓客見到王妃來都趕緊起身正衣拜伏於地。但一個學者,端坐在原位紋絲未動,冷冷地看著王妃,這位學士名叫劉楨。這件事傳到了曹操的耳中,他認為劉楨見王妃不拜,是對太子侮辱。於是,曹操下令將劉楨送到城外與工匠一起服勞役,免官罷黜。

劉楨被罰作勞役不久,曹操帶著曹丕到城外巡視孔匠們的服役情況。所有服役的工匠都趕忙站好表示敬意,只有劉楨坐在磨石上一動不動,神情不變。曹操見狀,怒說:「這不是劉楨嗎?你坐的磨石的性情如何呢?」劉楨回答道:「這塊磨石出自荊紫山玄巖之下,外面看上去有五種色彩,內裡充滿堅貞之志,雕之不增文,磨之不加墨,秉性自然,不可更改。」曹操一聽怒氣全消,嘆道:「真是名不虛傳啊!」於是,曹操下令,恢復了劉楨的官職。

終不稱帝有自知之明
曹操一生以笑出名,無論何時,無論何地,他都能夠坦然而笑。《三國演義》裡描述曹操的笑可謂千百般變化和含義。但不管曹操的笑的含義如何,在眾多三國人物裡,從始至終,笑傲不變的只有曹操。

曹操嗜殺成性,歷史上很少有人可以跟他比拼。曹操的一生是殺戮的一生。公元193年,曹操討伐陶謙,他每攻打下一個地方就進行一場大屠殺,連《魏書》裡都不得不記下他幾次屠殺的行為,由此可見曹操性格裡殘忍嗜血的一面。徵徐州,所過大肆殺戮,一路上「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

曹操殺大名士崔琰時是讓獄吏暗示崔琰自己了斷,沒想到崔琰完全會錯了意,照舊在獄中接待賓客,談笑如常。「這老不死的難道非要我親自動手嗎?」曹操嘴角一撇,獄卒慌不迭地將曹操原話傳遞給崔琰。「原來曹公是這個意思,好說好說。」崔琰當即從獄卒手中接過鋼刀,抹斷了自己的脖子。

統一戰爭時,曹操斬呂布,降張鏽,趕劉備,滅袁紹,殺蹋頓,平袁術,收劉琮,徵孫權,破馬超,得張魯,步步為營,遂平定北方。此時,臺階已經搭好了,可以稱帝了,但當孫權佔了荊州,殺了關羽,怕劉備報復,就派使者給曹操送了封信,表示願意歸順曹操,並且勸曹操順應天命,趁早即位稱帝時。曹操卻說「孫權是想把我放到火上烤呀」,「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

可見,他還是有幾分自知之明:該說的,該做的,他都說了,都做了。留下的,任後人評說。他自個活得很痛快,很清楚,而歷史又有意或無意地完整地留存了下來。這裡,忠與奸,反而不重要了。

公元216年,曹操晉爵「魏王」,用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稱警蹕。他名義上還為漢臣,但權傾朝野,實際上已是皇帝。公元220年,曹操病逝,終年66歲。

【曹操三哭郭嘉】

曹操雖然為人奸詐,善以權術御人,然而。對待人才,也和劉備、孫權一樣,禮賢下士,深為尊重,而且,也常流露真情,為才而「哭」。如,曹操一哭旬攸,兩哭典韋,三哭郭嘉就是很好的例子。

據《三國志·魏書·荀攸傳》記載:「攸深密有智防,自從太祖徵伐,常謀謨帷幄。」曹操對他非常信任,經常在眾人面前誇獎他,還曾對自己的兒子曹丕教導說:「荀公達,人之師表也,汝當盡禮敬之。」後來,荀攸在跟隨曹操徵伐孫權的途中,不幸死了,曹操很悲痛,史書上說,那期間,「太祖言則流涕」。也就是一提到苟攸就傷心流淚。

