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蘇聯二戰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最能喚起你的回憶?

2021-02-21 陽光天明雅讀院


《喀秋莎》《山楂樹》《三套車》……你一定都會哼唱上幾句吧。上世紀,我國曾大量引進俄羅斯民歌,這些歌曲抒情性極強,旋律優美,一時間,被廣大的年輕人追捧,至今經久不衰。就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對上了年紀的人而言,只要熟悉的旋律一響起,年輕時候的很多事夾雜著時代的氣息就縈繞在腦海裡了。今天,我們再次唱起這些熟悉的旋律,回憶我們中國人特有的青春記憶~


這首歌風靡世界,成為最長唱不衰的蘇聯歌曲。現在歌曲的內涵在傳唱過程中被大大延伸了:它已不是單純的愛情歌曲,也不僅僅是歌曲莫斯科近郊夜晚的景色,它已融入了俄羅斯(當時蘇聯)人民對祖國、對親友、對一切美好事物的愛。


這首歌描繪的是前蘇聯春回大地時的美麗景色和一個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對離開故鄉去保衛邊疆的情人的思念。這首愛情歌曲,沒有一般情歌的委婉、纏綿,而是節奏明快、簡捷,旋律樸實、流暢,因而多年來被廣泛傳唱,深受歡迎。


這首表達少女對心上人思念之情的歌,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傳入我國並流行至今。它既是許多60歲以上中國人的集體青春記憶,也是許多中國人對俄羅斯春天的朦朧想像。


當時,俄羅斯地廣人稀,交通不便,馬車成了人們重要的交通工具,而馬車夫的生活也格外漂泊。在歌曲《三套車》中,馬車夫奔波在寂寞的長途,唱出了憂傷,蒼涼的旋律。


雖然帶有憂傷的情感,但在憂傷之後隱藏的卻是勇敢的精神,在整個俄羅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艱難困苦歲月,它曾經鼓舞了偉大的蘇聯人民與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英勇氣概,一代年輕的紅軍戰士以血肉之軀抵禦著德國法西斯的閃電進攻,並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俄羅斯民歌中的精品,其內容表現了船夫們邁著沉重步伐拉縴的勞動場面。作品的基調深沉而又粗壯有力,表現了一定的反抗精神。


這首愛情歌曲,富有濃鬱的烏拉爾風情,描寫了工廠青年的生產生活和愛情,曲調悠揚,意境優美。曾有不少人誤以為它是俄羅斯民歌,其實不是。上世紀50年代《山楂樹》傳入中國時,就立即被廣為傳唱。


沉靜優美,在20世紀50年代曾在中國大受歡迎。


典型俄羅斯風格的民歌,它與其它俄羅斯民歌一樣,以自然小調式構成的起伏有致的細膩樂譜線條,用俄羅斯農民質樸而真摯的情感,反映一個年輕牧人失戀後的鬱悶心情。


伊薩科夫斯基作詞、查哈羅夫作曲的一首俄羅斯民歌。查哈羅夫生於頓巴斯礦區一個礦長的家庭。1927年畢業於羅斯託夫音樂學院,1927-1928年參加紅軍,從1932年到去世,一直是彼亞特尼茨基俄羅斯民歌合唱團的藝術指導。《小路》也是他的作品。


清新純樸,語言平白流暢,具有濃厚的民歌風味。它不僅是愛情、平安、幸福的象徵,而且它把前線和後方聯結起來——後方的「燈光」這一直照耀著、溫暖著前言戰士的心,直到最後勝利。


關於這首歌的創作背景,薛範先生在《愛的羅曼史》裡,有如下介紹:「第二次世界大戰是1945年結束的。《在遙遠的地方》創作於1947年,寫的是炮火雖已停息,但戰爭的陰影仍未在心中完全消除的軍人的愛。」


蘇聯影片《蜻蜓姑娘》的插曲。這首歌是瑪麗諾在田野上遊蕩時唱的,曲調流暢活潑,尤其是副歌部分。


很老很老的歌,國內聽眾不會很陌生。這是中國人喜歡的蘇聯歌曲之一。這首歌是1932年蘇聯歌劇《新墾地》的插曲。


俄羅斯著名民間歌曲,以其合唱形式最為著名。「卡林卡」的俄文意思是「雪球花」,用來形容姑娘之美麗。所以歌曲內容無非是談情說愛,而且此曲的旋律比歌詞更簡單,但卻是了不起的創作,原因就是其獨特的合唱形式。


