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華策出品的家庭成長治癒劇《以家人之名》今日迎來收官,該劇講述了3個原生家庭有缺失的孩子組成了一個非血緣關係的家庭,一家人互相扶持、彼此治癒的故事。播出以來熱度爆棚,收穫了無數觀眾好評。
在偶像劇、古裝劇、都市劇霸佔螢屏的今天,《以家人之名》另闢蹊徑聚焦家庭題材,用溫暖而質樸、輕鬆又深刻的方式傳遞了生活的溫度,揭示了家庭的真諦,感動人心。
聚焦成長,解讀原生家庭
近兩年我們開始意識到原生家庭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人性格的養成,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而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來治癒。成年時拼命尋找的或許就是童年時不曾擁有的。
被同學稱為&34;的凌霄,看上去總是高冷疏離,除了女主李尖尖之外,與其他女生說話都不超過一百句。不愛與人交往,追根溯源還是因為他有一個令人自閉的童年。父親凌和平因為工作時常忽略家庭,兒子女兒都交給陳婷一人照看。母親陳婷則歇斯底裡,甚至將喪女的痛楚轉嫁到凌霄身上。如此龐大的陰影籠罩下,孤獨便像一顆種子從此在凌霄的心底生根發芽。
同樣是被親人遺棄的賀子秋,他的記憶裡少了愧疚自責,多了憤怒不甘。不甘於自己為什麼被父親、母親雙雙拋棄,甚至於自我懷疑、自我厭棄。這也造就了他性格中極強的自尊感,拒絕接受別人的憐憫。
雖然是親生父母,卻並沒能盡到父母的責任,甚至還帶來了將會背負一生的傷痛,不禁讓人深思,家人究竟該如何定義?
跳出血緣,重新定義家人
該劇中的慈父擔當李海潮,雖然與凌霄、賀子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卻親身示範了如何做一位盡職盡責的&34;。
孩子最好的起跑線其實是家人的愛與關懷。雖然家庭條件並不富裕,但一日三餐,無論多忙多累李海潮也一頓沒有落下。每日起早貪黑,變著花樣的為三個孩子擺上香噴噴的飯菜。
同樣是生活在單親家庭的李尖尖,母親的離世卻並沒有給她帶來童年陰影,她依舊活潑樂觀是家裡的開心果,而這一切都要歸功於李海潮的教育方式。李海潮用&34;這樣溫柔的童話緩解女兒對母親的思念。
在待人接事上,李海潮也總是以身作則,用寬厚善良的為人將三兄妹也教育成了正直溫暖的人,從小就懂得&34;。李海潮的父愛也很大程度上治癒了三個孩子童年的不幸。
有笑有淚,詮釋家庭真諦
凌霄與賀子秋父母的失職,與李海潮作為養父的盡責,讓我們明白&34;一詞並非只由血緣定義,而家庭的真諦同樣在劇中有所體現。
養子賀子秋因為兩次被父母拋棄,極其缺乏對家庭的安全感,因此執著於想要和李尖尖出現在同一個戶口本上。李尖尖的一番話點醒了他,&34;
即使是婚姻關係,也只是暫時成為家人,一旦不再珍惜和愛護,關係也會瞬間分崩離析,如同凌霄的父母凌和平與陳婷,又如賀子秋的父母趙華光與賀梅。《以家人之名》借李尖尖之口傳遞了對家庭的獨到理解,&34;
誠然,有血緣關係的不一定是合格的家人,在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本戶口本,上面寫著最值得感恩和珍愛的人。而家庭成員之間的相處也不該仗著血緣而隨意怠慢,更應該用心經營,我們一同分享生活的快樂,也共同面對人生的苦楚。
《以家人之名》重新定義了&34;一詞,傳遞了關於家庭的真諦,有笑有淚,溫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