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的周瑜是什麼樣子的又有何成就?

2020-12-25 柑橘與雪松

在看三國演義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周瑜是一個沒有什麼能力,而且氣度短小之人。他經常給諸葛亮下絆子,每一次都得不償失。甚至臨死之前還直接說既生瑜何生亮!就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話,所以現在人們在說起諸葛亮的時候,總是會把他和周瑜放到一起作對比,在對比之後,更是顯得諸葛亮寬容大度,足智多謀。不過在真實歷史上,周瑜真的是演義中這個樣子的嗎?

《史記》:飭法修師,則威德翕赫。賓禮名賢,而張公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為之傑。

有勇有謀的周瑜

一介風流才子,有勇有謀

其實在歷史之中,周瑜可以說是真正意義的風流才子,有一次周瑜和朋友在外面遊玩的時候,旁邊有一個歌女,不小心彈出了一個音,周瑜聽見之後回頭一看,大家都被他俊美的容貌所吸引。很多歌女為了能夠贏得他的歡心,紛紛將音調彈錯。在三國演義裡面,周瑜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經常因為自己能力不如別人而生氣而事實上,周瑜為了孫權的江山,可以說是兢兢業業,多半自己都是由他打下。在周瑜去世之後,孫權還當著所有臣子的面痛哭不已。在這裡可以看出周瑜是一個富有才能之人,而且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

孫權年輕時候的畫像

在那個時候周瑜年輕風流,身居高位,身邊有很多老將內心裡都不服他。程普就是其中一個人,他作為一個三代老臣,官位竟然沒有一個小孩子高,這根本就說不過去。所以經常會諷刺周瑜,更是從心裡就沒有看得上周瑜,面對這一些情況周瑜卻從來沒有在意過,仍然願意放下自己的身段和這一位老將軍結交其實這樣他也是為了國家基業,程普慢慢也從內心佩服他,認為這一個人人品高潔。在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周瑜也有不同於普通人的人格魅力。

年輕風流的程普

原本屬於周瑜的功勞,卻被移花接木

原本是周瑜利用下屬黃蓋的火攻計將曹操打敗,取得了這一次戰爭的勝利。這樣的情況在當時可以說是史無前例,也因為這一戰役他被封神,也相為周瑜歷史之中畫上最漂亮的一筆。但是在三國裡面,一次的功勞卻轉接在了諸葛亮的身上,加大眾人對於周瑜的誤會羅貫中為了能夠襯託諸葛亮的才能,也是想盡了辦法他能想到的各種優秀品質全部放到了諸葛亮身上,導致一個正面人物被萬人唾棄,實在是悲哀。

能力超凡的諸葛亮

總結

綜上所述,正史裡面的周瑜和演藝裡面的周瑜是處於兩個極端的位置。周瑜字公瑾,他完全可以擔得上這一個名字,只是非常可惜,英年早逝。這不僅是東吳的遺憾,也是整個歷史的遺憾。

