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發起「紀錄片守護者計劃」,修復新中國第一部彩色紀錄影片

2021-03-03 百度

2016年,國內最後一條膠片生產線關閉,膠片紀錄片逐漸地離我們遠去……

▲ 中國最後的膠片生產線,圖片來自網絡

數百年來,人們通過一卷卷膠片真實地記錄了這個世界,留下數以萬計的經典作品。這些具有特殊價值的優質內容,由於時間久遠和保存技術等問題正面臨消逝。如何挽留這些經典,讓曾經的光影藝術永久保存,成為目前最大的挑戰。

▲ 老膠片,圖片來自網絡

百度 · 好看視頻攜手我國國家級電影檔案館——中國電影資料館,啟動「紀錄片守護者計劃」,共同修復紀錄片《解放了的中國》。

 

▲ 《解放了的中國》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紀錄片,1950年由蘇聯和中國聯合攝製,還曾經獲得過1950年的史達林獎金

不僅如此,「紀錄片守護者計劃」還將利用百度的流量優勢幫助更多優秀的經典內容呈現在大眾面前。

🎥

發現優質的力量

在光影中重溫歷史

 

在剛開幕不久的2018年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百度正式公布了與中國電影資料館的合作。

不僅將共同修復新中國第一部彩色紀錄片《解放了的中國》,還計劃將修復後的紀錄片精華片段通過好看視頻 App、百度 App 進行全網推送,讓大眾通過鏡頭追溯到那個時代。

 

▲ 從左到右:好看視頻副總經理安承海、好看視頻總經理曹曉冬、中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孫向輝、中國電影資料館事業發展部主任黎濤

 

▲ 國家一級導演、中國電影資料館事業發展部主任黎濤(中)分享修復紀錄片的那些事

 

 🎥

在光影藝術的海洋裡徜徉

做舊時光修復的守護者

 

「如果我們不再用數位化的方式將這些珍貴的畫面和故事保存下來,那它們就可能再也沒有了」。王崢作為電影資料館的一名電影修復工程師,數年如一日地坐在電腦前做著同樣的工作。

老膠片的修復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在時間的消磨之下,膠片逐漸風化、發黴,膠片上會出現各種各樣的髒點,修復者需要對髒點手動進行一幀幀的修復,整個過程重複而繁瑣,這就考驗著修復者的耐心和對膠片材質、內容、色彩的把握程度。

 

▲ 修復前後對比

 

王崢提到,在膠片修複色彩的調色過程中也經常鬧出很多烏龍,會由於對內容的不熟悉而出現「顛倒黑白」事件。這就要求修復者在調色修復中不能一味地根據自己的直覺添加顏色,需要真正地融入場景再完成修復。

老膠片的修復是一場遠而難的徵程,而膠片修復者們正在通過自己的堅守和努力去守護這段逝去的舊時光。

▲ 《解放了的中國》部分修復後鏡頭

  🎥

讓曾經真實的美好永久流傳 

讓舊時光更好看

 

修復經典膠片紀錄片是一場與時間的較量,修復不是目的,是讓經典重現的同時,去思考如何讓這些光影藝術在當今發揮深層次的文化價值。

百度 · 好看視頻正在行動,修復經典的老紀錄片,發掘優質紀錄片中的價值,通過當下流行的短視頻形式,讓大家通過鏡頭了解當時的年代、讓傳統文化一點點回歸到日常生活中來、讓曾經真實的美好永久流傳、讓舊時光更好看。

 

明年是建國70周年,百度 ·好看視頻將聯合中國電影資料館舉辦多場公益展映會,獻禮祖國!

