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營時光匆匆又短暫,生活要有「儀式感」

2020-12-23 輕騎那抹綠

到底什麼樣的場面才能稱之為「儀式」呢?如果說,生活中的儀式感是個重新認識自我的過程,那麼,軍營中的儀式感就是讓自己更加熱愛這身迷彩。  

儀式感一

入伍時親人的依依不捨

記得那一年,我邁著自豪的步伐,踏進了我所嚮往的軍營,這種儀式感,是來自父母的期望,親人的思念,是對軍旅的無限憧憬,種種因素激勵著我們,必定要在軍營紮下根子、建功立業。

儀式感二

初來乍到的你,經歷3個月血與汗的洗禮,終於從一名「準軍人」成為一名真正的軍人!帽徽和肩章,頂起的是榮光,扛起的是責任,見證的是踏石留印的成長。

儀式感三

組織授裝的無限榮光

「像愛護生命一樣愛護武器裝備……」,句句錚錚誓言,拳拳赤子之心,立正、敬禮、接槍,這種儀式感,不僅意味著加重了作為一名軍人的分量,更多的是一份責任與擔當。

儀式感四

光榮入黨心潮澎湃

每名黨員,一定都難以忘記自己佩戴黨徽時內心的激動澎湃,這種儀式感,是生命的進一步升華,意味著全心全意為祖國奉獻的光榮使命。

儀式感五

訓練場上的龍爭虎鬥

這種儀式感,不僅意味著與戈壁為鄰,與艱苦相伴,日日夜夜的訓練,飛揚著歡笑和激情,催生著戰士精武強能、樹牢戰鬥意識、時刻準備打仗。

儀式感六

「頭頂邊關月,情系天下安。」從萬家燈火到夜深人靜時,那一座座傲然挺立的崗樓上,永遠留下哨兵的身影,堅如鋼鐵,紋絲不動。即使在換崗交接的瞬間,哨兵的一舉一動都彰顯莊嚴而肅穆的意義。

儀式感七

軍人就要軍容嚴整

這種儀式感,來自對軍裝的崇敬和軍人職業的熱愛,是對軍人氣質的深刻詮釋,軍人就要姿態端莊,軍容嚴整。

儀式感八

對革命先輩的無限緬懷和熱愛

緬懷先烈憶崢嶸,初心不改再出發,這種儀式感不能忘,這是對先烈的敬畏。

儀式感九

戰友情深

從別後,憶相逢,雖然離別了,但我們友誼天長地久,這種儀式感是多年以後,回想起來,我們依舊能熱淚盈眶。 

儀式感十

乾淨整潔的內務,稜角分明的方塊兒,整齊劃一的線條……簡單的事情一遍遍地重複,培養出軍人嚴謹的作風和超人般的耐力與意志。

儀式感十一

一聲「到」,一生「到」

操場或營房前,隊伍刀切斧劈般整齊,整理著裝、清點人數,聽到呼點各自的名字時,一聲「到」,響徹戈壁,震動寰宇;一聲「到」,乾脆利落,氣貫長虹;一生到,碧血丹心,情深意重。

