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重尋生活的儀式感

2020-12-24 中國網科學頻道

儀式感,是近年來才誕生的新詞。但是,「儀式感」的內涵,其實早就紮根於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裡。

譬如在北方,自古以來,民間的宴席都有嚴格的規定,座次有區分,上菜的順序也有先後。

種種規範和習俗,指向了傳統文化裡的「儀式感」,這種生活能讓人找到找到重視、期盼和寧靜的感覺。

重拾生活裡的儀式感,在當下竟是稀缺又是必要的。

「好好生活」

疫情期間,全國人民在家度過了至少一個月的居家生活。全民居家,人們紛紛在家裡迸發出各種創意作品:有人想到在臥室裡野餐,有人把家辦成電影院,還有人在客廳裡攀巖……

當距離生死如此相近的時候,「好好生活」的念頭,已然在無數人的腦海裡蹦現。

而過好日子,無非就是將一日三餐安排妥當,讓儀式感重新降臨到餐桌上。

近年來,新國貨概念升溫,本土品牌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一支致力於瓷器生產的力量異軍突起。國瓷永豐源就是新國貨的代表性企業,他們深諳傳統文化精髓,在傳統技藝的基礎上吸收了國外優秀經驗,不斷改良產品的設計和性能,其瓷器精品受到世界各國元首和王室的喜愛與收藏。

值得一提的是,國瓷永豐源還先後承擔了2016年的杭州G20峰會、2017年金磚國家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等多個重要場合的國宴用瓷重任。

作為中國首屈一指的國宴瓷器供應商,國瓷永豐源所生產的餐具充滿了極具韻味的傳統意象,以精緻的品質開啟了國人對於生活的新認識,陪伴人們度過餐桌上平淡而寶貴的幸福時光。

回到餐桌上

為什麼餐桌如此重要?因為沒有哪個地方比餐桌更能代表中國人的信仰了。

在日出而作的農耕年代,村裡的老小在婚喪嫁娶的日子裡都會圍坐在同一飯桌前,不管是喜怒還是哀樂,同一份情感都需要整個集體一起去承擔;

在現代社會,原子化的人際交往也藏著別樣的心思。兒女情長、家長裡短,都在小小的餐桌上蔓延開來。

每天與家人的一蔬一飯,都藏著生活的味道,更不能馬虎對待。

餐具的選擇,直接決定了生活裡的儀式感。

「幸福禮」餐具是國瓷永豐源對「後疫情時代」的思考與貢獻,疫情幾乎改變了一切,卻唯獨沒有改變生活的本質。「幸福禮」的寓意明顯而通透,就是希望能用美好的意象掃去疫情的陰霾。

「幸福禮」套瓷的圖案,借鑑的是康熙年間的五彩金鷺蓮紋尊,這件瓷器瓶身以六種色彩繪出鷺鷥蓮塘紋。瓷器所刻畫的蓮花隨風搖曳,彩蝶鴛鴦栩栩如生,刻畫出美好、寧靜的夏日意象。

此套「幸福禮」餐具由中央美院副教授黃春茂設計,是一款包含調羹、飯碗、骨碟、味碟、湯盤、調羹收納盒等等的31頭中餐具。

餐具的設置別具心思,骨碟、味碟是為就餐中的細小環節準備的,筷架+調味碟的聯合設計,能讓筷子不落地,使用起來更加衛生。

產品設計最終指向是本心,如果沒有對日常生活的敬畏和尊重,是不可能把一套餐具設計得如此用心和別致的。

國瓷永豐源的初心是讓久違的中國式儀式感回歸萬千家庭,事實上它也是這麼做的。

選擇一種生活態度

「幸福禮」套瓷借鑑五彩金鷺蓮紋尊,以荷花形象入瓷,融合五彩裝飾的手法,呈現了一幅繁華熱鬧的荷塘盛景。

家庭生活中擁有這樣一套精品,就像是選擇了一份別致的審美品位和生活態度。

此前,很多人對國瓷永豐源的印象停留在「國宴」裡的隆重場面,因為從2016年至今,國瓷永豐源頻頻亮相中國主場的外交國宴場合,在國際舞臺上留下眾多經典作品,被譽為「當代官窯」。

如今,國宴走進了尋常百姓家,「幸福禮」套瓷瓷質堅實耐摔,觸感溫潤細膩,握持舒適,擁有相當良好的使用體驗。

國宴用瓷價格不菲,為了打開國內市場,推動「國宴」轉「家宴」,國瓷永豐源選擇適當調整價格,將每套5380元的產品限時調整為1980元,限量供應三萬套,7月1日起將恢復原價。