相關焦點

  • 「紀錄片守護者」計劃啟動,修復新中國首部彩色紀錄片
    12月12日,以「發現優質的力量」為主題的百度·好看視頻2018紀錄片峰會在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舉行。會上,百度好看視頻與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達成戰略合作,推出「弗拉哈迪」、「紀錄片合伙人」與「紀錄片傳承」三大計劃,深耕紀錄片領域優質內容。
  • 「紀錄片守護者」計劃啟動 修復中國第一部彩色紀錄片
    12月12日上午,在2018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上,中國電影資料館與百度·好看視頻合作啟動了「紀錄片守護者」計劃,宣布將共同修復新中國第一部彩色紀錄片
  • 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彩色紀錄片被修復,竟比大片還震撼!
    百度好看視頻攜手我國國家級電影檔案館——中國電影資料館啟動「記錄片守護者」計劃,共同修復紀錄片《解放了的中國》,並利用百度的流量優勢幫助優秀的經典內容更多呈現在大眾面前。《解放了的中國》,是新中國第一部彩色紀錄片,1950年由蘇聯和中國聯合攝製,還曾經獲得過1950年的史達林獎金。
  • 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啟動「守護者」計劃
    本報廣州12月12日電  (記者賀林平)12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廣東省政府主辦的2018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進入第二天,中國電影資料館聯手百度好看視頻實施的「紀錄片守護者」計劃正式啟動。
  • 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4K修復後入圍「坎城經典」
    《祝福》修復前後對比。 坎城當地時間7月15日17時,2020坎城電影節揭曉經典單元入圍影片,該單元由25部劇情片和7部紀錄片組成,由上海國際電影節組織修復和申報的4K影片《祝福》成功入圍。 1956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演員白楊、魏鶴齡等應邀主演了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攝製的新中國第一部彩色故事片《祝福》。
  • 國寶級珍貴文獻影片修復版,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昨晚7點,新中國第一部彩色紀錄片《解放了的中國》(修復版)在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小西天藝術影院首映。
  • 新中國拍攝的第一部西藏紀錄影片《解放西藏大軍行》
    《解放西藏大軍行》這是新中國成立後拍攝的西藏影片人民紀錄電影事業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1947年10月,延安電影製片廠解體之後成立了西北電影工學隊。東北電影製片廠有「新中國電影的搖籃」的美稱。從成立之初,東北電影製片廠就確立了以生產新聞紀錄片為主的方針。從1947年初至1949年7月,該製片廠向東北各地派出32支攝影隊,拍攝了30多萬英尺關於東北解放戰爭的新聞紀錄電影素材,這些素材被編入17輯雜誌片《民主東北》(其中的13輯全部為新聞紀錄片)。
  • 開國大典彩色畫面!俄羅斯首播新中國成立彩色紀錄片,太珍貴了
    新中國成立之初,蘇聯派出17人攝影團隊,來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使用彩色膠捲記錄下當時的重要事件和珍貴的民俗風景畫面。近日,作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中俄建交70周年的禮物,全俄國立電視廣播公司將其製作成系列紀錄片《中國的重生》,於9月16-29日在俄羅斯24頻道和1頻道播出。
  • 思政課 | 彩色紀錄片《中國的重生》(1-2)
    (圖片來源:俄羅斯衛星網報導截圖)關於新中國成立的彩色紀錄片
  • 紀錄片《大上海》《代號「221」》《彩色新中國》,用鏡頭講述新中國70年發展歷程
    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9月23日起,由SMG紀錄片中心製作的《大上海》《代號「221」》和《彩色新中國》三部紀錄片,將先後登陸東方衛視和上海廣播電視臺紀實頻道
