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出土5000年前調色板,西方學者經過研究:上面記錄了蚩尤之戰

2020-12-26 騰訊網

埃及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從公元前3100年至託勒密王朝,連續形成了31個王朝,但一般認為古埃及文明絕非僅限於此。

因為早在距今6000多年前的時候,便已經形成了「刻符」即最早的文字雛形,可見埃及的文明史也十分古老。

但由於埃及的文明起源,一直都沒有文物鑑證,所以只能存在於傳說中。但是直到1898年,英國考古學家在耶拉孔波利斯發現了著名的納爾邁調色板。

人們就此推斷,該調色板上佩戴著代表上埃及和下埃及徽章的那爾邁,於公元前31世紀統一了上下埃及。

第一、耶拉孔波利斯發現納爾邁調色板

相信很多人一看到調色板三個字,就會認為與美術有關係,實際上納爾邁調色板,絕非大家想像中畫家使用的調色板。實際上這塊調色板上的內容,顯示出了那爾邁以武力統一上下埃及,並建都孟斐斯的功績。

早在十八世紀末期即1897-1898年,各國學者和考古學家在耶拉孔波利斯,考古時發現了城牆、城門,以及街道、土坯房屋等遺蹟。但耶拉孔波利斯古城的宮殿已經不存在了,但人們卻在墓葬和荷努斯神廟中,發現了大量的文物。

例如,數十件標誌王權的權標頭,以及大量的壁畫和其他隨葬品。但有一件國王在祭祀時,用來調磨顏料化妝的調色板,上面刻一幅圖畫,引起了人們的高度注意。

原來這個「調色板」中所描繪的內容,竟然是埃及那爾邁王帶著南、北埃及兩種王冠,寓意著此時的埃及已經完成了統一。

因此各國史學家認為,這個頭戴紅、白兩種王冠的人,就是古埃及傳說中的第1王朝開創者美尼斯王。

可能看到這裡很多人都犯迷糊,一會是那爾邁王一會又是美尼斯王,那麼到底是誰開創了第一王朝呢?實際上由於各國語言不同,所以才會將同一個王,翻譯成不同的名字。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耶拉孔波利斯考古發現,不僅使人們對埃及遠古歷史有了較為全面的理解,而且對其文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尤其是作為稀世珍寶的「納爾邁調色板」,更是讓世界考古學界產生了巨大的爭議。

第二、西方學者認為是炎黃戰蚩尤

「納爾邁調色板」 就是一個盾牌的形狀,但由於其材質是石料,所以看起來堅固無比。這塊調色板高63釐米,兩面都雕刻著國王納爾邁統治時期的畫面。目的就是為了彰顯那爾邁王的,無上權威和統治力量。

作為一塊可以證實古埃及歷史的稀世文物,其正面描繪著納爾邁王即美尼斯,頭上戴著一個白色王冠,然後右手高舉「權標」,一種類似於權杖的東西。然後,他的左手用力地抓起一個,跪在地上的敵人的頭髮。

而「調色板」的反面,表現的是納爾邁王頭戴紅色王冠,正在和他的隨從一起巡視戰場。後來經過專家們反覆推敲論證,證實這塊調色板上繪製的人物,就是古埃及第一王朝創建者「美尼斯」,即上文提到的那爾邁王。

之所以會如此肯定地得出結論,就是因為他的頭上戴著,代表上下埃及的白冠和紅冠,說白了就是預示著埃及已經統一了。而「美尼斯」就是埃及歷史上,第一個通過武力使南北埃及統一的國王。

但是這件文物上所描繪的內容,也讓很多西方學者和考古學家歡呼雀躍,因為他們認為這件文物上繪製的畫面,根本不是古埃及的那爾邁,而是中國歷史上的「炎黃戰蚩尤」。

他們的出發點就是拿這個調色板做文章,進而臆測中國文化起源於西方。這些西方考古學者認為,《納爾邁調色板》的製造年代,以及文物上畫著的長著兩隻帶角的牛頭人,就是中國歷史上的炎帝形象。

因為炎帝的樣子就是「人身牛首」,而那個手持權杖、個子最高大的人物則是黃帝。整個調色板上的畫面,所體現的就是炎黃二帝戰蚩尤的場景。

而那個用手揪著跪地者的形象,則是軒轅黃帝揪著蚩尤。很顯然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並且西方考古界的這種論調,就是想證明「中華文明西來說」、「中華文明就是古埃及文明」。

結 語

「納爾邁調色板」的出現填補了,古埃及考古歷史上的空白,同時也從側面證實了,不愛聽自古以來就是一個統一的國家。

但是西方考古學家卻將這塊,體現那爾邁王統一場面的調色板,當成炎黃二帝戰蚩尤,這種說法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相關焦點

