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 Anderson:一個被電影耽誤的時尚藝術大師

2021-03-03 Thread線
K曾經因為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布達佩斯大飯店》,讀了Stefan Zweig的回憶錄Die Welt von Gestern《昨日的世界》,還一個人在碩士論文前的暑假去了布達佩斯(雖然布達佩斯並沒有大飯店)。6年過去了,Wes Anderson的第10部電影終於如約而至。2月,The French Dispatch《法蘭西特派》發布了第一版預告片。一個感覺:還是原來的配方,還是熟悉的味道,每一幀都是一副畫。Wes Anderson呈現的影像對稱美學色彩敘事手法,總是能讓觀眾感到自然的舒適。Wes Anderson獨樹一幟的電影風格吸引了一批超級粉絲,其中包括眾多攝影師、插畫師和現代藝術家。

面對如此「好色」、講究又個性十足的導演,時尚界自然也少不了和Wes Anderson的合作,從高街品牌到奢侈品牌,一應俱全。

今天,K就來回顧一下Wes Anderson的時尚日記。

2004年的The Life Aquatic with Steve Zissou《水中生活》在現在看來還是很潮的。瘋狂的粉絲都想加入Steve Zissou的團隊,開啟一場海底冒險。那麼首先,你需要一頂亮紅色的beanie帽,一件水藍色襯衫,最重要的是這雙白底、藍條紋、黃鞋帶的adidas運動鞋。

這款1960年為紀念羅馬奧運會推出的經典鞋款Rom,在Wes Anderson的電影中被賦予了新的生命。

雖然沒有正式售賣,但是Steve Zissou和電影的擁躉一直熱衷於DIY同款,以致於逐漸形成了一個興趣圈子。時至今日,這雙adidas Rom仍然是電影史上最受歡迎的運動鞋之一

13年後,巴黎的We Love Green音樂節,adidas才官方發售了這款「遲到」的Rom "Zissou",售價255美元,是普通款的兩倍多,而且超限量,只有100雙。

<< 滑動查看Adidas Rom "Zissou" >>

結果如你所料,限量100雙的Rom "Zissou" 一下就被苦等13年的粉絲秒殺售罄。現在,這已經是絕版級的收藏,adidas應該也不會再版了。

除了運動鞋,Wes Anderson可能還留下了電影史上最著名的行李箱——The Darjeeling Limited《穿越大吉嶺》(2007)裡James L. Whitman留給兒子,伴隨三兄弟穿越印度的11件套旅行箱包。這些箱包是Louis Vuitton為電影專門定製的,熱帶草原的動物和棕櫚樹讓箱包妙趣橫生。對比同樣的主題,Wes Anderson要比Kim Jones天真趣味的多。 Louis Vuitton's S/S 2017 Menswear by Kim Jones旅行箱包的款型由時任Louis Vuitton藝術總監的小馬哥Marc Jacobs設計,而上面的圖案則是Wes Anderson的弟弟Eric Anderson親自繪製的。Louis Vuitton在上海的「Volez, Voguez, Voyagez」展

遺憾的是,和adidas的限量發售不同,Louis Vuitton的這組旅行箱包並沒有生產售賣,讓人有些意難平。

好在Wes Anderson的一位超級影迷,義大利律師Alberto Favaretto多少彌補了這個遺憾。基於電影的啟發,他創立的品牌Very Troubled Child推出了Savanna系列,讓這款箱包得以改造面世。

Very Troubled Child Savanna Collection

 Alessandro Michele「時尚文藝復興」的靈感 

Wes Anderson的時尚觸覺不僅造就了屬於電影世界的經典單品,甚至還影響著時裝周的T臺。

2014年的The Grand Budapest Hotel《布達佩斯大飯店》獲得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讓Wes Anderson真正地走進大眾視野。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布達佩斯大飯店》

時裝設計師們開始從這個「寶藏導演」的作品中汲取靈感。Miu Miu、Bally和Locaste的2015秋冬系列,都不約而同地融入了Wes Anderson的電影元素。

不過論起頭號玩家,K必須首推Gucci的創意總監Alessandro Michele。迷幻明豔的色調,獨立孤僻的形象,精緻細膩的服裝,Gucci以另一種方式重現了Wes Anderson的電影場景。

