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8.6,我們和他們一樣《以家人之名》相愛或傷害

2020-12-25 播客曉夜

昨天發了一篇關於《以家人之名》的稿子,有朋友留言說「這劇肯定得爆」。

目前,這部劇播出了不到四分之一,在網上已經有323萬條討論信息,閱讀量達到39.2億,豆瓣評分達到8.6分。

劇中的人們和現實中的我們一樣,以家人之名相親相愛,也以家人之名互相傷害。

01有愛的孩子是溫暖的

劇中的李尖尖古靈精怪,天真爛漫,好像從來沒有煩惱一樣。

哪怕第一次來例假,面對著兩個爸爸、兩個哥哥一屋子男人,也是開心地大喊「我來例假啦!」

雖然媽媽很早去世,但是爸爸給了她足夠多的愛與陪伴。

後來一起生活的凌霄和子秋也始終像親人一樣呵護她、照顧她。

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李尖尖,天生就是樂天派。

劇中的賀子秋小時候謹小慎微,在寄人籬下的環境中看人臉色,卑微地討好大人。

善良的李海潮把他從農村的外婆家接到城裡,像對待李尖尖一樣疼愛他、照顧他。

賀子秋逐漸在這樣的氛圍中,恢復了一個少年該有的樣子,愛笑、愛鬧,愛學習,愛運動。

他們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人,相親相愛,讓人感到溫暖。

有愛的孩子是溫暖的,李尖尖像個小太陽一樣照亮了凌霄晦暗的童年,也溫暖了齊明月孤單的少年。

一直以來學習都很好的齊明月被媽媽要求每次考入年級前三,並且要她多跟學習好的同學來往,排名退後1位就被安排了滿滿的假期補習班。

媽媽的這種「愛」對齊明月來說更像一種束縛。

齊明月雖然生活在完整的家庭中,爸爸媽媽一個也不少,但她並不開心。

同樣15、6歲的年紀,缺少愛的齊明月總是唉聲嘆氣,愁容滿面,和李尖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如果你是父母,是希望孩子成績好,還是希望她快樂。

絕大多數父母大概兩樣都想要,但和成績相比,孩子的健康、快樂才更加重要。

李尖尖樂觀開朗,遇到再多困難也不怕的樣子,不正是我們每個人希望成為的樣子。

02家人給的不一定是愛

有人說,一個熱氣騰騰充滿愛的家,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在缺少愛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通常很難懂得如何去愛自己、愛別人。

人們看過前幾集,很容易陷入對凌霄媽媽的譴責中。

是的,凌霄的媽媽失責間接導致女兒的夭折,把對女兒的內疚變成利劍刺向凌霄和丈夫。

她經常忘記給凌霄做飯,讓他餓肚子;她歇斯底裡地指責小凌霄害死妹妹;她和丈夫大吵大鬧,摔東砸西;她決絕地離開父子倆,頭也不回……

我們有一萬個理由指責她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不懂得愛,給孩子的全是傷害。

然而,當我們看到凌霄的外婆時,對這個媽媽就少了一些指責,多了一絲同情。

連李尖尖都說討厭凌霄外婆家三代女人。

以家人之名,行傷害之實,正是凌霄外婆的所作所為。

她抱怨女兒嫁得遠不能照顧自己,卻不提有錢女婿給她帶來的炫耀資本;她把小孫女扔在麵館讓凌霄照顧,一副天生你就應該的樣子;李海潮拒絕了凌霄媽媽給的錢,她就斷定李海潮想奪走凌霄……

