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秀華的詩歌有毒,我已經在她字裡行間患上了絕症

2020-12-23 網易新聞

餘秀華很勵志,她本身,就是一首曲折的詩歌。

她有疼痛,她有掙扎,她有矛盾。

這些,在她詩歌裡,若隱若現。

但是,即便如此,我仍然在她的字裡行間患上絕症。

她的詩歌有毒。

我也在報紙雜誌發表過一些。比較一下,我的詩歌顯得瘦弱,營養不良。

剛剛寫給餘秀華三首詩歌。

《我在你詩歌中,一次次喪生》

陽光是你開著的燈

讓你更加清晰地

讀懂每一株麥穗

每一顆油菜花

月亮是你睜著的眼睛

敏感而羞澀

詩人啊

我在你詩歌中

一次次

一次次 喪生

《我痛,但我不叫》

你的詩

是快速止血的創可貼

生活中難免有疼痛

我痛

但我不叫

你的詩

是快速供氧的呼吸機

生活中難免有窒息

我痛

但我不叫

《我的詩歌邂逅你的詩歌》

當我的詩歌

邂逅了你的詩歌

就像一個截肢的老年人

完全沒有站立的模式

當我的詩歌

邂逅了你的詩歌

就像一個失明的青年人

在黑暗中 不斷地不斷地

摸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餘秀華:詩歌呈現我,也隱匿我 | 一詩一會
    2014年,餘秀華開始在雜誌上發表詩作,2015年,她的首部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問世後,立刻引起轟動。當時,許多人感到驚訝的不是餘秀華的詩作有多麼好,而是她身為殘疾人和農民,居然可以成為詩人。《月光落在左手上》中的詩歌大多寫於2014年,但實際上,餘秀華從更早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寫詩,細數起來已有上千首。餘秀華的詩歌並不複雜,她不關心社會或政治議題,也很少去想像更遙遠的地方在發生什麼。
  • 北島:詩歌是我的信仰。餘秀華:詩歌是我的拐杖
    關於詩歌,各有說法。剛看了一個餘秀華訪談視頻,臺下觀眾問:「劉年說『詩歌是人間的藥』,北島說『詩歌是他的信仰』,你認為詩歌是什麼?」餘秀華後面的回答證明了別人對她聰明的評價,因為她沒有按套路出牌,而是製造了一個焦點,她說她無法理解「詩歌是信仰」,更進一步說北島名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是廢話。臺下鬨笑。然而,我卻覺得這話說得好極了,真的。從北島揭示「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到今天大眾無條件認同「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這短短幾十年,我們終於完成了從抗拒卑鄙到投向卑鄙的人獸進程。
  • 餘秀華詩歌中的刺痛感和掙扎力量
    餘秀華在她的詩歌裡培植了一種「疼痛」的生命力,如同一棵嶙峋樹木在巨石的縫隙中艱難痛苦又頑強地生長著。閱讀餘秀華的詩歌,收穫的不是愉悅快樂,而是扎在生命上的刺疼感!這大概就是一些評價者所說的「生存困境的言說」、「煙燻火燎、泥沙俱下,字與字之間,還有明顯的血汙」吧。
  • 《風吹》:餘秀華,三言兩語,觸動心靈的,是詩歌
    《風吹》:餘秀華,三言兩語,觸動心靈的,是詩歌我們為了生活,已經筋疲力盡,為何還要抽出時間來讀詩?這難道不是一種奢求嗎?前路漫漫,披荊斬棘,遍體鱗傷的時候,我們需要讀詩嗎?當然,不然用什麼來療傷,來撫慰我們的心靈,獲得片刻的安寧。
  • 餘秀華和李健:當我們談論詩歌與愛,比手撕鍵盤俠更解氣
