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人肉沙包到金馬影帝,渣渣輝吃過的苦,不是一般人受得了的!
香港影壇有一句話:&34;
姓梁的是指梁朝偉,梁家輝,家輝就是指張家輝和梁家輝。
有些人是天生要做演員的,有些人則是需要不斷的努力終有出頭日。我很小的時候看張家輝的金裝四大才子,那個時候,他也只是一個長相既不帥氣,又沒什麼特色的香港演員。沒有英俊帥氣的偶像外表,也沒有幸運地得到靠一部作品就一炮而紅的機會。演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配角。
但是我那個時候也不知道為什麼,總是覺得張家輝先生演的香港電影有一股勁兒,想不出來這股勁兒到底算什麼,但就是會不自覺的被這股力道給吸引過去。後來才明白,張家輝身上的那種魅力也不是別的,就是一股在演戲這方面對自己&34;的那股子勁兒。
放棄鐵飯碗,毅然決然當演員,可是入行卻只能當沙包
在演戲這方面,演藝圈裡確實有幾位拼命三郎,在這些人裡,最讓我佩服的就是公認影帝渣渣輝。
張家輝1967年12月2日生於香港,從小家庭情況還算可以,學習成績也不錯,17歲考入警隊當軍裝警察,4年後申請調職便衣被拒,之後離開警隊,1988年加入李修賢的電影公司當幕後人員。大家只知道他跑龍套,演過很多小配角才磨鍊的好演技。
但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在出道前其實本職工作就是一名警察,離職後在1989年的時候,在電影《壯志雄心》中出演少年警校學員,開始其演員生涯,其實就是本色出演呢。而他自己也說:如果當初沒有離職,我會成為出色的探員。
張家輝說,當時根本不知道拍戲是個什麼鬼,而且工資比警隊差多了,只有3000元,可他就是敢去做。
其後不到一年時間他就籤約了亞視。而這一待便是六年光陰。他的年齡也從22歲走到了28歲,這個年齡對於演員來說未必是最好的飆演技歲月,但對於一個剛剛步入社會,幻想未來的年輕人,卻是一個最絢爛和易迷茫的年齡段。
他從入行一開始,是以&34;聞名的,因為身材瘦小,適合做女性的打戲替身,所以很多戲都找他。當時他就是一個人肉沙包啊。就連媽媽都忍不住心疼他他:&34;
&39;好!開工!&34;
拍了好幾部戲都沒能紅起來,不斷被壓番
但是這種日子並沒有持續多久,可以說他剛剛入行開局的運氣還是比較不錯的,畢竟了解這個行業的,應該也知道,本來做幕後是很難直接到鏡頭前演戲的,但這個時候李修賢選中了當過警察的渣渣輝,並讓他出任主角之一,戲中的角色就叫張家輝。
可惜《壯志雄心》票房慘澹,只有600萬,裡面所有的演員,包括主角都沒能一炮而紅。1991年,張家輝在李修賢的介紹下加入亞視ATV,拍攝了《朋黨》、《銀狐》、《龍在江湖》等多部影視作品,沒有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
1995年張家輝轉投無線電視TVB,但籤約後不久就請假9個月,一度在南非停留,後來因親姐姐病重回香港探病,並回到TVB工作。剛進TVB的他只能做小透明,在什麼電影裡都只是客串,比如在《美味天王》中客串了古天樂師弟一角,明明演了很多戲,但是沒有一部是能夠拿出來說&34;的。
張家輝在剛出道之時,經歷過三位導演,而這三位導演有人只是順手一帶,但卻也有人傾盡了全力,想要捧起張家輝,順手一帶的兩位導演是李修賢和陳木勝。他跟的第一位導演就是李修賢,但只可惜後來沒打出什麼水花罷了。
一直到1999年的那部《千王之王2000》,如果大家看過這部電影的話,多半會以為這部電影的主角是周星馳,然而真實的情形是:周星馳只出場了15分鐘時間。
