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王蕊
大量喝水能減肥???這不是很多減肥人士夢寐以求的好事嘛?不運動、不節食,輕輕鬆鬆暴瘦20斤,醒醒啊!
杭州一對叔侄還沉浸在半個月瘦了20斤的美夢中,結果到醫院一查,竟已經是酮症酸中毒。再晚一步,甚至會有生命危險。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專家提醒,短時間內暴瘦,必定事出有「妖」!請及時到正規醫院就診!
叔侄倆同吃同住半個月暴瘦20斤,以為是喝水喝瘦的!
30歲的小韓(化名)與56歲的叔叔老韓(化名)是江西人,今年四月,老韓帶著小韓從江西老家在杭州某工地打工,從事水泥澆灌等體力活。「30歲了,這小子天天在家遊手好閒,他爸媽就叫我拉他出來磨練下。」為此,叔侄倆在杭州同吃同住,下工一同開火做飯,「我們江西人口味重,外面的飯吃不慣。再說了,自己做飯不是省錢嘛。」
「叔啊,你最近做飯是不是鹹了點,我老是覺得口渴」、「我也動不動就渴得很」,11月初,小韓和老韓總覺得很渴,每天要喝五六升水才覺得過癮。誰知道,在沒有節食、增加勞動量的提前下,半個月下來,叔侄倆竟然瘦了許多!
原本166cm高的小韓,體重160斤,163cm高的老韓,體重150斤,兩人在將近半個月的時間內都暴瘦了將近20斤,他倆覺得神奇,還以為是每天大量喝水的功勞,到處在工地跟工友推薦「牛飲減肥法」。
包工頭建議叔侄倆到醫院檢查,一查竟已酮症酸中毒!
叔侄倆推崇的減肥方法,一傳十十傳百地傳到工地包工頭的耳朵裡,包工頭本來當笑話聽聽,但突然想到家裡的丈母娘前幾年因為身體突然消瘦後來查出來糖尿病,還是建議叔侄倆趕緊到醫院找內分泌科的醫生檢查下,「沒事最好,要是有糖尿病也萬萬拖不得!」
叔侄倆在包工頭的推薦下,來到浙大一院內分泌科普通門診,那一天剛好內分泌科錢國鋒主治醫師坐診,仔細問診後,他立即建議叔侄倆去檢測空腹血糖以及酮體,結果顯示小韓隨機空腹血糖20mmol/L是正常人空腹血糖的三四倍(正常人空腹血糖應低於6.1mmol/L),並且酮體強陽性,這意味著小韓不僅患有糖尿病,並且已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老韓空腹血糖15mmol/L,也呈酮體陽性,叔侄倆雙雙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合併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為什麼得了糖尿病會突然消瘦?
內分泌科周偉斌副主任醫師解釋道,如果體內胰島素不足的話,我們的身體正常運行系統就會紊亂,胰島素不足就相當於沒有足夠的原料去消解葡萄糖。這種情況一旦發生,我們人體馬上就啟動「備用方案」,用分解脂肪和蛋白質的方式來給機體補充能量,這種「備用方案」雖然把能量頂上了,但結果就是導致體內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被大量消耗,外加水分的丟失,所以這叔侄倆的體重就短時間內瞬速減輕,這就是糖尿病找上門的徵兆。
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當體內胰島素絕對或相對不足,就會觸發「備用方案」去過度分解脂肪,然後產生很多酮體,當酮體「小可愛」被源源不斷生產出來,機體一時「消化」不了這些「小可愛」,就導致酮症酸中毒。別看這個中毒的解釋聽起來不那麼可怕,但要是嚴重起來會把人「弄」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在胰島素應用之前是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這不是嚇唬人哦!
還抱有自己是喝水都會瘦的「神仙體質」幻想的叔侄倆,在得知得了糖尿病後百思不得其解,「醫生,這病會傳染嗎?我們以前都沒有糖尿病,怎麼會同時得病還中毒了?」
糖尿病為什麼會找上叔侄倆?除了遺傳,外界因素也很重要!
叔侄倆並沒有糖尿病家族史,為什麼2型糖尿病就找上他倆?
內分泌科主任沈建國主任醫師表示,現在很多人意識裡,覺得糖尿病是遺傳性疾病,其實這個認知是有偏差的,除了遺傳,還有自己「放肆」吃出來的糖尿病。像這對叔侄倆雖然沒有家族遺傳史,但他們有一個很顯著的共性,那就是肥胖。肥胖的人體內會產生胰島素抵抗,這種抵抗會「麻痺」胰島素的敏感性,當胰島素抵抗過高時,機體會加倍努力讓胰島產生超過正常劑量的胰島素以便用來控制好血糖,而胰島這個「勞模」最終在長期處超負荷工作狀態下罷工,就變成了2型糖尿病。
「糖尿病也可以說是夫妻病,很多夫妻雙方家族並沒有糖尿病史,但同時患上糖尿病。」沈建國主任表示,科學家曾對 15 萬名 2 型糖尿病患者做研究,結果發現:在沒有血緣關係的夫妻之間,若一方患有糖尿病,那麼另一方患糖尿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 1.3 倍。夫妻共同生活,生活飲食習慣日漸趨向於一致,長期飲食習慣不太「養生」的夫妻就容易同時被「糖尿病」找上門。「這對叔侄在一起打工,一起吃住,習慣互相影響,同時得病也不奇怪。」當你出現口乾、多飲、多尿、暴瘦、突然視力模糊的症狀時,要高度警惕是不是糖尿病找上門了,及時到正規醫院檢查以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