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聲之形》被京阿尼做成TV的話,估計就不會有那麼多小夥伴不理解男主女主的行為了。
西宮太太和奶奶在聲之形中是非常重要的人物,因為有了這兩個人物角色的刻畫,西宮的很多行為才能解釋得通,包括女主喜歡男主,女主為何對誰都不生氣,只會道歉。
(有時間的小夥伴可以補補漫畫,不劇透。西宮太太你是最棒的)
聲之形更多的是一種感情與思想的傳遞,只有好好傳遞給對方了,才能理解對方,和對方相處。漫畫從頭至尾都刻畫的很好,下面內容有漫畫劇透:
1.開始石田欺負西宮,是因為想傳遞給對方,你給大家添麻煩了,當然方法不對,所以造成後續劇情發展(5年級到初二這段時間三觀處於半懂狀態,校園欺凌很多也是這個時期)
2.石田糾結於朋友的定義,因為西宮轉校後自己的「朋友」變成欺凌自己的對象,對「大家一起做點什麼事就是朋友了」感到懷疑。還是沒有傳遞到各自的感情。
3.西宮妹妹拍照屍體,為了想讓西宮明白,死是多麼可怕。但是沒有和西宮好好說,西宮一直以為自己給別人添麻煩了,還是選擇自殺。
西宮性格很多小夥伴感覺怪異,個人的感覺是,家庭破裂,西宮太太性格轉變,西宮妹叛逆等因素,都是因她而起,所以同學欺凌的時候西宮第一反應就是:「我又給大家添麻煩了嗎?」。甚至到後面發展成:「我和誰在一起誰就會變得不幸」這樣的感情。不單單是天堂說的慫那麼簡單。
至於西宮為何喜歡石田,很多小夥伴感到非常突兀不理解,在這裡個人理解是,西宮一直以來都認為給別人添麻煩而逃避自己的感情,當石田憤怒地捶向西宮(沒錯!其實是石田先打的西宮!),並向西宮傳遞:「你肯定也很不爽別人,為何不表現出自己的感情呢?」(原句忘了,大約這個意思)的時候,西宮開始了自己感情的第一次釋放,和石田打了一架。後續有個細節是,西宮妹妹回憶時說過:「在那一天,姐姐終於露出了不一樣的表情。」相當於石田在西宮心裡種下了個種子(所以你們看要從娃娃抓起!)
其實現在看開了,也就想明白了,路過的人只是不想攤上麻煩,人性嘛,不都是這樣,如果有一個成績不是很好,長得也不是很好看,也不喜歡和人說話,而且還有人欺負,在你們班上的話。
如果你去幫助,你會和她一樣受欺負,被班級裡排斥,最後讓那位女孩子覺得愧疚,覺得自己連累了你,你卻和她成為很好的朋友,但上學還會受到許多欺負,排斥。
如果你什麼都不做,當個路人,為了不受欺負而和大家一樣欺負她或者當什麼也沒發生,你要和別人談論女孩,才可以不被欺負,以至於你收穫了許多朋友,卻傷害了女孩。
如果你沒經歷過這種事,你會選擇第一種,沒有傷害女孩,但是,當你真的遇到這種事情,你會選擇第二種,人都害怕孤獨,害怕被排斥。就像一個天天被同學欺負的人和n個同學,你會選擇哪一個,當然選多的,你如果和女孩站在一起,你會和班上其他的人鬧僵,本來只欺負那個女孩的,現在要欺負你們兩個。
人性不都這樣,自私,為了自己卻不去考慮別人的感受,換作是你們,如果有個人在你受盡欺負的時候伸出一雙手來幫助你們,站在你的這一方這是有多幸運的一件事,可惜這種人太少太少,並且,因為你自己,而牽扯到別人,又有誰會希望呢。
冷眼旁觀的人,他們不是無情,他們只是為了自己不被欺負,反而那些帶頭欺負你的人,才是世界上永遠不可原諒的。
校園霸凌不是你們想的那麼簡單,不是孩子一天兩天就會忘記的事,它是陪伴孩子一生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