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獨立章節的歡樂惡搞小故事之外,是一出科學幻想悲劇。
本格推理是一種常見的偵探小說流派,它以推理解密為主,注重邏輯而不注重現實。
本格推理有幾種常用的詭計類型:
以橫溝正史的《本陣殺人事件》為典型的密室殺人詭計。
密室殺人本格推理意為通過設立一個看似無法逃離的密室,由偵探推理出兇手行兇,逃離到製造密室的全過程。
以克裡斯蒂的《無人生還》為典型的孤島殺人詭計。
孤島殺人是將受害人和兇手一起孤立在一個場景內,由偵探推理出兇手殺人的過程並最終指認兇手的本格推理類型。
還有以《古佃任三郎》第一集為代表的《漫畫家殺人事件》
死前留言意為偵探通過破解被害者死前留下的晦澀信息,從而指出兇手的推理類型。
日本是本格推理作品的出產大國,日本作者在本格推理方面玩出的花樣已經遠遠超過常見的本格推理詭計。
老子就是最正宗的本格推理名偵探!
可以說本格推理現在已經成為了日本推理小說的代名詞。
在日本本格推理生命力如此旺盛的當下,卻有一個日本漫畫家,在自己的漫畫裡運用弱智的橋段,輕鬆詼諧地嘲諷了一次本格推理。
這個漫畫家叫石黑正數,這本漫畫則叫做《外天樓》。
《外天樓》是一本單元劇形式的科幻懸疑推理漫畫,標題「外天樓」取自書中一棟公寓裡居民的稱謂。最早「外天樓」是一個暴走族組織的名字,暴走族把自己組織的名字寫在公寓的牆上,於是公寓的居民就以「外天樓」自稱了。
雖然《外天樓》裡有推理的橋段,但是這些推理橋段大多都是在惡搞。
石黑正數正是通過這些惡搞的推理橋段,來嘲諷本格推理中常見詭計的。
搞笑有趣,用惡搞而牽強的推理橋段嘲諷本格推理
《外天樓》第四話「麻煩的館」中,石黑正數通過一個讓人笑噴的密室推理嘲諷了密室殺人的慣用套路:密室套路一定要新奇,不落俗套,這樣的密室推理看著才帶勁。
「麻煩的館」講述了一起發生在外天樓裡的死亡事件。
事件中的死者是現年54歲的下井。
下井死亡的時候仰臥在床上,房間整理打掃得十分乾淨,只有墩布靠在窗邊。現場沒有打鬥痕跡,門上了鎖,鑰匙在死者的口袋裡,只有一扇鋼化玻璃窗略微打開了一角。
下井家住在高層,無法用來逃跑的鋼化玻璃窗,無法從外面打開的正門。
這果然是本格推理作品中常見的——密室殺人事件!
遭遇密室殺人事件的年輕警官立即檢查房間,並迅速結合現場的狀態,對兇手如何製造密室進行了推理。
推理的結果是:犯人正是掌握了井下怕麻煩的習性,利用井下的生活習慣,成功將屍體運送到密室裡去的。
井下的生活習慣又是什麼呢?
井下家樓下拉麵店老闆的證詞可以說明:井下是個很怕麻煩的人。
從本格推理的常識來看,長成這樣的傢伙不會是兇手,因此他的話是可信的。
因為怕麻煩到一定地步,所以井下回家的方法都跟普通人不太一樣。
因為嫌棄自己居住的D棟每次都要繞遠回去,井下每次回家都是先來到C棟的頂層,因為C棟的頂層正對著自己家的窗戶。
接下來是年輕警官的絕妙推理,請看示意圖。
通過年輕警官腦洞突破天際的推理,兇手是在殺死井下後,直接將井下通過C棟屋頂丟進自己家裡的。
為了證實自己的推理,年輕警官還讓自己的前輩配合自己模擬現場的情況。
老司機居然成功了!
