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我就在好友間一直強烈推薦《以家人之名》這部劇,甚至放言這是今年夏天最好的家庭國產劇。
開播一周,豆瓣就有近7.2萬人打出了8.6的高分。
我一開始看的時候,並沒有覺得它有多特別,但就是很舒服,讓人有想一直看下去的欲望。
《以家人之名》這部電視劇講的是兩個爸爸和三個孩子在一起生活的故事。
李海潮獨自帶著女兒李尖尖生活,凌和平帶著老婆陳婷和兒子凌霄搬家過來,剛好就在李海潮的樓上住。
陳婷因為女兒意外的死有了精神創傷,每天和凌和平吵架。小小年紀的凌霄目睹了妹妹的死卻無能為力,陳婷還因此責怪兒子,後來她忍不了了離家出走,凌霄被拋棄,跟著凌爸獨自生活。
李海潮有個相親對象叫賀梅,賀梅有個兒子叫賀子秋,和前夫離婚後她才發現自己懷孕了,但還是選擇生下孩子,結果生了卻又發現自己養不起。
賀梅和李海潮相親後,獨自跑去深圳打工,把子秋丟在鄉下娘家不管。李海潮去看子秋時於心不忍,決定把子秋接回家養他。
就這樣,李海潮帶著李尖尖和賀子秋,還有樓上的凌和平、凌霄,五個沒有直屬血緣關係的人湊在一起生活,給觀眾展現了兩個爸爸和三個孩子的溫情親情故事。
剛開始看這部劇時,我總是想起是枝裕和導演的電影《小偷家族》,沒有血緣關係的人選擇不是親人的人在一起生活,他們卻比親人更值得信賴和依託,細微的生活細節中就藏滿了溫情和感動。
「子女是沒法選擇父母的,所以自己選擇的才能建立更牢靠的羈絆。」
這部劇爆火的原因就在於前10集裡,劇情緊湊,淚點密集的過程裡總給觀眾感動。親情的戲碼也讓人相信了開播前的宣傳,的確是有些中國版《請回答1988》的味道,讓觀眾在看的過程中淚中帶笑,笑中帶淚,依舊大呼過癮。
正如這個劇名,前10集的劇情非常符合主題。
有血緣關係的親人以家人之名進行親情綁架,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卻以家人之名施予家人間應有的陪伴和溫暖。
賀子秋被親爸親媽拋棄,李爸收養了他,把他當親兒子對待。凌霄被親媽指責和拋棄,凌爸的工作忙,顧不上孩子的日常飲食,李爸和他一起搭夥過日子,也是把凌霄當親兒子來養。
李尖尖作為這個特殊家庭中最小的成員,是他們共同的妹妹,在外人眼裡,都羨慕她有兩個寵她的帥氣哥哥。但是其實她也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回饋給哥哥們自己的愛,用自己的樂觀心態和充滿哲理的「尖式哲學」治癒著兩個在原生家庭中受傷的哥哥。
他們三個人互相支撐,一塊長大。雖然不是親兄妹,卻比親兄妹還要親,這樣的感情真的很珍貴。
這個新家能讓凌霄和賀子秋逃離原生家庭的苦,李爸在這個家庭中更是像充當一個媽媽的角色,有凝聚力的主心骨,和凌爸這對CP的互懟日常讓人看了總是忍俊不禁。
從生活的視角可以看出,李爸每次第一個鏡頭經常是在做飯,他把孩子們照顧得無微不至,讓他們得以享受新家庭的幸福。
但是為什麼如今這部劇的口碑急劇下滑?一周前,豆瓣評分從8.6跳崖至7.5,到如今已經跌落到7.2了。照這個速度發展下去,說不定還會變成跌成6字開頭。
看到12集往後的劇情,我幡然醒悟,這只不過是一部「掛羊頭賣狗肉」的狗血瑪麗蘇愛情劇,前面所有親情的鋪墊只不過是浮雲,為它流過的淚終究是錯付了。
