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印度窮人被逼「賣女兒」

2020-11-17 騰訊網

印度的日子最近不太好過。

印度政府前兩天公布的數據顯示,印度第二季度GDP同比下滑了23.9%,創印度開始發布季度GDP數據以來的最差記錄。

看看印度媒體發布的近年GDP柱狀圖中,那一抹觸目驚心的紅色

在所有已公布二季度GDP數據的亞洲大國中,印度的跌幅最大。

但這還不是最壞的消息。

最壞的消息是,印度極有可能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疫情中心。

截止8月31日,印度全國確診人數為369萬,美國是603萬,兩者相差200多萬。

我們再來看下兩國的每日新增確診人數變化情況

上圖是美國、下圖是印度,兩國的疫情發展趨勢一目了然。

美國在7月經歷過一波高峰後,8月以來呈緩慢下滑的趨勢,而印度幾乎是斜線上升,8月30日更是創下了單日新增確診人數78761人的全球最高紀錄。

而鑑於印度的檢測能力不足、覆蓋面不廣,早有媒體認為,印度的實際確診病例可能已經超過美國了。

印度面臨獨立以來的最黑暗時刻。

疫情期間有句話廣為流傳,「時代的一粒灰,落在個人頭上,就是一座山」。

對印度人,尤其是窮人來說,這粒灰落在他們頭上的直接後果是,有一部分人被逼到「賣女兒」的地步了。

據印度媒體最近報導,在印度的一些邦(相當於中國的省),報告童婚的案例在增多。

以位於印度西南的卡納塔克邦為例,該邦的兒童權益保護機構在過去4個月裡,接到了107起涉及童婚的案例。而去年一整年,他們才接到156起案例。

這家機構的主席安東尼博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當印度政府忙於處理疫情問題無暇他顧時,不少印度父母私下認為,這是讓他們的女兒早早嫁出去的最好時機。」

在印度的其他邦,童婚案例同樣也在增加。

數據顯示,印度政府在疫情期間至少處理了9.2萬起兒童權益事件,其中5584起屬於童婚事件。

對那些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來說,早早把女兒嫁出去可以減少日常開支。而對迎娶的一方家庭來說,疫情期間政府限制大規模聚集,大大減輕了婚禮開銷。

站在雙方家庭的立場,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沒人關心被迫童婚的女孩,沒人問過她們願不願意結婚,沒人想過早早結婚對她們的身體有沒有傷害。

因為在印度,童婚現象早就存在,只不過疫情放大了這一現象。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估計,印度擁有全球數量最多的女童新娘,大概有1550萬女童未成年即被嫁作他人婦。

早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印度各邦18歲以下結婚女性的比例,最高的達到68.2%,最低也有35.4%——基本上是越窮的邦童婚比例越高。

未成年就結婚,不犯法嗎?

在印度,法定結婚年齡男性是21歲、女性是18歲,印度還在2006年頒布了《禁止童婚法案》。

但這條法案的問題在於,它不認為參與童婚的父母或家人有罪。而且法案還規定,只有在結婚時被抓現行,才可能被處以10萬盧幣罰款或兩年監禁。

在實際操作中,如果有童婚新娘被警察盤問,多會謊報年齡矇混過去。

另一方面,童婚是被法律禁止的,但一旦雙方結了婚,法律並不會判決婚姻無效!

是的,印度的法律就是這麼奇葩。

法律的自相矛盾,根本原因在於女性地位低下,童婚現象在印度有著相當的社會基礎。

印度曾在2008年被評為「全球對女性最不友好的國家」,女性勞動參與率只有26.9%,三分之二的女性必須依附男性生活,早早被嫁出去是逃不脫的宿命。

更悲慘的是,無力反抗的女性,只能將童婚現象,一代又一代被傳遞下去。

VICE的一部短紀錄片就提到一個案例,在印度西孟加拉邦的一個小鎮裡,15歲就結婚的母親,在家庭和社會的壓力下,不得不逼迫16歲還在上學的女兒結婚。

近年來,印度社會的有識之士,開始在通過各種方式改變這種現象。

在前兩年的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中,阿米爾·汗飾演的父親在決賽前一晚對女兒說——

