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推薦一個國外《權力的遊戲》分析作者「Alt Shift X」的視頻,還是很有兩把刷子的。
原本opllx還想寫《悟空傳》的影評,但臨時有事,從時間上來看沒法完成了……要是明天得空的話就寫,另外還會發一篇短小有趣的權遊總結帖。
倒計時一天,明天就要迎來第七季的首集了!
油管大神Alt Shift X從瑟曦·蘭尼斯特的人生際遇、家庭影響和人物性格等方面出發,根據原著與劇集內容,把瑟曦的故事歸結為權力、愛情與預言三大主題,最後也提出了自己對瑟曦最終命運歸宿的猜想,是目前關於瑟曦人物分析最為詳盡的視頻。中文熟肉視頻由熊島萊安娜翻譯並壓制,歡迎大家關注她的新浪微博,觀看其它GOT分析視頻。
(這裡也附上作者和譯者的信息,大家可以看一下視頻,要是不方便的話也可以看後面附的文字稿。)
在權力的遊戲第六季中,奧蓮娜·提利爾疑心瑟曦是她遇見過的「最糟糕的人」。瑟曦的確做了很多可怕的壞事。身為勞勃的王后,瑟曦卻與自己的雙胞胎兄弟詹姆亂倫,生下喬佛裡,還假冒他是勞勃的合法繼承人。她暗中破壞維斯特洛的政治體系,最終導致戰爭爆發。當艾莉亞·史塔克與喬佛裡發生爭執時,瑟曦下令處死冰原狼Lady,她還想把艾莉亞弄殘弄死。在勞勃狩獵期間,瑟曦設法把他灌醉,從而間接殺死勞勃。國王立下遺囑,讓奈德·史塔克擔任攝政王。她直接撕毀遺囑,並把奈德打入大牢。這些都發生在小說第一卷中。在第二卷裡,瑟曦當著勞勃私生女芭拉的母親面謀殺了她。為了要挾並傷害自己的弟弟提利昂,瑟曦讓一位無辜的妓女愛拉雅雅—也就是劇中的蘿絲遭受毒打。而曼登爵士試圖殺死提利昂這件事,瑟曦也難脫干係。在小說第三卷中,瑟曦錯誤地指控提利昂謀殺了喬佛裡。導致提利昂被判處死刑。在小說第四卷裡,瑟曦更加肆無忌憚:她殺死大主教,讓不少無辜的侏儒和守衛喪命,她還試圖殺死波隆、崔斯丹·馬泰爾以及瓊恩·雪諾。瑟曦嗜好殺戮,她把一群婦女送去科本那裡進行恐怖的活體實驗,還用酷刑折磨一位無辜的吟遊詩人。她試圖誣陷瑪格麗·提利爾和其他人莫須有的罪名。瑟曦還實行一系列糟糕的政治決策。她停止償還王室的債務,將昂貴的艦隊交付給一個資歷尚淺的小男孩—奧雷恩,後者直接盜取了這些船隻,變身海盜。她放任教團武裝,最終導致大麻雀的崛起。在這一系列的鬧劇和災難之後,瑟曦的報應來了。她被教團囚禁,恥辱遊街。小說裡的內容到此為止。但在劇集第六季中,瑟曦已經展開復仇。她用野火炸死了麻雀和提利爾們,自己加冕成為維斯特洛的女王。她最後的造型與沉睡魔咒裡的邪惡女王瑪琳菲森相似。所以瑟曦多少算得上是「最糟糕的人」,她謀害無辜、擾亂國政、招致戰爭。或許該稱她為惡棍,或者「怪物」?亦或許她殘酷、自私、愚蠢,用瑪格麗的話來說她就是一個「邪惡的婊子」嗎?或許瑟曦·蘭尼斯特遠不止這些。
