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玩具 icon 究竟經歷了什麼?它如何成為經典?為何又會沒落?還能如何重生?
這是毛毛的第 367 次推送
據《福布斯》統計,
2018 最賺錢的 YouTube 油管博主榜單裡,
一位 7 歲的小男孩居然以 2200 萬美元(人民幣約 1.5 億元)的年收入,
成功佔據榜首!
7 歲,小男孩,年收入 1.5 億人民幣,
他到底拍了什麼才那麼吸金?
▲ 圖源:Forbes
這位小小玩具測評師叫萊恩(Ryan),
在 YouTube 上的頻道叫《萊恩評玩具》(Ryan ToysReview),
頻道簡介是這樣的:
「他喜歡小汽車、小火車、託馬斯和他的小夥伴、樂高、超級英雄、迪士尼玩具、驚喜彩蛋、橡皮泥、賽車總動員、飛機總動員、怪獸卡車、小黃人等等。」
說白了,
萊恩做的就只是在視頻裡打開玩具、
拆分部件、又拼起來,
然後簡單地表達一個幾歲孩子所能表達的一點點感受。
就這樣從他 3 歲到 7 歲,
就收割了全世界 1847 萬粉絲!
你沒看錯,一個玩玩具的,
一年賺的錢比咱們普通人幾十輩子加起來還要多得多!
而令人震驚的是,
在福布斯這份 2018 年最賺錢的 10 位 YouTube 紅人裡,
有 5 名創作者都是遊戲博主。
如此能掀起全球波瀾的玩具和遊戲,
在另一頭卻不靈了。
因為銷售額下滑,收不抵債,
美國最大的玩具零售商「玩具反鬥城 Toys R Us」卻在 2017 年 9 月申請破產保護,
隨後逐漸關閉了幾百家門店。
一個可以追溯到 1957 年的老品牌,
當年抓住了「孩子想玩什麼?」的根本問題後,
迅速成長為一家全球性的玩具銷售巨頭,
結果卻在一片唏噓聲中落下神壇…
在這 62 年間,
這個玩具 icon 究竟經歷了什麼?
它如何成為經典?為何又會沒落?還能如何重生?
圍繞「孩子們想玩什麼」的基本問題
可勁兒鬧
「我不想長大,我是一個玩玩具反鬥城的孩子」,
朗朗上口的廣告歌,
和可愛的吉祥物長頸鹿傑弗裡(Geoffrey the Giraffe),
「玩具反鬥城 Toys R Us」成了一代代大小兒童的快樂源泉。
1948 年,
瞄準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軍人回來後結婚生子的時代背景,
玩具反鬥城的創始人查爾斯·拉扎勒斯(Charles Lazarus)決定進軍兒童家具市場,
開了他的第一家商店——兒童廉價小鎮(Children’s Bargain Town)。
沒過幾年,
拉扎勒斯發現越來越多的客戶除了來買嬰兒床、嬰兒車之外,
還想順手買幾件嬰兒玩具回家。
更有趣的是,
在他為店裡增加嬰兒玩具之後,
居然也有人開始來店裡找大齡兒童玩具。
敏銳的拉扎勒斯嗅到了其中的商機,
對比一輩子只買一次的嬰兒床,
玩具的消費頻次要高得多,
顯然有更高的利潤空間,
這可是值得好好挖掘的市場吶。
1957 年,
拉扎勒斯索性直接開了他的第一家玩具專賣商店,
還想了一個好玩的名字——「玩具反鬥城 Toys R Us」。
提起玩具反鬥城,
估計百分之九十的人的印象都是品牌 Logo 裡被翻過來朝向另一個方向的「R」。
這個經典的設計其實源於拉扎勒斯的巧思,
因為故意翻轉朝向的「R」,
看起來才像一個孩子寫的。
圍繞著「新鮮感」、「童心」這些關鍵詞,