疫情期間,許多外貿企業都進入了寒冬,裁員減薪的新聞比比皆是。但是國瓷永豐源的董事長劉權輝許下了「不裁員,不減薪」的承諾,絕不讓任何一個家庭走入寒冬。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如有幸用上「幸福禮」系列餐具,便可以近賞飲食之美,遠觀中華文化的魂魄。

相關焦點

  • 生活需要儀式感|重讀《小王子》解析什麼是儀式感
    儀式感,這一術語在學術界至今都未能形成統一概念。目前能查到的資料大多是將儀式感與營銷相聯繫。2011年,學者 FangYingfeng在 《Study Oil Efects of Ritual in Marketing》「儀式感營銷」是營銷主體通過對人們特殊消費行為的儀式化設計賦予消費行為神聖意義或傳承性價值,從而達到創造、引導消費活動的營銷目的。
  • 生活需要一些儀式感
    我向來覺得生活是需要一些儀式感的,這跟矯情無關,而是關於你對生活的熱愛,對幸福的敏感,乃至有時候它是一種結束,也是一種開始。  我是一個需要儀式感生活的人。  一個人也要好好地喝茶。  慢下腳步,稍事休息,花點心思在生活中增加一點小小的儀式感,兩個人的晚餐會因為一張餐巾變得浪漫,普通的朋友聚會會因為扮靚出席變得搖曳生姿……  來,給你的生活刷一次機,把它的灰頭土臉忙忙碌碌全都抹去,儀式感會讓你的生活變得活色生香!
  • 茶,讓生活充滿儀式感。
    也是因為這些年茶文化的興起,讓茶館、茶空間從城市的大街小巷派生而出。 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儀式是什麼?
  • 生活,為什麼需要一些儀式感?
    儀式感,其實就是一種慢,一種把生活過得精緻的奢侈,一種悠閒的心情,一種不湊合的生活態度。張愛玲曾說過:生活需要儀式感,儀式感能喚起我們對內心自我的尊重,也讓我們更好的更認真的去過屬於我們生命裡的每一天。
  • 生活的儀式感,從一杯暖心的茶開始
    儀式感是對生活的重視,是把一件單調普通的事變得不一樣,它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簡單的生存。往往注重儀式感的人,即使生活得一地雞毛,也能把日子過成漫天雪花。然而真正的儀式感和法餐遊艇無關,和別人的眼光無關,不過是把生活淡淡的細碎過得講究。
  • 卡貝:儀式感,讓我們享受生活
    人生苦短,為何不製造一些儀式感,讓我們平淡的生活變得精緻多彩。追求有儀式感的生活,把每一天都調教得如詩一般。所謂生活的「儀式感」就如《小王子》一書中,小狐狸的回答「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它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它時刻不同」
  • 生活的儀式感,從家的360°小細節開始
    儀式感就是 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 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小王子》每個人的生活都是平凡且相同的,只因有了儀式感才變得或趣味、或精緻,讓原本平淡的日常有了詩意一般的韻味。對生活上心,對自己用心,為每一個動作標定它的精神內涵,讓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變得生動起來,讓浪漫自然裝點生活每一處。
  • 儀式感:生活中的小確幸
    儀式會賦予某一時間段內發生的特定事件以與眾不同的意義,而儀式感便是在儀式之中產生的體驗感。過度的儀式感會給人帶來壓迫性的心理負擔,但適當地講究儀式會增強生活的幸福感。在感情生活裡也是如此。儀式感是愛侶們向對方表達心意的一種方式。
  • 儀式感
    朋友一邊點著蛋糕上的蠟燭,一邊說:「生活還是要講究一點儀式感的。」  記得那年畢業的時候,有些同學已提前在工作單位實習了。在拍畢業照的前一天晚上,好幾個同學從別的城市趕回來,其中一個同學說:「上了幾年學,不拍畢業照太沒勁了。」多年後看著畢業照上大家的笑臉,似乎都忘記有過這麼一段,因為照片上的人是齊的,我們都在,是一個儀式感讓我們的回憶沒有遺憾。
  • 重尋「跨年晚會」儀式感:「浙江衛視2018思想跨年」,從「娛樂狂歡」轉為「精神狂歡」
