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林行記】 我要推薦你6款經典膠片相機!

2021-12-25 菲林行記

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Emmm。。。應該說是分享6款經典的膠片相機!

個人的淺薄體會,僅供參考!

Part 1  

135膠片單眼相機


尼康 FM2

這款著名的膠片單反我就不科普太多了,很經典也是目前非常流行的一款入門膠片相機,從1982年開始生產直到2001年停產,足以證明它的受歡迎程度!

我個人很喜歡FM2可靠且耐用!

如果從沒用過膠片相機,我個人首推就是它了,顏值做工成像統統在線,保養維修也很方便,切記購買時多請教行家仔細檢查!雖然這臺相機的保有量大,但以次充好的不在少數,就像我的這臺剛買不久快門就出問題,報廢掉了好幾卷膠片!WTF!!!

奧林巴斯 OM1

網上推薦這款相機的帖子實在太多太多,我也不囉嗦了!OM1或者後續幾代顏值都非常高,操作簡單,機身和鏡頭素質也相當不錯,如果有經濟條件建議購買另一款超經典的奧林巴斯鏡頭——55mm\1.2,出片絕對亮瞎你眼!

(Olympus zuiko 55mm/1.2)

(圖片來源自網絡)

唯一讓我頭疼的地方就是快門無法加鎖,很容易誤按快門,造成廢片!

Emmm.過片的手感還是沒有尼康FM2那麼清爽,除此之外都很破費!

絕對是出門旅行上街裝B必備神器!

海鷗 DF-1

國產相機的代表作之一!

便宜!!!!DF-1應該是我見過最便宜的膠片單眼相機,只要150元!!對!你沒有看錯!只要150!你就可以輕鬆到手,還不趕緊撥打電話。。啊呸!反正我是覺得物超所值,想想也就是一個月的電話費而已!!

還是那句話——簡單易上手

但是!這臺相機沒有測光,如果是新手估計有點抓頭,沒關係!下載個測光APP就搞定啦,反正玩的就是一個字!——!!

這款相機目前還在測試當中,樣片會在以後的節目中奉上~

135膠片單眼相機暫時就簡單介紹到這裡,因為貧僧也只是個低級玩家,還沒來得及發家致富所以手頭沒有135旁軸相機,尤其是心心念的徠卡

接著往下看120相機吧! 

Part 2

祿來雙反 3.5E

其實祿來雙反系統裡面最經典的應該是2.8F,差一點的也是3.5F,按現在的說法3.5F其實是3.5E的Plus版本,但其實區別不大,鏡頭也都是卡爾蔡司的Planar或者施耐德Xennotar(不懂?反正都是高檔鏡頭啦!)

之所以推薦這款的主要原因還是價格!我六年前購買的時候價格是4300元(2.8F價格在1w以上),跟目前的價格出入不大,但肯定會越來越高,你想想六十年前的古董相機壞一臺就少一臺,而且需求量也在逐步上升,如果僅從投資的角度考慮,那趕緊的!2.8F想都不用想,加入購物車直接付款!但站在實用的角度3.5E其實已經足夠,雖然這款沒有測光,對焦屏也很難更換,但是對於老機器來講這些應該都不重要了。

其次祿來雙反嘛,絕對zhuangbility!


海鷗4B



跟祿來雙反2.8F一樣,海鷗最經典的是4B的Plus版海鷗4A,不過為什麼推薦4B呢?

因為我手裡只有4B!!!

其實兩個版本也就幾百塊的差價,可是!對於國貨海鷗來講,幾百塊估計也夠再買一臺了!如果你覺得有錢任性!那麼何必買海鷗呢,直接祿來了吧!

除了價格,鏡頭也是有區別的,4A配備的是仿卡爾蔡司的天塞鏡頭,成像非常好,而4B是柯克鏡頭,是要差那麼一點。而且最讓我頭疼的是過片很麻煩,第一次使用就出現裝完卷以後過片轉多掉導致整卷差點報廢(還好我機智的扭轉乾坤!),所以切記一定要仔細看說明書!

哈蘇 500CM


美國航天局選擇帶哈蘇登月是有原因滴!

能夠強到外太空,你覺得能不好嗎?

貴那是當然的!現在的數碼哈蘇H6D 400CMS標價38萬!還只是機身!


所以我跟你說這款500CM只要7K左右,你會不會覺得超便宜呢?

