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死後去了哪裡?蕭淑妃死前的毒誓太可怕了!

2021-02-13 點亮幸福極樂燈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當我們翻開經典都會看見一首開經偈,這一首偈就是八十卷《華嚴》當年翻譯圓滿的時候呈送給皇帝看(那個時候皇帝是唐朝武則天),武則天題的這四句「開經偈」實在做得太好了,以後的許多高僧大德想再做一首偈都沒有辦法;一直到現在也沒有人能夠再做一首開經偈比它更好的。所以我們念的開經偈就是《華嚴經》翻譯圓滿,武則天因體會經義的玄妙希有,非常地歡喜,有感而發而寫下的開經偈。佛教中有這麼一個故事。兩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佛傳法的時候,有一天,釋迦佛帶著弟子託砵外出化齋。一群小孩在路上玩堆沙子。其中一位嬌滴滴的女孩子,遠遠看見釋迦佛帶領弟子們而來,就半真半戲的用雙手從地上捧一捧沙,走到佛陀面前,往佛陀的飯砵內一放。釋迦牟尼客氣地接受了她的沙土。大弟子舍利佛看不過眼,心想這女孩豈有此理,怎麼可以用沙土戲弄我師尊。在路上實在忍不住,就問道:「師尊,剛才那女孩子,把沙土放您飯砵裡,怎麼能讓她這麼胡鬧?」釋迦佛微笑:「你們不知,此女千百年後,因緣成熟,要在東震旦王國為王。這時我如不接受她的沙,她將會試圖去破壞佛法。我接受了她的沙子,這樣讓她結下此善因緣,她將來做王時將會弘揚佛法。」此女孩子就是後來中國歷史上的一代女主武則天。她一出世就有帝王的龍鳳之姿。武則天做皇后之前曾經作了四、五年女尼。她不但虔信佛法,而且精通佛理。她作了一首讚嘆佛法的四句偈言,「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成為佛徙誦經的開經偈,一直流傳了千百年。這首偈的由來,據說是武則天做皇帝的時候,由於武則天是虔誠的佛教徒,她對於華嚴經非常地愛好。總覺得晉譯的六十華嚴欠缺得太多了,不完整,感覺到非常地遺憾,所以就派了特使到印度去求這部經,看看有沒有完整的本子,在這時候于闐國的三藏法師得到有這個本子,她就連法師一起請到中國來,這個法師是實叉難陀,請他來之後,主持翻譯華嚴經。實叉難陀法師在西域是非常有聲望,知名度相當高的一位法師,我們中國這些大德,乃至於帝王,對他都非常景仰,皇帝親自聘請實叉難陀法師到中國來。實叉難陀法師來的時候,帶來了華嚴經,也不完整;但是比晉譯的經多出了九千頌,所以一共有四萬五千頌,大經的義趣已經能夠看得出來了。譯場規模也非常大,武則天自己也常常去參與。翻成之後,武則天初閱《華嚴經》時,因體會佛法的高妙稀有,非常歡喜,故有感而發,給這個大經題了一首開經偈,這就是我們現在念的開經偈。武則天,我們都知道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正統的女皇帝。武則天統治期間被稱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為中唐時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而且武則天非常推崇佛教,對於推動佛教發展弘揚,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能很多人想知道武則天這麼厲害,那她去世後又輪迴到了哪裡呢?蓮池大師曾經在《竹窗隨筆》中寫到:「至今貓鼠之中還有武則天和蕭淑妃二人投生,雖報復百千萬遍還沒有停止。過去我做水陸齋會時,因憐憫而超度她們。只恐怕她們的冤力深,而我超度的效力淺,不能立即消除化解……」為什麼會這樣呢?唐高宗李治有一位寵妃——蕭淑妃。失寵的王皇后為打擊蕭淑妃,主動請求將武則天納入後宮。誰知武則天進宮後迅速擊敗蕭淑妃,而且也迅速擊敗了王皇后。不久武則天被立為皇后,王皇后和蕭淑妃都被廢為庶人。王皇后和蕭淑妃被囚禁後,關在一間極其嚴密屋子裡,只開了一個小洞遞食物。唐高宗私下去探望她們時,她們哭著對唐高宗說:「希望皇上能念及昔日情分,使我們重見天日。我們希望把院名改為『回心院』,這就是再生之幸了!」唐高宗當即答應。但是,武則天知道後馬上派人將王皇后和蕭淑妃各打一百杖,然後將她們的手腳全部砍下,再把她們扔進酒甕裡說:「把這兩個老女人的骨頭都泡醉!」不久兩人慘死。蕭淑妃臨死前發了一個毒誓,痛罵武則天道:「願阿武變成老鼠,我變成貓。我要生生世世掐住她的喉嚨報仇!」這段故事許多人早已耳熟能詳。縱然福報像武則天那麼大,屢造惡業之後也難免沉淪。蕭淑妃發下如此毒誓,隨著臨終時的這種強烈心念,再想解脫恐怕真的很難……千百年來,世人只把這段歷史當故事來看,有幾人想過,自己與他人的冤結也是如此難分難解,糾纏不休呢?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既然踏上修行之路,千萬要看護好自己的念頭呀!