典韋使一雙鐵戟,勇猛過人,是曹操手下的一員猛將。曹操一哭典韋是在典韋死時,當時曹操引兵討伐張繡,誤中張繡奸計,身陷重圍,典韋夢中驚醒後,「奮力向前」保護曹操脫險,因死戰不退,血流滿地而死。曹操擊退張繡後,立即「設祭祭典韋,操親自哭而奠之,顧謂諸將曰:『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一眾皆感嘆。第二年,曹操再次引軍至宛城攻擊張繡,觸景生情,曹操忽然大哭,眾人不知何故,曹操哭罷解釋道:「去年於此吾折了大將典韋,不由大哭耳!」曹操第二次哭祭典韋時,在壘軍上下都引起震動,從士卒到將領,無不為曹操的真情所感動。

魯迅先生說得好:「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千百年來,一代梟雄曹操三「哭」郭嘉,不知讓天下多少英雄心潮澎湃,感慨萬千!曹操一哭郭嘉,是在他採納郭嘉建議,率大軍遠徵遼西沙漠途中。一路上風沙瀰漫,人馬行進十分困難,郭嘉因水土不服而「臥病」床上,曹操十分心疼,前來看望,流淚道:「因我欲舉沙漠,使公遠涉艱辛,以致染病,吾心何安?」幾句關心和愛護的話使郭嘉大為感動,嘉曰:「某感丞相大恩,雖死不能報萬分之一」

郭嘉死後,操往祭之,大哭曰:「奉孝死,乃天喪吾也!」回顧眾官曰:「諸君年齒,皆孤等輩,惟奉孝最少,吾欲託以後事。不期中年夭折,使吾心腸崩裂矣!」這是曹操第二次為郭嘉而哭,為失去像郭嘉這樣的英才,曹操委實非常惋惜和悲痛。

第三次哭郭嘉應當是在赤壁之戰後。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領水陸大軍,號稱百萬,「乘破袁紹之勢以下荊吳」,企圖一舉消滅劉備和江東的孫權,統一天下,沒想到結果兵敗赤壁,幾乎全軍覆沒。曹操敗走華容道,幸虧關羽放了他一條生路。《三國演義》這樣描寫道:「操點將校,中傷者極多,操皆令將息。曹仁置酒與操解閩。眾謀士俱在座。操忽仰天大慟。眾謀士曰:『丞相干虎窟中逃難之時,壘無懼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馬已得料,正須整頓軍馬復仇,何反痛哭?』操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眾謀士皆默然自慚。」《三國演義》中所有描寫劉備、孫權和曹操之「哭」的場景,可以說,沒有哪一場景比此悽惻、悲壯,沒有哪一「哭」比曹操這一「哭」悲切和沉痛!如果說,當年劉備一「哭」得益州,是人生大喜,而曹操三「哭」失奉孝,悲天憫人,則是人間大悲。所以,曹操這一「哭」更能稱得上是「千年一哭」

常言道: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無數歷史事實表明,對人才精神方面的尊重,在某種程度上,比在物質生活方面的關心更為重要。三國時期,劉備,孫權和曹操都是「一代天驕」,國之豪傑,三人雖然性格各異,但在對待人才方面卻都「英雄所見略同」,都能做到知才、愛才、尊才、用才,且往往在一些特殊的場合,為才而「哭」。正因此,天下英雄才會仰慕他們,望影而從,且心甘情願地為他們徵戰疆場,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

【曹操與謎語】

曹操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同時也是風流千古的詩人。他到處網羅有治國用兵之術的人才,也多方招致知名的文學之士,促進了建安時期文學的發展。曹操對於文學的貢獻不僅在風氣的倡導上,作為一個詩人,他的創作成就也是巨大的,傳世的詩歌就有《龜雖壽》、 《觀滄海》等20多首。

曹操還特別喜歡謎語,是一位傑出的制謎能手。我國歷史上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文義謎,是南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篇》所載的曹操與楊修同猜《曹娥碑》上「黃絹幼婦,外孫齏臼(ji jiu)」的故事,距今已有1500多年。

