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媽媽急了!六年級女兒放學路上遇到暴露狂 該怎麼跟孩子解釋!

2021-01-18 杭州網

19樓 綜合19樓、人民網、新華網

19樓網友爆料:自己的女兒下課途中遇到了暴露狂,當女兒問這個人是怎麼回事的時候,自己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19樓網友@你太可樂了 爆料:

小朋友現在六年級,從五年級開始培訓班下課都是自己坐公交車回來,這個學期有節課在華豐創意園上課,先坐22路到楊六村再轉41路回來。

但是今天中午12點半左右,在41路楊六村公交站臺遇到了可怕的一幕,大白天的在公交車站居然出現暴露狂,希望這個轄區的派出所加強巡邏啊,真是太可怕了!

小朋友回來問我這個人怎麼回事。我說:這個叔叔生病了,要裝作什麼都沒看見,儘量去人多的地方站著!不知道有沒有更好的說法。

孩子遇到變態

家長應該如何處理?

論壇裡的網友紛紛支招

有人認為應該報警

有人認為還是平安最重要

還有人覺得——要露出鄙視的表情

不過對於怎麼跟孩子解釋這一幕

家長們有不同的看法

新聞多看點:兒童防性侵教育有多少空白?

曾有「女童保護」機構對多個省份的4719名學生進行隨機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四成兒童對隱私部位概念認識不清,僅44%的孩子知道什麼是「性教育」。

家庭教育同樣缺位。在363名受訪小學生家長中,有近四成家長從未向孩子講過預防性侵害的知識。而家長不支持學校對孩子進行性教育的原因主要包括:沒到時候、怕教壞孩子、不應該公開談論「性」。

當面對「如果有陌生人摸你,讓你感覺不舒服或者不願意,你會怎麼辦?」的問題時,9%的學生很害怕但不敢說,3%的學生選擇忍忍就好了。還有40%的學生選擇了「大聲呼喊」。

「不敢說」和「忍忍就好」會無意中縱容罪惡,而「大聲呼喊」可能釀成悲劇。國內外防性侵專家都強調,如果性侵發生在密閉偏僻場所,兒童大聲呼喊,可能導致犯罪者起殺機。

心理救助滯後,「心疾」積重難返

小蘭(化名)10歲那年被繼父性侵,當時她尚且懵懂。持續幾年後,13歲的她查出懷孕,被強制流產,家人逼問才發現真相。繼父拉著母親跪在她面前,懇求她保密。在「家醜不可外揚」的壓力下,小蘭變得更加內向和壓抑,沒有得到任何救助,產生嚴重的自殺傾向。

專家介紹,兒童被性侵後,很容易罹患焦慮、抑鬱,創傷特異障礙:急性應激障礙或創傷後應激障礙。長期嚴重、持續、重複的侵害可能會令受害人病情加重,並伴有人格改變。

葉前說,早年的性侵會對女童的成長造成極大的影響,如果長期得不到有效救助,容易罹患嚴重的心理問題,精神病或人格障礙。

防性侵教育迫在眉睫

兒童遭受侵犯讓大家憤怒、心痛,

也給家長敲響警鐘。

你有給孩子做正確的性教育嗎?

你有告訴TA面對侵犯時該如何保護自己嗎?

對於兒童性侵害,我們多無知,孩子就有多危險!

和孩子一起看看下面這段影片

補上兒童防性侵教育這一課!