在小說的前三卷中,只能透過其他角色的視角來了解瑟曦,但從第四捲起瑟曦成為了某些章節的視點人物。我們能了解到她的想法和情緒,她的希望和夢想,她的過去,以及瞥見她的未來。所以我們能試著理解,也許會同情這個複雜的角色,我們甚至可以預測瑟曦將如何死去。她的故事歸結起來大致圍繞三個主題:權力、愛情與預言。在瑟曦視角的首章第一行就說道,她夢想坐上鐵王座,「萬人之上」。瑟曦想要統治,她無時無刻不在貪戀權力。她想要的是一種特定的權力。人們能清楚看到史坦尼斯、勞勃以及羅柏·史塔克等人擁有的實權。他們頭戴王冠、揮舞長劍、領兵作戰,人人都知道他們掌控全局。與此相反,瓦裡斯、小指頭和奧蓮娜等人對權力的操縱更為微妙,他們不戴榮冠、不佩寶劍、不帶大軍。相反,他們搜羅秘密、安插間諜、醞釀陰謀,他們化影響為無形,但卻異常重要。瓦裡斯策劃反叛行動,小指頭誘發戰爭,奧蓮娜毒死喬佛裡,以此增強提利爾家族的權力。雖鮮為人知,但這三位卻是維斯特洛最具權勢之人。然而,瑟曦對這種微妙的權力不感興趣。在劇集中,小指頭告訴瑟曦「知識即力量」,瑟曦隨即向他證明自己的信條「權力即力量」。她不願在暗地裡操控時局,她要讓人們都知道瑟曦掌控了一切。她想坐上鐵王座,讓那些「大人和貴婦們」向她下跪。這些關於實權和驕傲的執念深植於瑟曦的人格之中,而它們似乎都主要來自於瑟曦的父親—泰溫。
在瑟曦的母親喬安娜難產生下提利昂去世後,瑟曦由父親泰溫一人帶大。泰溫痴迷於家族遺訓—蘭尼斯特家族的權力與驕傲。他總說「我們必須把凱巖城的實力證明給全境看」。這些觀念對瑟曦有很大的影響,她總是思考著泰溫給她的教誨。當泰溫被提利昂射殺後,瑟曦將她自己認作是泰溫的繼承人。她想要被人看作是父親遺訓的繼承者,她嘗試著像他一樣去縱橫捭闔。然而事實上,泰溫是個殘忍無情的人。維斯特洛大陸上曾發生過的一些令人髮指的暴行都是由他指使:滅絕卡斯特梅的雷耶斯家族、洗劫搶掠君臨城、命令格雷果·克裡岡血洗河間地以及血色婚禮,更別提他虐待提利昂、泰莎和其他人了。泰溫的教誨都是野蠻兇殘的,諸如「能弄死絕不弄傷敵人」、「讓人們忠於你的唯一方法就是讓他們害怕你」之類的話—人們只是隨手可用的工具,愛是廉價無用的東西。瑟曦繼承了泰溫的殘酷作風,在她最為無惡不作的時候,比如在她折磨無辜詩人,或者考慮掃蕩所有鐵民的時候,瑟曦告訴自己這些行為都是可行的,因為這是泰溫會做的事。在她追求權力和驕傲的過程中,所做出的種種暴行均來自於泰溫對她的教誨。但在這一切的背後有更為深層次的矛盾衝突。
瑟曦將自己視為泰溫「唯一真正的兒子」,「長了乳房的泰溫公爵」。這就是矛盾關鍵,因為瑟曦·蘭尼斯特是個女人。維斯特洛有不少強大的女性,看看奧蓮娜·提利爾、阿莎、凱特琳、珊莎、艾莉亞、丹妮莉絲、維桑尼亞和雷妮絲。但維斯特洛是一個中古世紀的父系社會,這意味著除非你有龍,否則女性是不允許憑自身實力來獲取直接權力。一些像奧蓮娜那樣的女性,她們的權力更為微妙,但瑟曦卻無法像泰溫那樣用直接顯然的方式登上權力頂峰。她不能像泰溫那樣以國王之手的身份坐上鐵王座,不能像泰溫那樣召開御前會議,不能像泰溫那樣領軍作戰。當泰溫發話,人們「俯首遵從」,但當瑟曦發話,人們總是反駁她、拒絕她,「把她推到一邊」,因為就像瑟曦說過那樣,她是個女人。這一點讓瑟曦產生深深的挫敗感。她極度渴望成為泰溫滿意的繼承人,但她「缺把兒」。「由於性別的緣故被排除在權力圈之外」,瑟曦對這種不公常常忿恨不滿。