明明是主角的張家輝,被明明是配角的周星馳,壓得喘不過氣。明明星爺已經刻意收斂了大半鋒芒,卻依舊成了電影中最大的焦點。前一代中最閃亮的喜劇天才,對上後一輩中最被看好的喜劇新秀。但是很可惜,這個不那麼幽默的後輩並沒有接住這麼寶貴的一個機會。
影帝吃過的苦,真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了的
所以從那個時候張家輝就說,如果以後把機會給到他,他一定會使出一切手段,讓觀眾記住他演的每一個角色,為了這個目標,我們的張影帝也可以說是下了血本。
拍喜劇是當時的潮流,票房高啊,多爛的片都會有人看,也有很多人爭著做下一個周星馳。尤其被王晶看中的張家輝,就是當紅炸子雞,片約一部接著一部,拍完電影拍電視。
&34;。
但是很快,張家輝也發現長期演喜劇並不是一條適合演員發展的道路,尤其是在2000年以後,香港的喜劇電影似乎一直都在走下坡路,一部好的劇本都挑不出來,所以在所有人還一頭想扎進喜劇電影的時候,張家輝說:從今天開始,我就不演喜劇了。
可是一個靠喜劇火起來的演員,不演喜劇,你能演什麼呢?這個問題不光是觀眾想不通,很多演員的心裡自己也是很迷茫的,所以有一段時間他得了抑鬱症,他說,那段時間回到家的時候,根本不敢讓女兒看到他,因為覺得自己很醜。
不過接受了治療之後,他也很快就好起來了。以後提到抑鬱症這件事,張家輝還很瀟灑地說:&34;
說出這話,我是非常服氣的,自己都已經得了抑鬱症,他想到的,居然是以後可以好好演類似的角色。這得是一個多專業的演員才能有這樣的心態啊?
44歲為了拍戲花了九個月練身材,拍下一部戲還要減重
再舉個例子,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張影帝拍過《激戰》這部電影,沒錯,就是後來幫他拿了影帝的那部影片。當時張影帝在接這部戲的時候是44歲,剛好是中年發福的時候,整個人的身材也偏向走樣,但是接了這個戲以後,導演說一定要給這個角色塑造一個健美先生的形象,所以,當時44歲的張家輝硬是把自己練成了脂肪率低至3%的健美男。
對於一位專業的健美運動員來說,每周可以保持20到30個小時的鍛鍊時間。我算了下自己,周一到周五每天早晨加2次晚上,周末兩次,每次一個小時多點,到10個小時已經很緊張了,為了保持工作和家庭的正常運轉,普通人很難到他們那種體型。而張家輝先生為了減少體脂是怎麼做的呢?
據說他花了35萬港幣,請了一個專業的健身團隊,花了整整九個月時間,整個團隊就是在這段時間裡只圍著他一個人在運作,就是為了把影帝先生的體脂給減下來。
&34;為了練出堪比拳王一樣的肌肉,據說吃的東西,狗都不會吃。
最後電影上映,《激戰》張家輝拿影帝,7個評審全票通過,沒有絲毫爭議,評委會給他的評語是:&34;
張家輝是個專業、敬業、自律的演員。接了這部片子,演技什麼的倒是次要,最主要是練出那一身肉。換而言之在拍片準備期及拍片中,練肉就是他的工作與最重要目標。不過這裡還是友情提示,一般人沒錢沒毅力沒時間,就別和《激戰》中的張家輝比了,不切實際。即使把張家輝的全部訓練日誌抄來也白搭,硬上導致的可能是傷病與過度疲勞,說到底還是傷身體的哦!
最讓人佩服的,拿了獎之後,張家輝還是不當一回事。他一點都沒有留戀自己當時的肌肉身材,《使徒行者》裡面的他就已經恢復了普通身材。
他說:&34;
從一個什麼戲都不會演的人肉沙包,到一個什麼戲都能接得上的影帝,張家輝用了27年時間。在這27年裡渣渣輝根本沒有停止過努力。一個人只有停滯不前、放棄進步、失去動力才會變醜,變鬆弛。相反,有創造力的人,只會越活越有勁,越活越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