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樹讓路!合肥一棵古樹「獨佔」一條車道

2020-12-27 鳳凰網

原標題:合肥一古樹享「特區」 「獨佔」一條車道

為樹讓路在合肥並不罕見,合肥登記在冊古樹名木累計2498株

淮南北路上的古樹。

近日,合肥北城的一棵樹在網絡上火了。這棵樹「獨佔」約一條車道的位置,網友稱這是為一棵樹讓一條路,其實這不是百年古樹第一次「上頭條」。早在10年前,修建淮南北路的時候為古樹讓路的事件就登上了新聞。如今,「斷頭路」的淮南北路北延通車,才讓它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其實,為古樹讓路,在合肥並不罕見。

為古樹讓路引網友關注 其實早在十年前就上過「頭條」

這兩天,合肥北城淮南北路上的一棵古樹在網絡上火了,有人稱這是安徽首例為一棵樹讓一條路,引起許多網友的好奇和點讚,當然還有疑惑聲。

12月8日,記者聯繫上長豐縣重點局。據有關工作人員介紹,這棵樹確實是在淮南北路上,道路修建時也確實因它而讓路,不過時間要向前推十年,也就是2010年的事。

「當時媒體就進行了報導。」這位工作人員稱當時古樹所在的位置是淮南北路的終點,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斷頭路」,周邊都是泥土,很多人不會開車經過那裡。

這兩年,淮南北路北延開建,由長豐縣重點局負責修建的6.3公裡的市政主幹道今年正式通車,與五湖大道相連,所以開車的經過的人多了,關注的人也多了。而五湖大道以北,由長豐縣交通局負責的淮南北路北延(又叫沛雙路)長達30多公裡,至此從合肥北二環前往長豐下塘、杜集等鄉鎮,可以從淮南北路抵達。

這棵古樹如今怎麼樣?記者找到了古樹的管理人蒯先生。

蒯先生告訴記者,古樹是由其祖輩在光緒年間種下的,代代相傳延續下來。「古樹有120歲了。」蒯先生說很早以前,家人也沒有想著去特別地養護它,更別提病毒害防治了,只是看著別有黃牛拴在這棵樹邊。

十年前,作為北城主幹道的淮南北路修建,為了保護古樹,有關部門決定為古樹讓路。為了防止古樹受到他人傷害,蒯先生說古樹周邊已經安裝了監控。

為古樹讓路並不罕見

高劉機場公路建設為保護古桑樹亮綠燈

其實為修路保護古樹,為一株古樹讓路的事情,在合肥已經不是第一件。2009年玉蘭大道改造時,就曾為保護一棵70年左右樹齡的大龍柏將路向東擴展約5米。

2012年,合肥市公路管理局高劉至機場公路建設項目施工時,發現在高劉鎮陳橋村緊靠路邊有一棵挺拔長勢茂盛的古老桑樹,高劉機場公路建設為保護古桑樹亮綠燈。為了使這棵古桑樹既達到有效保護又能在複雜的環境中繼續健康生長,由安徽農業大學古樹保護專家束慶龍教授根據古樹和周圍道路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保護方案,諸如:為了減少水泥路面影響樹根的吸氧和水分吸收,將在樹根處安放若干根PC管,保證樹根能得到充分的氧氣和水分。同時為了不影響交通安全,對樹幹的修剪和保護也提出了具體的意見。

記者從經開區建發局負責古樹保護的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目前這棵桑樹生長狀態良好,在道路綠化帶上,平日並不需要過多的養護。「但因為樹齡較大,因此平日的工作重點是將樹木的生長環境保護好。」

記者從合肥市林業和園林局綠化處了解到,古樹保護往往涉及到規劃、建設、交通、城管等多個部門,因此需要在古樹名木保護過程中形成合力。

近年來,遇到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施工範圍內存在古樹名木或需移植的,考慮到古樹樹齡較長,移植過程中根系及枝幹極易受損,成活率低,合肥市綠化辦提倡並極力爭取對古樹名木進行就地保護。在督促縣區主管部門做好對工程建設項目施工範圍內古樹名木加強管護的同時,協調建設單位調整規劃方案,最大限度為古樹提供良好生活環境。

合肥市登記在冊古樹名木累計2498株

據悉,根據《安徽省古樹名木保護條例》要求,古樹是指樹齡100年以上的樹木,名木則是指具有歷史價值或者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樹木依據年齡不同分為不同的等級,樹齡500年以上的古樹為一級、樹齡300年以上不滿500年的古樹為二級、樹齡在100年到300年之間的古樹為三級。

截至2020年8月,合肥市登記在冊古樹名木累計2498株,其中名木12株,一級古樹10株,二級古樹42株,三級古樹2434株,其中,以麻櫟、柿樹、黃連木、樸樹、銀杏、桂花、馬尾松、三角槭、圓柏、楓香等樹種居多。每株均建立詳細檔案,編號、拍照、造冊登記。對新增的古樹名木組織專家鑑定並報政府認定後公布。