參考文獻:《十七史百將傳》、 《史記》、 《史書》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由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既生瑜何生亮」,歷史上周瑜和諸葛亮的關係到底是什麼樣?
    《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和周瑜鬥智鬥勇的片段讓人印象深刻,為了置諸葛亮於死地周瑜是費勁了心思。然而在小說裡無論周瑜怎麼折騰最後都敗給了諸葛亮,因此周瑜在臨終之時嘆息道:「既生瑜何生亮」。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周瑜對於諸葛亮的存在是很介意的,甚至在他的言語之中還有生不逢時遇到諸葛亮的感慨。
  • 歷史上的周瑜是什麼樣的人?真的像三國演義中那樣善妒嗎?
    三國中有很多十分出彩的人物,相信很多人都十分喜歡諸葛亮。因為他才智過人,而且做出了許多讓我們覺得堪稱奇蹟的事情。當然提到諸葛亮,自然也會想到周瑜,在演義中,周瑜幾乎一直都在與諸葛亮相爭,最終落得個被氣死的下場。
  • 《三國演義》周瑜的形象,是否被作者改寫,正史又是什麼樣子
    在《三國演義》中,大家除了對神機妙算、通天徹地的諸葛亮印象深刻;也能夠記住睚眥必報、小肚雞腸的周瑜。而且他在書中的形象就一直是個反派的角色,把他描述得心胸狹隘。但其實這都是名著中的周瑜,而歷史上的周瑜,與這個人物大相逕庭。
  • 《三國演義》裡的周瑜為什麼很小氣?歷史上的他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劉備:「器量廣大」蔣幹:「雅量高致」孫權:「王佐之資」……所以,歷史上的諸葛亮沒有氣過周瑜。就算氣過,怕也是氣不死的。周瑜周瑜是一個內外兼修美男子周瑜的「帥」,在當時是家喻戶曉的。《三國志》說他「長壯有資貌」,還說「吳中皆呼為周郎」。郎,就是青年男子,呼人為郎,帶有讚美的意思。
  •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有何不同?周瑜被黑得有多慘?
    周瑜劇照生活中,喜三國人物之人不少,談及諸葛亮會說「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談及關羽會說「勇而有義」;可一提到周瑜,朋友仿佛對他反感之至,究其原因,不過是認為他「小氣」、「嫉妒心強」罷了。事實上呢,周瑜不但「氣度非凡」,還「智勇兼備」,並非《三國演義》中所描述「既生瑜,何生亮」這般。周瑜生於亂世,他早年不僅為孫策創立江東基業時立下了汗馬功勞,還在赤壁之戰時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赤壁之戰,可以說是周瑜整個人生最精彩的一刻,其對天下大事之分析能力,並不比孔明差。赤壁之戰,周瑜雖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但他卻面臨著東吳內部勢力的分裂。
  • 電影《影》中沛王和子虞矛盾重重, 歷史上的周瑜是被孫權害死的嗎
    不過根據劇中人物關係,還是不難看出三國的影子,電影中的大都督子虞和沛王顯然指的是周瑜和孫權,而兩人在劇中最終因為矛盾而同歸於盡。歷史上,周瑜去世的確屬於「暴亡」,很是突然,其中也的確有疑點,但要說孫權害死周瑜,我認為倒不大可能。
  • 正史中真實的周瑜到底什麼樣?他是怎麼死的?他有什麼本事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是一個小肚雞腸的人,在赤壁之戰後被諸葛亮活活氣死。其實,這是小說杜撰,正史中的周瑜根本不是這樣,更不是被諸葛亮氣死的。北宋詩人蘇東坡在《念奴嬌·赤壁懷古》中,為我們描述了周瑜的英姿,「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擼灰飛煙滅。」
  • 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專家:兩人根本不是一個級別,周瑜被抹黑了
    稍微對歷史有點了解的讀者,都知道《三國演義》中的故事很多都是虛構。事實上,諸葛亮事跡特別是那些在軍事上的成就絕大部分都是作者杜撰的,比如「舌戰群儒」、「智激周瑜」、「苦肉計」、「借東風」等等,全部子虛烏有。
  • 三國中最熟悉的陌生人:歷史上的周瑜,曾如何設想江東帝業?
    這固然能歸結為以蜀漢為主角的小說家藝術處理,但 《三國演義》中選取周瑜作為諸葛亮的對手,尤其在赤壁之後兩人就荊州問題上多次較量,倒也不是全憑腦補,故事原型取材於正史中周瑜成就江東帝業的願望。從孫策立業到三國歸晉,東吳政權長達八十年,孫氏虎踞三吳,江東群星閃耀,周瑜更像是那顆耀眼流星,雖只一瞬,卻驚豔了東漢末年之蒼穹。周瑜,字公瑾,出身廬江周氏,父親周異曾任朝廷的洛陽令。
  • 周瑜的死,到底和孫權有沒有牽連
    周瑜的死,到底和孫權有沒有牽連?三國歷史裡面有很多英雄大人物,其中周瑜就是我們都知道的一個大將軍。而且在初高中時期也是學習過關於周瑜的故事。說到周瑜,不難免讓我想到一個人,就是他的東吳主子孫權,孫權是當時周瑜的主子而且統治著整個東吳的人民百姓。