這個歷史掌故在《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裡也有詳細的敘述:在《曹娥碑》的背面,鐫刻有蔡邕書寫的「黃娟幼婦,外孫齏臼」8個大字,連蔡邕的女兒蔡琰(文姬)也不解其意,曹操的眾謀士看了半天都不明就裡。主簿楊修與曹操動了腦筋後,同時猜出這是一句隱語: 「黃絹」乃顏色之絲也,色旁加「絲」是「絕」字; 「幼婦」者,少女也,女旁加「少」是「妙」字; 「外孫」乃女兒之子也,女旁加「子」是「好」字;「齏臼」是用來盛裝和研磨姜、蒜等辛辣調味品的器具,即受五辛之器。辛旁加「受」即今天的「辭」字。這道在今天看來仍有一定難度的謎語被曹操「上馬行三裡,忽省悟」,可以看出曹操的猜射水平的確令人讚嘆。

曹操會猜謎也善於制謎。 《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寫到有一次曹操令楊修在相府建造一所花園。落成之後,曹操親臨「視察」。他環顧四周,轉了一圈,什麼也沒說,僅取筆在園門上寫了個「活」字,然後揚長而去。在場所有的人都愣住了,不明白曹操究竟是什麼意思。原來,這就是曹操制的一條謎語,謎底是對園門的評價。楊修見了後說: 「丞相在門中添『活』宇,乃嫌其太闊也。」即令工匠重新築牆,改修院門。在小說的這一回裡還描寫了另一件事:一天,塞北送酥糖一盒給曹操,曹操謎興又生,只見他在盒上寫了「一合酥」3字,置之案頭。楊修見了,即取匙與眾人分而食之。曹操知道後問楊修為何偷吃酥糖,楊修答曰: 「盒上明書『一人一口酥』,豈敢違丞相之命乎?」 (古文為豎行書寫,故可從上往下讀。)曹操以笑肯定。這稱得上是早期字謎之一。

相傳,曹操有個嬌俏的女兒,因無合意郎君遲遲未嫁。後聽說沛人丁儀,勤奮好學,是個飽學之士。有一天曹操特地接見丁儀,首先出了個字謎試其才學: 「一字九橫六豎,問遍天下不知。有人去問孔子,想了三天才識。」丁儀馬上答出是個「晶」字。曹操點了點頭,又取出張紙,寫了一首詩,讓丁儀猜。詩曰: 「道士腰間兩柄錘,和尚肋下一條巾。就是平常兩個字,難倒不少讀書人。」丁儀略一沉思,笑著用手一指,說: 「就是它嘛。」曹操見丁儀果然才智兼優,當下就將女兒許配與他。

親愛的讀者朋友,你知道謎底是哪兩個字嗎?

【曹操戲漁女 】

三國魏武帝曹操東臨碣石,寫下了一首大氣磅礴的《觀滄海》,千古傳唱。相傳他寫這首詩的前後,還有一段故事呢。

那天,曹操東巡來到秦皇島的碣石邊,見到波濤洶湧的大海,心情特別舒暢,頓時詩情大發,揮筆寫下了名篇《觀滄海》。寫完後,他撫須大笑,特別滿意自己的神來之筆。乘著雅興,他沿著海岸東遊。走著走著,見海邊上有座獨門小院,兩間茅屋,門口有一位貌美如花的女子正在編織漁網。曹操立刻喜上眉梢,心想何不過去挑逗一番,也好助興。他在一位近臣耳邊嘀咕幾句後,就屏退左右隨從,獨自一人悄悄來到女子身邊,提起網綱,見網織得非常均勻。那女子見一陌生男子來到面前,驚得睜大了眼睛,喝問道: 「你是誰?」

