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四大名旦」人生最後歲月

2021-02-13 老知青家園
京劇,又叫京戲、國劇,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辦評選「首屆京劇旦角最佳演員」活動,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當選,從此他們四人被譽為京劇「四大名旦」。名旦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旦角的地位,對京劇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梅、尚、程、荀四人在藝術上各樹一幟,雄踞舞臺,表演唱腔精益求精,並各有獨自的劇目、師承及傳人,四大名旦也成為京劇界的一個傳奇。

梅蘭芳在舊中國已經取得了極高的藝術成就,他的「梅派」藝術以「少而約、靜而動」的特點開創了京劇藝術高峰。梅蘭芳作為一位享譽世界的藝術大師,解放後,又追隨時代的潮流,捧出他對祖國和人民的一片赤誠,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極大尊敬。

前蘇聯也是梅蘭芳早年留有美好記憶的國度。他在北京寓所書桌上的一尊列寧塑像,是當年從莫斯科攜回,陪伴了他30年。1957年是十月革命40周年,中國組織了勞動者友好代表團參加盛大紀念活動,梅蘭芳也是團員之一。他到莫斯科後又引起了一番轟動,代表團應邀去大戲院觀摩歌劇,當東道主介紹來賓報梅蘭芳的名字時,劇場裡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有人呼喊起「梅蘭芳」的名字。1957年夏天,瑞典舞蹈協會主席海格爾受國際舞蹈協會委託,專程來北京授予梅蘭芳一枚榮譽獎章。他是獲得這一榮譽的第十四人。從1960年起,梅蘭芳打算正式排演根據《柳毅傳》改編的《龍女牧羊》,他和劇作者先後認真交談了十餘次,並從劇情到表演都作了仔細的研究和設計。但從這年入冬起,梅蘭芳就因長年勞累感到身體不適。來年六七月間,他終因難以撐持住進了醫院,經醫生診斷系突發性心臟病。8月8日,他病情突然加重,遽然去世。中國劇壇上的一顆巨星隕落了。這年他僅68歲。

1966年5月,尚小雲正在為編演革命現代京戲《秦嶺長虹》和改進戲校教育奔走。想不到6月1日林彪、康生等人炮製的那篇大動亂宣言書《橫掃一切牛鬼蛇神》出臺,戲校就和全國一樣炸開了鍋。大字報鋪天蓋地,「打砸搶」隨處可見,尚小雲被扣上了「資產階級反動藝術權威」的帽子關押批鬥。那些黑白顛倒、無中生有的罪名像髒水一般向他潑來。他幾次被拉到西安鬧市中心,被野蠻地掛牌遊街。同時,他的家多次被抄,門被糊上了封條。夫人和兒子都受牽連同他一起被關進「牛棚」,每人每月只給極少的生活費。最痛心的是他多年集藏的《九宮大成》、《集成曲譜》、《遏雲閣》等大量關於戲曲、詩詞、歷史的古籍,都同其他財物一起被紅衛兵抄走,頃刻之間蕩然無存。1973年,在周總理等鬥爭下,「左」的猖獗稍稍收斂,尚小雲獲得了「解放」,回到了自己的家。但8年的折磨,他堅持每日練功的雄健身體被摧殘了,先是全身傷痛,繼之左眼失明。

1976年春日的一天,尚小雲在家中突感身體不適,家人送他往醫院搶救,因繫心髒病猝發,於4月19日逝世。一代藝術大師就這樣悄悄地走了。1980年10月30日,北京各界人士在八寶山為尚小雲舉行了隆重的追悼儀式,人們紛紛對他表示了懷念之情。他所創立的「尚派」藝術後繼有人,仍為菊壇瑰寶。

解放後,面對國內戲曲百花園的萬紫千紅,程硯秋也不甘人後地要為她增色添彩。1952年10月,第一屆全國戲曲會演上,程硯秋獻出了自己的成名作之一《三擊掌》,獲得了榮譽獎。1956年,他拍攝完成了《荒山淚》一片,表現了他藝術追求的決心和毅力。可惜,這是他最後的一次藝術創作。

1957年春天,不滿足於僅是一個黨的追隨者的程硯秋,渴望成為這偉大行列中的一員,他正式向黨組織提交了入黨申請書。而國內的政治形勢卻一時突然出現了變化,院黨組織暫時顧不上討論,程硯秋就找黨內聯繫人傾吐了自己的想法。當時在莫斯科舉行的世界青年聯歡節藝術大賽即將拉開帷幕,程硯秋作為評委之一也將出席。這時正好周總理也在那裡訪問,這位聯繫人便建議他是否在那裡找總理面談一下。實際上,周總理對他的想法也已知曉。所以,兩人見面後總理便關切地問:「硯秋同志,你為什麼還沒入黨呀?」程硯秋答道:「我最近已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但是缺點太多了。」誰料周總理卻一連串地擺出了他的許多進步事例,又嚴肅地表示:「硯秋同志,如果你決心加入中國共產黨,我願做你的入黨介紹人」。