    ——這種噴薄而出的,有力的「愛」,正是詩歌。但餘秀華曾經的詩,不是這樣的。她雖然一直很大膽地直面情慾,直面得不到的痛苦,展露自己的創口,但不曾有如此放縱,甚至瀟灑的態度。字裡行間模糊了身體性別的愛,很自然地流露出來。
  • 餘秀華的詩,是生命的詩歌。我的心如潮水,要幹就幹個痛快的
    女詩人餘秀華又寫新詩了,題目叫《或許不關於愛情的》。我讀了讀,覺得她的最新的感情抒發的方式,變得更加直率了,簡直是不要前戲、一上來就單刀直入呀。女詩人餘秀華這首新詩很短,但極具衝擊力。我截圖如下:《或許不關於愛情的》我看,餘秀華的意思是呼籲,今天的女性不要再壓抑自己。
  • 讀餘秀華《遠方的你》:我的愛藏在我的詩裡,愛你卻與你無關
    餘秀華已經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女詩人,儘管網絡上總有人非議她。讀了她的詩我們可以感知她是一位很有才華的詩人,在網絡上也始終有一批喜歡她作品的粉絲在支持她,鼓勵她。餘秀華高中肄業後回到了農村老家,開始走向社會, 開始了打水做飯之類家務活的日子。雖然沒有戀愛,但在她母親的主張下結了婚。
  • 承受巨大爭議的餘秀華依然堅持她的「玫瑰敞開」式寫詩道路
    餘秀華《穿個大半個中國去睡你》是在詩歌上對「禁區」的刺穿,無論在語言上還是意義內涵上,都只是換上了「下本身詩歌」的另一件衣裳。語言上,粗鄙不堪。「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這幾乎是赤裸裸的描寫。內涵上,儘管詩人餘秀華聲稱這是描寫愛情的詩歌,但可惜詩歌本身並沒有傳達出這樣的訊息。
  • 寫「黃詩」的腦癱女詩人餘秀華,當眾示愛李健被群嘲!
    生活如此艱難,於是她選擇在文學中宣洩,可她連寫字都費勁,「我雙手不聽使喚,寫一個字非常吃力,首先要用最大的力氣保持身體平衡,然後再用左手壓住右腕,才能把一個字歪歪扭扭地寫出來。而在所有的文體裡,詩歌的字數是相對較少的。」於是詩歌成為她搖搖晃晃人生裡的一根拐杖。它讓餘秀華明白,沒有詩歌的人生空洞而乏味。
  • 寫「黃詩」的腦癱女詩人餘秀華,當眾示愛李健被群嘲
    生活如此艱難,於是她選擇在文學中宣洩,可她連寫字都費勁,「我雙手不聽使喚,寫一個字非常吃力,首先要用最大的力氣保持身體平衡,然後再用左手壓住右腕,才能把一個字歪歪扭扭地寫出來。而在所有的文體裡,詩歌的字數是相對較少的。」
  • 她是健康的棄兒、婚姻裡的暴君、愛情裡的幻想家······詩歌讓她獨立堅強
    「我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這句話,等我去找這句話的出處時,才發現餘秀華這個人和詩已經大大地火了。結果父親怕她在外吃苦被人欺負,把她叫了回來。打了一個月的工,連工錢也沒拿到。後來她把些經歷都揉進了詩歌中。「我覺得我本來就是悲觀主義者,我還很自卑,如果是正常人比現在幸福得多,哪怕成名成家都感覺不到幸福,那種來自生命裡那種幸福感。」——餘秀華
  • 餘秀華:老天,你在種我的時候,是不是也漫不經心
    可是她詩寫得太好了,她的靈魂涅槃重生了,完成了人生的絕地反擊,就像詩中寫的那樣:被風一撩便重新發芽了。從前一眼望不頭的黑暗,如今都已經煙消雲散,前方還響起了光明的前奏——然而,縱然再明亮,餘秀華的身體也無法修正,她的口齒依舊不清,她的腳步依舊零碎,她的人間夢依然搖搖晃晃,得不到確定。
  • 大膽示愛李健的餘秀華
    能看出,餘秀華字裡行間都流露著對生活的熱愛:他們一天一個女人,覺得無所謂,但是不會寫到詩歌裡,因為他們覺得詩歌是純潔的;所有純潔的東西是把骯髒埋在了下面,是沒有真相,自欺欺人。她打從骨子裡,都是自由的。借用《朗讀者》裡董卿說的,餘秀華是把泥土中的生長,門墩上的期望,化作了最有力量的詩句。