她講述起自己孩童時代,由於和雙胞胎弟弟詹姆長相十分相似,以至於沒人能把他們區分開。但他倆卻被「鮮明地」區別對待:詹姆參與訓練,用劍和長矛學著進行攻擊,而瑟曦則被教育要學會微笑、討人喜歡。詹姆是凱巖城的繼承者,而瑟曦要被許給某位公爵,詹姆的命運是榮耀與權力,瑟曦的命運卻是婚姻與生子。瑟曦時常希望她是一個男人,因為如果這樣,她就能「以自己之名來統治領土」,揮劍與敵人戰鬥。但瑟曦說,「諸神以盲目的惡意給了她一具虛弱無力的女性軀體」。不過有時她確實利用了自己的性別優勢:她魅惑勾引詹姆、藍賽爾、奧斯尼這類人並去影響他們。但她沒能像奧蓮娜一樣得到那種讓自己具有影響力的微妙權力。事實上,瑟曦厭惡奧蓮娜,稱她是一個「令人噁心的醜老太婆」,稱瑪格麗是一個「婊子」,在劇集中瑟曦還謀殺了她。還有布蕾妮,另一位強大的女性,瑟曦稱她是「一個碩大醜陋、笨手笨腳的東西」,「披著男人的盔甲」。她稱伊莉亞·馬泰爾公主「虛弱無力、黑色的眼珠子、扁平的胸部」,稱萊莎·艾林夫人是「一頭母牛」把修女們稱作是「皺巴巴的陰戶」「大概正祈求著被人狠狠地強暴」。瑟曦不僅趕不上那些強勢的女性,她憎恨她們,還對她們的女性之軀大放厥詞。瑟曦就像是一個自我憎恨的女人,一個厭惡女性的女人,這是她人格中諸多矛盾點之一。如同她父親那樣瑟曦極度渴求權力與驕傲,但身為女人施加在她身上的種種限制深深地挫敗了她。
讓瑟曦失意的還有她對愛情的追求。她幼年喪母,父親泰溫又常年在君臨。她從未有過很多朋友,所謂的朋友也只是侍女與女伴,但極少能持續很長時間。瑟曦與她弟弟詹姆有著最親密的關係,他們從小就在凱巖城玩耍,在年少時就開始偷嘗禁果。當一名女傭撞見他們苟合,雙胞胎由此被分開並受到了嚴懲,因為你懂的,亂倫。這裡傳達出的信息是,瑟曦最為親密的關係被視作是不道德不正當的,需要她不得不去隱藏的一種東西。曾經有段時間,瑟曦是有希望獲得一種更能為世人所接受的關係,因為泰溫曾許諾她可以嫁給雷加王子—伊裡斯·坦格利安國王的兒子。很長時間裡,瑟曦一想到能與雷加結婚就欣喜激動。雷加王子英俊瀟灑、悲天憫人、身強力壯,是位龍王子,瑟曦夢想著能成為她的王后。但是到了他與雷加訂婚的當天,伊裡斯拒絕了這樁婚事,瑟曦沒能夠嫁給王子。她心碎不已,覺得遭受了背叛,多年後一想起這段記憶仍隱隱作痛。之後瑟曦被告知她將嫁給一個更優秀的人,結果這人是勞勃·拜拉席恩—殺死雷加王子的人。起初,瑟曦對於這位丈夫感到樂觀,但在洞房花燭夜,他們第一次同房,醉醺醺的勞勃把瑟曦叫成了萊安娜。萊安娜·史塔克是奈德的妹妹,在生下瓊恩·雪諾後就去世了。勞勃深愛著萊安娜,她去世之後勞勃一直沒能釋懷。就像電視劇中所說,萊安娜只是「一具屍體」,而瑟曦是「活生生的姑娘」,勞勃深愛萊安娜遠勝於她。瑟曦開始憎恨勞勃,她討厭他酗酒,討厭他不信神,討厭他沒有責任感,勞勃還不時傷害她。所以瑟曦繼續與詹姆私通。
瑟曦說她和詹姆「不只是兄弟和姐妹」。他們是「擁有兩副身體的同一個人」。他們共同分享過一個子宮,而當詹姆在她體內時,瑟曦才感覺自己是「完整的」。這裡的亂倫情節太令人作嘔,而他倆的關係在其它方面也是混亂不堪。瑟曦欺騙、操控詹姆,還背著他偷吃,而且明顯的是她愛詹姆也僅局限於當他看上去像她自己時。瑟曦是真的愛著詹姆麼?或者只是愛她自己?這是一種失調的關係,但這也是瑟曦擁有過的最為真切的愛情。詹姆一直守護著瑟曦,為她而戰,而且還是她三個孩子的父親。瑟曦夢想過公開她與詹姆的愛情,帶著孩子同他一起像丈夫和妻子那樣生活。但是因為亂倫,因為王室婚姻,瑟曦永遠都不能與她所愛之人公開地在一起。她的整個人生關係史就是一連串的挫折與拒絕:她想要和詹姆在一起,卻求不得,她想要成為雷加的王后,最後卻是勞勃。正如瑟曦被她嚮往的權力與驕傲所拒絕,她同樣也被愛情拒之門外。貫穿整個劇集,這些挫折都成為她種種殘酷行徑的導火索。但還有一個重要的主題需要考慮—預言。