軍人的儀式感,不僅僅是一種形式,它更是軍旅路上最美好的回憶,記錄著軍人從「兵之初」成長為一名真正戰士,它貫穿整個軍旅生涯,同樣也是軍人負重前行道路上的見證者。

作 者|周 楠、張 洋

攝 影|金 凱、楊軍偉

相關焦點

  • 生活需要儀式感|重讀《小王子》解析什麼是儀式感
    儀式感,這一術語在學術界至今都未能形成統一概念。目前能查到的資料大多是將儀式感與營銷相聯繫。2011年,學者 FangYingfeng在 《Study Oil Efects of Ritual in Marketing》「儀式感營銷」是營銷主體通過對人們特殊消費行為的儀式化設計賦予消費行為神聖意義或傳承性價值,從而達到創造、引導消費活動的營銷目的。
  • 時光裡的儀式感
    只有儀式感,才能讓你放大積極的情緒,化解掉消極的情緒。讓繾綣在歲月中的日常瑣碎,變成愉悅身心、豐盈靈魂的細水長流。儀式感可以讓平凡的生活變得優雅。記得德國作家洛蕾利斯寫過一本書,叫《我們為什麼需要儀式》。書裡說:有儀式感的人生,才使我們切切實實有了存在感。不是為他人留下什麼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滿熱忱地面對生活。
  • 生活,為什麼需要一些儀式感?
    儀式感,其實就是一種慢,一種把生活過得精緻的奢侈,一種悠閒的心情,一種不湊合的生活態度。張愛玲曾說過:生活需要儀式感,儀式感能喚起我們對內心自我的尊重,也讓我們更好的更認真的去過屬於我們生命裡的每一天。
  • 生活需要一些儀式感
    我向來覺得生活是需要一些儀式感的,這跟矯情無關,而是關於你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的敏感,乃至有時候它是一種結束,也是一種開始。  我是一個需要儀式感生活的人。  一個人也要好好地喝茶。  她們參照異國的儀式,將前男友們的東西全部都燒掉,書信,首飾,衣服,統統扔到桶裡去,點燃了火焰,圍在旁邊念咒、跳舞……結果,因為火勢無法控制,驚動了消防員——好消息是,消防員裡真的有大帥哥,而且對她們一見傾心。  今天的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似乎少了一些情趣,生活節奏越來越匆忙,生命中越來越缺乏儀式感,而沒有儀式感,人生就不莊嚴,心就不安靜。
  • 法官手記丨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話題:「原生家庭非常幸福是怎樣的體驗?」引來509萬次瀏覽,其中一個回答:「我多麼希望我能回答這個問題。」卻有上萬網友默默表示贊同。所以,家庭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是牽掛你我,塑造我們的性格,培養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影響每個人一生的存在。家庭之重要,如果讓我去形容,那我想說的就是: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
  • 生活要有儀式感,輕奢筷架增添會所精緻感
    碗盤筷碟擺的整齊有致,美好的食物盛放其中,等待著入口,這樣帶有儀式感一般的進食,實則是一種享受,食物的一切美妙之味,就在筷子的一起一落間。而筷架作為餐具中用來架起筷子,防止筷子直接接觸桌子的物件,怎麼能缺少呢!
  • 時光太匆匆
    通常距離天亮會有不小的一段時間,這也是一天中最讓我放鬆的時刻,閉著眼睛任由思緒漫無目的地飄蕩,當然最喜歡的,仍是年輕時讀師範時的歲月,十七八歲的年齡,無論放在什麼時代都是最讓人羨慕的,說來也奇怪,很多過去了那麼多年的時光碎片,在這樣一個夜晚,竟然會無比清晰地呈現在腦海裡,放電影一般。
  • 2018冬至 ▎生活需要儀式感,我們選擇這樣過
    生活需要儀式感。所謂儀式感,就是在日復一日循環的日子中,讓某一天、某一個時刻,變得和其他的日子不一樣。
  • 儀式感:生活中的小確幸
    時間越臨近,我就越感到幸福,於是我懂得了幸福的價值……所以應當有一定的儀式。」小王子又不解,「儀式是什麼?」小王子的定期來臨使狐狸漫長的等待時光也充滿了意義,變得有趣味起來。過度的儀式感會給人帶來壓迫性的心理負擔,但適當地講究儀式會增強生活的幸福感。
  • 端午說安康——健康備餐第二彈/生活要有儀式感啊!
