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個「白日夢」丨心理雜貨鋪

2021-01-18 騰訊網

編者按: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編輯王日出在中科院之聲開了一個雜貨鋪,鋪子裡有各種有趣的心理學百貨。歡迎大家沒事過來逛逛。

2020年我看的最後一部電影是《心靈奇旅》,想必不少人已經推薦過。電影的主旨,簡單來說就是「生活在當下」。當然,我們並不是每時每刻都能聚焦在當前的事情上。比如電影裡就有些人處於「神遊」狀態,在做「白日夢」。自我報告的調查顯示,人們平均每天有20%的時間在走神。而用更為客觀的APP實時追蹤,每隔一段時間就提醒人們報告此時有沒有「走神」,結果發現46.9%的清醒時間我們都在走神,其中在工作的時候最經常走神,所想的多是不快樂的事情。

「白日夢」是人在清醒狀態下出現的帶有幻想情節的心理活動。白日夢是一種走神,注意脫離了當前的任務,沉浸在自己的思維、感受和情緒當中,因而幹擾或者中斷了對於外界信息的感知和加工,對工作效率甚至安全都可能造成負面影響。比如在上課或者考試這些需要持續注意的任務時發白日夢,會影響學業表現,而在開車或者從事需要高度專注的工作時發白日夢,更可能造成事故。

但白日夢也有好的一面,比如能促進創造力。我們的大腦非常勤勞,總是在積極地尋找著刺激或者進行思考。我們在白日夢裡神遊並不是完全浪費時間。實際上,創造力高的人往往會花不少時間「發呆」,探索新的可能、建立新的聯繫或者回味曾發生的事情。在一個不要求專注於外界信息的環境中,白日夢可能表現出更多有好處,發散性的思維更容易出現靈光乍現的頓悟時刻。

很多人也很享受簡單而寧靜的「白日夢」,讓我們能夠暫時逃離紛繁的現實,透一透氣、讓大腦得到休息。「白日夢」是一個跟自己獨處的機會,讓我們停下來,感受內心、反思自我、計劃未來。雖然目前尚未搞清楚「白日夢」影響人體身心健康的確切機制,但有證據顯示這種大腦活動對免疫系統起著良性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白日夢」也能讓大腦的左側從語言活動中解脫並處於休息狀態,讓右腦充分發揮形象思維能力,從而使善於語言思維和用右手勞動者的疲勞得以消除。

不過很多時候,「白日夢」並不會讓我們更開心。在最前面說的研究中,除了報告自己有沒有走神、想的內容是什麼,還要報告此時此刻的心情和感受。結果顯示,走神時候的情緒比專注的時候差,即便手頭的工作並不有趣,或者走神想的是些開心的事,專心在任務上的情緒也會更好。

「白日夢」與注意控制和元意識(意識到當前自己的注意內容)有關。從神經活動的角度,與默認網絡和執行控制系統的活動有關。同一個人在不同情況下,「發白日夢」情況也相對穩定,容易走神的人在不同場合都容易走神。認知能力較低、衝動性強或者控制力較差的人,就更容易走神。另外,也有研究發現某些人格特點也跟白日夢有關,比如內向的人更容易做白日夢,而盡責性強的人則較少做白日夢。

但不容易走神的人在某些情況下也更容易走神。當我們感到無聊的時候,比如眼前的事情沒有辦法給我們足夠的新鮮感或者太過簡單,又或者任務太難而不想再進行思考,就可能走神。缺少睡眠和壞心情也會讓人更容易走神,這是由於這些不良的情緒和身體狀態會降低認知控制,因而更容易分散注意力,讓不受控制的念頭跑出來。

在《心靈奇旅》中,幾個處於冥想狀態的高人,幫助「心不在焉」的精神回到了本元。冥想的確可以提高覺察、集中精神、減少白日夢和走神。冥想和正念讓我們聚焦當下,比如我們可以練習把注意力集中於某些平常不注意的地方:比如集中注意身體的某一部分、注意腦海中某種想法、注意身邊某一個人、甚至集中注意想像自己與宇宙合為一體。這樣努力地集中注意30-60秒,就可以很有效地把自己的「神」拉回來。有時候也可以藉助一些外界的刺激,讓我們感受到所處的環境或者周圍的事物。比如一些觸摸一些柔軟或粗糙的物品,感受到這樣的觸覺,或者深深呼吸,感受空氣中的味道,或者像電影裡感受一片樹葉降落到手心,都可以幫我們「回到當下」。