不用說,500CM絕對是哈蘇膠片時代最經典的相機之一!(當然還有經典的500C和503CW)

模塊化的設計,很人性化!如果你哪天心情不好想拍中畫幅數碼照片,買一個數碼後背裝上即可,so easy!(Emm。。。後背稍微貴那麼一丟丟,好幾萬吧。。)

(就是醬紫)

而且可換鏡頭,哈蘇的配套鏡頭群基本上都是卡爾蔡司帶紅T鍍膜,成像不用說,好到飛起,所以目前很多國外的專業攝影師仍然在用這款相機進行創作!

個人覺得哈蘇攻擊性太強,不適合街拍,這點比不上祿來雙反。

Panzora哈蘇攝影作品:

好吧,其實120系統裡還有像賓得67、瑪米亞C330、富士GW690等等經典,如果哪天我發家致富都會一一向大家做個簡單的推薦,這一期跑了個偏門,【菲林行記】仍在繼續,歡迎持續關注哦!

往期回顧:

【菲林行記】第一期 尼康FM2行走哈爾濱

【菲林行記】第二期 掛著60歲的祿來雙反相機行遊泰國

微博:菲林行記

LOFTER:菲林行記

INS:nnanxin

相關焦點

  • 入門級膠片相機,我們推薦這幾款,最低500入手
    作為一款1982年推出,到2001年停產的經典老相機,FM2做工精良。耐低溫、抗衝擊性強大,也是它的優點。——Pentax K1000:機身硬朗,全金屬結構,堅固耐用,操作全手動,功能簡潔實用,價格800元左右,是一款性價比較高的入門機;康泰時G2,蔡司135相機的精髓,一直是135旁軸系統中的經典機型…膠片雙反相機 除了單反,還有膠片雙反。
  • Yashica發布新款數字菲林相機
    曾叱吒菲林攝影市場多年的日本Yashica今日終於憑藉一款新機正式宣告回歸。
  • 一起來香港享受菲林攝影!4間樓上菲林相機小店推薦
    最值得介紹給大家的一點是,他們竟會免費幫客人檢查相機,非常user friendly。由熱愛到開店雖然香港地寸金尺土,但也隱藏著不少售賣菲林相機的小店,默默推廣菲林攝影。你可能會想,除非對菲林有極大熱忱,否則誰願意從事這種小眾生意?
  • 入門級膠片相機,我們推薦這幾款!!!
    就衝這顏值,這坑我跳了。為了讓大家更愉快的入坑,今天也來推薦一些入門級135/120膠片相機,順便推薦一些入門級膠捲。說到尼康的機械單反,一定要推薦 FM2!作為一款1982年推出,到2001年停產的經典老相機,FM2做工精良。耐低溫、抗衝擊性強大,也是它的優點。
  • 這6間菲林相機店,是記憶中香港的寫照
    菲林是舊時對film的翻譯,而菲林相機其實就是使用膠片的相機
  • 膠片相機與膠捲推薦指南
    沒錯,就是那款女生專屬的,也是佳能現在唯一的一款白色的單眼相機,同時也是佳能全系列裡體積最小的單眼相機。但遺憾的是膠片相機的kiss只有黑色和灰色兩種顏色選擇。我之所以推薦這款相機主要是它的價格很便宜,現在的二手市場價格大概在100-200元左右(單機身),並且kiss屬於佳能的EOS系統,也就是說,它可以直接使用現在佳能數位相機EF接口的鏡頭,這樣你也就能省下一筆購買鏡頭的錢。
  • 膠片相機推薦,第一款膠片相機該怎麼選?
    現在復古風可謂越來越流行了,也越來越人偏愛起了膠捲相機。.我真的超喜歡膠片相機拍出來的相片了,那種帶著年代感的復古感簡直太好看了!簡單又好操作,特別容易上手,就算不會攝影也不用擔心,顏值高性價比也高,特別適合入門新手,慢慢培養對膠片的熱愛!
  • 我的膠片相機
    第一次對膠片色彩質感的感嘆 延續至今我用它拍下了高中的很多畫面我依舊在和這臺金屬相機日夜相處它真的說不上好用 測光跑偏 對焦屏布滿了灰塵 快門帘褶皺人一世物一世這並不影響 我用它 來記錄我眼裡的世界直到「120」這個詞橫空出現在我的世界一年後的冬天 在香港一位慈眉善目的收藏家那裡我擁有了人生的第一臺中畫幅膠片相機
  • 就愛膠片那份藏著回憶的氣息:一起看看香港這4間菲林相機店
    當然沒有詆毀文青的意思,也沒有將會用膠片攝影的人分門別類。心裡仿佛聽到一把聲音,告訴我嘗試接觸菲林攝影,或許能突破攝影上所遇到的瓶頸。你呢?有特別的原因而愛上菲林攝影嗎?據說「味道」就是原因以前問過好朋友,為甚麼你喜歡用膠片相機來攝影?對方的回答是「味道」。我自然感到困惑。味道?甚麼味道?甜?酸?還是苦?
  • 經典永恆 目前九款最值得購買的膠片相機