回到北京,賀龍元帥知道後也託人捎來話,願做他的第二入黨介紹人。國慶節後的一天下午,總理辦公室來電話,約程硯秋夫婦去總理中南海住所吃螃蟹,賀龍夫婦也到了。飯後,總理和賀龍在另一間屋裡和他嚴肅地談了對黨的認識、現在的優缺點和今後奮鬥目標等問題。總理說:「自1927年我介紹賀龍同志入黨後,30年來我是第一次介紹人入黨。硯秋同志,任重道遠,希望你永不停步,爭取做一個合格的共產黨員。」程硯秋凝視著總理炯炯的目光,感到了黨的溫暖和期待。戲曲研究院黨組織很快討論通過了他的入黨問題。

1958年新春伊始,文化部領導親自約他談話,把率中國藝術團到法國參加國際戲劇節的重任交給他。為了向世界展示中國的戲劇藝術,程硯秋抓緊指導安排團員編排一些精彩劇目。當他突然昏倒被送進北京醫院搶救時,大家才知他早已患了嚴重的心臟病。病情稍穩定,田漢等人來看望他,他焦急地要求出院。他說:「劇團要出國,我有多少事要做呀,我的崗位不是在醫院。」經大家勸慰,他才稍稍安心。不料1958年3月9日,他的心臟病又因突發性梗塞加劇,僅幾分鐘便奪去了這位藝術大師的生命,年僅55歲。

建國之後,荀慧生出於對新中國戲曲事業的摯愛,在繁忙的演出活動之餘,仍熱心地傳藝授徒,以求京劇藝術後繼有人。為此,他除曾在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京劇院等處兼職授課外,還於各地演出時發現好苗子隨時加以指點。被他提攜的優秀演員不計其數,有童芷苓、吳素秋、李玉茹、孫毓敏、宋長榮、劉長瑜等人。宋長榮於1961年拜他為師,可謂是關門弟子。荀慧生向他們授藝,幾乎是逐句逐段講戲,一招一式示範。由於他的倡導,中國戲校曾開設了練字學畫課程,他專門講授了戲理與畫理相通的道理。1966年暮春,神州大地已呈黑雲壓城城欲摧之勢,他歇藝劇壇三年之後,在家中精心繪製了一巨幅青碧山水圖。畫面上山巒起伏處江流環繞,藍青碧水間桃紅柳綠,這滿幅的生機寄託著他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愛戀。

但僅隔兩三個月之後,先是田漢、周信芳等老友紛紛中箭落馬。隨後,他也在戲校大字報「榜上有名」,被呼之為「反動藝術權威」。但他還有一份自信,出身貧苦,從不與反動派交往,對毛主席、共產黨是發自肺腑的熱愛,故而不致受到更大的衝擊。因此,他還很虔誠地準備檢查自己的藝術觀點,但這一年的8月23日上午,他被帶到北京孔廟的市京劇團時,頓感氣氛的沉重。紅衛兵在這裡焚燒戲衣、唱本和書刊,他和一些老演員一個個被撳下頭認罪。下午時分,想不到在市文聯被批鬥的老舍等人又被押送到這裡,批鬥立即升級了。他親眼目睹老舍在遭凌辱時絕望的眼神,他想不明白這到底是為了什麼。夜晚,他拖著傷殘的身子回到家中,家中已一片狼藉。第二天,他又被勒令去勞動改造,終於倒在了城外沙河的大路旁。

此後,荀慧生的心臟病嚴重發作了,但他不僅得不到治療,而且還被勒令寫「交待材料」。1968年12月26日,一代大師荀慧生病故北京,終年68歲,當時身旁沒有一個親人在場。