    ,多少是需要一些儀式感的。」小狐狸說了,它和小王子的見面,因為有了儀式,使它感到很快樂,使它發現了幸福的價值。 難道,我們不也是一樣嗎?提到儀式感,你會想到什麼?這些儀式感不是你到了一個拍風景,也不是你每到月底發一張自拍說幾月再見,而是你日常的那些小事。
  • 冬日,小院的儀式感
    匆匆,匆匆,一轉眼,從春到了冬,山河收斂,萬物盡藏,坐在終日亮著燈的樓房,愈發懷念,小院的暢達。仔細想來,中國人對小院的執念,大抵是因著骨子裡的儀式感。這個冬天,想在小院,過有儀式感的生活。這就是冬日小院,最溫暖的儀式感。
  • 疫情過後,重尋生活的儀式感
    儀式感,是近年來才誕生的新詞。但是,「儀式感」的內涵,其實早就紮根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裡。譬如在北方,自古以來,民間的宴席都有嚴格的規定,座次有區分,上菜的順序也有先後。種種規範和習俗,指向了傳統文化裡的「儀式感」,這種生活能讓人找到找到重視、期盼和寧靜的感覺。重拾生活裡的儀式感,在當下竟是稀缺又是必要的。
  • 茶,讓生活充滿儀式感。
    也是因為這些年茶文化的興起,讓茶館、茶空間從城市的大街小巷派生而出。採訪了無數空間主人,他們中有一部分是從事多年茶葉經營的茶商,有單純的茶葉銷售走向茶文化的傳播。 而更多的人則是從事其他行業,因為與茶各自不同的機緣,因為被茶激蕩過心靈,因為在茶中重新認識了自己……從而完全或者部分告別過去的生活,建造起了自己的茶空間,成為了餘生的「慢事業」。
  • 相愛三十年,黃磊再次「結婚」:好的婚姻都有儀式感
    既然無法一直保持熱戀般生活,那就讓儀式感為愛保鮮。縱使時光往復,依舊愛你如初,深情不負。,我們要去哪兒,我們愛著誰。即便知道這一切會很快結束回到現實,可那份儀式感就能帶給我們抵禦柴米油鹽庸常生活的勇氣和信念,那是一份屬於家的責任和歸屬感
  • 生活的儀式感,讓富士instax mini Link來加持
    《小王子》裡有句話:"所謂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 相愛三十年,黃磊再次「結婚」:好的婚姻都有儀式感
    不禁感嘆,原來愛情能從一而終這般美好,二十年,抑或三十年又如何,匆匆韶光在幸福的婚姻裡也不過是白駒過隙。無一例外,幸福的婚姻就深藏在那些容易忽略的儀式感裡。黃磊經營婚姻的秘訣,就是營造每一個藏滿愛意的儀式感。既然無法一直保持熱戀般生活,那就讓儀式感為愛保鮮。縱使時光往復,依舊愛你如初,深情不負。
  • 「魯班裝飾」開工大吉,生活需要儀式感!
    新居的開工儀式,是中國「家」文化中的隆重典禮,擇良辰吉日開工,是對美好生活的信仰,是對「家」文化的傳承,也是生活的儀式感!>將相同的生活夢想雕刻於不同的房屋間為業主提供理想的生活居所自始未變在川流不息的城市裡您與魯班裝飾總會相遇!
  • 卡貝:儀式感,讓我們享受生活
    人生苦短,為何不製造一些儀式感,讓我們平淡的生活變得精緻多彩。追求有儀式感的生活,把每一天都調教得如詩一般。所謂生活的「儀式感」就如《小王子》一書中,小狐狸的回答「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它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
  • 時光煮雨,匆匆了那年
    那年,匆匆。臨別,寫下的贈言,你們還記得嗎?匆匆間,分離的憂傷,婆娑了誰的淚眼?一點一點,翻閱你們的笑容,依然那樣甜,依然美的那樣純粹。為何,卻轉眼不見,只剩下在一起寫下的不離不散,漾在眉彎,惹了輕愁點點。匆匆,那年。有多少不舍安放心間,又有多少輕嘆千迴百轉。時光溫暖,吹開了桃花,吹紅了櫻桃,又把芭蕉拂綠。我在雲端,隔著牽念,給青梅竹馬的神話,落筆一個圓滿。
  • 時光總是太匆匆
    從三月初芽的一點新綠,到秋天的落葉凋零,再到寒風中的憑欄看落雪,匆匆一年,便輾轉而過,如清風吹過歲月的流蘇,在時間都去哪了的感慨中,漸行漸遠。時光總是太匆匆,如一片落葉從樹上凋零的稍縱即逝,如一隻蝴蝶在眼前飛過的輕盈,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學會了接受和適應,接受生活的不如意,適應季節和流年的輾轉,沒有人,可以清楚的看懂,草木四季,日月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