曹操滿臉堆笑地說: 「吾乃舉綱之人呀,我這綱舉起來,你的目才能張啊。」話音剛落,從茅屋內走出來一青年漁夫,橫眉豎目地問: 「汝是何人,敢到此非禮?」

曹操從容地捋捋鬍鬚說: 「哦,我昨夜作詩一首,今晨卻不見了詩稿,這附近海岸沒有第二戶人家,所以尋到此處,想必是你們偷了來?」

漁女說道: 「我們乃一介草民,以捕魚為生,沒有文化,偷你的詩稿何用?」

曹操依舊笑著說: 「我乃魏武王是也,小娘子你可要掂量掂量,難道我還能栽你的贓不成?來人呀,給我搜!」話聲一落,一群人蜂擁而上,圍住茅屋搜了起來。不一會,一位官兒模樣的人,走近曹操說: 「大王在上,臣在這屋內搜到了詩稿。」沒等曹操接過,漁女先搶到手裡,不屑地說: 「是什麼值錢的物件,拿來我先看看。」

沒等女子看完,隨從一把奪過,大聲呵斥道: 「快拿下!可不能讓這個女人將大王的詩稿毀了!這可是無價之寶啊。」

曹操笑眯眯地說: 「怎麼樣,是你們偷了我的詩稿吧?該治你丈夫的罪,還是治你的罪呀?若是治你丈夫的罪,可要發配到邊關為奴,要是你呢,好辦。」

沒待曹操說完,只聽那漁家女子憤憤地說道:

灘內波濤浪悠悠,海水難洗今日羞。

此君非是小喬婿,何效蔣幹去偷書?

漁家女子非常聰明,她知道曹操愛才,就說出這幾句打油詩來。曹操一聽,哦!沒想到民間竟然有這等聰明的女子,不僅說出沒偷詩稿之意,也不輕不重地羞辱了曹操久慕二喬(孫策之妻和周瑜之妻)的短處。曹操驚訝地說: 「你這小女子還會做詩?那我考考你。做得好,就放過你們。」

漁女說: 「那好,就請出題吧。」

曹操左看看右瞧瞧,見漁家小院的牆北角有一副石棋盤,上面還有石棋子殘局。他想: 「這夫婦倆好像不是等閒之輩!」就道: 「就以那副棋為題如何?但最後一句還得落在『書』字上。」

漁女不假思索,張口就來:

楚漢相爭成棋賭,車馬將卒戰不休。

三足之勢已過去,一統何須下戰書?

曹操一聽驚呆了,能以棋說出天下之勢,真是難得的奇女子呀。但轉念一想,我何不妨再試她一試,說道: 「倒是不錯。不過,能否以我為題再作一首啊?」說完手持長槊立於漁女面前。

漁女看了曹操一會兒,吟道:

渾鐵千斤伴君侯,橫槊一詩傳千古。

如今吟成觀滄海,勝過千言萬卷書。

曹操聽言哈哈大笑說: 「真是奇才也。往後就別打魚了,跟本王進京如何?」漁女搖搖頭,說: 「這可使不得,我乃有夫之人。」曹操笑笑說: 「老夫無意納你為妾,只是打算讓你做我那些宮女們的陪讀,不知你意下如何?」

漁女說: 「武王,我們過慣了漁家生活,不願離開大海。」

曹操說: 「到我宮裡,你們將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比你們在海上風裡浪裡受累要強上千倍。你們兩口子商議一下,明天一早我要聽回話。」

第二天,曹操派人又來到茅屋,可是人去屋空,漁女兩口子早已不見蹤影。

【曹操緣何不取益州】

魏晉時期的大軍事家曹操,深知適可而止之道。曹操攻下張魯的老巢南鄭,取得重大的軍事勝利。

這時,謀士們紛紛進言,勸曹操乘勝進軍,直取益州。主薄司馬懿認為,劉備剛剛滅了劉璋,但是,全蜀上下並未歸心,乘勢進兵,劉備之軍勢必瓦解。如此天賜良機,不可失去。

謀士劉曄也認為,一旦錯過戰機,劉備安定了署民,據守關隘,恐怕以後難以消滅。

曹操不以為然,他認為,奪取益州的時機還不成熟,劉備剛剛奪取成都,民心未定,但是,軍力依然強盛,士氣很高。儘管孫劉兩家矛盾不斷激化,一旦拳頭伸得過長,後方空虛,那麼,坐山觀虎鬥的孫權決不會袖手旁觀,可能會繞過荊州,直取許昌。

