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淘寶修膠片相機:修的不僅是相機,更是回憶

2021-12-25 天下網商

整個重慶只有陳亞軍一個人還在堅持維修膠片相機。他說,我修的不僅是相機,更是人們的感情與回憶。

1980年,剛剛參加工作的陳亞軍成為了照相館裡的一名學徒,並開始自己鑽研相機維修,這一研究就是37年。

隨著時代的變化,膠片相機逐漸被數位相機取代,整個重慶只有陳亞軍一個人還在堅持維修膠片相機。

2009年在朋友的建議下,陳亞軍在淘寶上開了一家專門維修膠片相機的店,並開始在網上接單。憑藉著高超的技術和負責的態度,陳亞軍的業務也越做越好。「相機用久了,自然與人產生感情,我修的不僅是相機,而是守護他們與相機之間的感情與回憶。」陳亞軍說到。

維修店有一整面牆堆滿了陳亞軍收來的「配件機」,絕大多數的膠片相機都已經停產,陳亞軍每到周末都要去各地的舊貨市場和網絡上淘一些「配件機」,用於更換維修零件。和維修數位相機不同,膠片相機需要細心的拆開每一個部分進行維修,很複雜,有時候需要自己做零件。

陳亞軍一到店就開始坐在工作檯前修相機,一修就是幾個小時。這兩年平均每天要維修7、8臺膠片相機。「能修的儘量修,修不好的再找配件換,小問題遠程指導顧客自己修」,這麼多年陳亞軍一直奉行他認定的這個道理,這也使他在同行中備受尊敬。

