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愛膠片那份藏著回憶的氣息:一起看看香港這4間菲林相機店

2021-02-06 費羅娜


文藝青年,在不知不覺間,提起這個詞語便會聯想到膠片攝影。當然沒有詆毀文青的意思,也沒有將會用膠片攝影的人分門別類。心裡仿佛聽到一把聲音,告訴我嘗試接觸菲林攝影,或許能突破攝影上所遇到的瓶頸。你呢?有特別的原因而愛上菲林攝影嗎?

據說「味道」就是原因

以前問過好朋友,為甚麼你喜歡用膠片相機來攝影?對方的回答是「味道」。我自然感到困惑。味道?甚麼味道?甜?酸?還是苦?他就笑說是全部味道。

跟數碼攝影很大分別的是,膠片攝影往往存在著能計算,又不能預計。你可以用心計算整個構圖,尋找光暗角度,為一張照片費盡心思。不過那個結果永遠不能預計得到,更甚是出乎意料。用數位相機拍下來,不滿意隨時可以刪掉,重覆再重覆,直至滿意為止。膠片相機的話,在速度上未必比得起前者,但當你按下快門,鏡頭就會為你將眼前的一景一物永遠刻在菲林上,不能除掉。

相片衝曬出來後,預期中與意料外,對於手上那張相片的記憶份外深刻,「味道」隨之侵蝕你的腦海,記憶的味道似乎比數碼攝影來得濃烈。

地址:旺角西洋菜南街66號3樓

營業時間:Mon–Sun 2pm–9pm

MiNT Store

地址:銅鑼灣羅素街26A 2/F

營業時間:Mon–Sun 1pm–9:30pm

MiNT Factory Space

地址:觀塘開源道47號凱源工業大廈11樓K室

營業時間:Mon–Fri 11:30am–7:30pm

據說親手衝曬更有意思

無論是菲林還是數碼攝影,你終究發現到攝影真不是按按快門就完事。

現代後期有Photoshop,有Lightroom,有一大堆你不熟識的軟體;膠片攝影就沒有後期製作嗎?不,在黑房衝曬就是後制。拍完一卷菲林,不是交給衝曬店,等照片出來了就結束。也許起初你會認為沒有問題,可是你會漸漸留意到自己更想下手創造控制這一切,去決定每一張的光暗色彩,包括衝曬照片。

那時候朋友表示曾經用心學過衝曬,可以很簡單,但認真起來實在是一門很有意思的學問。那是菲林攝影其中一項份外特別,又很重要的環節,親眼看著自己的照片在眼前慢慢顯現,意義極深。

imageplayground Camera shop

地址:中環域多利皇后街11號3/f

營業時間:Mon–Sun 12nn–8pm

費羅娜水泥磚官方服務號已經開通啦!敬請關注,歡迎熱情地撒花,長按以下二維碼關注:

相關焦點

  • 這6間菲林相機店,是記憶中香港的寫照
    在如今這個全民攝影師,全民ps、美顏相機的時代,愛探索的KLOOK團隊居然在快節奏的香港街頭找到這些小店,看過它們,也許就可以討論一個深層次的學術問題:除了情懷之外,菲林相機的存在還有沒有意義?1. SHOWA 昭和相機店這家店名字的由來就頗具故事性。
  • 一起來香港享受菲林攝影!4間樓上菲林相機小店推薦
    想接觸菲林拍攝,但怕難買到相機、菲林或衝曬工具嗎?其實香港有不少樓上菲林相機店,而且各具風格和特色。記下這篇shoplist,就不怕無從入手了!昭和相機店,可說是本地形象最為年輕的菲林相機店(可能因為店主也比較年輕),除售賣菲林相機外,也有寶麗來、Lomography等即影即有相機。
  • 終於找到了四家真正賣「菲林相機」的店
    菲林是舊時對 film 的翻譯,而菲林相機其實就是使用膠片的相機。
  • 我的膠片相機
    我依舊在和這臺金屬相機日夜相處它真的說不上好用 測光跑偏 對焦屏布滿了灰塵 快門帘褶皺人一世物一世這並不影響 我用它 來記錄我眼裡的世界直到「120」這個詞橫空出現在我的世界一年後的冬天 在香港一位慈眉善目的收藏家那裡我擁有了人生的第一臺中畫幅膠片相機
  • 旺角隱世膠片相機店,店主:「只賣給懂它的人」
    有一次,白茹就帶著菲林相機拍照去旅行,在那裡遇上帶著數位相機的Alan,因為兩人都喜歡攝影,有著共同話題,研究各款相機、菲林,漸漸走到一起;而當身邊的朋友遇上菲林相機的疑問,比起傳統相機店的老闆,總是會第一個想起他們。
  • 【菲林行記】 我要推薦你6款經典膠片相機!
    應該說是分享6款經典的膠片相機!個人的淺薄體會,僅供參考!如果從沒用過膠片相機,我個人首推就是它了,顏值做工成像統統在線,保養維修也很方便,切記購買時多請教行家仔細檢查!雖然這臺相機的保有量大,但以次充好的不在少數,就像我的這臺剛買不久快門就出問題,報廢掉了好幾卷膠片!WTF!!!
  • Yashica發布新款數字菲林相機
    正如公司早前預告的那樣,Yashica剛剛在眾籌網站Kickstarter上發布了其新款數字菲林混合式相機Y35。新機保留了菲林攝影的樂趣,但同時也通過加入數字系統省去了老式菲林攝影需要耗時進行菲林衝印的麻煩。新機搭載了一塊1/3.2英寸的1400萬像素CMOS和一隻35mm f/2.8光圈的定焦鏡頭,並通過先進的自動模式保證用戶能夠拍攝出曝光正確的影像。
  • 菲林守護者——探訪香港最後的膠片照相館
    在香港油麻地的繁華街巷裡,隱藏著一間誕生於1937年的傳統照相館。雖幾經起伏,仍維持經營80餘載。在數碼攝影興起前,香港的傳統影樓一度風光無限,生意興隆。
  • 膠片,膠捲和菲林有什麼區別?
    不過,這還是要講一講的吧?過去有個電影叫《警察故事3》,成龍演的香港警察要跑到大陸執行任務,裡面要交待大陸和香港說法的不同,就一句是菲林叫膠捲。膠捲攝影簡單來說就是用感光材料去接受光信號,我們不說這個材料怎麼發展的,就說現在我們用的這種材料的叫法。其實膠捲和膠片的概念還是不太一樣的,不能簡單說形狀不一樣。
  • 零基礎暗房體驗課:膠片拍攝 | 衝洗 | 放大的樂趣@菲林工社
    膠片攝影的魅力不止在介質的不同,也不止在某種焦慮的期待,不止在需要耐心等待及良好的技術協助,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FM2|Tobacco
    不過這種情況並沒有延續多久,因為後來全用傻瓜相機了。這也算是我拍照的啟蒙吧,當然傻瓜時代我只需關注構圖即可,憑藉家父給講的幾條構圖規則總還能應付幾下。等我自己有能力用單反時,已經到了21世紀10年代,那是數碼單反的時代,誰知倏忽之間,數碼單反也已經走下坡路了。唉,盛極必衰,天道使然。
  • 我在淘寶修膠片相機:修的不僅是相機,更是回憶
    整個重慶只有陳亞軍一個人還在堅持維修膠片相機。他說,我修的不僅是相機,更是人們的感情與回憶。
  • 她的菲林工作室,在全國也沒有幾家.