玩具反鬥城迅速在美國郊區開設了許多大型連鎖商店,
擠走各種小型玩具店,
一度主宰了玩具銷售市場。
這源於它獨一無二的商業原則:
「時刻擁有比別人多的玩具、還有貨比三家的價格、以及保證自己在別人無貨時有庫存。」
它還引進各種潮流玩具,
來引導孩子的關注,吸引父母的購買;
同時買下了 TVC 的熱門時間檔,
掛出不少玩具反鬥城的廣告。
並且一邊緊鑼密鼓地擴充產品線,
在玩具店內加入嬰兒用品和兒童服裝,
一邊快馬加鞭地擴展國際市場版圖,
把分店開到了西班牙、加拿大、新加坡、中國……
巔峰時期,
單單是美國境內就有約 800 家門店,
美國境外經營約 800 家門店。
它不僅是玩具廠商主要的線下出貨渠道,
也是在市場中投放新玩具試點的地方,
玩具反鬥城,
妥妥成了一家全球性的玩具銷售巨頭,
更是全美乃至全球人不可或缺的童年記憶。
電商時代沒有再給它漂亮的增長曲線
崩潰來得很快
玩具反鬥城的美好故事才講了半個多世紀,
隨著大眾商家以及亞馬遜等在線零售商的崛起,
它就開始逐漸失去其在玩具市場的份額。
另一頭,消費者的口味越發複雜和多元,
他們寧願在網上貨比三家,
也好過花大半天的時間耗在商場裡;
越來越多的年輕父母,
逐漸拋棄像玩具反鬥城這類傳統大品牌,
轉而喜歡上了小眾的獨立品牌。
而玩具反鬥城當年在郊區引以為傲的大型商店,
卻因為「體型笨重」而逐漸難以跟上時代的快步轉型,
更無法再與亞馬遜、
沃爾瑪等更靈活經營的玩具賣家競爭。
經歷了幾十年的增長,
這家擁有 1600 多家門店、美國最大的玩具零售商,
卻在過去四年裡幾乎從未盈利。
即使他們已經改善電商網站、調低產品價格,
仍舊無法抵抗萎靡的銷售局面,
而 50 億美元債務也衝垮了玩具反鬥城的最後一道防線,
崩潰來得很快:
2017 年 9 月 18 日,美國業務申請破產保護;
2018 年 2 月,其英國業務進入清算階段;
2018 年 3 月,對外宣布關閉其美國和英國門店;
2018 年 8 月,關閉澳大利亞門店……
不過幸運的是,
包括亞洲 255 家門店在內的其他業務是獨立的,
並不會受到影響。
但是誰會想到這家地標性的玩具店,
愣是會在時代的無情衝擊之下,
走到申請破產地步?
這多少有點令人傷感,
不少人除了趕在關店前去合影留念,
更湧入社交網絡表達了自己的惋惜:
一位 8 歲的小女孩傷心地說:
「我的媽媽長大了,我的祖母長大了,但我不想長大,我永遠是一個玩玩具反鬥城的孩子。」
一位年輕的 Twitter 用戶則表示:
「在 80 年代,沒有什麼比和你的家人一起逛玩具反鬥城更好的事情了。
我無法想像我將來的孩子不知道 Toys R Us 是什麼。」
一位家長則說:
「在我小時候,我的生日和聖誕節的禮物列表都是玩具反鬥城,而不是亞馬遜。
直到我自己也有了孩子,更加明白那是一個家庭的聯結點。
孩子跑去商店,看到並觸摸他們想要的玩具,或者在聖誕節、生日時打開玩具反鬥城的禮物盒,這種家庭聯繫是網際網路時代無法替代的東西。」
▲ 興盛時期的玩具反鬥城
▲ 落寞時期的玩具反鬥城
43 歲的克勞德女士仍舊無法相信玩具反鬥城破產這個事實,
畢竟她是在玩具反鬥城裡遇見了她的丈夫約翰;
而他們的第一次約會,
就是在玩具反鬥城的時代廣場店,
對,就是那家已經關門了、
曾經有著摩天輪、
真人大小的芭比娃娃屋的宇宙級旗艦店。
玩具反鬥城破產重組
這個玩具 icon 還能重生嗎?