瑟曦十歲的時候,在和雷加王子訂婚的同一天,她和朋友來到巫姬蛤蟆的帳篷。巫姬是一名會算命的女巫,瑟曦因此大膽走進帳篷並要求巫姬告訴自己的未來。巫姬同意回答三個問題。瑟曦問她自己什麼時候能嫁給雷加王子,巫姬則說「永遠都不會」,但瑟曦會嫁給「國王」。瑟曦問她自己能否成為王后,巫姬說瑟曦將會母儀天下,「直到另一位女人的到來,比你年輕也比你美麗,她會推翻你並奪走所有你珍愛的東西」。瑟曦又問,自己和國王會有孩子嗎,巫姬回答說國王會有十六個孩子,瑟曦會有另外三個孩子,「他們將以黃金為寶冠,以黃金為裹屍布」。這部分內容在劇集中到這裡就結束了,但在書裡巫姬接著說「將來有一天,當你被淚水淹沒時,valonqar將扼住你蒼白的脖子,奪走你的生命」。巫姬同樣預言了瑟曦朋友梅拉雅的死亡,這個女孩不久就死去了。那麼這些到底意味著什麼呢?
巫姬說瑟曦不會嫁給「王子」,而是嫁給「國王」,一開始,瑟曦認為這意味著她將在雷加王子成為雷加國王之後嫁給他。但這從來沒發生過,雷加被殺,與瑟曦結婚的國王是勞勃。巫姬關於瑟曦子女的預言也同樣準確,勞勃有十六個私生子,包括詹德利、芭拉和米亞·石東,而瑟曦和詹姆生下了喬佛裡、彌塞菈以及託曼。瑟曦的朋友梅拉雅也確實死去了,在巫姬的預言之後,梅拉雅墜井而亡。實際上,許多人都強烈懷疑是瑟曦把梅拉雅推下井,殺死了自己年輕的朋友,這可能是因為她認為只要沒人提起,那麼巫姬的預言就不會成真。被來自巫姬預言的恐懼所驅使,瑟曦在十歲的年紀完成了自己的第一次謀殺。瑟曦的餘生都被巫姬預言的陰影所籠罩。巫姬準確預知了瑟曦丈夫孩子的命運,以及梅拉雅之死,因此瑟曦非常害怕預言的其它內容也會成真:比如黃金裹屍布,那位更年輕更美麗的女人以及valonqar。黃金裹屍布預示了瑟曦的孩子會早夭。那位更年輕更美麗的女人可能預示了瑟曦會被這個女人推翻。至於valonqar會奪走你的生命,valonqar的含義是弟弟,因此瑟曦一直相信自己最小的弟弟提利昂會殺死她。巫姬的預言威脅著瑟曦最珍視的一切—她的孩子,她的權力,還有她的生命。
因此她竭盡全力不讓預言成真。她認為提利昂是valonqar,所以她總是想謀害他。她認為瑪格麗是那位更年輕更美麗的女人,所以她設計誣陷瑪格麗通姦。她做了能做的所有一切來保護自己的孩子,但這遠遠不夠。喬佛裡在自己的婚禮上被毒藥所謀害,彌塞菈被提利昂送去多恩,在書中遭遇變故,在劇中已經死去。託曼和瑪格麗結了婚,瑟曦認為瑪格麗會奪走託曼。在劇中託曼自殺身亡,在書中託曼還活著,但好景可能也不長。因此即使瑟曦做了最大努力,她的孩子還是一個接一個被死神帶走,像巫姬預言那樣身裹黃金裹屍布,她不能再保護自己心愛的人。她為了保護自己而殺害提利昂的計劃也落空,她為了保護自己而陷害瑪格麗的計劃也引火燒身,瑟曦自己被關了起來最終慘遭羞辱。她越是反抗,事情變得越糟,在《群鴉的盛宴》中,瑟曦深陷恐懼與偏執,絕望與錯覺,暴力與殘忍的漩渦中。她看到「每個陰影都充斥著矮子」,「他們還和自己的敵人交朋友」。她說服自己,提利昂和瑪格麗是背地裡想要搞垮她的陰謀家。她還聲稱如果能夠保護託曼周全,她寧願殺死維斯特洛的所有百姓。