為此,不能貪圖一時痛快,頭腦發熱,輕率出兵,而應該審時度勢,見好就收。後來,事態的發展確實如此,令眾將和謀士嘆服。

正是因為曹操的正確預見和決策,避免了魏軍遭受一場無謂的犧牲。領導精明有主見,不被外界的意見所左右,在競爭白熱化的今天,尤為重要。

【曹操詠鳥考子】

秋高氣爽的一天,曹操帶著兒子曹丕、曹植,策馬郊遊,觀賞丹楓金菊。曹操抬頭看藍空,見燕、雁紛紛往南飛,感嘆不已。他忽然心血來潮,想以鳥雀為題,出個字謎考考兩個兒子的才學。

能詩善文的曹操,捋須沉吟了一會,旋即揮手指天,吟子四句:

一對候鳥秋空飛,

公的瘦來母的肥。

一年四季來一次,

月月見人啼三啼。

弱冠之年的曹丕,苦思冥想良久,也破解不了。文思聰敏,才高八鬥的小曹植,只琢磨了片刻,便破了此謎。

曹操聽後大喜,從此對他十分寵愛,並一度欲立曹植為太子。

您能猜出這四句詩暗含一個什麼字嗎?

謎底「八」字。

【曹操和來鶯兒】

提起曹操不知道的人恐怕不多;提起來鶯兒來如果你不知道,那是毫不奇怪的。然而,來鶯兒是惟一讓曹操流淚的女人,你知道嗎?

無論戲劇還是小說,無論正史還是野史,大多把曹操描繪成一個白臉奸臣,陰險多疑,手段毒辣,詭計多端,是歷史上的反面人物。

其實,歷史上的曹操確確實實是文武雙全,智勇兼備,才氣過人的一代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這一點,在《三國演義》中有所體現。在漢獻帝虎落平陽、無依無靠、到處流浪的時候,是他慧眼獨具,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將漢獻帝迎接到了許昌,正所謂「挾天子以令諸侯」,取得政治上的絕對優勢;在漢末天災人禍之時,世間離亂、民不聊生、生靈塗炭的情況下,是他召募流民,提供工具,推行屯田制度,使黃河流域的生產得到恢復;在萬馬齊喑,政治黑暗時,是他破除門第觀念,唯才是舉,不拘一格,使大將許褚、典韋、曹洪這些出身貧寒之人脫穎而出,立下赫赫戰功;又是他,作《龜雖壽》、《觀滄海》,有「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的佳句,即使今天的中學生恐怕也沒人沒讀過這兩篇文章。詩中表現出一種積極向上、熱愛人生的態度。《觀滄海》體現出一種包羅天地宇宙的雄心和胸懷,所謂「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幸甚至哉,歌以詠志!」若干年以後的毛澤東來到這裡,產生同樣的心境,與曹操呼應:「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還是他,官渡之戰,他以少勝多,打敗袁紹,奠定統一北方的基礎……

可惜的是他敗於赤壁之戰,於是造成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當然,作為一代英雄,曹操他不可能不為權力而鬥爭,他必須爭權奪勢,才能實現其政治目標。為此他殺死親人,排除異己,躲明槍,防暗箭。但直到他死,他也沒有稱帝,這似乎是他的明智之舉。正如他自己所說,要不是他出來的話,真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皇,那將更是戰亂不止。

