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如果這世界上沒有電子樂器,就不可能有電子音樂,關係見下一自然段。包括我們現在電子音樂裡最常用的合成器、MIDI控制器、MIDI鍵盤、鼓機等電子發聲演奏硬體,甚至廣義上來說某些用於後期處理的效果器、混音設備,都屬於電子樂器。
如果沒有電子樂器,就不會有電子音色。如果沒有電子音色,就不存在所謂的電子音樂。所以,電子音樂早已隨著全世界第一臺電子樂器Telharmonium的誕生,隨之誕生(誰才是電子音樂真正的<em>創</em><em>始</em><em>人</em>?)。
就歷史來說,1896就已經有電子樂器了,上世紀10年代、上世紀20年代、上世紀30年代誕生的那些早於合成器的其它電子樂器,都不是電子音樂的源頭。且嚴格來說,Live Electronic Music才是世界上第一種電子音樂形式,該形式比Noise Music出現更早。
但對於「半個世界」來說,人們對於電子音樂的源頭、第一種電子樂器的問世,存在巨大的誤解。有很多中文資料或者英文資料認為,Theremin是世界上第一種電子樂器,但我們可以從時間線上推翻這種說法,因為Theremin誕生於1920年。
Theremin有一個專門的中文名字,叫作特雷門,很神奇的是,這種電子樂器並不需要人體的接觸,無需觸碰到它,也能演奏發聲。所以一直到現在,Theremin仍然被認為是非常超前的一種電子樂器,而嚴重影響了20年代以後、合成器以前的電子音樂。
Theremin早期又被叫作ætherphone/etherphone/thereminophone/termenvox/thereminvox,它的名字恰恰來源於它的發明者、創始人Léon Theremin。被認為是Electrophone的代表種類之一。
為了方便理解,接下來的部分會把Theremin直接叫作特雷門。特雷門誕生於俄羅斯,具體的誕生歷史被記錄為1920年10月,因為特雷門非常具有電子樂器歷史意義,當時還得到了蘇聯ZF的贊助。後來被帶到歐洲、美國進行推廣。
1928年,Léon Theremin正式在美國獲得了特雷門的發明專利,並通過發明專利授權了RCA商業生產權。顯然這經歷了8年的過程。30年代開始,特雷門正式在西方各國市場獲取了商業上的成功,在後續的幾十年中陸續被使用至古典、搖滾、流行等流派。
特雷門通常設有兩支金屬天線,一支天線可用於檢測附近的樂手的手部控制,以影響特雷門的振蕩器,另一支天線可通過振幅原理左右輸出聲音的音量。特雷門為音樂創造了更多可能性,以及不僅限於跳舞音樂的表演性,展現了電子音色的宏觀面。
客觀來說,以特雷門演奏的音樂,放在21世紀,不一定會被所有讀者承認是電子音樂,可能你在閱讀這篇文章,看了一堆介紹和視頻以後,內心戲是「這哪裡像電子音樂了?」。但此時需要承上啟下,任何以電子音色為主的音樂,都是電子音樂。另一角度看問題,也論證了早期電子音樂與現代電子音樂或者EDM的區別。
還記得我們2016年左右的文章曾經提到過一件事嗎?早在上世紀20年代,古典音樂就已經出現了電子音樂的一面,也就是後人所謂的電子古典音樂。像特雷門演奏的大部分音樂,都是現在所說的電子古典音樂,也是電子音樂早期的主要類型之一。
在Telharmonium和特雷門以後,還有像Spharophon/Ondes Martenot/Trautonium等誕生於20年代的電子樂器,也對早期的電子音樂產生了很大影響甚至是產生了決定權,以及某些沒有被明確定類的早期電子音樂聽感。
—————————————————————
圖片和視頻來自網絡 圖片和視頻版權屬於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