「如果你明天贏了,勝利不僅屬於你,勝利還屬於千萬個被認為不及男生的女孩兒,勝利屬於那些被禁錮在家務和相夫教子的女孩兒。」

阿米爾·汗主持的另一檔叫《真相訪談》的節目,也直面包括童婚現象在內的印度社會問題,試圖引起政府和民間的注意。

在各方努力下,印度的童婚現象似乎大為減少。

印度政府的統計數據估算,不滿18歲結婚的印度女性比例,從1981年的43.4%下降到了2011年的3.7%。

但這一數據的可信性存疑。

在印度偏遠的農村地區,童婚現象仍相當普遍。政府和民間的抵制童婚行為,遭遇最現實的阻礙。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官網報過這樣一則案例——

在印度拉賈斯坦邦的一個偏遠村莊,13歲少女阿蘇的父親和族人,決定把她嫁給一個年齡比她大兩倍多的男人。

在母親的支持下,阿蘇拒絕結婚。這讓她遭到幾乎整個村莊的壓力,有一次有上百位村民圍住了她家,要求她服從命令結婚。

最後在政府和警方的介入下,這樁婚事才被取消了,但對阿蘇和她的家人來說,這事讓他們在隨後幾年中,都沒法在村裡邊抬起頭來。

所以,印度要想徹底杜絕童婚現象,除了提升經濟水平還要改變社會觀念,不是光靠打打嘴炮能解決的。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全世界的窮人都在經歷著什麼
    但是現實卻不是如此,疫情加劇了社會的不平等現象。 美國首個因新冠疫情死亡的未成年案例的父親是一名Uber司機,收入微薄,沒錢給孩子買符合條件的昂貴保險。但是這只是美國無數窮人的縮影。在美國的芝加哥市,黑人佔比30%,但是死亡人數卻佔到了72%,同樣在聖路易斯市,黑人佔比25%,但是死亡患者中超80%都是黑人。
  • 疫情之下的世界——印度
    印度單日確診再破 醫護人員正在給一名新冠疑似感染者進行快速抗體檢測,印度班加羅爾。 8月26日,印度新增新冠確診76014例,單日再創新高,連續19天保持為全球單日確診最多的國家。
  • 印度學者批評莫迪:他的抗疫政策以犧牲窮人為代價,加劇了不平等
    絕望之下,他們開始了漫長的回家之路。三天三夜,他們步行了150公裡,穿過森林和田野,避開高速公路。如果她們膽敢出現在高速公路上,就可能被警察攔下和懲罰。但4月18日,由於脫水和營養不良,賈姆洛病倒並死亡。她倒下的地方離她家只有幾個小時的路程。
  • 全球疫情中的「王炸」印度,最終的結局將會如何?
    大意是,如果這兩個地方爆發疫情,將是全人類的災難。 被張文宏醫生一說,再看印度達拉維貧民窟確診首例的新聞,嚇得我葛優躺中驚坐起。 看完心裡涼颼颼的:
  • 印度高分電影《起跑線》:「窮人是沒有資格大喜大悲的!」
    02豆瓣評分8.1的印度電影《起跑線》,講的就是一對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小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故事。拉吉和米塔是一對剛進入中產階級的夫妻,雖然積累了一定的財富,知識文化卻達不到上流人士該有的水平。他們不希望女兒皮婭重蹈自己的覆轍,便決定將她送進全印度最好的私立幼兒園,然後再考進名校實現階層躍遷。
  • 印度女性的地位,是兩個極端,富人和窮人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