一切布施中,法布施為最。轉發的文章,它可能觸動一個人,改變他的人生,從此朝著光明前進,邁向生命的圓滿!

相關焦點

  • 武則天對王皇后實行「骨醉」太過殘忍?其實都是她自作自受
    武則天對王皇后實行"骨醉"太過殘忍?其實都是她自作自受大家都知道,武則天其實一開始唐太宗的一個才人,也算是一個地位不高的妃子,於是在唐太宗死後,武則天便被送到了寺廟當中出家,如果沒有意外,武則天餘生的生活也就將在這寺廟當中度過了,但是武則天不一樣,她是個有野心的人,不可能安於寺廟的當中,所以早在唐太宗沒死的時候,她就跟唐高宗李治勾搭上了。
  • 蕭淑妃死後,武則天把她三個可憐的孩子咋樣了?
    蕭淑妃和李治生了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她和武則天在宮鬥中失敗並被殘忍虐殺之後,三個孩子的下場不言而喻相當悲慘。
  •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墨淄侯調查淑妃之死 蕭平旌荀飛盞聯手查案
    蕭平章說他得到線報墨淄侯已經潛入了金陵城,他猜測墨淄侯是為了當年淑妃的死而來。蕭平旌把他在琅琊閣裡得到的關於墨淄侯的事告訴了大哥和荀飛盞,他說墨淄侯不僅武功極高而且喜歡隱居。果然不出蕭平章所料,墨淄侯在暗中調查淑妃的死,他將當年負責淑妃生產的產婆宮女等人全部抓了起來。墨淄侯得到想要的回答後就將人殺死,這些人的死訊傳出去後引起了軒然大波。
  • 王皇后和蕭淑妃死前說了什麼?為什麼武則天聽後憤然「殊其屍」?
    說到武則天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認和眾人皆知的女皇帝。眾所周知,武則天14歲進入皇宮,成為唐太宗的才人,但是在太宗朝武則天並不受寵,侍奉了李世民整整12年都未生下一兒半女。更可悲的是唐太宗駕崩之後,武則天依例與其他沒有子女的妃嬪們被迫進入長安感業寺削髮為尼。
  • 竇娥死前發下三樁毒誓,除六月飛雪外,另外兩樁毒誓卻少有人知
    不到18歲死了丈夫。本來生活變得平靜了。可是沒有想到張驢兒看上了竇娥。在竇娥不同意的情況下,張驢兒把害死自己父親的罪名栽贓到了竇娥的身上。最後竇娥含冤而死。    竇娥去世之前,發了三樁毒誓,其中我們最熟悉的是六月飛雪。除了六月飛雪外,還有兩樁毒誓是血濺白練和大旱三年。
  • 王皇后和蕭淑妃被廢為庶人後,真的被武則天以「骨醉」折磨死了嗎
    在這三個女人的爭鬥中,原先蕭淑妃和王皇后爭,王皇后落了下風,後來武則天進宮,蕭淑妃和王皇后都被鬥垮。,而蕭淑妃不夠狠,武則天則狠辣果斷,勢必要取代王皇后成為大唐的皇后,並且她犧牲了大女兒的性命將李治拉到了王皇后的對立面。
  • 毒誓
    經常見人們發誓,發起誓來捶胸頓足、呼天搶地。越是嚴厲,取信對方的程度也就越高,這就有了所謂的「毒誓」。凡是毒誓,都是向神明表示自己違誓之後願意接受的懲戒。大都血淋淋、恐怖殘酷兼而有之。有的甚至大悖常理、匪夷所思。
  • 為什麼本想利用武則天對付蕭淑妃的王皇后,不僅沒能教訓蕭淑妃,還...
