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乳腺增生發病率很高,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為乳腺囊性增生,一類為乳腺纖維腺瘤。乳腺囊性增生又稱乳腺小葉增生,常見於中青年婦女,觸診可見乳房內有結節,呈片狀或條索狀。目前沒有很好的治療方法,市面上的成藥如乳癖散、逍遙丸等都有一定的療效,但治療時間長,而且藥力不集中,療效不穩定。一般小葉增生如果病程日久,出現囊腺增生的時候,就比較嚴重了。從中醫角度將乳腺增生分為寒熱兩種,並於下文分享臨床經驗,乾貨滿滿,一起來看!
柴胡桂枝幹薑湯配調肝湯治療乳腺增生
我在臨床上把乳腺增生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屬於熱證的,這一類我基本上使用神效瓜脯散,組成為瓜蔞、乳香、沒藥、甘草、當歸。對於月經之前乳房脹痛,有明顯的乳腺增生的,這個方子療效很好,在此方基礎上進行加減,做成藥丸,長期服用,療效也很好。一般加入天花粉、浙貝、穿山甲、蒲公英、山慈菇、貓爪草等。海藻配甘草對乳腺增生有很好的作用,海藻對炎性和非炎性的腫塊有很好的消除作用,但是藥性太弱,配以甘草後可以使藥性增強。
還有一類屬於寒性的,這一類的治療比較棘手,患者多表現為月經愆期,量少,色淡,月經前後乳房隱隱疼痛,得熱則舒,捫之難以找到硬塊,心胸鬱悶,乍寒乍熱,腰酸乏力,面色白,舌淡,或有瘀斑,脈細弱或脈澀。我一般用柴胡桂枝幹薑湯宣鬱化痰,配調肝湯加減溫衝散結,先開後合,治療乳腺增生頗有療效。中醫認為此病與肝氣鬱結、衝任失調有關,肝氣鬱結也可以是火鬱,但也有些鬱結並不化火,衝任失調可以表現為熱證,也可以表現為虛寒證,這裡用柴胡桂枝幹薑湯配調肝湯所治療的是肝氣鬱結不化火,衝任虛寒這一類的,這個類型絕不能用神效瓜萎散,不僅沒有作用,而且還會起到反作用。
柴胡桂枝幹薑湯方中以柴胡、黃芩和解少陽,花粉生津止渴,牡蠣化痰散結,桂枝、乾薑溫裡寒,甘草調和諸藥。認為:「天花粉經現代研究證實,有極好的抗腫瘤作用,對於急慢性炎症或非炎性包塊,如乳腺增生,該藥療效確定。」此方可以看作小柴胡湯的偏方,因為去掉了人參、生薑、大棗,加入了桂枝、乾薑、花粉、牡蠣,使整個方劑偏重於祛寒逐飲、軟堅散結。
國內傷寒名家講到:「小柴胡湯治療半表半裡陽證即少陽病,而本方治療半表半裡陰證即厥陰病。」現代常用於治療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膽石症、胸膜炎、瘧疾、月經不調等病。這個方子既有涼藥又溫藥,適合於寒熱錯雜且偏重於寒的類型,既然說此方用於治療厥陰病,那麼為什麼可以治療乳腺疾病呢?因為乳腺病即乳房病,其熱證屬陽明,寒證屬厥陰,從經絡的分布來看乳房屬陽明,乳頭屬厥陰,所以用這個方子治療乳腺病偏寒者是非常合適的。
治療屬於寒性的乳腺增生,宜先用柴胡桂枝幹薑湯走厥陰宣鬱化痰,然後以調肝湯溫衝任、和血散結,有開有和,先開後合,方能取得更好的療效。調肝湯出自傅山的《傅青主女科》,組成為:當歸,白芍,山萸肉,阿膠,山藥,炙甘草,巴戟天。此方原用於治療行經後的少腹疼痛,其作用是疏達肝木,健脾益腎。方中以當歸、白芍、山萸肉、阿膠補肝養血,巴戟天補腎溫陽,山藥、炙甘草健脾和中,純用補藥,無一味疏肝理氣之品,不止痛而痛可止。傅青主先生云:「何以虛能作疼哉?蓋腎水一虛,則水不能生木,而肝木必克脾土,木土相爭則氣必逆,故爾作疼。」又云:「此方平調肝氣,既能轉逆氣,又善止鬱疼,經後之症,以此方調理最佳,不特治經後腹疼之症也。」故凡肝腎虛,衝任失調之證,此方均可考慮使用。