    「男女平等」的口號在全世界喊了一百多年,但在南亞大陸的印度,普通女性的地位仍然低得驚人,比以前不太好。印度有句名言:「正如印度人對待狗一樣,女性在印度沒有地位,是男人的附屬品。」此前小編寫了一篇文章,在印度兩極分化嚴重,走在印度的貧民窟建築屢見不鮮。印度的富人多集中在南部一帶。
  • 疫情中的真實印度,窮人已到崩潰邊緣,病毒或將大範圍爆發
    紐約時報報導,孟買這個印度人口最密集的城市,正展現著疫情中的真實印度。孟買是一個被阿拉伯海和其他水路環繞的雜亂的半島,林立的高樓和無盡的貧民窟構成了這個大都市,它也是一個有著巨大夢想和極度貧困的城市,所有這些交織在一起。亞洲首富穆凱什 安巴尼在這裡建造了一棟27層的獨戶住宅。這裡也是《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的拍攝地點。
  • 新冠陰影之下,印度或是王炸
    那麼印度真的是百毒不侵嗎?來看看印度的疫情數據:截止14日11時,印度新增848例,累計確診10444例。只用了短短10天,便從數百例增長到現在的1萬多例,增勢太猛!這仿佛讓我們看到了感染初期的美國。在印度僅有536例確診的時候,印度總理莫迪曾宣布在全國範圍內實施為期21天的封閉抗疫措施,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可是封閉對於印度來說,還是太難了!眾所周知,印度的貧富差距十分巨大,窮人們在貧民窟哭訴,「隔離都是富人們才享有的權利!」
  • 印度窮人不願一輩子當奴僕 想要逆襲
    司機巴拉姆和他的主人時光網訊印度女星樸雅卡·喬普拉參演的電影《故事呈現了印度貧富差距和階層分裂的現狀,講述了一個類似屌絲逆襲的故事。本片由暢銷小說改編,一個貧窮的印度男人巴拉姆(Adarsh Gourav扮演)成為富人(拉吉·庫瑪扮演)的奴僕,富人生活對他有很大的衝擊,與此同時女主人(樸雅卡·喬普拉扮演)勸他不要一輩子甘於做奴僕
  • 傾家蕩產送女兒出國留學,印度電影《起跑線2》,不再談教育問題
    還記得一度引起話題的印度電影《起跑線》嗎?這個深深烙在中國人心中的詞彙,和亞洲教育環境的共鳴,讓《起跑線》拿下7.9的高分。《起跑線》的主要劇情是土豪一家,為了幫助女兒申請名校入學資格,假扮窮人到貧民窟生活的故事。主要是反映階層和教育等現實問題。
  • 印度疫情極速惡化,一名護士的遭遇上了頭條,專家:更糟的在後頭
    到目前為止,新冠疫情已經蔓延了好幾個月,但是人們對疫情的關注度卻是一點都沒有減少,尤其是一些疫情比較嚴重的國家,比如印度。原本印度的疫情看起來還沒有那麼嚴重,至少與美國相比,還是相差很遠的,但是最近,印度的疫情卻開始急速惡化,而印度高層對此似乎一點辦法都沒有。
  • 疫情肆虐之下,印度悄然興起「疫苗之旅」
    根據印度衛生部的最新統計數據,截至11月26日,印度新冠肺炎感染總人數已經超過930萬人,死亡人數也已接近14萬,是僅次於美國的感染和死亡人數全球第二的國家。考慮到印度的人口基數和衛生防疫水平,印度的感染率和死亡率的確如印度媒體自我吹噓的—不算太高,不過考慮到實際統計數據的來源和和大量被排除在正規醫療體系之外的患病和死亡人口,則印度衛生部給出的感染和死亡人口數據很可能遠低於實際數據。 印度人是天生的機會主義者,這賦予了印度人超強的生存能力,當然,這對於現代社會提倡的公平、秩序、規則來說就不是什麼好消息了。
  • 疫情之下,加速分化的亞洲電影