    王仁祐死後,還被追贈司空。可惜,王氏這個皇后當得相當憋屈,一點也不受寵。這其中的原因不少,本來這個婚姻就是唐太宗指婚,他們之間本就沒有愛情,而且據《舊唐書·王皇后傳》記載:王皇后「性簡重,不曲事上下」,王皇后的性格並不討人喜歡,再加上二人遲遲沒有孩子,李治對這個皇后也就沒什麼感情,專寵蕭淑妃。
  • 竇娥臨死前為什麼要發下三樁毒誓: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
    正因為竇娥的貞烈性格,才有了三樁毒誓。血濺白練是竇娥在用生命向世界證明她是被冤枉的。六月飛霜:人間太骯髒,只有重新洗滌,才能還她清白名譽文化人寫故事,主題都是不斷升華的。竇娥拒絕張驢兒,向觀眾證明了她品行高潔、不屈不移。
  • 竇娥死前為什麼發下三樁毒誓:血濺白練、六月飛雪、大旱三年?
    作為元代著名戲曲作家關漢卿代表作,《竇娥冤》原名《感天動地竇娥冤》,是中國十大悲劇之首,具有強烈的人文關懷。最終貪官知府便將竇娥定了死罪,押到刑場去處決。就這樣,一個孤苦無依的婦女竇娥,遭受無辜陷害,反被受賄的貪官判處死刑。竇娥所受的冤情無處伸張,憤怒得她在刑場指天罵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臨死還發出三樁毒誓,即為:"要一領淨席,等我竇娥站立,又要丈二白練,掛在旗槍上。若是我竇娥委實冤枉,刀過處頭落,一腔熱血休半點兒沾在地下,都飛在白練上者。
  • 女皇武則天為何一生忌諱恨小貓咪
    老子的《道德經》中就有:「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的說法;漢朝思想家王充的《論衡·四諱》也說:「夫忌諱非一,必託之神怪。」南宋文人羅大經《鶴林玉露》中更有:「今人不達,畏死畏禍,百種忌諱」的名句;而《紅樓夢》第二十八回中的林黛玉一句話則說得尤為明白,「黛玉啐道:『大清早起「死」呀「活」的,也不忌諱。』」可見,在人們的生活裡,忌諱無處不有,無時不在!