  • 埃及境內出土「納爾邁調色板」,專家研究後:記載了蚩尤之戰!
    從19世紀到20世紀,世界各地的考古專家紛紛進入埃及,掀起了一股轟轟烈烈的考古熱潮。英國考古專家依斯瓦·魁貝爾,在南部古城希拉康坡力,發現了一座古代法老的陵墓。在這個法老的墳墓裡,出土了一件大約5100年前的法老遺物。西方學者稱上面記載的是蚩尤之戰。
  • 1977年,埃及出土一件亞麻衣裳,經過鑑定,竟是五千年前的連衣裙
    一團粗糙的亞麻編織物,放在今天根本就是垃圾,但如果是在木乃伊中發現的,那它就具有很大的價值,在幾十年前的埃及開羅,考古學家在木乃伊中發現了亞麻質物,結果居然證實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連衣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 蜻蜓眼玻璃珠:2000多年前來自埃及的奢侈品,曾侯乙墓出土最多
    荷魯斯之眼在埃及和西方都非常有名,現在我們看到很多大英博物館的紀念品就是按照荷魯斯之眼來開發的。查了一下,才知道是因為上面一圈圈的紋飾,像極了蜻蜓等昆蟲的複眼,所以近代學者給它起了這個名字。不得不佩服學者的知識儲備和想像力。
  • 埃及出土59具2500年前的木棺 將在大埃及博物館展出,預計明年開放
    埃及出土59具2500年前的木棺 將在大埃及博物館展出,預計明年開放時間:2020-10-04 10:57   來源:前瞻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埃及出土59具2500年前的木棺 將在大埃及博物館展出,預計明年開放 埃及出土59具2500年前的木棺。
  • 法老與眾神(一):5000年前的古埃及,達到了多高的成就?
    這麼寶貴的經驗不管,反而去研究一些非常民科的東西,什麼像是埃及是外星人,商人就是古埃及人遷移過去的,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因為古埃及文明要告訴我們的遠不止這些。  腐朽   好了,書歸正傳,古埃及文明是環地中海文明之一,儘管他有一些非常獨特的文明成就,比如數學、醫學、建築方面非常厲害,對人類貢獻很大。
  • 埃及獅身人面像之謎人臉屬於誰?
    矗立在埃及吉薩高原的一處石像,幾個世紀以來,過往的點遊客一直以為這個雕像就是這個樣子了。後面則是吉薩的金字塔,最初古埃及學家認為是胡夫法老建造的,目的是為自己的金字塔守靈,但是後來研究發現並不是這樣。碑文在兩個爪子之間,上面並沒有表明建造者和建造原因,多數考古學家認為其碑文建造的時間要追溯到公元2500的哈夫拉法老時期,原因是在碑文上發現了哈夫拉。碑文上還記錄了一段1000年後一個法老的故事,他是國王圖特摩斯四世,在這雕像雕刻1000年之後他才出現的,碑文上的故事是在他當上國王之後加上去的。
  • 「中國歷史絕對不止5000年」只因科學家們在中國發現了這個
    書中說:黃帝有個臣子叫力黑,有個老師叫太山之稽;太山之稽跟力黑說:那個時候黃帝在戰場上遇到了蚩尤,並活捉了蚩尤;然後黃帝把蚩尤的皮剝了下來,做成靶子讓人來射,射的多的人有獎勵。2.失傳的思想二:《德道經》我們讀到的老子5000言叫《道德經》,道在前,德在後。馬王堆出土的叫《德道經》,德在前,道在後。
  • 三星堆出土5000年前陶豬,神似憤怒的小鳥!
    考古人員在聯合遺址中出土和復原了大量的文化遺存,此發現拉開了對三星堆周邊區域研究的序幕。 觀看視頻了解更多遺址出土了極其豐富的遺存,其中包括我國已發現的最早「龍鳳呈祥」圖案陶器、憤怒的小鳥「同款」小豬。
  • 村民挖墳挖到鷹翼太陽輪,學者:由此可見蚩尤才是古漢人的祖先
    自古以來,我們就有炎黃子孫一說,在那個時候發生了很激烈的戰爭,我們所知道的就是蚩尤被炎黃部落聯盟給打敗了。但是我們真的就只是炎黃子孫嗎?難道蚩尤被打敗了之後他就不能算我們祖先了嗎?這一切都還是個迷,但是在現代卻發現了一些文物,有證據表明蚩尤也是古漢人的祖先,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在八幾年的時候,安徽有個叫含山縣的地方就挖出了一大批文物。