    不過,正如CD並未完全取代磁帶一樣,膠片相機仍會受到一批攝影發燒友的喜愛,並將一直持續下去。畢竟,膠片100多年的歷史不是數位相機短短十幾年的發展所能完全取代的。不可取代的膠片相機  膠片的寬容度,經典相機把玩的樂趣,大、中畫幅相機的巨大成像優勢,這是都是回歸膠片相機的理由!
  • 終於找到了四家真正賣「菲林相機」的店
    菲林是舊時對 film 的翻譯,而菲林相機其實就是使用膠片的相機。
  • 介紹幾款膠片時代經典相機
    荒木經惟曾說過:「數位相機拍出來的照片太乾癟了,缺乏生命力」。現在年輕一代的攝影師又逐漸的開始用膠片相機拍攝照片了,膠片相機大有回春之勢。那麼我先介紹幾款膠片相機供大家參考把玩吧!在經歷了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一系列破產重組之後,祿來於1987年重返市場,而它的第一款產品便是祿來弗萊克斯(Rolleiflex)2.8GX,底片規格為6×6cm,使用120膠片可拍攝
  • 便宜好玩又文藝,這5款適合入門的膠片相機推薦給你!
    所以,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5款相機,或許能給你些購買的思路。從全手動復古相機到傻瓜相機,我們從預算、可靠性、和對初學者是否「友好」等幾個方面進行了綜合考量。推薦這款相機有充分的理由!它體積小,使用方便,並且可靠。這臺相機會給你帶來一個復古動手的拍攝經驗。它只能使用手動調焦、手動裝卷退卷,手動調整快門速度,手動ISO,手動光圈,並且只有轉盤,沒有任何形式的數字顯示!
  • 膠片相機到底怎麼選?
    前兩期的文章後,很多盆友私信我,讓我推薦一款好用的膠片機。辣麼今天!我就給大家一點不成熟的小推薦。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徠卡M-A | 冬雨
    雖然家裡有日本相機,什麼牌子記不得了,依稀大概是美能達之類的可更換鏡頭的135自動機。2003年,因為可以拍別人,因為可以記錄自己覺得美好珍貴的東西,於是開始了高中時候開始第一次拍照,傻瓜機,黑白卷,兩個人。我覺得當時拍的還是挺好的,只是照片不在手邊。
  • 膠片相機入坑推薦
    特別是這款賓得K1000,從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賓得K1000的生產時間超過了20年,其設計特點就是簡單,也正因為簡單的設計,使其生產難度低,從而也降低了市場價格。Pentax K1000有一個內部測光表,曝光是手動設置的,快門速度高達1/1000,與Pentax K卡口鏡頭兼容。它也兼容K-AF和K-AF2鏡頭,但只支持手動對焦。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美能達autocord | 十口月
    準確地說這並不是我使用過的第一臺膠片機,在2019年春節我翻出了家裡面一臺紅梅的傻瓜機,當時的柯達200還是16塊錢左右。胡亂地拍完了一卷膠捲,衝洗掃描,欠曝非常嚴重,但是膠片展現給我的色彩和質感深深吸引了我。在今年三月份,我買了屬於自己的第一臺膠片相機——美能達autocord。
  • 零基礎暗房體驗課:膠片拍攝 | 衝洗 | 放大的樂趣@菲林工社
    膠片攝影的魅力不止在介質的不同,也不止在某種焦慮的期待,不止在需要耐心等待及良好的技術協助,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FM2|Tobacco
    曾經在某論壇看過一些愛好者上傳的膠片照片,那種淡淡的、沙沙的質感,讓人看了有種莫名的衝動,這種感覺是數碼影像做不到的,不管你光圈多大,背景有虛化,後期技術多麼出神入化,所以這些年就一直惦著入一臺膠片相機。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KONICA C35 FD | 阿偉
    三年前的我突然迷上拍照,因為一個人走走拍拍這種事好像很適合我這種社恐黨,因此買一臺相機的想法便不斷地在我腦子裡蹦躂。,由於一直鍾情復古風相機,因此收到了淘寶膠片相機的推薦,我記得很清楚,那是臺奧林巴斯的OM1,雖然我最終沒有入手它,但不可否認他對引我入坑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