  • 《武則天》劉曉慶版,八美爭豔,主角名氣最大顏值最低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武則天藉機上位。武則天受寵後,蕭淑妃與王皇后一起失寵,最後被打入冷宮,進而遭受迫害而死。可憐蕭淑妃的兩個女兒也跟著被監禁,直到三十多歲才被放了出去。可這樣一位好女子,卻不招唐高宗李治喜歡,原因是其出身世家大族,不太會討好人。唐高宗即位後獨寵蕭淑妃,王皇后便將武則天從感業寺召回宮中,意圖喚回李治的心意。沒想到武則天得勢後,王皇后成為其第一絆腳石,與曾經的對手蕭淑妃一起,被陷害乃至打入冷宮,之後竟然被斷手足,泡入酒缸,活活辱殺。
  • 陝西古墓特大發現,揭露女皇帝武則天真面目:最毒不過婦人心
    與此同時,武則天也時常受人議論。武則天生前,讓大家"敢怒不敢言",很多人都在背地裡議論她;在武則天去世後,世人依舊對其津津樂道,武則天也有很多秘密想讓人探尋。在此之前,陝西的墓穴就有一處巨大發現,並且為我們揭露了武則天真面目,開館後就連專家都倒吸口涼氣。武則天真面目被揭,令專家倒吸一口涼氣世人對於武則天的看法褒貶不一。
  • 揭密武則天稱帝路上的六次驚天謀殺案
    動搖了王皇后的地位後,武則天本著同打落水狗的精神,一路向前又開始了第二次謀殺。公元65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在武則天強大的12級枕邊風吹拂下,唐高宗終於廢去王氏後位及蕭氏妃位,貶為庶人,打入後宮最不想去的宮——冷宮。此外,為了洩憤,她又將王氏改為蟒氏,蕭氏為梟氏,把這兩個極具侮辱性的字眼深深烙在她們身上。
  • 琅琊榜之風起長林濮陽上師墨淄侯聯手 淑妃死因大白
    小雪說墨淄侯現在是琅琊榜上第一高手,她擔心此人前來金陵城是為了淑妃的事。而淑妃跟萊陽老夫人原來是姐妹。而另一邊,墨淄侯質問濮陽上師為何給他寫信要他來調查淑妃的死。濮陽上師說他有一筆交易要與墨淄侯做,上師講述了他的計劃。
  • 揭秘:武則天稱王建帝路上的六次驚天謀殺案
    第二次謀殺蕭淑妃動搖了王皇后的地位後,武則天本著同打落水狗的精神,一路向前又開始了第二次謀殺。公元655年(唐高宗永徽六年),在武則天強大的12級枕邊風吹拂下,唐高宗終於廢去王氏後位及蕭氏妃位,貶為庶人,打入後宮最不想去的宮——冷宮。此外,為了洩憤,她又將王氏改為蟒氏,蕭氏為梟氏,把這兩個極具侮辱性的字眼深深烙在她們身上。
  • 呂后死後家族被清算,可武則天死後,為什麼武家安然無恙?
    而把後宮專權發揚到頂峰那就是大唐時期的武則天了,她不僅篡了位,做了第一個女皇帝,還改了國號,同樣也對李姓子孫展開了血腥屠殺。這兩個女人的手段不可謂不高明,不過更讓人不寒而慄的是她們的果斷、冷酷,甚至手段極其殘忍。儘管如此,呂后死後呂家被滅族,而武則天死後武氏卻能夠保存下來,還繼續在政權中心發光發熱。
  • 武則天發明的骨醉之刑到底有多可怕?為何後世再也不敢用了?
    武則天之所以能成為中國歷史上首個女皇帝,靠的就是不擇手段的兇狠勁,在發明酷刑這方面可見一斑,因此她的一生也是備受爭議,毀譽參半。
  • 武則天為稱帝不惜鳩殺親子李弘,厚葬在偃師,如今墓地破敗不堪無人問津
    唐恭陵神道旁的石仲翁太子李弘之死已成千古之謎,版本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兩種——母后鳩殺說《新唐書》、《唐會要》記載了李弘可能被武則天鴆殺的傳言。可見「鴆殺說」值得懷疑;二,李弘奏請蕭淑妃的女兒出嫁,儘管不合母意,但不至於因此結怨殺子;三,武則天自顯慶年間(660)已參預政事,大權在握。太子李弘即使監國也達不到威脅武則天地位的地步;四,據史料記載,鹹亨二年李弘就因癆瘵纏身而不能勝任監國重任。
  • 陝西墓穴特大發現,揭開一代女皇武則天真面目:最毒不過婦人心!
    不過雖然武則天是一代女皇,但是歷史對武則天的評價卻並不友好,甚至在史學家們的眼中,武則天就是一個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老毒婦,並且在歷史上也有一些記載,明確的表示了武則天確實就是這樣的人物。事實上,能夠成就一番雄圖霸業的人物,哪一個又不是心狠手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