內心得是多麼陰暗才能這樣去揣測別人的善意。

凌霄有這樣的外婆,也難怪會有這樣的媽媽。

打著「我們是一家人、我是為你好」的旗號,幹涉女兒的生活、揣測他人的好意,只會教女兒與世界為敵。

看到這,不禁有點心疼為人妻、為人母的女兒。

哪怕她已經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卻依然難以擺脫母親的影響。

凌霄外婆給女兒的不是愛,是傷害。

03我們該如何去改變原生家庭的影響

孩童時代的我們,離開了父母家人的庇護無法生存,家人是我們賴以生存的保護神。

幸運的人童年充滿了愛,一生都被孩童時代的愛所滋養;不幸的人卻要用一生去尋找童年缺失的愛。

家人是我們無法選擇的血脈至親,也是成長過程中我們自己都意識不到的羈絆。

但,我們依然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完成自我覺醒,重新認識自己,改寫人生劇本,更好地處理原生家庭問題。

首先是內省。

內省是要認識到此時此地發生的事,是過去經歷的一種表達,從而找出自身處事方法的來源。

比如凌霄的媽媽,她一生都活在內疚中,和外婆長期對她的指責抱怨有很大關係。

在重大生活變故(女兒早夭)下,無法排解的內疚以傷害身邊人的方式傾瀉出來,再給她帶來新的內疚,這樣的惡性循環和累加讓逼迫她徹底逃離了當下的環境。

外婆把人生中遇到的任何問題都歸咎在女兒的不孝身上,這不正確,也不公平。凌霄的媽媽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夠真正擺脫外婆的影響。

其次是不責怪。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上沒有完美的父母,包括也要為人父母的我們自身。責怪意味著自己反覆體驗以往糟糕的經歷,還未從中走出來。

不責怪,是全然接納,是不把自身成長的責任交給他人,是從心底接受每個人有責任去決策自己的成長,並努力承擔起這份責任。

三是自我療愈。

一個人的出生家庭不可選擇,所受撫育不可選擇,但自我覺醒後可以選擇是否接受父母的觀念,並且通過溝通去改變。不再把摒棄父母的觀念當作背叛,那只是一種更好、更有利於成長的選擇。

每一個人都不同程度地帶著原生家庭的創傷。那些創傷和人生過往的經歷值得被安放在記憶的角落裡,偶爾可以紀念一下,但絕不沉浸在過去的體驗裡。

我們無法掩蓋自己的「歷史」,也不必去聲討,我們能做的是去看見、去了解,不讓「歷史」繼續影響我們現在的生活和關係,不讓「歷史」在我們的後代身上重現。

這需要勇氣,但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

——————————

作者:播客曉夜,2年錄製3000多期音頻節目,現在重新出發,開始寫字。期待你的關注、點讚、留言!