■故事

設立「特區」 為古樹讓路

時間回溯到2010年,開始動工的淮南北路長約3.3公裡,為北城主幹道。在建的淮南北路上有一株百年麻櫟樹,修路可能會毀壞古樹。經當時有關專家探測分析,此古麻櫟樹齡至少在105年以上。

相關部門確定對這株百年古樹就地保護,淮南北路建設方案不得不進行修改。為給古樹讓道,淮南北路將增加一條長30米、寬3米綠化帶,道路寬度不變。在古麻櫟樹所在的這一段,單向四個快車道將變為三個,古麻櫟樹所在位置被設立成「特區」予以隔離保護,增加安全標線後,不會影響交通。

(江淮晨報)

相關焦點

  • 山東境內的千年古樹,每一棵都是一部中國通史!
    由此推斷,此樹樹齡應該在4000年左右。據考,此樹為中國現存古銀杏樹齡最大者,故人稱「天下銀杏第一樹」。  2100歲的嶗山漢柏樹 在山東青島嶗山太清宮三皇殿院內,有一株檜柏,樹高25米,胸徑110釐米。據載,此樹為太清宮開山祖師張廉夫於西漢漢武帝建元辛丑(公元前140年) 手植,算來樹齡為2100餘年。
  • 湖南近22萬棵古樹名木有了「電子身份證」
    目前,古樹枝繁葉茂,特別是深秋時節,滿樹金光燦燦,猶如一柄金色華蓋,景致十分優美。 邵陽城步長安營鎮大寨村,有棵千年古杉樹,樹幹粗壯,內有樹洞,可容納七八人站立。原樹高28米,由於雷電擊中而折落,僅留下一半樹幹。後又經歷大火,消防官兵奮戰4個小時才撲滅。5個月後,千年杉樹竟抽出新枝芽。從那以後,村民們將其呼為「神樹」,並採取最嚴厲的措施加以保護。
  • 實地查訪178棵古樹後檢察官心疼了!古樹名木也要「老有所養」
    近期,永康市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部門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為世界保護好一株樹」專項調查和保護行動,針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向有關部門發出檢察建議,讓古樹名木「老有所養」。「專項行動中,我們組織幹警赴轄區內16個鎮街區,依法對部分古樹名木損害情況進行現場取證。」
  • 因為一棵古樹,電視劇《經山海》劇組來此村取景
    這部電視劇是根據我省作家趙德發創作的長篇小說《經山海》改編,小說《經山海》是中宣部第十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的獲獎作品,該劇入選國家廣電總局百部重點電視劇第三批選題。電視劇《經山海》由導演楊亞洲執導,演員張國強、王麗坤等領銜主演,全程將在日照拍攝。
  • 廉江安鋪這棵240年古樹,成為古鎮一「寶」!
    廉江市安鋪鎮山高棚村有一棵240多年歷史的見血封喉樹,日前被當地政府掛牌保護。安鋪這棵見血封喉古樹高高聳立。記者 李忠 攝昨天記者來到該村,看到這棵長在路邊的大樹。走近一看,那亭亭如蓋的樹冠高近20米,把四周的民房都「比」下去了。
  • 世界最長壽的3棵古樹,近萬年壽命,中國有一棵僅排第二!
    今天小編就來向大家一一道來壽命最長的樹有哪些。隨著全球經濟發展推進,人口不斷增長,越來越多的國家伐樹填海都要建房子或者做娛樂場所等,想方設法都要製造點什麼出來。那麼樹木不斷減少,我們會受到什麼危害呢?我們日常用的紙巾,家具,生活用品等很多都是由樹木提供而來的,樹木的減少,無疑是會對我們生活造成危害,而且樹木可以淨化空氣,多一棵樹木就能多為我們家園造福。
  • 【人文歷史】最老銀杏、最美流蘇、相思茶花、神奇牡丹……合肥...
    一棵古樹,就是一段歷史的見證與傳承;一株名木,就是一種文化的記載與烙印。古樹名木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與文化的象徵,是城市歷史文化風貌的重要載體,是森林資源中的瑰寶,也是自然界和前人留下來的珍貴遺產,被譽為「活的文物」。
  • 我國有棵古樹每天有人看護:一個姿勢保持1000年,卻被懷疑是假樹