她也是個糟糕的統治者,她像極了當初自己厭惡的勞勃的樣子。酗酒成癮,欺騙詹姆,總是做出愚蠢的決定。瑟曦甚至和女人上床,並傷害了這個女人,而第二天早上卻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正如勞勃當初一樣。在她歇斯底裡地想要保護自己的權力、孩子以及生命的不歸路上,瑟曦的選擇越來越極端,直到在政治上完全摧毀了自己。諷刺的是,這不是巫姬的預言,而是瑟曦對預言的恐懼造成了瑟曦的傾覆。預言在權力的遊戲中總是以這種方式出現—「你越是躲避它,它越可能實現」。但巫姬預言的真相其實並不是瑟曦想的那樣。巫姬說瑟曦將會母儀天下,「直到另一位女人的到來,比你年輕也比你美麗,她會推翻你,奪走所有你珍愛的一切」。瑟曦認為這個女人是瑪格麗,這位更年輕顯然也更美麗的女人。但也許瑪格麗並不是推翻瑟曦的那個人,畢竟她在劇集中已經死去了。更有可能推翻瑟曦的女王是丹妮莉絲,如今正為了奪取瑟曦的鐵王座渡海而來。丹妮更年輕,據說也更美麗,因此她可能更符合巫姬的預言。但還有一種更有意思的可能性,這個人是布蕾妮,從瑟曦手中奪走了她最心愛的詹姆。布蕾妮的確比瑟曦年輕,但她並不好看,事實上在書中,布蕾妮外表非常醜陋,她的醜陋甚至到了被人殘忍地挖苦稱為「美人」的地步。但一些粉絲認為布蕾妮有著內在的美麗:她的英勇、忠貞與善良。這聽上去有點站不住腳,但這對於巫姬蛤蟆來說也不是不可能。巫姬在劇集裡就像一位性感的萬聖節女巫,但在書中巫姬非常醜陋。也許她想給年輕的瑟曦上一課,要從一個女人的內在美來評判她。另外,凱特琳認為布蕾妮的眼睛「非常美麗」,這是發生在她說出想要扼住瑟曦「蒼白的脖子」並掐死她的想法之後—這也和巫姬關於valonqar的預言部分幾乎一模一樣。因此布蕾妮和巫姬的預言也確實有某種關係。但丹妮莉絲仍然是最有可能推翻瑟曦的人。不管怎樣,瑟曦用來對付瑪格麗的所有手段都沒有意義,反而最終毀了自己。
瑟曦對valonqar的理解可能也錯了,那位可能會殺死她的「弟弟」。毫無疑問提利昂確實威脅著瑟曦,她也認為他會勒死她。但還有一個更加浪漫殘酷的可能性—許多讀者認為這位勒死瑟曦的「弟弟」可能是詹姆。詹姆是瑟曦的另一位弟弟,他和瑟曦是一對龍鳳胎。他們在彼此的人生中充當了愛人的角色,但當瑟曦變得越來越殘忍和瘋狂,在書中詹姆選擇了另一條道路。在失去了右手後,詹姆懷疑起自己的身份開始尋求一種改變,從傲慢自私的弒君者,「無恥之徒」,到一個更高尚的,想要贖罪的人。他懷疑起自己和瑟曦的關係,直到在群鴉的盛宴的最後部分,他完完全全拒絕了她,燒掉了瑟曦寄來的求救信。也許詹姆最終意識到自己的孿生姐姐變成了一個怪物,也許最終取決於他來終止瑟曦的暴政。