相關焦點

  • 豆瓣評分8.6,我們和他們一樣《以家人之名》相愛或傷害
    昨天發了一篇關於《以家人之名》的稿子,有朋友留言說「這劇肯定得爆」。目前,這部劇播出了不到四分之一,在網上已經有323萬條討論信息,閱讀量達到39.2億,豆瓣評分達到8.6分。劇中的人們和現實中的我們一樣,以家人之名相親相愛,也以家人之名互相傷害。
  • 豆瓣評分8.6!《以家人之名》真的那麼好看嗎?
    《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8.6,爆火原因有兩點,宋威龍圈粉很關鍵——引言【本文主筆:小星星】《以家人之名》(主演:宋威龍目前豆瓣評分8.6,在同類型的距離算是比較拔尖的,口碑不錯。《以家人之名》和《下一站是幸福》是同一個編劇——水阡墨。
  • 《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8.6,高了還是低了? ​​​
    《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8.6,高了還是低了? ​​​
  • 《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從8.6下降到7.7,她成為本劇最大的敗筆
    《以家人之名》是由宋威龍、譚松韻、張新成(特別出演)、塗松巖、張晞臨主演的。該部劇一經開播就登上了微博熱搜榜,話題指數和收視率都很高,觀眾對這部劇的評價也非常的高,可以說是好評不斷了。不僅如此,首播豆瓣評分就達到了8.6分,取得了非常高的成績。
  • 豆瓣評分從8.6跌至7.2,《以家人之名》的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八月初,我就在好友間一直強烈推薦《以家人之名》這部劇,甚至放言這是今年夏天最好的家庭國產劇。開播一周,豆瓣就有近7.2萬人打出了8.6的高分。我一開始看的時候,並沒有覺得它有多特別,但就是很舒服,讓人有想一直看下去的欲望。《以家人之名》這部電視劇講的是兩個爸爸和三個孩子在一起生活的故事。
  • 《以家人之名》評分從8.6下降到7.7,她成為本劇最大的敗筆
    《以家人之名》是由宋威龍、譚松韻、張新成(特別出演)、塗松巖、張晞臨主演的。該部劇一經開播就登上了微博熱搜榜,話題指數和收視率都很高,觀眾對這部劇的評價也非常的高,可以說是好評不斷了。不僅如此,首播豆瓣評分就達到了8.6分,取得了非常高的成績。
  • 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8.6到7.1,終究逃不過國產劇定律
    以家人之名,講述的是因為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為了彼此新的家人。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三兄妹,一同經歷,相互扶持。然而,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問題如影隨形,而曾經傷害過他們的人也再次闖入,打著家人的旗號想把他們分開。一邊是彼此認定相互珍惜的新家人,一邊是無法選擇關係談漠的親生父母,他們艱難抉擇卻還是顧此失彼。
  • 《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8.6直降7.3,口碑直線下降的真實原因
    由張新成、宋威龍、譚松韻主演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正在熱播中,該劇剛播出時候,收視率與口碑都非常高,豆瓣評分一度達到了8.6的高分。最近評分卻一直下降,目前達到了7.3的評分。在可以預見的未來,評分肯定還在持續下跌,達到7分以下。究其原因,還是宋威龍飾演的凌霄人設崩塌,引起的觀眾觀感體驗降低。
  • 《以家人之名》豆瓣8.6,一集開播後,沒下過熱搜榜,這部劇火了
    我想,這也許是這個夏天唯一的收視爆款了吧:《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8.6,87%的好評率,讓它成為國產佳作。李尖尖和凌霄兩人的爸爸,決定一起撫養三個孩子。他們慢慢長大,曾經傷害他們的家人,再次闖入了他們的生活,要以家人的名義,將他們分開。
  • 《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和口碑暴跌,為何收視率卻反而越來越高?
    如果說2020年下半年什麼劇最火,那一定是《以家人之名》了。該劇由譚松韻、宋威龍、張成新主演,還有塗松巖、張晞臨等演技派的參演,以及楊童舒、苑冉等的客串,可以說演員陣容已經相當強大了。不負所望,該劇剛開播的時候就拿下了豆瓣8.6分的好成績,可謂是收視口碑雙豐收,很多觀眾也慶幸,國內終於又有一部優秀的家庭倫理電視劇了。