有句話叫「老神在在」,我心安處是故鄉。北風蕭瑟、窩在有暖氣的房間裡曬太陽,發夢也罷、清醒也罷,活在當下,才能享受生命的饋贈。

來源:PsyCh Journal 雜誌

相關焦點

  • 總得做點兒白日夢丨牆上的故事番外篇
    做白日夢也是一種能力
  • 心理分析:經常做白日夢是不是一種病?
    幻想的第二個作用,是緩衝負面情緒的衝擊:擁有幻想夥伴的孩子,大約有四分之一都經歷了關於「分離」的重大變故:父母離異、和自己關係親密的親人過世等。幼小的孩子還不能接受失去至親,通過幻想夥伴緩衝這份失落。但是,幻想者一旦停止想像回歸現實,感受到生活和想像的落差,反而會承受更大的心理壓力,身心十分疲憊。適應不良白日夢沒有被正式收錄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V),而是被看做焦慮症、多動症和強迫症的並發現象,但是許多心理學家認為,應當把適應不良白日夢當做單獨疾病對待。
  • 「藥神們」的道德困境丨心理雜貨鋪
    編者按: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編輯王日出在中科院之聲開了一個雜貨鋪,鋪子裡有各種有趣的心理學百貨。
  • 做白日夢能幫人們驅散孤獨?
    做白日夢可謂是一大人生樂趣。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能讓你的思緒暫時逃離無聊的會議和冗長的隊伍。然而,這些看似無害的消遣,卻是一把雙刃劍。雖然有研究發現做白日夢能夠提高人們的創造力,但同樣也有研究人員提出,白日夢會危害人們的心理健康,甚至會影響智力。在我們了解它的弊端之前,先來看看白日夢積極的一面。
  • 做羞羞的白日夢,究竟會有哪些好處?
    尤其當我們回想起過去的經歷,想像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或者嘗試去理解別人在想什麼,做道德抉擇的時候,「默認模式網絡」就被激發。當「默認模式網絡」活躍的時候,它就會產生一些跟外界事件無關的想法.正是這些不著邊際的想法,組成我們平時的幻想和白日夢。做白日夢時 V.S 認真工作時 大腦活躍區域的不同腦科學家 Buckner 的研究指出,「默認模式網絡」的存在,是來幫助我們探索內在體驗的。
  • 狼心狗肺是人類對我們最荒謬的污衊丨心理雜貨鋪
    編者按: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PsyCh Journal編輯王日出在中科院之聲開了一個雜貨鋪,鋪子裡有各種有趣的心理學百貨
  • 陳漢典,別做白日夢了!
    不同於這兩位主角,有一個人,他在康熙的角落站了六年,做了六年的配角,卻依然以這樣的方式,成為了人們心中《康熙來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是陳漢典,一直以配角的身份出現在角落,可依舊想做一個主角。別人說他異想天開,說他的主角夢不過是白日夢,他還是堅持做著不被人看好的「白日夢」。
  • 在理想與現實之間,做個白日夢吧
    同時,小丹是一個活得很通透的人,追隨自己的內心,做決定不會拖泥帶水,就連最後的自殺也是乾淨利落,不給任何人留下麻煩。丁元英努力地從意識形態的角度去參禪,去解讀人性,文化屬性,有一種超然於上,居高臨下俯視一切的感覺,他的身上缺少的恰恰是市井與煙火氣息。小隱隱於野,大隱隱於市。個人覺得丁元英其實是在出世與入世之間進行思考和選擇的,小丹的出現與愛讓丁元英更好的入世。
  • 陰謀論易碎,陰謀論者難攻 丨心理雜貨鋪
    編者按: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編輯王日出在中科院之聲開了一個雜貨鋪,鋪子裡有各種有趣的心理學百貨。
  • 【酷評】東京「白日夢女」們的白日夢
    《東京白日夢女》改編自東村明子的同名漫畫,自2014年5月開始連載,累計發行超過180萬部。講述了愛做白日夢的大齡單身女主人公倫子為了追求幸福,在戀愛和工作中陷入苦戰的故事。小編沒有看過原著漫畫,但衝著如此高的人氣和推薦自然忍不住追了下去,究竟「白日夢女」做了那些白日夢?
  • 做羞羞的白日夢,都有什麼好處?