   長按左邊二維碼關注 紅色邊疆荒友家園公眾號

   點擊下面閱讀原文訪問 紅色邊疆荒友家園網站

相關焦點

  • 向經典致敬——京劇「四大名旦」!安排了
    卻同樣為發揚光大京劇旦角藝術而殫精竭慮留下了一大批膾炙人口家喻戶曉的京劇經典劇目他們就是被稱為「四大名旦」的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他們用自己精湛的表演藝術為中國京劇的發展繁榮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一分鐘帶你解鎖如雷貫耳的四大名旦這個八月
  • 細數「京劇四大名旦」的最後……
    京劇,又叫京戲、國劇,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1927年,北京《順天時報》舉辦評選「首屆京劇旦角最佳演員」活動,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當選,從此他們四人被譽為京劇「四大名旦」。名旦的出現,大大提高了旦角的地位,對京劇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梅、尚、程、荀四人在藝術上各樹一幟,雄踞舞臺,表演唱腔精益求精,並各有獨自的劇目、師承及傳人,四大名旦也成為京劇界的一個傳奇。梅蘭芳的「梅派」藝術以「少而約、靜而動」的特點開創了京劇藝術高峰,理所當然地受到了廣大群眾的極大尊敬。
  • 京劇「四大名旦」之一尚小雲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尚小雲(1899-1976),原名德泉,字綺霞。出生於河北省南宮縣,後定居北京。漢軍旗籍人,為清平南王后裔。祖父尚志銓曾任清遠縣令。父尚元照,在光緒年間充那王府總管。1905年其父病故,他與三弟尚富霞同投李春福門下學戲,工京劇老生,後入三樂班坐科。尚小雲在三樂班先習武工,後因伴相俊美,嗓音暢朗而改從孫怡雲學習青衣,他最初青衣開蒙老師是吳順林。1912年春他在北京汾陽會館和廣德樓出臺成為當時青衣行年輕的佼佼者。1914年孫菊仙主動提出與尚小雲配戲四日,使他名聲大噪,人人稱道。
  • 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程硯秋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著名京劇旦角,著名京劇藝術大師,著名京劇演員,四大名旦之一,程派藝術的創始人。  程硯秋出生在1904年12月20日,光緒三十年十一月十四日酉時 ;幼年家道中落,六歲投榮蝶仙門下,練武功,向榮春亮習武生。一年後向名武生教師丁永利學戲,後因扮相秀麗,改從陳桐雲習花旦,後發現嗓音極佳,改學青衣,師從陳嘯雲。
  • 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他,一生竟只留下了兩齣劇目影像……
    ▲ 尚小雲尚小雲一生改編劇目18本、創作新劇35本,居四大名旦之首。尚小雲勇於改革,大膽創造革新。京劇《漢明妃》也成為尚派的傳世名作,至今仍代表著京劇旦角藝術的最高水平。8月15日 本周六18:00 CCTV4《中國文藝 · 向經典致敬》—— 「四大名旦」之尚小雲
  • 四大名旦百年弦音今何在?
    早年,締造京劇史詩傳奇的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曾雄踞舞臺,為京劇的傳承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時至今日,時代變遷、社會轉型,這些梨園世家百年弦音今何在?他們的後代又在從事什麼行業呢?梨園世家出身的梅蘭芳集京劇旦角藝術之大成,嗓音高寬清亮、圓潤甜脆。梅蘭芳只有小兒子梅葆玖和女兒梅葆玥活躍於京劇舞臺。梅葆玖10歲學藝,得其父梅蘭芳親傳,是唯一繼承父親旦角衣缽的梅派傳人。
  • 【京劇流派知多少】看看四大名旦哪個更美!
    2015年2月7日-8日,湖南交通頻道特邀國寶級劇團「中國國家京劇院」震撼登陸湖南大劇院,為您帶來大型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珍貴門票正在火熱搶定中,撥打114免費送票上門,或到湖南大劇院官網優先選座,也可親臨湖南大劇院票房。
  • 四大名旦後人今何在?
    「四大名旦、鬚生」後人今何在早年,締造京劇史詩傳奇的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曾雄踞舞臺,為京劇的傳承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梅家第三代中沒有從事京劇藝術的,第四代中梅葆琛之孫、梅衛華之子梅瑋業餘學習梅派旦角藝術,是梅蘭芳惟一學習了京劇表演藝術的重孫。如今,梅葆玖最大的遺憾是梅派的衣缽在他的下一代沒有嫡親傳人。令人欣慰的是,梅派的家族藝術真傳已成為梨園界的公共財富,如今,全國各大京劇院團都有梅派傳人。程硯秋是「四大名旦」中的後起之秀,他年紀最小,演藝生涯開始得最晚,卻是他們之中最早故去的。
  • 京劇中的四大名旦有什麼樣的特點,他們宣揚了什麼樣的京劇文化
    京劇中的四大名旦有什麼樣的特點他們宣揚了什麼樣的京劇文化?身為一個喜歡京劇的人都知道京劇中有四大名旦,其實就是梅蘭芳,陳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他們都有著自己的特點。因為他們所從事的行當是不同的,所以說他們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那麼我們今天來說說它們的特點是什麼?
  • 四大名旦與四大名琴