「我的哥哥一開始是我的男朋友,後來變成了我的老公。」這樣的神劇情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轉折,就被一個緊急剎車拐向愛情的高速公路上去了,原來編劇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在親情和家庭這條路上走得長遠。
為什麼口碑會如此斷崖式的跌落,其實有三點重要的原因:
①從親情線到愛情線:轉折推進太快,觀眾對人物角色有嚴重的撕裂感
前面10集的劇情裡,反覆給觀眾灌輸:「我們是一家人,吃一鍋飯」這一概念,畢竟是一個特殊的家庭,生活的日常卻比他們的原生家庭更溫馨和諧,不僅讓看客們覺得舒服,也讓大家逐步從視覺到心理上信服和肯定了「他們是一家人」。
但是從11集開始,賀子秋和凌霄因為原生家庭的緣故相繼離開了李家,紛紛去國外留學。
經過一集催人淚下的離別場面,愛情的光輝就開始照射進來了。
緊接著很快就是9年以後,賀子秋和凌霄從國外回來,就一起開始了倍速追求李尖尖的愛情線,尤其是凌霄。
真的太快了吧?為什麼9年沒回國,一回國就得談戀愛?不是說愛情線不可以有,但如此飛速發展的情節,會讓觀眾難以對人物角色有所信服,本來就產生了割裂感,還沒有緩衝期。
再多播兩集關於凌霄和子秋回到李家之後的日常不好嗎?多年未見,與這個他們心理上更重要的家庭修復一下疏離感,再慢慢展開感情線,把愛情融在親情中,是不是會好很多呢?
②主角人設崩塌,前後矛盾,令人費解
從小到大一直是不太喜歡表達、內斂沉穩的凌霄,出國後9年間都沒有回國,一直和李尖尖都是名義上的兄妹,回來後突然就崩潰了,沒有李尖尖就不行,變成一個「霸道總裁」。
敢情在國外被自己親媽身心虐待那麼多年,就是為了回國完全淪為一個戀愛工具人一樣。
李尖尖問他在新加坡平時做什麼?他說:「想你,想家,做白日夢,想像著回家見你,和你結婚,我連孩子名字都想好了……」
李尖尖不解的抱著他哭了:「哥,你是不是病了?」
即使凌霄確實是病了,但這角色崩塌得真的太不討喜了,不僅偷親妹妹,還不讓她親近子秋,讓人完全丈二摸不著頭腦。
賀子秋也是一樣,因為朋友幾句話,就認為自己喜歡李尖尖,跟她說:「我不想當你哥了,我想當你男朋友。」
前面完全沒有賀子秋喜歡李尖尖這條感情線的鋪墊,兩人的相處模式也更適合做兄妹,突然間就喜歡上了?真心令人費解。
③愛情線混亂:所有人皆可組CP,從三角戀變成「北鬥七星戀」
這部劇的愛情線推進得也很奇怪,一開始以為只存在一個三角戀,凌霄、賀子秋和李尖尖是一個三角,誰知道編劇跟喝醉酒的月老一樣,亂搭感情戲,搞出了一個「北鬥七星戀」。
李尖尖的好閨蜜齊明月喜歡上凌霄,另一個好朋友唐燦喜歡上賀子秋的好友莊北,但是莊北喜歡齊明月,齊明月喜歡凌霄,凌霄喜歡李尖尖……
合著這部劇的所有年輕主角們都必須來參與下這場亂七八糟的戀愛循環,最慘的還是賀子秋,沒人喜歡,只有觀眾至始至終在心疼。
越往後看,就發現《以家人之名》這部劇越是失了初衷,名號打得響亮,但是與經典劇《請回答1988》相比,還是差了許多。
後者給觀眾展現的是日常生活的家庭小事,從親情的成長故事裡揭示了人生哲理,愛情線也從細節融在了溫馨的親情戲碼中。
這也是許多人會反覆看1988的緣故,它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治癒,更多的還有安定人心的力量。
而前者原本把「家人」這個意象,從陸上放飛,卻漸漸被一股愛情的龍捲風越吹越遠,到最後完全脫離了觀眾的視線,還怎麼「以家人之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