拉佐廖諾夫花了一整夜寫好了歌詞《不要責備我吧,媽媽》,又請劇院同仁配曲。一首膾炙人口的歌就這樣誕生了。在演出中女主人公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和熱烈感情深深打動了聽眾。插曲給聽眾留下深刻印象,此後這首歌不脛而走。


原詞有十段,舉杯祝酒,從祖國、人民、共產黨、史達林、陸軍、海軍、近衛軍等,一直到身邊的親友,從前線到後方。


《幸福鳥》是1981年拍攝的反映莫斯科奧運會賽事盛況的記錄片《體育,你就是和平》的主題曲,是因該屆奧運會而誕生的另一首著名的歌曲。由於中蘇文化交流隔絕多年,直到上世界八十年代後期,這首優美歡快的歌曲才傳入我國,但一直影響不大,熟悉者很少!


蘇聯列寧共產主義青年團的團歌,由伽裡契作詞、謝多伊作曲,創作於1947年。該歌曲是話劇《路途的起點》插曲,也是中國人最熟悉的蘇聯歌曲之一。


前蘇聯的一首表達純真愛情的歌曲,這首歌曲調歡快、流暢,60年代在我國很流行,為當時的年輕朋友們所喜歡。在60年代出版的《外國歌曲200首》裡就有這首歌。



是否也有一首歌

撥動你的心弦

歡迎講給我們聽

相關焦點

  • 當《這裡的黎明靜悄悄》變成歌劇電影
    導演滕俊傑1972年小說被搬上大銀幕,1973年獲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1975年又獲列寧獎金。2015年《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再次被翻拍,相比1972年版的整整三個小時,這次在時間上有了縮減,但感人依舊。而國內大多數觀眾,對於這一作品的印象,來自2005年毛衛寧導演翻拍的版本。很多人在多年後重溫時,才發現這部童年電視劇,原來是中國團隊製作完成的。而該片的中國歌劇版在2015年就已經登上舞臺,並且曾受邀到俄羅斯演出,其後又由滕俊傑導演將這部歌劇,拍攝成如今大家看到的歌劇電影。
  • 前蘇聯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劇情簡介及幕後製作
    來源:網絡《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是斯坦尼斯拉夫·羅斯託茨基執導的戰爭片,由伊琳娜·鮑裡索夫娜·舍夫丘克、奧斯特羅烏莫娃·奧麗加·米哈依洛芙娜、葉連娜·德羅邊科、安德烈·馬爾蒂諾夫等參加演出,於1972年12月6日上映
  •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它被稱為中國最熟悉的俄羅斯電影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有電視劇版本的,有電影版本的。電影是由蘇聯導演斯坦尼斯拉夫 · 羅斯託茨基 執導的,他參加過衛國戰爭。
  • 電影 |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它是2015版俄羅斯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片尾曲,帶我們又走進了那段既遙遠又熟悉的激情燃燒歲月。本周聽了世界名著《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瓦西裡耶夫的長篇小說,書中主要描寫了一場戰爭與六位主要人物的故事。
  •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另一種殘酷「致青春」
    無數文學經典影像化的失敗或平庸都證明了這一點。但是,還有一類文學經典,它們思想明晰,故事動人,文筆曉暢,能夠給銀幕化提供足夠的空間,讓銀幕的感染力足以與文字抗衡,甚至超過文字。蘇聯作家鮑裡斯·瓦西裡耶夫的小說《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就具有這樣的特質。小說原著於1969年刊登在《青春》雜誌上,竟一時洛陽紙貴,隨即發行單行本,成為當時的大眾文學暢銷書,並被指定為蘇聯中學生課外必讀書目。
  • 國家大劇院高清歌劇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一定要看!
    當歌劇與電影相遇,會產生怎樣的火花?或許能從國家大劇院攜手SMG電影團隊正在熱拍的原創歌劇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找到些許答案。
  • 如何評價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如何評價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所講述的是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在廣袤森林中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激烈殘酷的阻擊戰的故事。一個命運悲慘的準尉,一群命運多舛的女兵,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故事。這是一部反戰題材的影片,但又並不局限於此。它沒有特技,不製造視覺衝擊,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卻能給人以強烈的震撼,讓人「靈魂深處爆發革命」。
  • 中國首部8K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斬獲「盧米埃爾獎」
    國際3D先進影像協會第十一屆年度頒獎典禮日前在洛杉磯華納兄弟影城舉行,上海導演滕俊傑執導的8K全景聲長片《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榮獲最佳8K製作「金盧米埃爾」獎,這也是繼2015年3D京劇電影《霸王別姬》之後,滕俊傑第二次贏得這一美國主流電影獎項。