  • 殷墟出土大量黑人頭骨,學者研究完感慨:婦好拯救了中華民族
    有一句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中華上下五千年」,這句話我們非常的熟悉,但是在其他人,比如國外的人看來,我們中華可沒有這麼深厚的歷史底蘊,不過最後經過考古學家們的努力,在殷墟出土的文物中,最終證明了商朝的存在。由此可見考古對我們國家民族歷史遺蹟的保留是非常重要的,那麼什麼是考古呢?
  • 郭齊勇:從出土簡帛看經學研究的範式與未來
    百年來的經學研究中有幾種範式?古史辨派、唯物史觀派與現當代新儒學三派的解讀有什麼特點與淵源?隨著出土簡帛等新材料的問世和在西方詮釋學刺激下中國經典詮釋方法的重新審視、發掘的討論,經學研究有了什麼樣的新機緣?關於孔子與六經的關係,關於禮樂文明的解讀,有重新認識的可能嗎?與西方經典詮釋相比,中國經典的詮釋是封閉的嗎?有什麼特點?其核心精神何在?本文擬討論這些問題。
  • 5000餘年前上古魔神蚩尤騎著「熊貓」大戰黃帝?原來是這萌貨!
    後來,蚩尤逐漸神化,成為具有「銅頭鐵額」、「八肱八趾」、「人身牛蹄,四目六手」並「食沙石子」的形象!傳說蚩尤製造金屬兵器,又善作戰,故被尊為戰神、兵器之神(兵主)受到崇拜,坐騎,食鐵獸。以吃鐵為生。也有人說他的坐騎是貔貅,說大熊貓就是貔貅,想想蚩尤騎大熊貓的畫風是不是有些萌。如果蚩尤的坐騎真的是熊貓的話,那蚩尤的戰敗便是必然的了,可以想像一下,蚩尤騎著這貨正在和黃帝大戰,黃帝忽然扔出一根竹子,結果可想而知!
  • 埃及出土「心臟會跳」的木乃伊,外星科技的傑作?
    每周日【真實靈異集錦】,收集網友們的親身經歷,歡迎提供自己的故事,或許你的遭遇並不孤單在埃及,木乃伊不僅數目眾多,而且保存完好,
  • 歷史講堂:古埃及第一個統一上下埃及的法老美尼斯
    導語:作為四大文明古國的埃及,自然有著其出彩之處,可是你知道古埃及是什麼時候出現中央集權,又是誰第一個統一的嗎?學者們認為,這種怪獸的形象來自於西亞地區,因此這就反映出了早期西亞藝術對埃及的影響,兩隻怪獸的脖子構成的圓圈是調色板的中心,這裡可以用來研磨顏料。而在最下方,是一隻牛正在踩踏一個摔倒的敵人,同時把一個城市城牆撞倒,正在踐踏著企圖逃竄的敵人。
  • 詳解「開羅埃及博物館」20件必看文物
    中國神話中的「黃帝大戰蚩尤」發生在距今約4600年前,同時期的古埃及,比神話更不可思議的「胡夫大金字塔」正在如火如荼地修建。每件文物,都配有一首西方作曲家譜寫的關於埃及的古典音樂。文章第一部分,會順帶介紹埃及歷史上著名的法老和金字塔;第二部分,簡要介紹古埃及常見的幾種帽冠和手杖,第三部分,梳理古埃及簡史時間軸。
  • 關於西方歷史的真假問題
    1822年,【法】讓-弗朗索瓦·商博良 (Jean-FranoisChampollion),一個12歲就開始研究古埃及象形文字,20歲時掌握了拉丁語、希臘語和古代東方語言的所謂天才少年,突然之間,就破解了近7000年歷史的古埃及文字,破解了羅塞塔碑,於是,埃及文明重新【應該說是首次】站起來了。
  • 未解之謎:金字塔的秘密!
    埃及吉薩金字塔被列為古代西方世界的"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吉薩金字塔不是一個獨立的金字塔,而是一個群體的總稱。它們位於尼羅河兩岸的沙漠中,是古埃及最高的建築成就。吉薩金字塔中保存最好的三大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哈夫拉金字塔和門卡烏拉金字塔,這些金字塔建於公元前2600年至公元前2500年間,統稱為大金字塔。其中最壯觀的是胡夫金字塔。
  • 炎黃子孫不能亂認,如果是這四個姓氏,很有可能是戰神蚩尤的後代
    原創 塵緣易絕 我們通常稱自己是炎黃子孫,可在上古時代,還有一些著名的部落,比如蚩尤,雖然在涿鹿之戰被打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