關於曹操,歷史上褒貶不一。毛澤東講:對曹操不能「欲加之罪,何患無詞」。

現在讓我們通過來鶯兒看看曹操的另一面。

來鶯兒是洛陽城裡色藝俱佳的名歌舞伎,她當時住在東漢帝都洛陽,過著「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的日子。

曹操不僅愛江山愛人才,更愛美女,他久聞來鶯兒的大名,就想見識她一下。曹操喬裝打扮一番就去洛陽城裡找來鶯兒。來鶯兒婉轉的歌喉與曼妙的舞姿,徵服了曹操的心。

來鶯兒早就非常崇拜曹操,曹操不僅是亂世中的英雄,還是一位詩人,特別是他的那些氣魄宏偉而有蒼涼之感的詩,曾深深打動了她的心。這會兒,來鶯兒又仔細看了曹操一眼,果然不同一般的凡夫俗子,他是一位富有魅力的成熟男人。當曹操說,他就是曹操,他為她贖身,要來鶯兒跟他走時,來鶯兒心動了。

未完待續……

三國歷史 源遠流長 勢待考究

後續不斷更新更多人物故事 望莫錯過……

歡迎推薦更多的三國迷共同關注【三國故事】


關注「三國故事」查看更多

相關焦點

  • 他是三國神童,10條妙計助曹操收復一座城,曹操笑著說:留個全屍
    他是三國神童,10條妙計助曹操收復一座城,曹操笑著說:留個全屍 三國是歷史上有名的亂世,正所謂亂世出英雄,在三國時期便湧現了許許多多膾炙人口的影響人物,比如說早期的曹操、劉備、孫策等人,還有中期湧現出來的諸葛亮、司馬懿、龐統等一批智囊。
  • 【每日聽故事】有個小孩叫曹操——第29集宇宙級故事大王(上)
    第一張圖片剛亮相,同學們還沒等看清楚呢,曹操的手就舉了起來:「我~甜甜老師我講,我可以。」可以講話這麼好的事兒,曹操怎麼能放過呢?甜甜老師掃視了教室一周,看到實在是沒有別的同學舉手了,只好點點頭說:「好吧曹操,你來講第一幅圖。」得到甜甜老師的許可,曹操騰的一下竄了起來,才開始往圖上看,這張圖上分別用四個格子畫出了鑿壁偷光的故事。
  • 關於Thelonious Monk的10件鮮為人知的小故事
    1965年紐波特爵士音樂節Thelonious Monk和他的孩子們2017年,為了慶祝傑出的鋼琴家和作曲家Thelonious Monk誕辰100周年,林肯爵士樂中心與Monk的兒子T.S.Monk取得了聯繫,由他分享了他父親10
  • 曹操是個有故事的人,青年時期就活的瀟灑酣暢!
    好了,我們繼續前面的故事。說完了孫堅,我們再說一說袁紹這頭的聯軍。要說這參加聯軍的諸侯不少,這些人手下的兵馬都不少,可真正往前衝的卻只有一個曹操。曹操在前面寫朝廷討伐黃巾軍的時候,露過一次臉,這次我們再花點筆墨介紹一下他。曹操字孟德,沛國譙縣人,跟孫堅同齡,都是公元155年出生的。
  • 關於這個世界,鮮為人知的10個事實
    在本文中,道哥給你帶來:關於這個世界,鮮為人知的10個事實。1、世界上最古老的酒店從公元705年開始營業位於日本的西山溫泉酒店保持著世界上最古老酒店的金氏世界紀錄。這家酒店坐落在美麗的高西山腳下,自公園705年藤元裕仁創建以來就一直在運營。從那時起,這家酒店已經在同一個家族的52代人手中經營了1300多年。
  • 《曹操》歷史顧問易中天| 曹操是個性格複雜的英雄
    所以曹操這個人是個很複雜的人,剛才我們已經講到了他的方方面面,這還不是他性格的全部,是他性格的一部分。他既狡詐又老實,既溫情又狠毒,既寬容又報復。如果你只看曹操的一個故事,只看曹操的一面,你得出的結論就是盲人摸象,是不全面的。那麼在我們看來,曹操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性格最複雜、形象最多樣的一個人。