陳亞軍的妻子也辭職做起了全職客服,二十四小時回答顧客的問題以及負責收發快遞,現在店鋪90%的訂單都來源於淘寶,線下只有很少部分學生和老顧客會直接把相機送到店裡。

2年多前,陳亞軍把沙坪垻的老店打了出去,搬到了現在這個地方,新店有20多平,離家更近,租金也更便宜。

37年來,經過陳師傅手上修出來的膠片相機,已經不下10萬臺。目前最大的問題是淘寶店鋪越做越好相機多的修不過來,每月至少要修200多臺膠片相機。

陳師傅前前後後也帶過30多名徒弟,長的學了一年,短的只待了兩三天,修膠片相機枯燥、累、利潤也低,年輕人坐不住,最終都離開了這個行業。

「一輩子選了一個行業就要堅持做下去,有這麼多人需要我,我就繼續修下去,直到修不動了為止。」陳亞軍說到。

相關焦點

  • 37年修復10萬臺膠片相機月入萬元,他被稱為攝影器材界的「華佗」
    2009年在朋友的建議下,陳亞軍在淘寶上開了一家專門維修膠片相機的店,並開始在網上接單。憑藉著高超的技術和負責的態度,陳亞軍的業務也越做越好。「相機用久了,自然與人產生感情,我修的不僅是相機,而是守護他們與相機之間的感情與回憶」陳亞軍說到。
  • 給試圖嘗試膠片相機的你 (自動相機篇)
    但是由於膠片機跟數位相機一樣,網上總是有種各種不靠譜玄學,及很多出於個人感情而倍加推崇的並不適合新手用的手動相機,看到這裡你也明白,我這篇文是寫給新手用戶的,冀意此文能夠傳道而解惑。首先這篇文章是寫給膠片新人看的,主旨如下一:推薦的相機學習成本低,相機到手就能使用。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福倫達BESSAMATIC |有獎投稿計劃
    雖然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現在已經非常的平面立體、皦然露骨,但是她曾經帶給我的快樂體驗,讓我難以釋懷;從她開始的入坑之路,對我來說意義深遠。說實話我只用這臺機器拍了二卷半黑白,第三卷拍到第17張的時候過片扳手竟然卡住了。這可是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這可是德國坦克,心疼之餘我心裡不停的咒罵。怎麼辦?拿去修吧!找到了一個作為膠片機資深玩家的朋友,他看了我的德國坦克後,輕描淡寫的問了我一句「你知道福倫達為什麼倒閉了嗎?就TM是因為不耐操。你這相機180買的吧,還修它幹嘛!」聽著他的北京腔,我眼中只有核桃……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KONICA C35 FD | 阿偉
    十分巧合地,當我選擇我的第一臺相機的時候,由於一直鍾情復古風相機,因此收到了淘寶膠片相機的推薦,我記得很清楚,那是臺奧林巴斯的OM1,雖然我最終沒有入手它,但不可否認他對引我入坑的作用。當時在B站看了一些視頻,覺得旁軸更對我胃口,因此便開始瘋狂差旁軸地資料,為的是找一臺便宜好看的相機。具體的過程我都忘了,總之我最後將目標鎖定在了柯尼卡C35 FD,這個傳說中的旁軸七劍之一的改名版。最後靠著馬雲的幫助(花唄分期),我買下我的第一臺相機,也是我第一臺膠片相機,對沒錯,我是在手機都1億像素的年代買了一臺膠片相機作為我的攝影入門相機。
  • 超出片的膠片相機APP
    一入膠片深似海今年的復古潮流風又刮回來啦~淘寶、鹹魚各種膠片相機銷量只高不降對於喜歡拍照的重度愛好者買不起膠片相機的小編必須向大家安利這一款DAZZ相機自從下載了它之前拍照、修圖的App通通被我遺忘了!因為它真的好香好香~既能拍照片又能拍視頻日常的人物、景色的拍攝基本用這一個就夠啦!
  • 我的膠片相機
    第一次對膠片色彩質感的感嘆 延續至今我用它拍下了高中的很多畫面我依舊在和這臺金屬相機日夜相處它真的說不上好用 測光跑偏 對焦屏布滿了灰塵 快門帘褶皺人一世物一世這並不影響 我用它 來記錄我眼裡的世界直到「120」這個詞橫空出現在我的世界一年後的冬天 在香港一位慈眉善目的收藏家那裡我擁有了人生的第一臺中畫幅膠片相機
  • 聊聊我在富士相機系統及修圖顯示器的選擇
    【相機】 富士X-Pro2 在經過X-M1,X-T1/T2,XE2/3,X100T等富士相機的使用後,我最終把目光定格在了X-Pro2這臺相機上。
  • 膠片相機之入門
    但終歸,膠片有膠片的特點,膠片的色彩與膠片的豐富度,以及等待成像的心情。在我看來,膠片是一種情懷,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歷經光陰依然經典的存在。就像電影《情書》中出現的電影寶麗來相機sx-70,《春嬌與志明》中楊冪使用的,經典永恆。
  • 【技術貼】關於卡片機 膠片相機 運動相機和拍立得