Alessandro Michele在米蘭的Gucci女裝首秀堪稱驚豔,而我們看到了The Royal Tenenbaums《天才一族》(2001)裡氣質慵懶、性格叛逆的Margot Tenenbaum的皮草大衣和樂福鞋。

事實上,當年「小辣椒」Gwyneth Paltrow在電影裡穿著的大衣同樣出自一個義大利時裝屋(Fendi)。

無獨有偶,這套粉色裙裝和長襪不禁讓人聯想到Moonrise Kingdom《月升王國》(2012)的Suzy Bishop

Gucci Spring 2016 Menswear對Wes Anderson的偏愛還延續到了Gucci的男裝,墨綠色的西裝是向Rushmore《青春年少》(1998)的Max Fischer致敬——一樣充滿想像,特立獨行。類似的還有許多,這裡不一一列舉。毋庸置疑,Alessandro Michele的「時尚文藝復興」離不開來自Wes Anderson電影世界的靈感,這為全新的Gucci提供了最好的mood board。

如果以上更多的是Wes Anderson的電影周邊衍生,那麼Prada則是和Wes Anderson本人有著長期的合作,而且相當「藝術化」,格調頗高。

2013年,Wes Anderson和黃金拍檔Roman Coppola一起為Prada拍攝了香水廣告Prada: Candy。這是Wes Anderson和Prada的第一次合作,也是他和Léa Seydoux的初次牽手。

*The French Dispatch《法蘭西特派》監製兼聯合編劇,此前和Wes Anderson在5部電影有過合作

同年的羅馬電影節,Prada再次攜手Wes Anderson,出品了8分鐘短片Castello Cavalcanti。這次的主角換成了另一個老搭檔Jason Schwartzman*(上文Max Fischer的扮演者)。*Jason Schwartzman出演了6部Wes Anderson的電影,同時還是‎Isle of Dogs《犬之島》的聯合編劇除了導演的本職,Wes Anerson和愛人Juman Malouf還搭檔客串過策展人。2018年,他們策劃的「棺中的木乃伊及其它寶藏」(Il Sarcofago di Spitzmaus e altri Tesori)展覽在維也納開幕。不同於傳統的博物館展覽,這是一場純粹的視覺盛宴。收藏品陳列的唯一原則是顏色、材質和大小。雖然在藝術評論圈仍有爭議,但這對於Wes Anderson的粉絲當然是喜聞樂見的。原來,除了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該展覽的另一個主辦方就是Prada基金會(Fondazine Prada)

Fondazione Prada

創立於1995年,致力於當代藝術和文化,基金會完全獨立於奢侈品牌Prada運作。

不,Wes Anderson還間接實現了自己建築師的童年理想。為此,他還專門找來兩部米蘭電影作為參考:Miracolo a Milano《米蘭奇蹟》(1951)和Rocco e i suoi fratelli《洛克兄弟》(1960)。這家由Wes Anderson設計的米蘭式cafè,位於Prada基金會(Fondazine Prada),叫作Bar Luce,同時還是一個藝術和時裝空間。熟悉的Wes Anderson調色盤,加上更加日常化、本地化的風格,Bar Luce絕對是個休閒小憩和拍照打卡的好去處!

Wes Anderson的電影世界是小眾的邪典,像現實邊緣的平行宇宙,像夢境裡的遊樂園。然而,他構建出的美學世界,卻不經意間讓大部分人沉迷其中。關於電影的時尚性,他自己從不覺得。因為在他看來,所有的服裝都是個體角色內在的。他在GQ的訪問中提到:「每個人的時尚首先都是他們自己的。」或許時尚界讓更多人感受到了Wes Anderson的天才和魅力,而Wes Anderson的哲學還是如他所說。