  • ...餘秀華的放飛自我可不止在詩裡,來渝籤售的她這樣回答和李健的...
    自此之後,女詩人餘秀華的名字幾乎登上了整個詩歌界、出版圈重要獎項的名單;信手拈來的詩意表達、冷不防就會現身的放飛自我也跟餘秀華的名字緊密相伴……這不,11月14日下午,在重慶沙坪垻書城舉行的餘秀華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分享會上,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就和自媒體大咖六神磊磊一道,感受了一把「秀華姐」的放飛自我。
  • 腦癱農民詩人餘秀華——搖搖晃晃的一生
    以往的詩歌帶著一層朦朧模糊的玻璃紙,而餘秀華的詩歌卻狠狠地把這層窗戶紙捅破,把詩中最原始的情感直接展現在了大眾的面前。正如編輯劉年所說的:她的詩就像把殺人犯放在一群大家閨秀裡一樣,其他人都光鮮亮麗,甚至聞不出一點汗味,唯獨她身陷囫圇,甚至字與字之間,還有明顯的血汙。
  • 餘秀華:想罵就罵,老娘憋屈了大半輩子!
    「那時候有鋪天蓋地的憂愁,19歲的婚姻裡,我的身體沒有一塊完好的地方,我不知道所以延伸的是今天的孤獨……」餘秀華眼裡的丈夫是那麼的不值得愛,她在詩歌裡痛苦的傾訴著自己悲劇般的婚姻,幻想著理想中的愛情。這個男人真的這麼不堪嘛?
  • 餘秀華:我愛這哭不出的浪漫
    餘秀華在新書視頻裡說:「誰不是這樣呢,愛過,又忘記。人們最擅長的就是喜新厭舊,每個人都會被人忘記也會忘記別人。可我還是希望,有的人,不止是愛過,而且不會忘記。」雖然是以「睡你」的戲謔字眼受到注意,但萬千讀者發自肺腑地熱愛她的詩句,她的詩,飽含著生命的激情和張力,有著天才的想像,充滿靈氣,有如神助。
  • 評讀詩人餘秀華詩歌《我愛你》
    原詩《我愛你》巴巴地活著,每天打水,煮飯,按時吃藥陽光好的時候就把自己放進去,像放一塊陳皮茶葉輪換著喝:菊花,茉莉,玫瑰,檸檬這些美好的事物仿佛把我往春天的路上帶所以我一次次按住內心的雪它們過於潔白過於接近春天.在乾淨的院子裡讀你的詩歌。
  • 餘秀華:我也有想法沒有表達出來做真實的人很難
    餘秀華這次來成都,帶來的就是她第一部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新版、她的首部散文集《無端歡喜》、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月光落在左手上》2015年出版後呈現熱銷態勢,至今銷量已經近40萬。有人說,這是中國新詩自海子以來,單本詩集銷量最好的。餘秀華的經歷還被導演範儉拍成了紀錄片,斬獲了國內外多項大獎。日本《朝日新聞》兩度報導了她的事跡,瑞典方面也有人邀約她去做詩歌分享會。
  • 餘秀華:我也有想法沒有表達出來,做真實的人很難
    五年前,一首《穿過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刷爆朋友圈,餘秀華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之後出書也是一本接一本。餘秀華這次來成都,帶來的就是她第一部詩集《月光落在左手上》新版、她的首部散文集《無端歡喜》、詩集《我們愛過又忘記》。《月光落在左手上》2015年出版後呈現熱銷態勢,至今銷量已經近40萬。有人說,這是中國新詩自海子以來,單本詩集銷量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