    但在看完今年這場「營養豐盛」的《浙江衛視2018思想跨年》後,對於跨年的「儀式感」以及浙江衛視大膽革新又充滿媒體責任的做法,觀眾們想必會有全新的理解。「娛樂至死」的箴言曾經是懸在傳統媒體上空的達摩克斯之劍,只是隨著新的消費時代的到來,媒體平臺不再為這句古老的箴言感到惶恐,而是學會了以知識內容打造新的「狂歡」契機。
  • 「不必要」卻很需要,生活中的儀式感
    關於這款電影男主最愛的甜品,Anderson還專門製作了一款教程,我們之前就有寫過——如何製作《布達佩斯大飯店》中的招牌甜點,還是熟悉的強迫症構圖,熟悉的高級粉紅色調,熟悉的「不必要的儀式感」。強迫症一般對稱的畫面,粉嫩的復古色調背景,超現實的紅色指甲油,「壓上最後一片餅乾」的莊重儀式感……——雖然,這並不是Wes Anderson本人的作品,但卻處處可見《布達佩斯大飯店》(The Grand Budapest Hotel)中簽名式的元素和細節。
  • 夜讀丨陽柳:疫情過後,讓我們「報復性」熱愛生活
    夜讀丨陽柳:疫情過後,讓我們「報復性」熱愛生活 陽柳 2020-03-09 21:33 來源:澎湃新聞
  • 生活需要浪漫,生活需要儀式感
    人們喜歡追求「浪漫」,浪漫就是平靜而平凡的生活中加點作料,讓生活顯得更有味道,浪漫是在沒有準備和不確定的情況下產生的美感,怎麼製造浪漫呢?也就是如何製造「驚喜」?第二、不確定的環境,一個環境能夠給人浪漫,因為它第一次出現,第二次出現就知道這是套路,那麼結果也就知道,這時就沒有驚也沒有喜了,最後變得跟菜米油鹽一樣平淡,所以製造浪費需要了解對方,又要選擇不同環境,這需要花很多時間和心思,浪漫成為很多人結婚前的心動儀式感。
  • 義大利疫情一張圖看哭:儀式感,才是幸福家庭的頂配
    要給自己定個目標,不聽忽悠,奉承之言,並時刻提醒自己我是誰。」這是父親第五年用這樣特殊的儀式,給她的生日祝福。每一封信都飽含了對女兒濃濃的愛,也有一種直達人心的力量,給予孩子愛,勇氣和期待。在這種特殊的儀式感下,孩子會朝著父母的期待努力,讓它成為自己心中最富足的力量。
  • 秋天的第一杯奶茶之後,我們該去哪裡尋找生活的儀式感?
    因為,當女生在談論秋天裡的第一杯奶茶的時候,她們談論的既不是季節,也不是奶茶,而是一件在生活中非常重要,卻又常常被我們忽視東西——儀式感。 儀式感不是女性的專屬物。
  • 音樂+香氛+高顏值≈生活儀式感
    既是香氛機,又是藍牙音箱,還是顏值超高的小擺件,一次性滿足了你的聽覺、嗅覺、視覺~ 所謂的生活儀式感,就這麼簡單~ ●復古留聲機造型,提升家居格調 ●99.7%高保真音質,帶著聽覺去旅行 ●四款特調小眾香,可隨心情切換 ●1000mAh容量,讓音樂常伴 ●自帶儀式感的禮盒裝
  • 生活的儀式感,讓富士instax mini Link來加持
    《小王子》裡有句話:"所謂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 軍營時光匆匆又短暫,生活要有「儀式感」
    到底什麼樣的場面才能稱之為「儀式」呢?如果說,生活中的儀式感是個重新認識自我的過程,那麼,軍營中的儀式感就是讓自己更加熱愛這身迷彩。  儀式感二初來乍到的你,經歷3個月血與汗的洗禮,終於從一名「準軍人」成為一名真正的軍人!帽徽和肩章,頂起的是榮光,扛起的是責任,見證的是踏石留印的成長。
  • 「好好吃飯」和「吃飽拉倒」之間,隔著生活的儀式感
    這種對於吃飯的儀式感不同的觀點和態度,讓兩人在後續的相處中顯得有些許尷尬和無趣。不是說吃飯的快就不對,也不是說一定要配合金晨,而是,在生活中,吃飯這件事的儀式感,對兩個人的相處,是十分重要的。試想,當激情漸漸融於生活之後,生活中所剩下的每日需要做的事都有什麼?
  • 多點儀式感,生活將變的更有意思!
    但是,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該準備好我的心情……應當有一定的儀式。」   「儀式是什麼?」小王子問道。「這也是經常被遺忘的事情。」狐狸說,「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大多時候,生活的確是平淡無奇又匆匆忙忙,儀式感早就被人們輕易拋諸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