-THE END-

相關焦點

  • 望向周遭,也許你正身處韋斯·安德森的電影之中
    ——韋斯·安德森也許你偏愛昆汀·塔倫蒂諾的黑色懸疑,沉迷於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科幻世界,或者感嘆奉俊昊的驚悚敘事,但只要你關注電影中的視覺藝術呈現,話題就不得不被引向韋斯·安德森。◤《布達佩斯大飯店》/ Variety,Gifer他在時尚、設計、流行音樂及社交媒體等流行文化的方方面面,也產生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廣泛影響。畢竟,他在電影中精心安排的視覺圖鑑,與時尚大片和旅行雜誌有不少共通之處。「許多現代文化都基於『精心策劃的自我形象』這一概念」,英國電影學會高級策展人、影評人Danny Leigh說道。
  • Wes Anderson與他鍾情的Prada.
    Miuccia Prada對科學怪人的引用和「再造時尚」的願景,並沒有就此止步,而是線性延展到一個月之後的 Prada 2019 秋冬女裝系列中。女性的身份無法讓她在當時的文壇得到應有的地位,但如今她卻給予另一個在時尚行業中的獲得極大成功女性靈感,去勇敢進行風格革命,去再造時尚。這無疑是有著時代意義的,也是十分鼓舞人的。
  • 看Wes Anderson的電影去吧丨Fashion
    Joseph Gross 畫廊的「Bad Dad」主題Wes Anderson藝術展覽Wes Anderson無疑是惹人喜愛的——無論是在忠心耿耿的影迷眼中,還是在喜新厭舊的時尚圈——這位早已不「新」的電影導演慣用頹廢文藝氣質
  • SKD周末畫報 | 韋斯·安德森電影中的真實世界
    🔗https://www.instagram.com/accidentallywesandersonlinktr.ee/accidentallyWally Koval的ins帳號@accidentallywesanderson
  • 【周末看電影】[藝術大師]少點極致,多點溫情
    一個瘋癲的老頭,把開黃腔罵人當作家常便飯,作為指揮,對樂手們要求異常嚴格。不明就裡的人,也許還會以為這是日本版的[爆裂鼓手],但其實[藝術大師]是根據佐宗明的漫畫改編。在[藝術大師]中,你不會看到,美國英雄主義導向下,瘋狂的自我成就。若提及[交響情人夢],則又必須提及,兩部漫畫本質上的區別,[交響情人夢]屬於青春少女向漫畫,而[藝術大師]則屬於熱血勵志向漫畫。
  • Wes Anderson的插畫師們,究竟是何方神聖?
    情書寫了什麼暫時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導演目前給我們的是一個猜謎遊戲。 一個人從車窗探出舉著衝鋒鎗,後面追著三輛警車,路邊抽菸的法國女人不慌不忙,拎著棕色公文包的黑衣男子鬼鬼祟祟,不遠處站著一個滿身是血的白衣屠夫…… 這些戲劇化的畫面,或許是來自雜誌的虛構文章,每個小部分背後都有著精彩的故事,它們被Javi Aznarez錯落有致地安排進了插畫。
  • 用三部電影告訴你,什麼是時尚大師
    時裝設計師,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光鮮靚麗的造夢者,他們用針線勾勒出每個時代獨一無二的風貌。從古至今,無數時裝大師從電影中汲取靈感,將其化身為一件件精妙絕倫的服裝,時裝與電影的關係總是微妙的。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專門為時裝設計師所譜寫的電影,他們用影像記錄下每一個時尚大師背後的點滴。
  • 把Wes Anderson的電影畫面搬進家是怎樣一種體驗?
    迷人的復古色調、精緻的場景和服裝設計,每一個人物的性格刻畫,Wes Anderson的電影迷人之處在於
  • 使用Python生成藝術二維碼
    實現是用一個免費的python庫myqr, 在這裡可以看到:https://pypi.org/pypi/MyQR/先要安裝:pip install myqr    安裝完成後,在命令行中輸入 myqr 查看下使用幫助。英文都看得懂吧,我就不多解釋了。
  • 看「懸疑大師」希區柯克的電影藝術