相關焦點

  • 13歲女孩遇暴露狂 男子穿棉襖露下體搭訕"好看嗎"
    近日,13歲讀初二的小佳早起上學,在甘井子區金三小學附近遇到一名陌生男子。男子不僅裸露下體,而且還挑釁地問「好看嗎?」小佳被嚇得當場尖叫,好在得到了身後一對母子的保護,孩子一路跑到學校。得知女兒的遭遇,小佳的媽媽張女士急了。除了對「暴露狂」的憤恨之外,她更擔心女兒的安全。
  • 金三小學附近,13歲女孩路遇「暴露狂」!他還問了一句話|新聞日誌
    近日,13歲讀初二的小佳早起上學,在甘井子區金三小學附近遇到一名陌生男子。男子不僅裸露下體,而且還挑釁地問「好看嗎?」小佳被嚇得當場尖叫,好在得到了身後一對母子的保護,孩子一路跑到學校。得知女兒的遭遇,小佳的媽媽張女士急了。除了對「暴露狂」的憤恨之外,她更擔心女兒的安全。初二女孩上學路上遇到「暴露狂」張女士家住在金三小學附近。
  • 六年級兒子反覆聽《80000隻蚊子》 杭州媽媽「懵圈」了
    記者 陳中秋 攝  前天,杭州的李女士回到家,偶然翻了下小學六年級兒子在電腦裡下載的歌曲,看到兒子設置成反覆播放的是一首叫《80000隻蚊子》的歌曲。她好奇地戴上耳機聽了下,結果完全不懂:「就聽到什麼嗡嗡嗡,吸吸吸,香香香的」,頓時有點蒙了。  她去搜了下歌詞,也覺得沒什麼實質內容,就是在講一群蚊子吸血。
  • 初一女兒兩個月沒來例假,杭州媽媽急了,去醫院一查,竟是這個原因…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金丹丹 姜贇 通訊員 孫美燕 這幾天,杭州的陳女士很焦慮,因為女兒的「大姨媽」已經兩個月沒來了。 家有青春期女兒,陳女士對孩子的生理變化一直很上心:「現在孩子發育早,女兒小學五年級時,班裡女生有一大半來例假了,她是六年級下半學期來的例假。」 因為陳女士早早科普了生理期知識,女兒對來例假這件事比較放鬆,幾個月下來一切正常。
  • 爸爸杭州人,媽媽江西人,六年級小姑娘得了杭州話第一名!她是...
    都市快報訊 11月底,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了第三屆「小伢兒說杭州話四六級系列挑戰賽」,杭州賣魚橋小學文匯校區六年級女生張籽丘通過海選進入決賽,經過個性風採展示、趣味互動答題和杭州話脫口秀三個環節,最終獲得一等獎第一名。
  • 六年級兒子反覆在聽一首《80000隻蚊子》 杭州媽媽完全蒙了!
    記者 陳中秋 攝嗡嗡嗡、吸吸吸、香香香…… 記者現場小調查:在愛周杰倫上勉強能跟爸媽溝通 前天,杭州的李女士回到家,偶然翻了下小學六年級兒子在電腦裡下載的歌曲,看到兒子設置成反覆播放的是一首叫《80000隻蚊子》的歌曲。她好奇地戴上耳機聽了下,結果完全不懂:「就聽到什麼嗡嗡嗡,吸吸吸,香香香的」,頓時有點蒙了。
  • 「媽媽,今年的春節怎麼不去外婆家?」該如何跟孩子解釋這一切?
    電話放下,兒子卻問我:「媽媽,今年不去外婆家了嗎?」我點點頭說:「是的。」他又問我:「今年怎麼跟往年不一樣?我見不到外公外婆了?」我說:「其實不光如此,我連今年早就約好的三亞旅行也取消了。」可能爸爸媽媽們也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向孩子解釋這個春節發生了什麼……為什麼我們不去看望外公外婆了?為什麼還減少了你的出行?你可以利用下面的內容講解給孩子。
  • 小學二年級女兒直白造句洩露媽媽秘密,網友:對媽媽觀察很認真
    一位鄭州媽媽在臉書貼文發出小學二年級女兒的造句作業簿,只見女兒寫下,「媽媽說要去運動,可是一直坐在沙發上」,超直白的造句讓媽媽看了又好氣又 好笑。一位媽媽18日在臉書社團《爆廢公社二館》發文,開頭寫下:「我一直以為我是完美的媽媽了,我含辛茹苦的把女兒養大,甚至每天忙碌孩子的功課」,但 她檢查女兒的作業簿時,看到上頭的造句讓她直呼:「讓我非常鼻酸,我不知道放學怎麼面對女兒。」
  • 杭州四年級小學生集體寫作文,媽媽急了,爸爸哭了
    然而,許多杭州爸媽不淡定了:放假多日,孩子的作業本還有一半空著。昨晚,四年級家長胡女士陪兒子寫作業,看娃一直磨磨唧唧的樣子,她實在忍不住,吼了一句:「怎麼搞的!折騰一個小時,作文才寫了兩段話。」不料被兒子反將一軍:「我正在寫你,像貓咪一樣愛賣萌。你再吼我,就把你寫成兇巴巴的獅子,哼!」
  • 六年級小姑娘得了杭州話第一名 她是介個學的
    11月底,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辦了第三屆「小伢兒說杭州話四六級系列挑戰賽」,杭州賣魚橋小學文匯校區六年級女生張籽丘通過海選進入決賽,經過個性風採展示、趣味互動答題和杭州話脫口秀三個環節,最終獲得一等獎第一名。昨天上午,記者打了輛網約車去學校採訪張籽丘,跟司機聊起這個說杭州話「毛色克的」小姑娘。