  • 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俄雙字幕下載收藏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俄雙字幕電影可以下載觀看了,高清哦,並且是免費的。 再來看看這部電影,根據蘇聯名著改編、經典翻拍的戰爭巨製《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你或許曾被其經典版影片打動,或許從父輩那裡聽過這個名字,或許對其一無所知,沒關係,下面列出幾點供大家感受一下。
  •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內容梗概《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是前蘇聯當代著名作家鮑裡斯
  •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經典永流傳
    因為電影已經不再是單純追求票房影響力的銀幕藝術,更是鼓舞精神振奮鬥志的最佳教材。比如我今天要講的這部俄羅斯經典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因為是經典,因為曾經感染了一代又一代民眾銘記歷史懂得愛國,《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這個感人的故事擁有了無數個話劇版本和至少兩部電影版本。小時候我偎依在父母身邊觀看的,是1972年的黑白影片;前不久我靜靜一個人看完的,則是2015年拍攝的新版影片。
  • 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俄雙字幕 譯酷字幕組傾情奉獻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俄雙字幕電影可以下載觀看了,高清哦,並且是免費的。 再來看看這部電影,根據蘇聯名著改編、經典翻拍的戰爭巨製《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你或許曾被其經典版影片打動,或許從父輩那裡聽過這個名字,或許對其一無所知,沒關係,下面列出幾點供大家感受一下。
  •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好聲音好電影就在這裡!
    今年是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反法西斯戰爭題材的經典之作《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再次被搬上銀幕。
  • 俄羅斯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提到《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鮑裡斯·瓦西裡耶夫(Борис Васильев)的同名小說。
  • 【風月談】《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女戰士的裸戲有湯唯色戒價值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女戰士的裸戲有湯唯色戒價值文/馬慶雲 剛剛在中國院線下架的俄羅斯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 電影紀實美學的新探索—以8K歌劇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為例
    8K全景聲歌劇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獲得金盧米埃爾獎,即是源於其舞臺藝術與現代電影技術成功融合。該片在聽覺上採用目前全世界最先進的杜比全景聲製作,營造出浸潤式聽覺效果;在視覺上,該片運用當前最先進的8K影像技術,讓經典的舞臺藝術通過科技手段,得到高質量的再現與傳播。
  • 《自己去看》,一部前蘇聯二戰經典電影背後的歷史真相
    在前蘇聯拍攝的眾多二戰電影中,有一部和《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不分伯仲的佳作《自己去看》,影片拍攝於1985年,2008年這部電影被英國電視臺評為「你去世前必須看的五十部電影」之一,影片從首映至今已經在二十多個國家放映過,是唯一一部獲得西方世界高度評價的前蘇聯二戰片,史匹柏承認《辛德勒名單》借鑑了其中的格調
  • 最能反映真實二戰的十部電影,網友看了都說好
    2《這裡的黎明靜悄悄》《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根據作家瓦西裡耶夫的同名小說改編,內容取自一個真實事件,展現了戰爭對於女性的摧殘。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在廣袤森林中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激烈殘酷的阻擊戰的故事。
  • 中國電影時隔4年再獲「金盧米埃爾獎」!8K電影《這裡的黎明靜悄悄...
    當地時間22日晚,國際3D先進影像協會第十一屆年度頒獎典禮在洛杉磯華納兄弟影城舉行,上海導演滕俊傑執導的8K全景聲長片《這裡的黎明靜悄悄》榮獲最佳8K製作「金盧米埃爾」獎,這是繼2015年3D京劇電影《霸王別姬》之後,滕俊傑第二次贏得這個美國主流電影獎項。
  • 為啥二戰電影裡蘇聯女兵都穿裙子,上戰場打仗不礙事嗎?
    ▲《這裡的黎明靜悄悄》中的蘇聯女兵徵兵號令一發出,蘇聯女性愛國熱情高漲,參軍異常踴躍,不滿18歲,或超過25歲,甚至已生兒育女的女性,都來報名參軍,短時間內就有50萬女性應徵入伍。為了保衛國家,短時間內徵集如此多的女兵容易,但是配發軍裝很難。因打仗都是男人的事,蘇軍從來都沒有設計女兵軍裝,於是就因勢就事,把當時歐洲流傳很久的裙子作為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