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原煤產量超1.1億噸 「十四五」能源發展規劃邀您出「金點子」

2021-01-13 瀟湘晨報

1 月 12 日,記者從安徽省能源局獲悉,2020 年,全省原煤產量累計 11055.51 萬噸。和 2019 年相比,產量保持了正增長。當前,《安徽省 " 十四五 " 能源發展規劃》正在編制當中,1 月 20 日之前,公眾可提意見和建議。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安徽堅持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 " 兩手抓 "" 兩手硬 ",切實保障電煤供應。去年 1-11 月份,全省累計銷售 8060.62 萬噸,同比減少 299.45 萬噸,下降 3.58%,產銷率 99.5%。

去年 11 月,全省原煤產量 933.68 萬噸,同比增加 21.94 萬噸,增幅 2.41%。12 月,全省原煤產量 945.77 萬噸,同比增加 40.08 萬噸,增幅 1.44%。省能源局工作人員介紹,2020 年,全省原煤產量累計 11055.51 萬噸,同比增加 67.09 萬噸,增幅 0.61%。這背後還有不為人知的不易。

2019 年,為化解過剩產能,全省關閉退出 2 處煤礦、6 處煤礦產能核減,2020 年產能較 2019 年初減少了 675 萬噸 / 年,降幅 5.05%。另外,在新冠肺炎疫情等影響下,我省全年原煤總產量依然保持了正增長,為保障全省能源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

當前,安徽省能源局正在編制《安徽省 " 十四五 " 能源發展規劃》。為廣泛凝聚社會各界智慧,提高規劃編制社會參與度,增強規劃的科學性,該局現面向社會各界徵集安徽省 " 十四五 " 能源發展規劃意見建議。

意見建議可以聚焦增強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力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加強能源輸儲體系建設、構建清潔高效能源消費體系等方面,也可以聚焦推動能源科技創新發展、推進能源關鍵領域改革、拓展能源領域對外合作、實施能源民生工程、加強能源安全生產管理等領域。

1 月 20 日之前,公眾可以登錄省發展改革委網站,從 " 公眾參與 " 欄目 " 意見徵集 " 板塊中點擊進入安徽省 " 十四五 " 能源發展規劃建言獻策留言。也可以發送電子郵件到 ahsnyjyxc@126.com,或者發傳真至 0551-63609420。(合肥報業全媒體記者方佳偉)