年輕警官正在為自己揭穿謎底而感到高興的時候,驗屍報告出來了。
一份具有科學依據的驗屍報告,輕易將年輕警官充滿荒誕色彩的推理全部推翻。不光是屍體的運送方式,連井下回家的生活習慣都推理錯了。
在「麻煩的館」這個單元裡,石黑正數藉由想像力豐富的本格密室推理得到的錯誤結論和科學手段還原的事件真相進行比對,藉以嘲諷密室殺人推理的套路化和不真實性。
如果說「麻煩的館」裡,對於密室的推理還有些依據可循的話,第5話「小精靈殺人事件」中的推理則更加無釐頭,更顯得牽強。
這次的死者是著名的「人工生命學權威」鬼口獰牙。
鬼口獰牙是在前往車庫的路上被刺身亡的,在現場勘查過程中,年輕警官發現了一條重要線索:死者身前用血寫成的「三十」字樣的痕跡。
圍繞著「三十」字樣的死前留言,年輕警官的本格推理能力再次發動。
她先將鬼口留下的「三十」分解成為「十」「三」「川」這樣的單獨符號,再將這些符號任意拼接,成功將曾經和鬼口呆在一起的一行人全部拉進了嫌疑人的行列。
當發現僅僅通過名字無法排查出兇手後,嫌疑人們提出「三十」極有可能是數字「30」的變體。
於是在場的人不管年齡,生日,還是座位,只要跟「30」數字契合的都變成了嫌疑人。
因為所有人都是嫌疑人,這樣沒有辦法找到真兇,年輕警官想到了新的排查方式。
那就是:打分。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死前留言的信息,不論從名稱,年齡,生日還是座位來排查,符合一項就得1分。
於是,這場關於死前留言的滑稽鬧劇一直持續到獨得5分的「最佳嫌疑人」出現。
誰知道年輕警官準備宣告破案的關鍵時刻,警方接獲一條消息:兇手投案自首了。
從這起案件當中,年輕警官學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推理經驗:死前留言,一定要寫得通俗易懂。
雖然石黑正數通過年輕警官的牽強推理再一次嘲諷了本格推理的既定套路。
但是從「小精靈殺人事件」開始,《外天樓》讓人意想不到的結局開始逐漸露出了真面目。
《外天樓》本身就是的一本有著讓人意想不到的結局的科幻推理漫畫。
這種「意想不到」來自於《外天樓》巧妙的結構和精湛的推進視角。
結構精妙,將主線反轉深埋於惡搞橋段之中
《外天樓》採用單元故事的形式來表現結構,再用一條主線將這些單元故事貫穿起來。
運用這類結構的作品比比皆是,著名的推理漫畫《名偵探柯南》使用的也是這種結構。
但是《外天樓》將這個結構玩出了花。
《外天樓》全書分為9個單元故事,作為埋藏在這9個單元故事裡的主線,一直到第6話結束,作為讀者仍然不知道主線究竟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隨著第7話之後對主線情節的推進,第1話到第6話和主線的聯繫才被全部揭開。
再回頭翻之前的單元,會出現「原來是這樣」的感覺,驚喜之情溢於言表。
《外天樓》是如何做到將主線劇情一直隱藏到全書結尾的呢?
這得益於作者石黑正數對於單元故事和主線故事不同的敘事處理方式。
《外天樓》裡的每個單元故事結尾都有一個讓人意外的反轉,反轉之後的故事趨於完整,可以完全當作一個小短篇來閱讀。
第3話「罪惡」有一個相當大的反轉,和一個相當隱蔽的反轉。
這6個獨立故事以線性敘事的方式發展,從開始經歷一次反轉直接到達結局,主次分明且情節完整。
但是在這些線性敘事的獨立故事之外,《外天樓》的主線採用了非線性敘事的方式來推進,石黑正數將主線的線索和細節小心翼翼地藏進前6個線性敘事的獨立故事當中。
讀者在閱讀前6個獨立故事的同時,潛意識裡接收了主線的殘片,但是沒有情節的支持,這些殘片不具備任何意義。直到第7話開始,主線推進,前面的殘片才被聯繫起來。
除了敘事方式的巧妙安排之外,《外天樓》情節推進的視角也是讓人感到意外的重要因素。
智商壓制,最終真相讓人完全難以置信
《外天樓》用單元故事裡弱智的本格推理橋段來諷刺傳統的本格推理作品,但是在漫畫將這些單元故事進行串聯的時候,使用的正是本格推理作品常見的解密手段:不斷追求真相併最終揭露真相。
作為漫畫當中絕對的智商擔當,小姐姐成功起到了掩人耳目的作用。
在雜亂的線索和複雜的敘事手段之外,《外天樓》的真相併沒有通過一個看透全局的人的視角去進行推理和分析。
對於角色視角的限制讓整本漫畫的主要線索無法捉摸。
有趣的是,漫畫裡的角色全都沒有搞清真相的全部,反而讀者在閱讀到某個節點的時候,可以輕鬆自如地將主線的真相拼湊出來。
如果把《外天樓》當作本格推理漫畫閱讀的話,這本漫畫當中真正的名偵探正是讀者自己。
但是當你以為自己聰明絕頂,已經獲得這本漫畫最後的真相的時候,石黑正數嘿嘿一笑,用事實無情地抽打了你的臉。
抽臉的事實不在這裡劇透,請讀者自行閱讀原著去體會。
最後還能說兩句的,是《外天樓》的結尾。
作為從開頭歡樂到結尾的漫畫,《外天樓》還有一個出人意料的悲傷結局。
在揭開所有的謎底之後,承載真相的兩個人最終倒在大雪中。
至於最後究竟發生了什麼,請大家去漫畫裡尋找答案吧。
為什麼《尋夢環遊記》感動了中國人
《歡樂樹和他的朋友們》:血腥毒雞湯
為什麼你身邊沒人討論《哥譚》
這5種改變人生的神藥,你最想要哪個
《雷神3》:女人很重要,但愛情不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