  • 讓你「三觀跟著五官走」,《以家人之名》評分大跌,編劇出來挨打
    今天,火遍全網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在豆瓣遭遇了開播以來,滑鐵盧式的評分大跌,從最早8.6分的高評,一下子跌到7.7分。而《以家人之名》從8.6分跌到7.7分且還有下降趨勢來看,該劇近一段時間的劇情走向,肯定發生了讓觀眾難以接受的畫風突變,我們今天就來分析分析。
  • 《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豆瓣評分「高開低走」成國產劇常態?
    文 | 糖炒山楂最近的熱搜「常客」《以家人之名》有點煩。在《下一站是幸福》爛尾時呼號著要把編劇拉入黑名單的那群人,轉身成了《以家人之名》的忠實觀眾,只是隨著劇情推進,這份喜愛再次被消耗殆盡。「《以家人之名》評分跌了」應該是在這種情況下登上微博熱搜的。剛剛過去的周末,該話題席捲微博、抖音、頭條等熱搜榜單,其中微博話題閱讀量突破6億,登頂熱搜榜第一名、在榜時長8小時;抖音話題在榜時長21小時50分。《下一站是幸福》的「教訓」在前,觀眾的失望和憤怒並不難理解。
  • 以家人之名評分驟降,解析是哪一步出錯
    要說最近最火的電視劇,首當其衝必定是芒果臺的以家人之名該劇的評分也是從豆瓣8.6降到7.8,小編就很好奇了,這罵聲來得如此之快,上次這場面似乎還是林有有吃冰淇淋。衝著好奇心小編把劇看了,讓我們現在解析一下子這劇是怎麼個高開低走法。
  • 首播豆瓣評分8.6,《以家人之名》要火成《三十而已》的節奏
    《以家人之名》首播收視率就達到了1.2%,4集之後收視率更是破5%,豆瓣評分高達8.6。按照這種趨勢,即便後期口碑有所下降,估計《以家人之名》的評價也不會比《三十而已》低到哪裡去。就好像爆火的《三十而已》一樣,抓住了家庭、生活、成長等關鍵詞的《以家人之名》,同樣可以受到不同年齡階段觀眾的關注。
  • 《以家人之名》豆瓣8.6分!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主演,最近值得看
    這不已經有答案了,最近開播的《以家人之名》的劇集還是很不錯的,看到目前的豆瓣評分是8.6分,這個成績很好了!我們看到這部劇集主要講述的是:因為家庭變故,三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孩成為了彼此新的家人。然而,原生家庭造成的心理問題如影隨形,他們渴望被愛,卻更加害怕失去。而曾經傷害過他們的人也再次闖入,打著家人的旗號想把他們分開。
  • 從8.6分跌到7.1分,《以家人之名》該
    近期,劇集《以家人之名》大有「住進」熱搜榜之勢。如果有人覺得這個數據存在「水分」,那麼劇集上線之後,網播熱度持續霸榜第一長達20餘天;電視收視每天均破1,甚至多次突破2;評分網站超18萬人次進行了觀看評分。
  • 《以家人之名》豆瓣評分下滑,為何熱度卻很高?
    《以家人之名》雖然豆瓣評分下滑,但卻絲毫沒有影響它的熱度。隨著賀梅當年離開的原因曝光,也再次將這部劇推上了微博熱搜榜。劇情前一部分主要以親情為主,很多觀眾在剛開始看的時候也被劇中不以血緣定家人,重新定義了家庭和家人的劇情所感動,豆瓣評分高達8.6。劇中,李海潮說:「沒血緣關係,不姓一個姓,也能是一家子。」這句話不知道惹哭了多少人。
  • 《以家人之名》評分下跌:醒醒吧國產劇,老套的愛情劇我們看膩了
    電視劇《以家人之名》最開始播出時,在豆瓣上的評分是8.6,算是國產劇一個「巔峰式」的開頭。小演員們出神入化的細緻演繹,靈動真實的細微表情,和老戲骨惟妙惟肖的情感碰撞,觀看過程代入感十分強烈,第一集就讓人揪心他們以後的成長命運。
  • 譚松韻的少女之路,新劇《以家人之名》8.6分獲好評
    譚松韻新劇《以家人之名》8月10號開播以來。獲得了不錯的收視與好評,豆瓣8.6分的評分,可以說是這部劇開了一個好頭。以譚松韻的搞笑風格,以及搞怪風格,再次讓觀眾捧腹大笑,整部劇的搞笑擔噹噹屬譚松韻,這也是譚松韻的魅力,她永遠給人一種,輕鬆,愉悅的感覺。
  • 豆瓣評分8.6!青春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為什麼這麼火?
    由丁梓光指導,譚松韻、宋威龍、張新成領銜主演的,青春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自開播以來好評如潮,這部40集的電視劇在僅僅播出6集後,在豆瓣上就獲得了8.6分的高分成績,可見觀眾們對此劇的喜愛程度非同一般,如果該劇在接下來的劇情中,依然能夠保持這樣的高水準,那無疑將會成為今年青春劇中的精品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