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93.1%,網遊消費投訴倍增

2020-12-28 第一財經

網絡對低齡群體的滲透能力正持續增強。

5月13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聯合發布《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其中32.9%的小學生網民在學齡前就開始上網。

這份基於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小學、初中、高中及中等職業學校3.4萬餘名學生抽樣調查,展示我國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使用特點和網上生活狀態。從報告來看,城鄉未成年人的數字差距進一步彌合,城鎮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9%,農村未成年人達到90.3%。

從觸網工具來看,手機是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上網工具,達到93.9%,擁有自己專屬上網設備的達到74%,其中自己有上網手機的為63.6%。從觸網內容來看,學習、聽音樂、玩遊戲位列上網活動前三位,其他還包括上網聊天、看短視頻、搜索信息等。玩遊戲方面,手機遊戲佔56.3%,電腦遊戲佔24.6%。看短視頻和網絡直播的比例,分別比2018年提升5.7%和6.4%。

疫情期間,由於學校停課,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成為未成年人網課學習和休閒娛樂的主要工具,孩子上網時長成為家長最為擔憂的問題。報告顯示,未成年網民工作日日均上網時長在2小時以上的為9.9%,節假日日均上網時長在5小時以上的為10.4%,這部分未成年網民可能受到過度使用網際網路帶來的不良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未成年人的觸網爭議也在增多,第一財經梳理發現,多地未成年人網遊消費糾紛和投訴呈倍速增加。2020年第一季度深圳市未成年人網路遊戲消費投訴數量,躍居網絡消費投訴第一位,共4472宗,是去年同期10倍。江蘇省一季度未成年人網遊類投訴數量425件,同比猛增460%。在這些投訴中平臺對未成年人充值不加限制,引發未成年人沉迷、過度消費問題最為普遍。

未成年網民的增多和網際網路對於低齡群體的滲透能力持續增強,對家庭上網技能教育、網絡內容監督管理、網際網路企業針對性保護機制提出更高要求。早在去年,遊戲和主流視頻平臺均上線了「青少年模式」,設置了青少年專屬內容池。但在多位專家看來,不少平臺的青少年模式流於形式,存在充值漏洞、引導不明顯等問題。

如何將青少年防沉迷工作進一步細化,遊戲公司也在展開新的技術探索。5月10日,網易遊戲升級了防沉迷系統,對旗下三十多款遊戲產品開啟了防沉迷新規試點,要求玩家必須使用有效身份信息進行實名註冊,同時對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長和充值消費限制做出了更具體的要求,預計今年7月前網易的所有遊戲產品將完成防沉迷系統升級。

騰訊方面則表示旗下超過50款遊戲落實防沉迷新規,嚴格實施網路遊戲帳號實名制度和控制未成年人遊戲時段時長、消費金額,預計上半年內完成騰訊運營全部移動遊戲產品接入工作。

在近期一場遊戲研討會上,上海市網路遊戲行業協會秘書長韓帥表示,如何防止未成年人過度沉迷遊戲是家庭、學校、政府、企業、社會多方的責任,遊戲企業在技術範圍內,應該對未成年人遊戲時長和充值金額做出一定的限制,同時家長、學校和社會也應加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教育,督促未成年人對自身業餘時間進行合理安排。