    至於說最高端的準電影級機器,比如索尼A7S3,A7M3,A7R3,佳能EOS R6, 松下S1H,富士XT4以及中畫幅(感光元件比全畫幅更大),BMPCC4k/6k電影機這些,B站上和淘寶上充斥著各種測評和推薦。一般情況下都在吹「這是最強機器」。這些機器也就不用我再多做介紹了,如果預算達到一兩萬的小夥伴完全可以買。
  • 膠片相機和數位相機的對決 富士ACROS 100II膠捲 和Xpro3相機
    這些天,我大約拍攝50%的膠捲和50%的數碼照片。對於數位相機,我使用富士X系列相機和鏡頭進行拍攝。幾年前,富士相機之所以吸引我,是因為它具有復古風格和膠片相機的外觀和操作,例如用於快門速度,ISO和光圈的旋鈕。我也很喜歡富士數位相機的各種膠片模擬模式(例如Velvia,Acros,Provia,Astia,Classic Chrome和PRO Neg等模式)。
  • 傻瓜膠片相機入門攻略
    👇總有人問我關於膠片機的問題,首先你需要明白你自己為什麼要買膠片機,我總結了一下大概有以下幾點:1,你有情懷,喜歡復古的東西,突然某天咔嚓一個大閃電——你的想法誕生了,我要拍膠片,然後你就看到了我的這篇攻略。
  • 膠片相機到底怎麼選?
    首先先問了兩位資深玩家,讓他們給大家做個成熟的推薦,一個是我的好朋友chenchen,專注玩膠捲十年;另一個是膠片相機店的店主劉洋,坐擁無數相機。 Q1.  你推薦初學者用什麼相機?    GD最近微博和ig上放出很多他用T3拍的膠片,讓我這個不太了解GD的人都認真地看起了他的照片。然後又看了看網上大神拍的,直接被種草! 我!要!!買!!!@G Dragon | Contax T3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奧林巴斯om1 | 許衝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是傳說中的豆瓣四大神機之一的奧林巴斯om1。
  • 膠片相機推薦,第一款膠片相機該怎麼選?
    現在復古風可謂越來越流行了,也越來越人偏愛起了膠捲相機。.我真的超喜歡膠片相機拍出來的相片了,那種帶著年代感的復古感簡直太好看了!簡單又好操作,特別容易上手,就算不會攝影也不用擔心,顏值高性價比也高,特別適合入門新手,慢慢培養對膠片的熱愛!
  • 現在用膠片相機除了炫富沒別的作用
    近來不斷有人問我上哪能買膠捲,我對每一個人都勸他們不要買膠捲,但多數人都不聽,只能告訴他去大城市的專業照材基地,如北京的五棵松攝影器材,特別強調別在網上買了,還是要在店裡買,因為膠捲這種東西看不見,假貨過期貨實在難以預防,只能在開店時間長的店買圖個心安。
  • 數位相機當道 為什麼大家還用膠片相機
    數位相機當道 為什麼大家還用膠片相機?  數位相機取代膠片相機是這個世紀初的事情,我還很清楚自己買的第一臺數位相機是在2004年,當時的相機像素是300萬,04年的時候數位相機已經有點火起來了,膠片相機變得很邊緣。再早個一兩年,數位相機還處於30萬像素的時代,那個時候還是膠片相機作為主導。很榮幸能夠經歷膠片相機到數位相機轉換的過程。
  • 數位相機當道 為什麼大家還用膠片相機?
    數位相機當道 為什麼大家還用膠片相機?  數位相機取代膠片相機是這個世紀初的事情,我還很清楚自己買的第一臺數位相機是在2004年,當時的相機像素是300萬,04年的時候數位相機已經有點火起來了,膠片相機變得很邊緣。
  • 相機:膠片相機、單反、無反(微單)的區別和選擇
    儲存方式:兩者的儲存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了,從字面上就很容易區分出來,膠片相機是將物體的影像儲存在膠片中,而數位相機則是直接將光信息轉化成數字信息直接儲存在相機內存卡裡面的。佳能膠片相機照片處理:前面就有說到,膠片相機的照片是儲存在膠片上面的,所以在提取照片的時候就需要通過化學的方法將物體的影像在暗室從膠片中衝洗出來,而數位相機則不用這麼麻煩,直接將內存卡取出就可以在電腦等設備上面直接查看照片
  • 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FM2|Tobacco
    我是70後,最早見的相機全是膠片相機,但真正屬於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卻是
  • 膠片相機知識:35mm膠片和全畫幅相機有什麼關係?
    最近跟朋友聊了一個話題,什麼叫35mm膠片,跟全畫幅是不是一樣的?對於這個問題,我想下面這個角度來回答,帶你先看看什麼叫膠片,然後在看看是不是一個東西。銀鹽膠片是比較容易做出大尺寸的影像,不過,通常能拍攝這種超大影像尺寸的設備,相機就會更大,從而讓攜帶變得非常的不方便。在早期的輸出方式上,還是以將膠片直接貼附在相紙上,進行等倍輸出,以樣片印相輸出為主,所以,能輸出和影像尺寸同大小的相機就變成了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