在劇集中的第六季,瑟曦用野火炸毀了貝勒大聖堂。在書中也有關於瑟曦會做類似的事的暗示,瑟曦總是和野火有關聯,她也知道如何使用它。但在書中,瑟曦可能不僅僅像劇集中那樣炸毀聖堂—在卷二中已經明確說明,野火從聖堂地下被轉移了出去,因此書中的瑟曦會用野火做其他事,也許是一些更戲劇性的事。瑟曦對野火的狂熱讓詹姆想起了瘋王伊裡斯。伊裡斯是一位殘暴無情,變化莫測的統治者。在他的統治末期,隨著因勞勃的反叛而爆發的簒奪者戰爭,伊裡斯在「君臨的各個角落」存放了大量野火,以此企圖燒死城內的所有人,只留下一堆殘垣灰燼來讓勞勃統治。如果沒有詹姆的話他可能僥倖逃脫一死,詹姆殺死了瘋王這個縱火者,從而得到了弒君者這個別名。事實上,伊裡斯當年的大量野火仍埋在君臨城地下,也許瑟曦會利用這些野火完成伊裡斯多年前未竟的事業—摧毀君臨城,屠殺城內所有人。這一幕可能在丹妮莉絲·坦格利安,或者書中的伊耿攻城的時候出現。瑟曦會意識到自己不能打敗入侵者,但她絕不投降。我們看到在黑水河之役中,瑟曦寧願自殺也不願被敵人抓住。隨著她徒倚冰牆,雙手皆空,所有的狂怒與失望在腦中沸騰,所有關於驕傲與權力的細枝末節,還有因她的性別而受到的排斥、愛情的拒絕、預言的恐懼、喪子的悲痛,所有受到的傷痛將會點燃一場大火。
在卷一中 瑟曦問「那我的怒火又怎麼辦,史塔克大人?」權力的遊戲中總是充滿了為自己信仰的一切流血奮鬥的人物:羅柏·史塔克發動戰爭為父報仇,丹妮莉絲西徵七國力奪鐵王座,瓊恩·雪諾奮勇殺鬼保疆衛國。但瑟曦從沒有機會能夠參與鬥爭用行動來表現自己的欲望。她總是不得不等待,扮演著一個個角色:「盡職的女兒」,「新娘」,「妻子」。她總是忍受著「勞勃醉醺醺的亂摸,詹姆的猜忌,藍禮的嘲弄」。她「和瓊恩·艾林、奈德·史塔克以及提利昂競爭,一直都希望能有一天能輪到她」。然而這一天從沒到來,她從未真正牢牢地抓住過權力,她從未得到過開誠布公的愛情,而她所有的孩子都已夭亡。因此在最後,也許瑟曦會釋放出自己內心的怒火,通過這種方式來排遣心中壓抑多年的狂怒。她將引燃伊裡斯的野火把君臨燒個精光,殺死所有曾經反抗過她的人。而她的孿生弟弟詹姆將會幹預這一切,就像他當初為了拯救君臨而殺死伊裡斯那樣,他將不得不親手殺死她的孿生姐姐瑟曦。他將「扼住她蒼白的脖子,奪走她的生命」。鑑於詹姆的右手是黃金假手,因此他可能用當初提利昂殺死雪伊所用的國王之手項鍊那樣來勒死瑟曦。兩件事間的關聯之處在於項鍊,在群鴉的盛宴中瑟曦戴著項鍊,而詹姆之前也設想過如何用項鍊勒死女人。在第七季的預告中,瑟曦站在維斯特洛地圖上叫做澤頸的地方,而詹姆站在靠近五指半島的區域。因此所有的線索都在暗示著詹姆將勒死瑟曦,詹姆將手刃自己的畢生摯愛,他邪惡的另一半,再次拯救城市免受野火之害。但這一次,對他來說還是晚了。瑟曦和詹姆同時來到世上,而他們彼此也相信他們將共迎死神。因此當詹姆掐死瑟曦之後,野火也會將他吞噬,雙雙殺死他們,只留下我們在不朽之殿中看到的焚燒殆盡後王座廳斷壁殘垣的幻象。在對權力與愛情的極度貪婪中,瑟曦最終將她的王座、她的愛情、她自己付之一炬。
轉自油管主 Alt Shift X
翻譯:@後楚、@熊島萊安娜 ,校對:@熊島萊安娜
《權力的遊戲》S7回顧+預熱(上): 龍狼之子立北境,絕情瘋後降君臨
《權力的遊戲》S7回顧+預熱(中): 三足分立勢已成,冰火之歌貫九天
《權力的遊戲》S7回顧+預熱(下):昨夜幾人身死,明朝有誰倖存?
opllx的三篇權遊S7回顧預熱帖也再貼一次,順便說一句,最後(下篇)裡大家參與投票留言的積極性不夠高呀,今晚就截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