  • 關羽死後,曹操說了10個字,司馬懿說9個字,二人水平高下立判
    曹操在赤壁狼狽逃竄,終於在華容道碰上了關羽,此乃是他過界的最後一道防線,如何能過嗎?搬出,此前收降關羽時的恩惠(闖五關,殺六將),一番訴說之後,關二爺終於答應放過曹操,但絕對沒有下一次!當曹操聽聞關羽已經遇害,而且首級也送到了洛陽時,曹操當時僅僅說了10個字。這個時候的曹操剛剛在摩陂準備回洛陽…聞東吳送關公首級至,喜曰:「雲長已死,吾夜眠貼席矣。」
  • 《金剛川》火熱上映,背後的故事卻鮮為人知
    類型: 戰爭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語言: 漢語普通話上映日期: 2020-10-23(中國大陸)片長: 122分鐘《金剛川》是管虎繼《八佰》之後又一重磅作品,與郭帆、路陽共同執導,、郭帆、路陽共同執導,張譯
  • 曹操以牙還牙,計勝孫權,背後的故事是這樣的
    曹操以牙還牙,計勝孫權,背後的故事是這樣的大家都喜歡看三國吧,我也喜歡看。看三國可以讓我明白許多歷史中的道理,讓我知道了得民心是多麼重要,重情義是多麼重要。我們都知道,說起三國的故事,不是關於武將的戰爭的,就是關於謀士淨出妙計的故事。三國時著名的武將有很多,比如關羽、張飛、文丑等等,這些都是鼎鼎有名的大將,但是他們最後的下場都很慘烈。三國時期的武將的武藝確實很高,可以以一敵百,即使這樣,一個人還是敵不過成百上千的軍隊。
  • 海賊王:6個鮮為人知的故事,尾田2次致敬漫畫家,香克斯是左撇子
    實際上在我們看到的漫畫裡,是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故事出現在漫畫,卻沒有正式公布,必須要通過其它方式才能得知一些人物背後的故事。所以今天小蜘蛛想來說說《海賊王》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一起來看看:233話尾田紀念逝世漫畫家233話的扉頁跟其它話不同,它除了扉頁裡面不是黑色外,其餘全是黑色,這是怎麼回事?
  • 94版《三國演義》,鮑國安老師演繹了史上最為經典的曹操
    1994年,央視投資拍攝了迄今為止最為經典的一版《三國演義》,鮮為人知的是,對於曹操一角,導演一開始並沒有找鮑國安老師來飾演,而是找了當時一位比較有名氣的演員,但是這位演員比較有個性,因為一些事情對《三國演義》劇組不滿,最後也沒來試戲。
  • 《三國演義》故事版|22曹操割須棄袍
    曹操考慮先除掉西北的馬騰和韓遂。曹操借皇帝的旨意,派人招馬騰到許都,封他為徵南將軍,讓他討伐孫權。其實是想誘騙馬騰到來,殺掉馬騰。馬騰接到曹操的信後,與自己的兒子馬超和侄子馬岱商議。最後馬騰決定:留馬超統領西涼兵將,自己和兩個小兒子,還有馬岱,帶領五千人馬去許都;他考慮曹操知道馬超在西涼,又有韓遂的幫助,應該不敢害他。
  • 說曹操曹操到:為什麼只有曹操到了?
    曹操接到帝旨後,不敢怠慢,迅即帶領在山東的全體官兵,晝夜兼程趕赴洛陽護駕。剛到洛陽城外,適逢李催、都汜領兵來攻打洛陽,於是誕生了一個「說曹操,曹操就到」的神話。這與流行於民間的故事版本裡「曹操得知漢帝將有為難,主動派夏侯敦率軍前去救駕」略有不同。不過,不管這場救駕是機緣巧合還是人為的安排,敵兵一到曹操就到的現象,從某個側面印證了曹操的傳奇。