    繼「港澳臺影院生存實錄」之後,情報君將視野放至整個亞洲,重點關注日本、韓國、印度電影產業在疫情之下的生存狀況,嘗試去了解這些國家電影產業的現狀。看看當下,我們能為電影做些什麼?印度是個人口高度密集的國家,遍布全國的貧民窟更是加劇了群居性感染的可能性,由於很難保證當前的經濟狀況與醫療水平是否能夠合理控制疫情,印度政府已於3月24日緊急宣布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封鎖措施。目前,印度已經全面關停各地學校、工廠、辦公場所和餐飲娛樂場所,並且這樣的封鎖將持續21天。
  • 薦|德裡罪案&印度的女兒
    印度治安差警察辦事效率低下很多強姦案不了了之,我覺得除了畸形的社會觀念外這歷史遺留問題造成的警察系統也一個重要的原因。第二,語言問題。我一直以為印度因為曾被殖民的原因,說的是咖喱味的英語,然後看到副處長對那位DP的女警察說希望她學好英語,去搜才了解到,印度的本土語言是還在使用的,但印地語沒有完成現代化,所以無法在很多行業適用了。中文裡面很多我們現在使用的詞語、概念也都是舶來品。
  • 印度疫情太慘!真實死亡人數嚴重,但是飢餓才是他們最大的威脅
    印度街頭新冠檢測 根據印度最新疫情播報:印度疫情確診病例達而印度總理莫迪回顧了該國Covid-19大流行情況以及疫苗交付,分發和管理的準備情況。印度衛生部長,總理首席秘書,衛生部成員,首席科學顧問,高級科學家,政府官員以及印度其他政府部門出席了會議。
  • 必看印度電影《起跑線》——揭示印度教育社會現狀
    電影簡介:一對印度的中產階級夫婦:服裝店老闆拉吉(伊爾凡·可汗 飾)與太太米塔(薩巴·卡瑪爾 飾)為了讓女兒皮婭(蒂希塔·塞加爾 飾)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辦法。而當他們費勁心思終於要將女兒送進名校時,事情卻又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起跑線中這樣說到:「在印度,英語正代表著這樣一種階級的鄙視鏈。」
  • 印度的疫情治理及其影響
    在新冠肺炎疫情這場國家治理水平的壓力測試中,印度究竟表現如何?一、印度疫情發展情況截至3月22日,根據印度衛生部數據,印度已有360例確診病例,共7人死亡。中國國內疫情爆發早期,印度是防止輸入型病例響應最早的國家之一。
  • 疫情確診數20天漲20倍!印度「王炸」何時引爆
    根本上,這是一種由能夠在全世界到處飛的富人傳播,最後害死數百萬窮人的病症。有能力保持社會距離,禁足不出門的人都應該理解自己所擁有的特權,因為很多印度人並沒有這權利。」印度貧民窟百姓生活條件堪憂,應對病毒能力基本為零。第一點,印度疫情被嚴重低估。
  • 疫情之下,老人就該死嗎?這位義大利老先生的去世令人淚目
    疫情期間,他更是將這種善舉和溫暖做到了極致。今年3月份,第一波新冠疫情席捲義大利北部,整個社會的經濟也隨之遭到重創,出現了大批失業者和窮人。並且老人聲稱這些麵包都是當天沒賣完剩下的,但是實際上一位朋友曾經看到老人將新出爐的麵包擺出去。義大利封城期間,即便面對糖,麵粉等原材料漲價,麵包店收益減少等困難,老先生也從未放棄過。在疫情最艱難的時刻,老爺子仍然堅持多年來的習慣,每天都到店裡。
  • 《佐賀的超級阿嬤》:做消沉的窮人,還是開朗的窮人?
    日子很苦,很窮,她告訴孩子,天下有兩種窮人,消沉的窮人,和開朗的窮人,我們要做開朗的窮人,我們世代很窮,做窮人也沒有什麼好害怕的。這就好像我們常常說,開心也是一天,不開心也是一天,那要開心還是要不開心呢,阿嬤用她的言行給我們很深的啟示。阿嬤說,「只有該撿來的東西,沒有該丟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