  • 新中國第一部新聞紀錄片《民主東北》在長影舊址博物館上映
    新中國第一部新聞紀錄片《民主東北》在長影舊址博物館上映 作者:李佳星    編輯:王欣    來源:本臺全媒體資訊中心    2020-08
  • 【震驚中外】影片素材《中國的重生》俄羅斯送的這個禮物,慶祝新中國70周年,
    《中國的重生》於9月16日至29日在「俄羅斯-24」和「俄羅斯-1」電視頻道節目中播出,這是一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中俄建交70周年的獻禮影片。為此,全俄國立電視廣播公司製作了《中國的重生》紀錄片,作為中俄建交70周年的獻禮影片,其中大部分有關新中國成立的蘇聯檔案新聞紀錄影片此前從未向公眾展示。全俄國立電視廣播公司總編、紀錄片導演阿列克謝·傑尼索夫介紹,1949年蘇聯曾向中國派出17人的紀錄片攝製組,幾個月期間,他們拍攝了中國共產黨戰勝國民黨的影片。採用彩色膠片拍攝在當時堪稱從未有過的事情。
  • 俄首播彩色紀錄片《中國的重生》 大量珍貴歷史影像首次公開!
    影片《中國的重生》於9月16日起在俄羅斯當地電視臺中播出,該片是由1949年蘇聯派出的17名紀錄片工作者用彩色膠捲拍攝的,紀錄片導演表示,這部影片將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蘇中建交70周年之際獻給觀眾、中國人民的禮物,片中大量從未公開過的影像將成為其最大的亮點。
  • 新中國第一次升國旗的高清彩色畫面你見過嗎?
    紀錄片《彩色新中國》廣西衛視今天
  • 中國開國大典紀錄片——1950年中蘇合拍的彩色紀錄片
    >新中國第一部彩色紀錄片 1951年獲史達林獎金 北京電影製片廠和蘇聯中央文獻電影製片廠在1950年聯合攝製了紀錄片《中國人民的勝利》,想必不少人都看過了。這部彩色影片記錄了1949年開國大典時的盛況,導演和編劇由瓦爾拉莫夫、魯金斯基擔任,文學顧問是劉白羽,攝影團隊也是中蘇聯合。 雖然年代久遠,但能看到彩色的開國大典,也非常難得。
  • 剛剛,祖國70華誕獻禮:開國大典完整版彩色影像公布!熱血沸騰
    真實還原了這一偉大的歷史時刻從黑白到彩色,拉近了我們與歷史的距離,如今,70年過去了此刻回看,依舊熱血沸騰。據了解,新中國成立之初,蘇聯派出17人攝影團隊,來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使用彩色膠捲記錄下當時的重要事件和珍貴的民俗風景畫面。
  • 新中國第一部抗日題材影片——《中華女兒》
    凌子風與翟強聯合導演東北電影製片廠攝製的黑白故事片是新中國第一部抗日題材影片陳波兒陳波兒建議她可以與剛寫完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所以這部影片有了它正式的名字——《中華女兒》。電影《中華女兒》一經上映反響就十分熱烈,各項業務指標都創造了新紀錄,僅北京就映出3360場,觀眾238萬人次,觀看此片的人數按當時北京常住人口計算,全市城鄉人均看片1.1次以上。
  • 大國工匠·近代中國天文學家拍攝首部日食彩色電影全紀錄老照片
    為中國現代天文學家餘青松、陳遵媯、魏學仁、鄒儀新、沈璿、馮簡赴日本北海道拍攝《民國二十五年之日食》全程照片,記錄了近代歷史進程中,中國天文學家拍攝世界上第一部記錄日食的彩色電影的全過程。這部影片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全套老照片保存完好,為日本天文學家舊藏,是首次問世的珍貴歷史影像。
  • 新中國70年紀錄片盛典 看「理想照耀中國」!
    希望百部紀錄片的版權方和創作者共同參與到紀錄片典藏計劃中來,讓這些珍貴資源得到永久保存,讓我們後世永遠銘記,永續流傳。王均偉王均偉提到,新中國從一清二白到繁榮昌盛、從建設年代到改革年代留下了大量影像資料,留下了珍貴的影像紀錄,為億萬中國人留下了最可貴的共同記憶,這將成為新時代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強大的精神動力。
  • 《決勝時刻》彩蛋高光,「修復片」讓國慶更厚重多彩
    新中國成立之初,蘇聯派出攝影組,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用彩色膠捲記錄下重要事件。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和中俄建交70周年的禮物,全俄國立電視廣播公司將其製作成系列紀錄片《中國的重生》播出,大部分有關新中國成立的內容從未公開。昨天,我國中央檔案館公布了一批精選館藏珍貴檔案文獻,其中12分鐘的開國大典彩色視頻,就是根據蘇聯紀錄片剪輯製作,是目前開國大典時間最長、內容最完整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