  • 驕傲的像個曹操?
    我喜歡曹操,曹操的笑和劉備的哭,是三國裡的兩大戲劇元素;但是各代表各自的特點,都是假的,但是操的笑表達的是豪邁、自信甚至給自己加油鼓勁壯膽,當然還有掩蓋,掩蓋的有恐懼、憂傷、虛偽等等負面情緒,有人說他笑得太假,其實是他試圖用笑來掩蓋自己的虛偽,他還知道自己的虛偽,有人說,曹操的笑可能是假的,所以曹操的哭一般都是真哭;真哭假笑我喜歡這樣的曹操;就如同我自己,看電影可以哭泣,其他時候再難過也要笑著過
  • 三國時期的曹操有幾個兒子
    ,而其中,曹操的一生中到底有多少兒子,而他們的最後下場都是如何的呢,一起來看看三國時期的曹操有幾個兒子吧。  曹鑠,未獲封就死了,  環夫人生了三個兒子,曹衝、曹據、曹宇。  曹衝,字倉舒,很小的時候就有成人的智慧,是歷史上有名的神童,稱象的故事家喻戶曉,不過現在有人對這個故事提出疑義,其實沒必要,所謂貴人有異象是也。曹衝善辯解而且宅心仁厚並因此救了不少人的性命。曹操很喜愛這個兒子,可惜建安十三年13歲便因病去世。
  • 王者榮耀蔡文姬臺詞是什麼意思 蔡文姬和瀾與曹操背景故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王者榮耀蔡文姬和瀾與曹操背景故事哦!想知道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王者榮耀新英雄瀾的登場,激活了蔡文姬等眾多英雄的背景故事,許多玩家都在猜蔡文姬臺詞是什麼意思,蔡文姬和瀾、蔡文姬和曹操等人都有哪些曲折的背景故事?這就一起來看看詳細解讀吧。
  • 《卑鄙的聖人:曹操.大全集1-10》作者:王曉磊
    下載連結在文末,書拿走,底部四連發(轉發、收藏、點讚、在看)走一波喲~一件件講透,曹操收拾三國群雄的卑鄙、奸詐、狠毒計謀;一頁頁浸透,曹操體恤天下眾生的柔情、仁義、聖人情懷。《卑鄙的聖人:曹操》《卑鄙的聖人:曹操2》(鎮壓黃巾起義,理想破滅!)《卑鄙的聖人:曹操3》(起兵徵討董卓,雄心暗起!)
  • 射手座鮮為人知的小萌點你知道幾個?
    相信關注星座的朋友對射手座的性格多多少少會有一些了解,不過作者文中介紹的射手座的小萌點你了解幾個呢?知道其中一點的可以給自己打二十分,全部都了解的作者給你打120分不怕你驕傲,來看看你能得到多少分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給自己打分呦!
  • JavaScript鮮為人知的五個秘密
    讓我們來探究一下五個鮮為人知的JavaScript的秘密。1. void您知道在JavaScript裡面有一個叫做的void的類型嗎?不管是一個簡單的表達式,還是一個不得不放在括號裡的非常複雜的處理,然而…他永遠都會返回undefined。
  • 虎父無犬子,一代梟雄曹操的五個優秀兒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曹操一直被認為是亂世之奸雄,這太片面了,起碼他還是個文學家,另外他還是個優秀的父親。曹操一生子嗣眾多,其中最傑出的有五人,曹昂、曹丕、曹植、曹彰以及曹衝,凡此五人皆是人中龍鳳。其中曹昂繼承了曹操的仁義孝順,曹丕繼承了曹操的奸詐好色,曹植繼承了曹操的文學基因,曹彰繼承了曹操的果敢勇猛,曹衝則繼承了曹操的天資穎慧,讓我們來一起來看看這五個人物都有什麼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