    《精神病患者》又名《驚魂記》,是由希區柯克導演的恐怖驚悚電影,在IMDb排名第41位,以其動人心魄、吊人胃口的懸念手法著稱於世。它的創造者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世界頂級懸念大師、電影藝術大師,他代表了一種電影手法的精神,創造並完善了製造懸念的藝術。希區柯克不僅是藝術大師,還是娛樂片高手,他的經典之——《精神病患者》正是一部身非藝術與商業的電影。
  • 歡迎來到Wes Anderson名下的超級百貨商場
    近十遍,隨後截取出所有電影中道具,進行篩選,最後繪製成精美的、讓戀物癖為之瘋狂的電影海報。4.The Royal Tenenbaums Lookbook(時尚一族)通過這樣一個與音樂掛鈎的物件,Wes Anderson讓狐狸家族的形象更加鮮活、具有人情味。
  • 上海重啟藝術電影展映 首推俄羅斯電影大師展
    影迷紛紛拍攝「俄羅斯電影大師展」海報留念。新華社記者許曉青攝新華社上海8月23日電(記者許曉青)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暫停200多天的上海藝術電影聯盟藝術電影展映計劃21日晚重啟,恢復後推出的首個電影展為「俄羅斯電影大師展」,共展映9部影片。「俄羅斯電影大師展」開幕影片為俄羅斯著名導演亞歷山大·索科洛夫執導的《俄羅斯方舟》。
  • 深度感受藝術大師 必看的藝術電影推薦(全文)
    通過具有敘事張力的電影來記錄藝術家的情思才華,讓我們更真實地接近他們,或許對理解他們的作品是一種幫助。執著、瘋癲、難以理解的藝術大師的人格魅力在具有代表意義的畫面場景裡似乎能夠得到某種理解。1.
  • 時尚大師皮爾卡登接班人藏在紀錄片裡
    ),據悉就是他時尚帝國的首席接班人。時裝平民化捧紅巨星《皮爾卡登:迷戀未來的人》回顧了皮爾卡登從事時裝和藝術設計70年的人生、事業與愛情。但其實當年與設計師聖羅蘭(Saint Laurent)有瑜亮情結的他,不僅已成法國第一代設計師唯一碩果僅存者,更是當選法蘭西學院院士的唯一時尚大師。98歲高齡的他,每天最感快樂的事,就是在一張張支票上籤上大名。
  • Jonathan Anderson 一個藝術狂熱分子
    森林的池塘裡,穿青蛙帽衫的人捉住了小蜻蜓;穿著恐龍裝的人在懸崖上守著遠處的月亮;大鳥被火焰點燃;在危險中脫身的水獺從陶藝大師Williamde de Morgan(1839~1917)做的一個陶瓷瓶子裡逃了出來,變成了一個針織水獺背包……這其實是羅意威Williamde de Morgan系列的定格動畫宣傳片《水獺的故事》。
  • 徐克分鏡手稿:被導演事業耽誤的漫畫大師丨鮮賞
    鼎鼎大名的導演徐克,除了電影大師的身份外,還是個醉心動漫,潛心繪畫幾十年的漫畫大師,他執導電影的分鏡手稿,通常也由他親自操刀。2017年,徐克執導的《西遊伏妖篇》上映時,電影官微po出一張工作照,內容是周星馳和徐克兩人看著滿牆的電影手稿,似乎在對電影畫面進行商討,以求達到最佳的鏡頭效果。最令人吃驚的是,電影官方微博稱:「這些手稿不過冰山一角。」
  • 不懂藝術的導演成不了大師
    該作延續了諾蘭一貫的藝術風格——燒腦、理工、難懂,其中藝術的加持更令整部電影蒙上了神秘面紗。藉此契機,時尚芭莎藝術帶你盤點那些年曾在電影中出現或借鑑的藝術名作。懸念大師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在《驚魂記》(Psycho)中的「鬼屋」剪影原型也是這座畫中房屋,既呈現了空間上的荒僻,又塑造了人物孤立無援的狀態。
  • 藝術之光點亮申城銀幕,俄羅斯電影大師展啟動
    藝術電影回來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而暫停200多天的上海藝術電影聯盟藝術電影展映計劃於近日重啟,恢復後推出的首個電影展為「俄羅斯電影大師展」,共展映九部影片。開幕影片為俄羅斯著名導演亞歷山大·索科洛夫執導的《俄羅斯方舟》。
  • 一位偉大的導演、聞名世界的電影藝術大師
    希區柯克是世界公認的懸疑大師、用視覺語言表現懸念的天才,或者說他就是「懸念」的代言人。他憑藉獨特的電影敘事方法,把懸疑片提升到了藝術電影的高度。希區柯克1899年出生於英國倫敦一個小鎮的普通家庭,早年以字幕設計員的身份進入電影界。早在無聲電影時期,希區柯克就為英國電影藝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