  • 六年級孩子沉迷網絡玄幻小說,管教時經常激烈爭吵,家長該怎麼辦
    就如有一位六年級男孩子家長給寒石冷月老師留言:「孩子六年級,最近迷上了鬥羅大陸這種網絡小說,我感覺再這樣看下去一定會沉迷其中不能自拔,我們每次會為這個書能不能看激烈爭吵,關係一度陷入僵局,我很困惑,不知道這書適不適合小學生看,網上有批判、有支持,我不知道怎麼處理更好了,老師覺得可以讓孩子看類似這樣的網絡玄幻小說嗎?
  • 家有女兒一定要看,5個女孩中至少1人遇到過
    三四年級的小女孩,在校門口遇到過暴露狂,她和其他小朋友,都被嚇到直接跑了。 美劇《性教育》第二季裡更是展示了很多「性騷擾」的部分,有在路上被襲胸的,有在晚上回家路上被跟蹤的,還有在泳池裡遇到展示私處的暴露狂。
  • 初一女兒兩個月沒來例假!杭州媽媽提心弔膽,原因真是沒想到
    本文轉自【錢江晚報】;這幾天,杭州的陳女士很焦慮,因為女兒的「大姨媽」已經兩個月沒來了。 家有青春期女兒,陳女士對孩子的生理變化一直很上心:「現在孩子發育早,女兒小學五年級時,班裡女生有一大半來例假了,她是六年級下半學期來的例假。」
  • 同樣是接娃放學,國內媽媽穿睡衣,日本媽媽穿西裝,孩子怎麼想?
    前幾天去接女兒放學,校門口被堵得水洩不通,都是來接孩子放學的家長。其中一位寶媽穿著大紅色睡衣睡褲,還有一雙棉拖鞋,兩隻手插在睡衣兜裡,頭髮隨意地紮起,打著哈欠在玩手機,看樣子應該也是來接孩子的。周圍不少家長投來異樣的眼光,但這位穿睡衣的寶媽絲毫不在意。
  • 杭州一小學女廁所現粉色提示牌,校醫:五六年級來月經很常見
    杭州市時代小學六年級的一位女生家長聯繫記者,說了女兒在學校的一件事情:「女兒在學校上課時忽然來了月經。原以為她會很驚慌,沒想到小朋友很熟練地找到校醫求助。「回家後,女兒說起這事也很大方,她說學校老師在這方面提前都講過了,廁所裡還貼著『特殊時期需要幫助請到醫務室噢』!
  • 小學老師布置作文《放學路上風景》男孩大哭:家離學校不到100米
    文/1818青銅眼標題:小學老師布置作文《放學路上風景》 男孩大哭:家離學校不到100米相信大家對「寫作文」這件事並不陌生,這就好比是裝修房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的風格和審美,如果把排比、擬人、比喻等看成是裝修家具,最後呈現出來的效果也是多元化的。
  • 放學後與孩子的溝通很重要!
    最近,我遇到幾位家長,他們與我聊天,在聊天中,我問了他們一個問題,你們覺得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什麼很重要?一些家長說是陪伴很重要,一些家長說是耐心很重要,一些家長說是理解很重要。教育專家們告訴我們,陪伴,耐心,理解都很重要,而溝通也很重要。尤其是在孩子放學之後的溝通很重要。
  • 杭州爸爸自製《獎懲表》爆紅:請好好愛那個寫作業的小孩
    為了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心平氣和,避免誤傷孩子,他就想到了這個招。綁手這個方法他已經用了大半年,現在也在用。輔導作業軟硬兼施,最後把自己給綁了。真的不知道是該心疼孩子,還是心疼這位爸爸!很多家長常常因為輔導作業弄得雞飛狗跳,苦不堪言。曾在網上看見一位給孩子輔導作業急的暴跳的媽媽。
  • 如何讓孩子喜愛上學?放學後請一定跟孩子說這句話
    媽媽故意忽視孩子的表情,微笑著問:「今天遇到了什麼有趣的事情?」小女孩滔滔不絕地跟媽媽描述她跟一個小同學如何將積木堆成了一個小山……其實本來打算抱著媽媽大哭一場,還要跟媽媽說永遠也不要上學。只因為媽媽的一句話,情緒立即180度轉變。
  • 杭州媽媽在朋友圈打卡7天計劃!在家長群裡炸開了鍋!
    那麼,問題來了。靠吼的方式管教孩子,真的有效麼?孩子的心理感受又是如何?  記者把這個「戒吼計劃」分享到一個幼升小的家長群,立即引起共鳴。「自己急了,難免的,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有位家長說,孩子岡山小學,寫同一個數字,寫了幾天還是歪歪扭扭,自己實在看不下去,感覺要爆發了,還好忍住了。「當時就在心裡默念,這是親生的!這是親生的!這是親生的!」孫女士的女兒在濮家小學上六年級,每天放學接回家,她做飯,女兒寫作業。有些作業需要查資料,就給女兒備了個手機,但是孫女士發現女兒用手機打遊戲,會有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