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記事開始就想擁有一臺屬於自己的照相機,並不是從小夢想成為攝影師,只是覺得相機和膠片非常的神奇,能夠記錄屬於自己的記憶。這個現在看來是再小不過的夢想,卻直到自己參加工作多年後才得以實現。雖然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現在已經非常的平面立體、皦然露骨,但是她曾經帶給我的快樂體驗,讓我難以釋懷;從她開始的入坑之路,對我來說意義深遠。
這臺曾經的德國坦克,是因為朋友送的一枚福倫達50F2.8的鏡頭才被我收入。對於這臺相機質感的記憶已經非常的模糊了,被我牢牢記住的是她的重量。用她來砸核桃絕對要當心核桃別被她砸的太碎。說實話我只用這臺機器拍了二卷半黑白,第三卷拍到第17張的時候過片扳手竟然卡住了。這可是我的第一臺膠片相機,這可是德國坦克,心疼之餘我心裡不停的咒罵。怎麼辦?拿去修吧!找到了一個作為膠片機資深玩家的朋友,他看了我的德國坦克後,輕描淡寫的問了我一句「你知道福倫達為什麼倒閉了嗎?就TM是因為不耐操。你這相機180買的吧,還修它幹嘛!」聽著他的北京腔,我眼中只有核桃……
冷靜下來後我決定自己拆開看看,就算修不好了也能了解一下構造,一點點摸索著把機器分解了,為了防止裝不回去,每拆一步就拍一張照片。最後發現是過片機構的一個小配件變形,導致過片卡死,從那天起我就關注二手相機網站希望能夠買到這個小零件。終於有一天遇到了一臺缺少反光板鏡子的配件機。收到快遞後我立刻開始拆配件維修我的德國坦克,很快配件換好故障被解決了,此刻心中的充滿了成就感,迫不及待的開始組裝相機,開心不過三分鐘,在安裝快門機構的時候我竟然把反光板的鏡子壓碎了。無話可說有點上頭。
第一臺膠片機就這樣無聲無息地沉睡在紙盒子裡了,可是對於膠片相機的渴望程度絲毫未減。這幾年在好友「龍哥」的毒害下我陸陸續續購買了我的第二臺膠片機、第三臺膠片機、第四臺膠片機……拍黑白、拍彩負、拍反轉、自己衝洗黑白、體驗放大……
膠片相機帶給我的不僅是把玩機械的快感,更重要的是我能夠體會到,每一張底片都是有著獨一無二的價值的,都是有著手工打造的溫度的,都是可以承載獨家的記憶的。正因為膠片的價值、溫度和留下記憶的獨特方式,使得我不由自主地放慢速度用心體驗著拍攝的過程,從不同的角度去了解被攝物,絕不允許自己輕易的按下快門。更重要的是這種慢速攝影體驗,給了已步入不惑之年的我,緩解壓力放鬆身心的一個渠道。約上二、三攝友邊走邊拍邊聊,走累了就坐下喝杯咖啡,嬉笑之間壓力全無,恍惚間覺得拍照只是與好友一聚的藉口罷了。
回到家會迫不及待的衝洗今天的成果,這時的心情是比較複雜的,因為會回想這卷拍了點什麼,自認為其中的某幾張一定會很不錯,充滿期待按照步驟進行,結果會在倒入定影液的那一刻不可逆轉,按照我的習慣倒入定影液一分鐘後,就會把顯影罐的蓋子打開,儘可能的感受底片的變化,就像看著一棵植物迅速的成長定型。所有的期待會在掃描後變成交待,效果往往離預期差距很大,但是我卻樂此不疲。這大概就是膠片攝影的魅力吧。
這篇小作文寫了快一年了,這一年也發生了許多的不應該,最後希望所有人都能健健康康的,希望所有的相機都能夠健健康康的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希望膠捲不再停產、不再漲價。
膠片相機、膠片作品創作有獎激勵計劃菲林有毒發起膠片相機投稿創作激勵計劃,提供給大家一個平臺分享自己的故事,讓自己難忘的經歷沉澱下來,不要隨著時間在腦海中淡化掉。
主題:膠片相機、膠片作品
要求:字數不限,必須要有圖片。
獎勵:投遞文章會經有毒君篩選,入選者獎勵膠捲帆布袋、金屬胸章、陶瓷水杯任意一個,可選,包郵。
投遞郵箱:film5ong@163.com
活動長期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