乳房與胞宮同為足厥陰肝經所循行之處,故痛經與乳房脹痛之病機有相同之處,均有虛有實。屬實者多為陽證,須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屬虛者多為陰證,須滋肝養血、調補衝任。著名婦科專家陸德銘先生認為:「乳癖之為病,與衝任二脈關係最為密切。腎氣不足,衝任失調為發病之本;肝氣鬱結,痰瘀凝滯則為其標。故臨證以調攝衝任為主治療本病,常效如桴鼓。實驗證明,調攝衝任可調整內分泌,從根本上防治和扭轉本病的發生和發展。」所以調肝湯也可以用治乳房的疼痛。婦科名家班秀文先生則直接用調肝湯加仙茅、仙靈脾、菟絲子、制附子以治療本病。
然而用本方治療乳腺增生時,我覺得此方尚缺一個環節,考慮到腫塊既已形成,純用溫補尚嫌不夠,仍需溫散,所以我在此方基礎之上,除了加入仙靈脾助巴戟天溫陽,加雞血藤助歸芍養血之外,又加入了白芥子溫化寒痰,鹿角霜、露蜂房暖奇經、散癥結,以促使腫塊得消。
病案
卓某,女,56歲,社區幹部,2019年11月13日初診。患者五年前發現左乳房結節,大小為17mm×9mm,性質不明,腫塊發硬,不按不痛,每年均行B超檢查,未見增大或縮小,常年怕冷,背脹,胸悶,經常感到一陣寒一陣熱,吃溫藥則上火,吃涼藥則腹瀉,平常小便多,口乾,口苦,大便先硬後溏,有腎囊腫病史,未予治療,舌胖淡,有浮黃苔,脈緩。
此為肝鬱氣滯,痰溼凝結,而成乳癖,用柴胡桂枝幹薑湯加減
11月20日二診,服上方7付後,多年的怕冷現象完全解除,感到全身暖和,胸悶、背脹均消失,仍然有口苦,口渴,小便多,舌質淡紅,脈緩。仍用柴胡桂枝幹薑湯,加軟堅散結之品
12月5日三診,自訴感覺乳房腫塊變軟,其他均可,脈舌同前,擬用調肝湯加減。
服完一料藥後,經B超檢查,左乳房腫塊消失。
本方很快獲得治癒,在於一診切入得當,而一診處以柴胡桂枝幹薑湯,得益於熟悉和理解《傷寒論》條文及其方證,147條云:「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幹薑湯主之。」這是少陽鬱熱兼以痰飲內停,屬於寒熱錯雜之證,本案所述證候雖與條文不完全相同,但其病機一致,況且乳腺腫塊所生位置正在肝經循行之處,無論從整體辨證還是局部辨證考慮,均相吻合,故患者服完7劑藥後,困擾多年的怕冷、胸悶、陣寒陣熱等症狀豁然而解。二診時著眼於局部的腫塊,仍用原方加化痰散結之品,所選之藥,均注意到藥性的寒熱平衡,故服後腫塊變軟。三診從調攝衝任入手,溫散結合溫補,從本論治,所選方為調肝湯加減,以丸藥緩圖,服藥不到三個月,多年疾患得以治癒。
另外講一下三診方中的海馬、楮實子、威靈仙,這幾味藥可能大家用的並不太多。海馬這味藥我非常喜歡用,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指出海馬能夠「暖水髒,壯陽道,消積塊,治疔瘡腫毒」,所以這味藥不僅能溫補腎臟,還能消除攢塊,凡是體內出現的增生物,如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以及其他部位的囊腫,用海馬治療確實有效。海馬能夠治療疔瘡,其所治的多半是屬於陰性的疔瘡癤腫,如糖尿病晚期出現的疔瘡癰疽,不是一般的消炎藥能夠治療的,而用海馬療效較好。主張用鹿茸來治療糖尿病晚期出現的疔瘡癤腫,與使用海馬有異曲同工之處。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了一個方子叫做化鐵丸,這個方子很奇特,就兩味藥,一個是楮實子,一個是威靈仙,楮實子有補肝腎明目的作用,威靈仙去有祛風散溼化痰的作用。方名化鐵,當然是有些誇張了,但也能說明本方有很好的散結功能。相對來說,威靈仙大家較為熟悉,這味藥就有消散的作用,例如骨頭梗在喉嚨裡,可以用威靈仙煎水頻服,慢慢的將骨軟化。所以這個方子在治療乳腺的腫塊中起到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