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網紅」項目又出事了。
12月2日,一段國內西南地區某地景區熱氣球工作人員意外墜亡的視頻在各大平臺瘋傳。
畫面中,這位工作人員在座艙外回收熱氣球時,本來應該降落的熱氣球因突然出現的大風而重新起飛。
此時尚在外面的工作人員便被失控的熱氣球帶向空中。
儘管他死死地抓住繩子,但沒過多久便體力不支從高空摔下,不幸身亡。
圖片來源:網絡
一個鮮活的生命就這樣在鏡頭前離開了。
我們難以想像,這位不幸的工作人員在生命最後的幾十秒裡經歷了怎樣的驚恐與絕望。
然而,最近的幾個月中,這並不是唯一的一起與熱氣球相關的安全事故。
10月2日,湖南某地一位負責放飛前「壓艙」的兼職大學生,因錯誤操作沒有及時鬆手,在十餘米的空中墜落身亡。
僅僅五天後,陝西某景區的熱氣球飛行項目同樣上演驚魂時刻:一位掛籃外的工作人員被突然起飛的熱氣球帶離地面,在高空奮力掙扎,所幸最後成功脫險。
這些畫面看得著實讓人心驚膽戰。
為什麼本是「景區娛樂項目」的熱氣球會頻頻成為「殺人兇手」呢?
在很多人眼裡,熱氣球是最浪漫的「交通工具」。
當巨大的球體隨著熊熊火焰而冉冉升起,每個人都會驚訝於這磅礴但又不失柔和與溫暖的力量。
歷史上,遠在一千多年前的中國,人們就開始用原理與熱氣球如出一轍的孔明燈寄託內心的情感。
在近代,人類依靠著熱氣球第一次擺脫地心引力,實現了夢想中的飛翔。
而如今當你置身於浪漫的國度土耳其,繽紛絢麗的熱氣球更是一道獨一無二的風景。
近年來隨著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多地景區一哄而上紛紛推出熱氣球、氦氣球項目,引得遊客紛至沓來。
誠然,熱氣球類項目極大提升了景區的可玩性,也能讓更多人得到不一樣的體驗。
但網紅熱氣球產業的野蠻生長,也為日後的種種慘劇埋下了伏筆。
02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比飛機飛行更「溫和」的熱氣球顯得更加安全。
而國際航空聯合會也確實曾將其列為「最安全的飛行器」。
很多人只看到了「最安全」三個字,卻忽略了一個更重要的事實:
熱氣球是一種飛行交通工具。
再安全,它也是飛行器,也需要專業規範的操作與足夠的安全措施。
不要說飛行器,就算是生活中最常見的汽車,合法駕駛它得有駕照才行啊!
事實上,影響熱氣球飛行安全的因素極為複雜多變,熱氣球的飛行姿態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天氣條件。
如果沒有經過系統、專業的培訓,如果沒有完善的保護措施與應急預案,普通人很難做到安全飛行。
遺憾的是,如今很多景區的熱氣球項目並沒有做到這一點。
上面所列舉的事例,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工作人員操作不當造成的。
尤其是那位墜亡的大學生,據報導稱其在上崗前僅進行了一個半小時的培訓!
其後果就是在面對突發情況時,他做出了錯誤的操作與選擇。
除了工作人員培訓不足、缺乏安全意識之外,沒有足夠的安全措施也是慘劇背後重要的推手。
去年10月,國內某景區的氦氣球事故造成一對母子遇難。
這對母子所乘坐的氦氣球在上升過程中安全繩斷裂,導致氣球失控升空,最後在高空中破裂下墜......
圖片來源:網絡
那段視頻至今讓我冷汗直冒、雙手發抖:
在探空領域,氦氣球的最高升限能達到30-50km,遠超一般飛機所能達到的極限。
無論是高層大氣的低溫低壓還是不可避免的自由落體,對人來說都是十死無生。
從繩索斷裂的那一刻起,這對母子的命運就已經註定了。
沒有人能夠想像自己無助地坐在氣球下,看著氣球飛上可達數千米的高空再自由落體,最後粉身碎骨的感覺。
那位受害的男孩,遇難時只有3歲。
03
除了熱氣球之外,打著放鬆、親子娛樂的蹦床遊戲也是安全事故的重災區。
今年5月,一位醫學研究生女孩在玩蹦床網紅項目「人體炸彈」時,頸部不慎撞擊地面,最後高位截癱,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大小便完全失禁......
圖片來源:網絡
經過檢查發現,她光是頸椎就有兩處骨折,同時神經系統嚴重受損,極有可能落下終身殘疾。
人生的旅途剛剛開始,便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無獨有偶,太原市的韓先生帶著妻子孩子在某網紅蹦床公園玩耍時,按照「玩法提示」照著海綿池跳下去,起身後突感背部疼痛、無法呼吸,且症狀越來越重。
他連夜來到醫院求治,最終診斷為胸椎斷裂。
很多人認為蹦床之類不過是「兒童樂園」中常見的項目,根本不足為慮。
但在運動領域,蹦床的危險係數卻名列前茅。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人在騰空狀態下很難保持身體平衡,一旦脆弱的部位在下落時受到衝擊,就極有可能發生危險。
所以啊,那些安全方面不達標的蹦床本就不應出現在遊樂場之中。
還有那看上去稀鬆平常的網紅滑梯,也有可能隱藏著危險。
去年,四川某網紅滑梯就出現過重大事故:有玩耍的遊客在下滑時不慎衝出滑道,最後釀成兩人死亡、十二人受傷的慘劇。
每一個逝者的背後,都是一個支離破碎的家庭。
看著這一個個血淋淋的數字,我們怎能不痛心、不難過呢?
04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流量時代,任何事物在被冠以「網紅」之名後都能迎來一個爆炸式的發展。
衣服、餐點、化妝品如此,娛樂項目亦是如此。
每一個吸引人的點背後,都蘊含著無數的商機與財富密碼。
當我們在享受網紅經濟、網紅文化給社會帶來的進步時,也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成為被「綁架」的對象。
誠然,網紅遊樂設施能給我們帶來快樂,能豐富大眾的日常生活。
但是無論如何安全這根弦絕不能放鬆,安全性也絕不應向趣味性、娛樂性低頭。
哪怕有片刻妥協、絲毫風險,都有可能釀成大禍。
在飛行安全界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海恩發則」:
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後,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
圖片來源:網絡
縱使千裡之堤,也會潰於蟻穴。
在生活中,我們無法未卜先知,更不能將「意外」拒之門外,但如果我們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就能在危險來臨時爭取到寶貴的規避機會。
有道是:天災不可違,人禍尤可悲。
忽視安全的代價,沒人能夠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