    粵語裡管膠片叫菲林,是FILM的諧音。在此之前,沒有任何一家傳統影像相關的店有用到菲林這個詞,這個詞也是書面用語,於是Sara以其命名,增加一下大家的趣味性,讓除了廣東地區以外朋友知道膠片還有這個詞。 而取「先生」正是因為Sara是女生,攝影行業裡大多是男性主導,出於心理上考慮「先生」這個詞更讓人有安全感,且在早些年的時候「先生」也是老師尊稱,有專業的意思,所以加在一起取了菲林先生這個名。
  • 香港 五個街市 六款相機
    香港的菜市場是一個很好的攝影地方,以下不是一個正式的比較,但你可以概覽五款不同類型的相機拍攝同一樣的主題﹣「香港街市」:富士X-T1 (56/f1.2),適馬DP2M,理光GR+ VSCO Superia-100,奧林巴斯OM-10 (50/f1.8)/ LOMO Slide 200,LOMO La Sardina (ISO1600菲林/膠片) ,iPhone5S+ VSCO Cam
  • 香港與膠片的味道一拍即合
    與鍾曉雯在香港中環的相愛確實是虛構的!不過和我愛過的一個女生,確實是在香港相識。以至於我對香港的回憶一直很特別,除了在香港有我和她的故事外,還有我對香港的視覺鍾愛! 這些照片也是和她相識的那個時間段拍攝完成,除了是我自己鍾愛的一部膠片作品外,也是在LMG國際官網點讚數量最多的一套作品。不過本次不講故事,只講膠片與相機。
  • 菲林攝影師Tony:菲林自己衝 相機自己整
    每個人都有自己攝影的方式,而Megatoni Production創辦人之一的Tony就選擇了菲林攝影。說到對攝影產生興趣,繼而將攝影變成自己的職業,爸爸的影響和自己的好奇心就是Tony最大的推動力。因為爸爸有攝影的習慣,所以Tony由小時候已經開始接觸攝影,亦會自己嘗試用傻瓜機拍攝。雖然家中有相關的器材,但Tony就是不喜歡家中的相機,決心自己存錢買一部,正正式式開始自己攝影的路。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佳能AE-1 | 破照相的
    記得那是一個秋日午後,在舅舅家出花生,歇息的時候在犁好的田裡面拾到了一段已經捲曲了的膠捲。對於一個九五後的我來說,膠捲其實也不太陌生。我小時候的照片都是膠捲拍的,相冊裡面的底片也不少。看著那段膠捲,我突然就想知道以前的人是怎麼記錄影像的。後來就在B站上看了好多關於膠捲和膠捲相機的視頻,也了解到膠捲還在產,於是就想試一下。在閒魚淘了臺豆瓣「四大神機」之一的佳能AE-1。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KONICA C35 FD | 阿偉
    ,由於一直鍾情復古風相機,因此收到了淘寶膠片相機的推薦,我記得很清楚,那是臺奧林巴斯的OM1,雖然我最終沒有入手它,但不可否認他對引我入坑的作用。當時在B站看了一些視頻,覺得旁軸更對我胃口,因此便開始瘋狂差旁軸地資料,為的是找一臺便宜好看的相機。具體的過程我都忘了,總之我最後將目標鎖定在了柯尼卡C35 FD,這個傳說中的旁軸七劍之一的改名版。最後靠著馬雲的幫助(花唄分期),我買下我的第一臺相機,也是我第一臺膠片相機,對沒錯,我是在手機都1億像素的年代買了一臺膠片相機作為我的攝影入門相機。
  • 膠片相機到底怎麼選?
    首先先問了兩位資深玩家,讓他們給大家做個成熟的推薦,一個是我的好朋友chenchen,專注玩膠捲十年;另一個是膠片相機店的店主劉洋,坐擁無數相機。 Q1.  你推薦初學者用什麼相機?    上次徵集膠片之後,收到有很多盆友發給我自己拍的膠片,有的甚至特意去衝洗髮給我,感謝大家,因為實在太多啦,我就挑選出其中一小部分,其他有機會之後慢慢發。大家可以作為樣片參考,相機型號也已經列了出來。
  • 「GOODTAKE」用菲林,拍出一張好照片吧! | 探店時刻Vol.9
    -FILM,香港譯音菲林,內地統稱膠片。銀鹽的美好,導致還有大幫發燒友一直堅持使用。所以我們都會選擇拍完膠片寄去廣州、上海、南京等地。這又涉及到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時間的問題,最快都得3-5天才能看到照片;第二是運輸的過程中,一旦是過檢測時照到X光,基本上這卷膠片就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