經歷了近一年半的破產重組,
來自今年 2 月的最新消息,
玩具反鬥城的前首席營銷官 Richard Barry 和多位前高管,
利用手中還保留著的玩具反鬥城的子品牌 Babies R Us 、
標誌性的長頸鹿形象等智慧財產權創立新品牌 Tru Kids。
新品牌計劃主要面向美國市場,
計劃於 2019 年的假日購物季前開始正式運營,
並在銷售狀況良好的亞洲、歐洲、印度開設 70 家店,
同時也把更多重心放在電商板塊。
玩具反鬥城身上那全美乃至全球人不可或缺的童年記憶,
是否能順利延續到新品牌 Tru Kids 身上仍舊是個謎,
但在毛毛看來,
傳統玩具業都在花大力氣激發人們的興趣和網絡效應,
生怕哪一天被「大小兒童」遺忘。
1 ① 無孔不入的客戶體驗
坐在玩具業前排交椅的樂高、
以及擁有變形金剛的「孩之寶」,
都已經用過自己的 IP 拍成票房大片。
▲ 樂高大電影
為了穩穩霸佔消費者的視線,
樂高硬是無孔不入,
解碼了不同的育兒文化和環境,
通過「創造性」這個隱藏的教育功能成功圈粉亞洲父母;
另一頭則穿梭在迪士尼、甚至是自己的動畫片裡,
捉牢通過動畫片來購買玩具的孩子;
更依靠親自動手製作的深度體驗感,
吸引很多家長(特別是男性)以給小孩買玩具的名義給自己買。
2 ② 搶下網際網路銷售渠道
文章開頭提到的 2018 YouTube 紅人收入之王——7 歲的小男孩萊恩,
他的《萊恩評玩具》成了玩具銷售的新渠道,
相似類型的玩具開箱短視頻,
也成了離交易最近、有變現能力的流量。
在《福布斯》的一篇文章裡提到,
只要玩具出現在《萊恩評玩具》,就會很快賣完。
沃爾瑪就在去年的 10 月找上《萊恩評玩具》,
獨家銷售一套包括了玩具、
服飾在內的 Ryan's World 套裝。
電商平臺亞馬遜也頗費心思來爭搶玩具銷售渠道份額,
紛紛拋出更低的價格、更豐富的促銷活動等等殺手鐧。
3 ③ 緊盯新奇趣怪背後的銷售潛力
數字媒體時代讓喜歡嘗鮮的年輕人、
以及 10 後對於玩具的口味越發獵奇,
在 eBay 不久前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
「粉刺、屁和黏液」類玩具擠進了最暢銷的玩具類別。
有著變形金剛 IP 的「孩之寶」,
就把目光放到了這一系列「新奇怪趣」玩具的增長潛力上,
推出一款名為「別踩進去」的避開狗屎遊戲、
還有會排出閃光黏液的獨角獸…
出人意料的是,銷量暴漲。
這類玩具通過引發人們的好奇而打開他們的錢包,
但是這種「好奇心」,來得快去得也快。
▲ 「別踩進去」避開狗屎遊戲
無疑,
全球傳統玩具業都在面對著智能產品、虛擬遊戲的衝擊,
前者是否會被後者取代,
目前還是一道未知題。
但是唯一能確定的是,
玩具從來不是一個小玩意兒那麼簡單,
正如玩具反鬥城在告別信所寫的:
感謝每一位曾經與我們共享奇幻之旅的你們;
感謝每一位曾經為我們建造太空船,火箭的外公外婆、叔叔阿姨、哥哥姐姐,讓我們能夠在夢幻國度中成為英雄;
最後請滿足我的一個小要求:
——別長大,保住那顆童心。
- END -
Ref:
1、WIKIPEDIA:Toys R Us
2、Toys R Us 官網
3、Forbes:How This 7-Year-Old Made $22 Million Playing With Toys
4、Forbes:Toys 'R' Us Is Making A Comeback As Tru Kids -- With A Modern Customer Approach
5、eBay Reveals 2018 Shopping Report: Highlighting the Year's Most Significant Trends, Styles and Moments
這樣的好文章還有很多👇
轉 載 須 知
除註明外,內容均為讚嘆生活家原創
轉載請直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