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近了,臺灣政壇卻還忙著換「閣揆」,但比起賴清德和蘇貞昌這兩位「老戲骨」,最近有一名年僅31歲的「新晉流量」迅速躥紅,臺媒頭條幾乎日日都能看到他的名字。
他叫趙怡翔,外界人稱「口譯哥」,之所以爆紅,是缺乏「外交經歷」的他卻能「空降」美國,連跳數級出任臺當局「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組長」,坐領高薪。
島內輿論連聲撻伐,就連臺當局監察機構也已經立案調查。但蔡英文的親信、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很快親上火線為愛將緩頰,看得出來,蔡英文對這位「口譯哥」可真是青眼有加。
此事還要從2016年1月說起,蔡英文當選臺灣地區領導人後,召開了國際記者會。記者會上每當蔡英文演講一段話,時任民進黨國際部副主任的趙怡翔,就隨即以流利英語口譯,加之聲音好聽,引起許多網友注意,迅速吸粉,被稱為「口譯哥」。
▲「客家妹」(左)與「口譯哥」共同主持蔡英文就職典禮
自此,趙怡翔一路平步青雲,跟著「主子」吳釗燮歷經臺安全部門「秘書長」、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臺外事部門負責人三個辦公室當主任,如今又一腳踏進華府,登上「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組長」的高位。
大陸讀者可能對「駐美代表處政治組」比較陌生,這實際上是臺當局駐美機構的重要核心,被形容為「天下第一組」,主要工作是和白宮、國務院等美國行政部門打交道。
那麼「口譯哥」要出任的這個「組長」職務又有多少分量呢?曾出任過這個職務的臺前「駐美代表」沈呂巡告訴我們,這個位子非常重要,可以說算是「第三號人物」了,要坐這個位置的人要很資深,其人脈與歷練都非常重要關鍵,不是說隨便哪一個人擔任幾年機要秘書就可以來出任的。
難怪就連民進黨籍的臺北市議員王世堅也質疑說,「口譯哥」有才華沒錯,但是有資歷嗎?
人事風波引發爭議後,趙怡翔發文為自己喊冤,澄清自己並沒有「坐領高薪」。但被趙怡翔輕輕帶過的是,此事的主要爭議不在於他領了多少錢,而在於為何要首開先例,讓缺乏涉外事務經驗的他擔任這麼重要的職務。
臺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臺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龐建國受訪時表示,「口譯哥」被破格任用,破壞了臺灣公務人員在行政體系內的晉升程序。
▲吳釗燮與蔡英文
據了解,臺當局「駐美代表處政治組組長」是十二職等,一般通過「高考」(指公務員高級考試)的事務官,或是通過「外交特考」的外事人員,幾乎都要接近20年左右才有可能升到十二職等。但趙怡翔目前才任職九職等,不僅沒通過「高考」「特考」,外事資歷也尚淺。蔡當局此舉不僅踐踏了公務人員體制,也嚴重打擊基層已渙散的士氣,難怪島內無論藍綠都罵聲一片。
明眼人一看,這都是一個會引發爭議,看上去十分愚蠢的任命決策。那麼,蔡英文為何冒大不韙,硬要派趙怡翔不可呢?
2020「大選」在即,按慣例,有意角逐領導人「大位」的候選人都會訪美,一定會經過「駐美代表處」。而以蔡當局的立場來看,當然希望美方能透過各種方式,讓外界產生力挺蔡連任的印象。
對此,臺當局安全部門前「秘書長」蘇起質疑,蔡英文準備打「美國牌」,她任命趙怡翔是為了繞過涉外部門的文官體系,建立蔡辦與美國行政部門「單線溝通」管道,避免機密外洩。
那為什麼要繞過文官體系?國民黨前民代孫大千指出,民進黨在兩次政黨輪替的過程中,最欠缺的就是對美事務的涉外人才,這導致民進黨當局的「駐美代表」一職,往往不得不倚重傳統職業涉外文官。然而,由於民進黨的「臺獨」主張和臺灣涉外事務系統的養成教育嚴重衝突,職業涉外官員和民進黨很難一條心。
島內資深媒體人黃暐瀚認為,如今蔡英文的選舉模式、網紅模式與「聯美抗陸」模式已然形成。她要派她最信任的人到美國,這就是她打破慣例的原因。
孫大千指出,此次口譯哥的派任,其實背後隱藏了幾個盤算。第一、透過口譯哥擔任政治組組長,吳釗燮可以直接控制「駐美代表處」,蔡英文和華府的對話管道將會緊緊的握在手中;第二,蔡英文計劃跳過涉外事務文官體制,培養民進黨內未來對美工作的「嫡系班底」;第三,不管未來的政治情勢如何發展,蔡英文將成為民進黨內唯一掌握華盛頓政治人脈的政治人物。
趙怡翔的「奇幻人生」,讓人不由得聯想到上一位受到蔡英文「寵愛」的吳音寧,他們都因曾在蔡英文自己的基金會任職而被看見,從微不足道的工作,一下子跳上枝頭。
而有臺媒指出,趙怡翔人事案之所會在島內受到高度關注,主要在於年輕人的相對被剝奪感。
臺灣《聯合報》發表文章指出,「民進黨這種只求顏色,不問能力,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心態,只會徒增外界更多反感」。文章同時提到,吳音寧剛走,又來了「口譯哥」,「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民進黨在明年的『大選』中敗選,『口譯哥』將會成為最好的祭旗」。
徵稿 啟事
如果你 有好文
好圖 好題
想要跟大家分享 歡迎給我們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