相關焦點

  • 少年」遊戲「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難」遭投訴...
    中國網科技8月14日訊(記者 李婷)疫情居家隔離期間,未成年人利用線上學習時間玩網路遊戲,被誘導巨額充值等問題屢見報端。抱一網絡旗下「逃跑吧!少年」遊戲涉嫌誘導未經實名認證的未成年人充值,相關消費糾紛與投訴急劇增加,單個用戶所涉數額最高達數萬元。該遊戲已連續5個月進入黑貓投訴娛樂、生活行業黑榜。
  • 少年」遊戲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難
    少年」遊戲「未成年人充值退款難」遭投訴連續5月進黑榜 來源:中國網科技中國網科技8月14日訊(記者 李婷)疫情居家隔離期間,未成年人利用線上學習時間玩網路遊戲,被誘導巨額充值等問題屢見報端。抱一網絡旗下「逃跑吧!少年」遊戲涉嫌誘導未經實名認證的未成年人充值,相關消費糾紛與投訴急劇增加,單個用戶所涉數額最高達數萬元。
  • 微信月活用戶超過 12 億;我國 93.1% 未成年人使用網際網路;百度宣布...
    2019年我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93.1%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13日聯合發布的《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1.75億,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我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已相當普及。
  • 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達99% 騰訊等倡議加強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
    本文轉自【TechWeb】;12月27日消息,據《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20)》顯示,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99.2%。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10歲及以下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的人數比例達到78%,首次觸網的主要年齡段集中在6-10歲。青少年「數字原住民」的特徵愈發明顯。
  • 3歲就被誘導消費,1月花光爺爺積蓄,飯圈文化整治在即
    各種「打榜」行為,其主體都是未成年人,這些行為的背後,是未成年人價值觀、人生觀的嚴重偏離,各種各樣的悲劇也隨之而生。12歲男孩一個月花光爺爺10萬積蓄;花季少女沉迷於粉絲「打榜」無心學業……不良「飯圈文化」對許多不理性的網絡消費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 「熊孩子」 沉迷網遊頻充值家長怎麼辦? 廣東省消委會發出消費警示
    「熊孩子」 沉迷網遊頻充值家長怎麼辦? ■疫情期間未成年人網遊消費糾紛增多,多家企業被約談 ■廣東省消委會特別發出未成年人網遊充值消費警示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馬燦 通訊員 粵消宣受疫情影響,大量未成年人「宅」在家裡,導致沉迷遊戲、過度消費等問題更加突出。
  • ...平臺亂象為何屢禁不止 專家學者呼籲給未成年人營造清朗網絡環境
    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已達1.75億,未成年網民數量還將持續增長,專家學者認為,應建立精準有效的未成年人身份年齡認證系統,運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算法加強手機直播App不良內容監管,給未成年人營造清朗的網絡環境。
  •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不是對未成年人網絡行為進行...
    苑寧寧同時強調,立法的出發點並非對未成年人網絡行為進行管制、控制,而是從保障未成年人權利的角度,尊重他們的發展、成長的權利,不應當去剝奪、限制,而是更加合理地引導他們正確地使用網絡。據《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已達1.75億,未成年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93.1%,00後、10後已成為網際網路的原住民。
  • 建議未成年人玩網遊要刷臉是怎麼回事?具體情況介紹
    據中青網報導,日前,全國人大代表、杭州技師學院教師楊金龍接受採訪時表示,隨著移動網際網路以及智能設備在國內的普及,網路遊戲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但移動遊戲讓未成年人遊戲沉迷和遊戲過度消費的問題也很嚴重。在疫情期間,此類情況更加突出。
  • 聚投訴網友投訴樂堂動漫:七歲未成年玩手機網遊
    2020年02月21日 23:38,黃先生補充表示:「未收到該公司的處理信息」 投訴詳情:七歲未成年玩手機網遊 21CN聚投訴,21CN網站主辦的公益性消費投訴服務平臺,廣東省網信辦支持的重點網站品牌欄目
  • 未成年人網際網路普及率超99%,騰訊等攜手發布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倡議
    圖:《青少年網絡素養教育倡議》發布據《中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運用報告(2020)》顯示,未成年人的網際網路普及率已達99.2%。未成年人首次觸網年齡不斷降低,10歲及以下開始接觸網際網路的人數比例達到78%,首次觸網的主要年齡段集中在6-10歲。青少年「數字原住民」的特徵愈發明顯。
  • 報告:聽音樂和玩遊戲是未成年人最主要的網上娛樂活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3日訊 13日,共青團中央維護青少年權益部、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聯合發布《2019年全國未成年人網際網路使用情況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市消委會發布第三季度消費投訴數據分析預付式消費油卡充值投訴激增
    昨日,深圳市消委會發布第三季度消費投訴數據分析報告。2020年第三季度,市消委會共收到8898宗有關預付式消費的投訴,佔投訴總量的17.42%,預付式消費油卡充值投訴激增。6月21日-9月20日,市消委會共收到51085宗投訴,與2019年同期的71222宗同比下降28.27%。其中,投訴行業類別排名前五的分別為:網際網路服務,教育培訓服務,家用電子電器類,生活、社會服務類,交通工具類。投訴分析數據顯示,三季度網路遊戲未成年人消費投訴量下降明顯。
  • 保護未成年人網絡權益專家建議網際網路服務分級監管
    據了解,《報告》選擇了當下未成年人使用最多的短視頻、網路遊戲和網絡直播作為研究對象,從網際網路服務方式的產品設計機制、陪伴未成年人的方式、對未成年人的控制程度等方面進行了分析,論證了網際網路服務實行分策監管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報告》認為,網路遊戲對未成年人的控制力最強,也最容易「戰勝」監護人、「俘獲」未成年人。
  • 十大行業亂象網遊:「熊孩子」大額充值責任難界定
    來源:黑貓投訴2019年來,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侵害消費者權益的事件也層出不窮,各行業消費亂象不容忽視。黑貓投訴盤點2019年熱門消費維權事件,發布「1號關注」揭曉十大行業「亂象」,帶你走進那些真假套路。
  • 快看漫畫「誘導消費、內容涉黃」遭密集投訴
    原標題:快看漫畫「誘導消費、內容涉黃」遭密集投訴:被指「收割」未成年用戶 獲騰訊1.25億美元投資  中國網科技2月22日訊(記者胡愛善)疫情影響下,不少學校開展「停課不停學」的在線課程學習,這讓眾多未成年人有了更多「獨立觸網」的機會,同時也引發很多家長對用網安全的擔憂。
  • 千億騰訊遊戲的「另一面」:屢陷未成年人充值投訴旋渦
    本報記者 鍾廣蓮 吳可仲 深圳報導營收逾千億元的騰訊遊戲業務,卻頻頻因未成年人充值問題而遭到投訴。6月28日,有用戶在黑貓投訴平臺發布消息稱,由於疫情期間,孩子不開學,在家用手機下載騰訊《穿越火線》,並且隱瞞家長,多次通過微信充值消費。
  • 保定小學生一天打賞網遊主播7000元!這錢該退嗎?
    「這位遊戲男主播多次向兒子索要禮物。」
  • 皮尤研究中心:美國消費電子產品普及率高達90%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皮尤的最新報告,將近90%的美國成年人擁有手機、電腦、MP3播放器、遊戲機、電子閱讀器或平板電腦等消費電子產品。
  • 聚投訴網友投訴螞蟻花唄、好運花、達融分期:非法高利貸
    2020年02月26日 18:18,矯女士發起對螞蟻花唄、好運花、達融分期的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