    史善朋回京創業之時,正是京劇開始興盛之際,再加上他胡琴製作技藝精湛,價格合理,小修小配的活又不收錢,迅速聚集了人氣。有了天時、地利、人和,史善朋的名字逐漸在京劇圈裡響亮起來,一些京劇名家的私人琴師開始陸續登門。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京劇名家除了唱、念、做、打的本身功夫要好之外,找一個好的琴師為自己幫襯也是非常重要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京劇大師梅蘭芳誕辰125周年:四大名旦之一 曾蓄鬚明志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 上官雲)今年,是京劇大師梅蘭芳誕辰125周年。在中國,「梅蘭芳」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他位居「四大名旦」之首,通過不懈努力將京劇藝術發揚光大。梅蘭芳於1961年辭世。他的一生,也如同一出餘韻悠長的戲曲,值得後人品味、懷念。八歲學戲,十一歲登臺1894年,梅蘭芳出生在一個梨園世家。
  • 四大名旦後人今何在…
    早年,締造京劇史詩傳奇的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曾雄踞舞臺,為京劇的傳承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梨園世家出身的梅蘭芳集京劇旦角藝術之大成,嗓音高寬清亮、圓潤甜脆。梅蘭芳有9個孩子,可惜5個先後夭折,其餘4個中只有小兒子梅葆玖和女兒梅葆h活躍於京劇舞臺。1934年出生的梅葆玖10歲學藝,得其父梅蘭芳親傳,是唯一繼承父親旦角衣缽的梅派傳人。
  • 一代名旦吳素秋的花樣人生
    在這個節骨眼上,小吳素秋一刻也沒耽擱,毫不猶豫地從椅子上跳 下來,卯足勁唱完最後的「散板」,領著比她高出許多的二皇兒趙德芳從容下場。臺下掌聲雷動,笑聲喧譁,觀眾被這個聰穎可愛的小丫頭徵服了。為吳素秋操琴的張九爺難掩激動之色:「這孩子有出息,日後必成好角兒!」《賀後罵殿》的熱烈反響讓吳素秋對京劇更加痴迷。
  •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京劇藝術,京劇宗師的四大名旦
    本文乃作者朱軒說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荀慧生、尚小雲與梅蘭芳、程硯秋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京劇四大名旦。在梅先生推出《紅線盜盒》之後,程則推出《紅拂傳》,荀推出《紅娘》,尚推出《紅綃》,這四出《紅》劇更是爭奇鬥豔,引來京劇舞臺的百家爭鳴。在藝術上,他們互不相讓,各不示弱。
  • 荀派孫毓敏老師談「四大名旦」唱腔的特點並當場示範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四大名旦演唱特點,聽起來還是很難分辨啊,這個問題孫毓敏老師京劇講座做講得很生動形像,下面我們先聽聽孫毓敏老師的視頻是怎麼講的。再讀讀四大名旦的演唱的理論方面各自的特點,也許我們會有所感悟。四大名旦:在京劇藝術表演中,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旬慧生四位京劇表演藝術家被譽為「四大名旦」。他們以風格獨特的演技在京劇舞臺上盡領風騷數十年,為京劇的發展和繁榮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梅派唱腔婉轉嫵媚,雍容華貴。
  • 「戲曲大觀」四大名旦技藝超群 他們的臺步竟有這麼多講究
    四大名旦京劇京劇講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戲曲表演中,臺步是最基本、最基礎的表演手段京劇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在這一基礎功夫上都深有研究今天文旅君便為您講述京劇四大名旦步法裡的功夫
  • 書房 四大名旦的酒
    京劇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他們是我國京劇旦角行當中四大藝術流派的創始人。他們的優秀藝術,給人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程硯秋愛酒,愛到什麼程度呢?白幹的味道雖然單純,卻未免過於「凜冽」,程硯秋喝得,同為「四大名旦」的梅蘭芳卻喝不得。梅葆玖先生曾經透露,父親最愛的是同仁堂出品的綠茵陳。 這種聽來風雅無比的藥酒看起來通透碧綠,有點像薄荷酒,但酒底也是白幹。茵陳是燕北特有的一種野草,初春出嫩芽,正月裡的叫茵陳,到了二月便只能稱蒿子了。
  • 一段錄音的「番位之爭」,引發了四大名旦唯一一次當面互撕
    四大名旦之後,長城唱片公司覺得,既然觀眾們對於四大名旦演出上海一直是京劇的重鎮,過去有句話叫「北京學藝,上海掙錢」,凡是好角兒沒有不去上海的,如果上海沒唱紅,那不算唱紅;當然要想要在上海灘安安穩穩的唱戲掙錢,這二位是絕對不能得罪,四大名旦當然懂的這個道理。因此,雖說任務艱難,長城還是有信心的。於是派去了一個人,叫鄭子褒。
  • 《百年巨匠·京劇篇》登陸央視首播 再現京劇之美
    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記者 應妮)《百年巨匠·京劇篇》將於7月3日晚在央視CCTV-4《中文國際》頻道黃金時段首播。  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一起並稱為「四大名旦」,他們是我國京劇旦角行當中四大藝術流派的創始人。王瑤卿給四大名旦每人一個字的評價,直接反映各人特色。
  • 劉振修:京劇界望子成龍的「四大名爹」
    《早安京劇》系列公眾號,全天候陪您賞玩京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