【來源:合肥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預測 2021年我國粗鋼產量將達10.65億噸
    12月21日,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發布《2021年中國和全國鋼鐵需求預測成果研究報告》(簡稱《報告》)預測,2020年我國粗鋼產量為10.50億噸,同比增長5.4%,首次突破10億噸大關;2021年我國粗鋼產量為10.65億噸,同比增長1.4%。
  • 電規總院《中國能源發展報告2019》《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發布
    ;提出了做好2020年和「十四五」時期能源工作需重點關注的問題。《中國電力發展報告2019》預計,2025年全社會用電量9.1-9.5萬億千瓦時,「十四五」全國尖峰負荷控制規模5000萬千瓦左右。石油消費略有回升,達到6.5億噸。天然氣消費3067億立方米,增速降至一位數。全社會用電量7.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5%。2019年能源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一次能源產量達到39.7億噸標準煤,同比增長5.1%。電力裝機達到20.1億千瓦,煉油能力達到8.6億噸,能源供應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煤炭生產布局持續調整、行業集中度持續提高。
  • 統計局:2020年生產原油1.95億噸 比上年增長1.6%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原標題:2020年12月份能源生產情況 來源:國家統計局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原煤、天然氣、電力生產加快,原油生產略有放緩。2020年,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略有增加,原油生產增速加快,天然氣保持快速增長,電力生產穩定增長。
  • 評|我國能源電力「十三五」成就與「十四五」展望
    2015~2019年,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從36.1億噸標煤增至39.7億噸標煤,發電裝機從15.2億千瓦增至20.1億千瓦。煤炭煤電淘汰任務提前完成了《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的要求。二是能源生產結構不斷優化。2015-2019年,我國原煤生產比重由72.2%降低至68.9%;一次電力及其他非化石能源生產比重從14.5%增至18.5%。三是能源供給形態發生新的變化。
  • ...產業高端化發展 努力構建陝西能源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新聞發布會
    前三季度,全省能源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2%,原煤產量4.9億噸,同比增長9.6%;原油產量2046萬噸,下降0.1%;天然氣產量382億立方米,增長8.1%;發電量1657億千瓦時,增長10.8%。陝北「西電東送」電量近280億千瓦時,陝西電網外送92億千瓦時,分別同比增長8.3%和82.4%。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化。
  • 金華市「十四五」規劃「金點子」摘編(一)
    為更好開展金華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市發改委面向社會各界開展「十四五」規劃「金點子」徵集活動,現將優秀「金點子」的主要觀點進行分期摘編,以饗讀者。韓國懷:以5G建設為契機,切實加快智慧金華建設步伐。
  • 環境部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國危廢集中處置能力超1.1億噸/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固體廢物管理技術部副主任陳瑛表示,2018年底,國家啟動「無廢城市」試點,目前一些試點城市已初步梳理出了一些工作成效。
  • 39.7億噸標準煤!我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居世界首位
    12月21日下午3點,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白皮書指出,我國已經基本形成了煤、油、氣、電、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39.7億噸標準煤,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據介紹,煤炭仍是保障能源供應的基礎能源,2012年以來原煤年產量保持在34.1億-39.7億噸。努力保持原油生產穩定,2012年以來原油年產量保持在1.9億-2.1億噸。天然氣產量明顯提升,從2012年的1106億立方米增長到2019年的1762億立方米。
  • 「十四五」能源發展將再迎重大歷史轉型期
    「十四五」能源發展將再迎重大歷史轉型期 中國經濟新聞網
  • 說說您心中的「十四五」規劃!區發改局邀您建言獻策啦
    「十四五」時期(2021-2025年)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也是洞頭區加快甌洞一體化進程,融入溫州大都市區建設,爭當海島發展重要窗口新標杆,高質量建設海上花園的關鍵期。     目前,洞頭正有序推進「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為提高規劃編制的科學性和社會參與度,充分傾聽民聲、體現民意、匯聚民智,使規劃更好地吸收群眾意見、貼近百姓生活,現誠摯邀請社會各界人士為我區「十四五」建言獻策,共繪洞頭發展藍圖。
  • 瞭望|謀好「十四五」,開啟美麗中國建設新篇章
    圍繞美麗中國建設目標,謀劃好「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目標和重點工作方向,對美麗中國建設起好步、開好局具有重要意義。生態環境保護有力促進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推動了高質量發展。截至2019年,全國實現超低排放的煤電機組約8.9億千瓦,佔煤電總裝機容量86%,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超低排放清潔煤電供應體系,6.1億噸粗鋼產能開展超低排放改造。我國光伏、風能裝機容量發電量均居世界首位,全國清潔能源佔能源消費的比重達23.4%,煤炭消費佔比下降至57.7%。
  • 跑進「十四五」,江蘇新能源車如何開足「馬力」?
    今年前三季度,在全省乘用車上險量(即新車首次交強險)下降10%的情況下,新能源汽車上險量卻逆勢上揚,同比增長116%,展現出新能源汽車撬動消費市場的動力依舊強勁。立足「十四五」,作為汽車消費和零部件生產大省,江蘇新能源汽車產業如何發展才能行穩致遠?
  • 我國預計2020年粗鋼產量將達到10.5億噸,佔全球產量的6成
    我國預計2020年粗鋼產量將達到10.5億噸,佔全球產量的6成 來源:經濟參考報時間:2020-12-24 09:09:54 「我國將成為全球歷史上首個粗鋼產量超過10億噸的國家。」
  • 谷峰:「十四五」電源規劃的「不可能妥協」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隨著「十三五」漸漸走到尾聲,「十四五」已經向我們走來。可再生能源與傳統電源在「十四五」的容量佔比,成為目前規劃工作爭論的焦點,且呈越來越熱的趨勢。
  • PPT|中國能源轉型與「十四五」電力規劃研究
    http://www.chinasmartgrid.com.cn/news/20201202/637258.shtml 核心提示《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推進能源革命,建設智慧能源系統
  • 「十四五」期間 我國煉化行業將進入整合轉型關鍵期
    來源:央視原標題:「十四五」期間 我國煉化行業將進入整合轉型關鍵期昨天發布的《2021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報告》顯示,「十四五」期間,我國煉化行業將進入新增產能全面釋放、行業整合轉型升級時期,化工產品高端化
  • 白皮書:我國已成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
    12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於當日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白皮書指出,我國基本形成了煤、油、氣、電、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39.7億噸標準煤,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煤炭仍是保障能源供應的基礎能源,2012年以來原煤年產量保持在34.1億-39.7億噸。努力保持原油生產穩定,2012年以來原油年產量保持在1.9億-2.1億噸。天然氣產量明顯提升,從2012年的1106億立方米增長到2019年的1762億立方米。
  • 《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2)
    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不斷優化,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生產生活用能條件明顯改善,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持續增強,為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重要支撐。   (一)能源供應保障能力不斷增強   基本形成了煤、油、氣、電、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輪驅動的能源生產體系。初步核算,2019年中國一次能源生產總量達39.7億噸標準煤,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
  • 產量佔國內1/6
    產量佔國內1/6 2020-12-27 15: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