    尤其當我們回想起過去的經歷,想像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或者嘗試去理解別人在想什麼,做道德抉擇的時候,「默認模式網絡」就被激發。當「默認模式網絡」活躍的時候,它就會產生一些跟外界事件無關的想法.正是這些不著邊際的想法,組成我們平時的幻想和白日夢。做白日夢時 V.S 認真工作時 大腦活躍區域的不同腦科學家 Buckner 的研究指出,「默認模式網絡」的存在,是來幫助我們探索內在體驗的。
  • 《東京白日夢女》做白日夢沒有任何理由。
    key這個人,看了前半部分,是不懂他到底喜不喜歡女主的,像是玩玩,又時時提點女主,諷刺她總愛做白日夢,不好好過好自己的生活。話又說回來,白日夢而已,誰不會做?既然生活不如意,當然是會想一些事情讓自己不那麼狼狽,做白日夢沒什麼理由,人沒有必要規規矩矩地做做自己的事,什麼也不幻想,不多想,這樣的人,沒有靈魂。
  • 《東京白日夢女》:多少人會像這樣做白日夢呢?
    在大學的小姐妹們,你們是不是也經常會在一起八卦班級裡誰又和誰鬧脾氣了,誰誰誰喜歡隔壁宿舍的女生我們宿舍怎麼到現在沒有人脫單呢這樣的事情呢也許在半夜的時候,你們打著小手電,一起幻想自己未來的男朋友會是什麼樣或者幻想自己以後會做什麼工作,在什麼城市會幻想以後的你們,能不能再像劇中的三個小姐妹一樣,一直聚會。
  • 買經歷讓人更快樂丨心理雜貨鋪
    編者按: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編輯王日出在中科院之聲開了一個雜貨鋪,鋪子裡有各種有趣的心理學百貨。歡迎大家沒事過來逛逛。 現在的購物節越來越多,但雙十一仍然是眾多「購物節」中最受人關注的一個。
  • 丨心理雜貨鋪
    編者按: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 PsyCh Journal 編輯王日出在中科院之聲開了一個雜貨鋪,鋪子裡有各種有趣的心理學百貨。
  • 20021期雙色球開獎結果,二等獎116注,彩民道,又做了個白日夢
    20021期雙色球開獎結果,二等獎116注,彩民道,又做了個白日夢。昨晚雙色球開獎後一位彩民說:生活中要不斷認識自己才明白最想要的是什麼東西,有些得不到的追求了也只會是一場空,而那些最值得珍惜的往往放棄了。
  • 廈門丨海邊漫步,雜貨鋪,戀愛浮想
    「要說我從旅行地帶回來了什麼,除了少數土特產,就只有幾段光景的記憶了。然而那風景裡有氣味、有聲音、有肌膚的觸感。那裡有特別的光,吹著特別的風。人們的說話聲縈繞在耳際,我能回憶起那時心靈的顫抖。但我覺得廈門並不是一個適合「打卡」的城市。我喜歡的廈門,是關於海風、雜貨鋪、茶館與咖啡館的。不同地域與四季流轉下,有著不同情緒的海。也許是這座城市文藝氣質與閩南氣息的沾染,廈門的海,總讓我想起夏日在鎌倉海岸邊談戀愛的少年少女。
  • 最喜歡做白日夢的三個星座男,是放棄行動?還是拒絕幫助?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十二星座當中,最喜歡做白日夢的星座男生有哪一些呢?第一名:雙子座雙子是個十足的嘴炮,很多時候只會出一張嘴,噼裡啪啦說個不停,不管什麼事情總喜歡誇下海口,什麼事情在他們嘴裡說出來都十分的容易,不管什麼事情求他們,他們總是滿口答應。
  • 《東京白日夢女》少做白日夢,多幹實事
    但是看完之後只能打個三星吧。3個從家鄉一起到東京的30高齡少女,單身是她們的共同點,都有著對愛情的渴望。每個人都會做白日夢,嚮往好的生活,但是不能底線和原則我覺得是應該有的。但是同時它又是有正能量的,比如說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就像倫子一開始的編劇之路,明明很努力了,但是一直沒有成功。這部劇也給我打了雞血,如果一直堅持下去,就有成功的可能。我們明明不是很成功,但是卻喜歡討論著別人我們沒有的東西,挑三揀四,以為如果換到自己身上可以把事情做得比她們好,等到實操的時候才發現原來比她們還爛。
  • 「白日夢」英語怎麼說?
    當你看到一個人不由自主地嘴角上翹,你也許會說,這個人可能在做白日夢。那麼白日夢的地道英語怎麼說呢?Daydream 白日夢daydreamer 空想家比如:Abby likes daydreaming in class. Abby喜歡在上課的時候做白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