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快看漫畫「誘導消費、內容涉黃」遭密集投訴:被指「收割」未成年用戶 獲騰訊1.25億美元投資
中國網科技2月22日訊(記者胡愛善)疫情影響下,不少學校開展「停課不停學」的在線課程學習,這讓眾多未成年人有了更多「獨立觸網」的機會,同時也引發很多家長對用網安全的擔憂。中國網科技記者注意到,從2020年2月初開始,隨著假期的延長,在黑貓投訴、聚投訴等第三方投訴平臺上,針對漫畫平臺「快看漫畫APP」的投訴陡然增加,其中多位投訴者身份是未成年人家長,投訴的問題則涉及「誘導未成年人消費」、「內容涉黃」、「無法聯繫客服」等多個方面。
在聚投訴平臺上,一位張先生反映,其未成年子女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過去2個月時間先後十幾次在快看漫畫平臺上消費,共支出超過400元。根據張先生微信交易記錄顯示,小孩子最多一天內5次在快看漫畫上消費,單筆交易金額在5元到30元不等。而當他打算與客服交涉、說明情況時,卻始終聯繫不上公司。
而另一位家長則在投訴中貼出了自己小學五年級孩子購買的漫畫內容,漫畫名稱帶有「絕色小嬌妻」、「邪王神妃」等含有情色暗示的詞彙,該家長投訴稱,這些漫畫內容對於未成年人的教育毫無「營養價值」,並表示對此極其憤慨。
家長在投訴中貼出未成年子女在快看漫畫上所購內容
除了用誇張圖片、文字引誘青少年消費之外,快看漫畫另一個被投訴較多的是亂收費問題。有多位用戶投訴稱,快看漫畫在自動續費前未做正常提示,導致其被多次扣費而不知情,而用戶要取消自動續費卻很困難。據最高人民法院機關報《人民法院報》此前撰文,根治此類「套路式」自動續費,需要「監管發力」和「消費者維權意識的跟進」雙管齊下。
一位不具名的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網科技記者,突發的疫情導致家長和學生的正常生活節奏被打亂,在「停課不停學」要求下,未成年人學生獲得了較多自由上網時間,而家長因逐步復工的要求,無法及時監管子女的用網情況,在此情況下,包括「快看漫畫」在內的眾多「電子文創平臺」紛紛通過各種渠道導流、發展付費用戶,過程中又未對用戶進行分類鑑別和「適當性管理」,這無異於是在「精準收割」、「批量收割」自我管理能力較差的未成年人用戶。該業內人士呼籲,各地文化監管和執法部門,應加強對「電子文創平臺」在疫情期間的內容監管和執法力度,對於「收割」未成年人用戶的行為,應予以嚴厲打擊。
天眼查顯示,快看漫畫運營主體為快看世界(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始創立於2014年,公司官網顯示,快看漫畫總用戶數超過2億,在漫畫市場佔有率超過一半,在其活躍用戶中,有超50%為「00後」。2019年8月,快看漫畫獲騰訊1.25億美元投資,加上此前多輪融資,累計融資額近25億人民幣,其商業前景被資本廣泛看好。
中國網科技就上述用戶投訴反映的問題通過郵件方式向快看漫畫進行核實,至截稿時未得到回覆。
事實上,針對網絡色情和低俗問題,全國「掃黃打非辦」去年曾專門部署「淨網2019」專項行動,嚴打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貼吧、論壇等渠道,以低俗內容「引流」的行為。而就在2019年三季度公布的「淨網行動」查處案例中,快看漫畫就曾因傳播含有禁止內容的網絡出版物,被罰款3萬元。
此外,公開資料顯示,近年來,快看漫畫的運營方還曾因提供不當內容,多次被監管部門罰款和警告:2018年4月17日,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快看世界」罰款1萬元,處罰理由是「提供含有禁止內容的網際網路文化產品」;2019年5月16日,北京工商朝陽分局對「快看世界」罰款15000元,處罰理由是「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其他情形的虛假廣告」。
而在此前的2017年,新華社還曾點名批評「快看漫畫」打「擦邊球」、通過「汙內容」為平臺導流,而平臺內排名靠前的漫畫類型絕大部分是耽美等帶有情色暗示「小妞漫畫」題材。
[ 責編:馮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