  • 三國中,諸葛亮三氣周瑜原來不是真的,那麼周瑜究竟是怎麼死的?
    三國中,諸葛亮三氣周瑜原來不是真的,周瑜究竟是怎麼死的?周瑜是三國時期吳國的一名大將,他足智多謀,英勇善戰,為吳國立下赫赫戰功。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認為周瑜是個心胸狹隘,小心眼的人,但其實歷史上真實的他並非如此。那麼周瑜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真的是如羅貫中所言被諸葛亮氣死的嗎?他的墓穴有多處,哪裡才是他真正的長眠之地?下面,快跟小編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 歷史上的周瑜是怎樣一個人?
    在這部以歷史人物為基礎卻夾帶著大量改寫的小說中,作者有意抬高了一些人,也刻意貶低了一些人。其中被黑得最慘的人應該就是東吳大都督周瑜周公瑾了。周瑜是江東有名的青年才俊,不僅身材魁偉,容貌俊美,而且極為精通音律,即使是在醉酒中,他也能聽出撫琴的人彈錯了哪一個音調,並且回頭看彈錯的人。
  • 王者榮耀中的周瑜在真實歷史中,是一位怎麼樣的人呢?
    周瑜作為三國時期著名的文人儒將,其謀略不輸於諸葛亮,但是在歷史上的周瑜為何被人黑化?因此,對於敵對勢力的人才自然會用敵視的眼光看待他人,導致對他們的評價或描述就缺乏應有的客觀公正性,給人留下了如此的印象,而周瑜作為吳國的將才,在吳國的地位是不輸於蜀國的諸葛亮的,畢竟敵人強大了自己就弱小了。因此,當時的社會環境需要以及自身實力的增強,都會對他方進行削弱,周瑜自然也不能避免。
  • 嫉賢妒能錙銖必較,心胸狹窄恩將仇報,這真的是歷史上的周瑜?
    《三國演義》為我們塑造了一個錙銖必較,嫉賢妒能,心胸狹窄,恩將仇報的周瑜形象,但是歷史上的周瑜真的是《三國演義》所描述的那樣麼?《三國演義》講述的「三氣周瑜」在正史中根本沒有記載,據《三國志周瑜傳》裴注引《江表傳》記載,周瑜死因是「道遇暴疾」,而不是被諸葛亮氣死,所謂「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嘆也是子虛烏有。《三國演義》描述的草船借箭、借東風、謀害諸葛亮等情節,在《三國志》中都未見記載,可見《三國演義》中關於諸葛亮和周瑜鬥智鬥勇的事件,全部的都是羅貫中虛構的。那麼歷史上的周瑜,究竟是什麼樣的形象呢?
  • 揭秘塵封幾千年的歷史真相:周瑜之死
    周瑜,三國早期最著名的人物。很多人得知周瑜,是被老羅的演義小說所吸引,如「既生瑜何生亮」。現在基於影視的傳播,周瑜這個「被氣死」的「氣量狹隘」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周瑜真的是這樣的人嗎?當然不是!周瑜是大英雄,是輔佐孫策奠定江東基業的第一功臣。周瑜到底有多牛,從軍15年,幹了三件大事,一件是曹操想幹的,一件是諸葛亮想幹的。
  • 歷史上的周瑜是怎麼死的?
    大戰前晚上,小喬陪周瑜到河邊看風向,周瑜當場吐血,差不多要死了。因為他要的是東風,但風向反了,估計會大敗。又不想去找諸葛亮,後來,還是諸葛亮幫他借了東風,大敗曹操,這時的周瑜可以說非常的憎恨諸葛亮,就要殺了諸葛亮,還好他的夫人小喬救的諸葛亮一命。這樣可以看出周瑜是一個,高傲自大,嫉妒心極強,機關算盡的人。
  • 歷史上周瑜打黃蓋的歇後語是怎麼來的
    歷史上周瑜打黃蓋的歇後語是怎麼來的?
  • 有誰不信「既生瑜何生亮」之說 三國周瑜英雄一世卻被小說毀了名
    相比之下,正史中關於周瑜的真實記載,已被悄悄扔在了一旁,且顯得那麼卑微和無能為力。 相信,或許沒有誰會為了給周瑜正名,而去推翻《三國演義》中關於諸葛亮的那些神奇故事。 民間有「日久他鄉成故鄉」之說,會不會日久演義的故事也真的成了「歷史」呢?
  • 周瑜和孫策(一)有房一起住
    中的」道南宅」三個字,出自周瑜和孫策的典故。《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記載:初,孫堅興義兵討董卓,徙家於舒。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其中這句「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是說周瑜把自己處在路南邊一所大宅院送給孫策居住,後遂以「道南宅」作為友愛的象徵。」徙家於舒」,四個字說得太簡單,《江表傳》對此有具體描述。
  • 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的,還是病死的?
    周瑜哪怕在酒醉時,宴會上若有人演奏曲子出現了一點失誤,他都能聽出並扭頭去看出錯的人。傳說很多演奏樂曲的女子,為了博周郎一眼而故意出現失誤。三國演義中周瑜是被諸葛亮氣死,氣量狹窄是周瑜的人設和標籤,所謂「諸葛亮三氣周公瑾」。其實在歷史上,周瑜堪稱雅量。孫堅孫策剛起兵時,周瑜邀孫策帶家眷居住在自己家鄉,將自己的一大所房子讓給孫策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