    除此之外,黃山除了擁有雄偉壯觀的山峰外,黃山頂上的那棵迎客松也是吸引眾多遊客的一大奇觀。之所以會有這種迎客松,是因為它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但在石頭的縫隙中生長依然挺拔。許多觀光客都聽說過這棵迎客松的奇形怪狀,都想爬上山頂,觀賞廬山的真實面貌。許多人不相信這棵迎客松長在石頭的縫隙裡卻能長到千年不變。
  • 羅田縣「古樹名木」徵文一等獎作品|周愛嫵:苦櫧樹的回憶
    離樹不遠有一排古墓,給樹增添了幾許蒼涼和古老,但絲毫沒有影響它挾葳蕤之勢孤獨於村頭。它是一棵名副其實的古樹,又像一位長壽的老人,歷經風雨,生生不息,始終保持著一種村莊守望者的姿態,讓人敬畏和景仰。有人說,擁有古樹的村莊是有福氣和根基的。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生產落後,生活清貧,人們終日忙於耕種,任憑古樹自生自滅。
  • 你知道上海最老古樹在哪裡嗎?它的編號為「0001」,你見過嗎
    不僅要看有多少古老的建築和圖書館,還想看看發展建設中還剩多少古樹名樹,樹齡千年的古樹和現代城市的發展,在上海也能找到和諧共存的道路。在上海的古樹中,有一個叫「0001」的樹的號碼,這被稱為「上海樹王」,又被稱為「上海第一古木」,這棵「樹王」拔出雄偉的銀杏樹,在嘉定區安亭鎮安曉路古杏樹公園,唐貞元元年(785年)種植的,1200多年的歷史是上海最古老的樹。
  • 世界上最牛的4棵樹,一棵在中國,價值超1億,1棵常出現在電影裡
    說到樹木,地球上至今還保留著很多古樹,現在這些樹木已經被國家很好地保護了起來。第一個是杜鵑花。這隻杜鵑花不一樣。我來自加拿大125歲了。從最初的枝架成長為現在的大樹。每到盛開的季節花開,這棵杜鵑樹全身像一個巨大的粉色棉花球,在大地上緊緊地拉著,像這樣在大地上生長。
  • 「古樹的故事·旌陽篇」「許願樹」和「榜樣樹」承載多少愛與希望
    在仙橋村一農家樂的小院裡,兩株巨大的黃葛樹依偎在一起,它們就是「許願樹」。據當地人說,圍著樹轉三圈,然後對著樹許個願,願望就會實現。所以,你會看到,樹身上掛滿紅絲帶,那都是善男信女們許下的一個個美好的願望。兩株樹右邊一株挺拔偉岸,左邊一株樹身稍稍傾斜,像一對恩愛的夫妻,所以當地人又叫它們「夫妻樹」,象徵著夫妻恩愛,婚姻美滿。根據公示結果顯示,兩株樹已經2225歲,樹高22米。在這兩株巨大的古樹身上,有著很多傳說。
  • 韶關新豐有個秀田古村,兩棵460年的古樹遠近聞名,被奉為神樹
    村子的中央有兩棵高大的古樹,已有近500年的樹齡,在珠三角非常有名氣,古樹學名秋楓,造型秀麗,其中一棵樹幹已空,需八人伸手方能合圍,另一棵則分枝四處,繁茂婆娑,當地村民視之為神樹,目前已開發建成秀田古樹公園。據當地人介紹,秀田這兩棵古樹栽植於公元1554年,至今已有四百六十多年歷史。
  • 一棵樹的回應
    在3個月前,它還是一棵小小的樹苗,原來的那棵樹在今年2月份的時候被砍掉了,那一天,我不在,在此之前,那棵樹被砍掉了一般的樹枝,像一個失去了半個臂膀的年輕人。,那棵樹,真的很好看,我總是對別人說:這棵樹,是隨著我的命長的。
  • 好大一棵樹,底下是個洞!長勢卻不錯!
    在南京市第二批掛牌的1088棵「古樹名木」中,這裡就有30棵榜上有名。歲月流逝,這些樹木大多長勢良好。其中有棵200多年樹齡的女貞樹,居然是懸空生長的! 民國初年,孫中山先生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就在這與臨時大總統辦公室僅一水之隔的小樓裡居住了90多天,現在小樓已命名為「孫中山起居室」。 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後,原配夫人盧慕貞及子女孫科、孫娫、孫婉四人來到南京一家團圓。盧慕貞照顧孫中山生活,起早貪黑,洗衣做飯,十分辛苦。一家人飲食起居都很簡單,粗茶淡飯,難怪子女們都說:「這裡的飯菜還不如家裡的好吃!」
  • 30米高相思樹已守村千年?「相思王」納入古樹保護
    說樹:傳說唐宋時期 思鄉和尚栽下  84歲的張挺老伯,是鳳巢村以前的老書記,從小就在村子長大。從他有記憶開始,這棵相思樹就一直這麼大。張挺小時候,聽大人們講,這棵相思樹是和尚栽的。  在宋朝,當古寺名為「大羅山寺」時,寺廟建有九殿,佔地一萬多平方米,僧侶達到上百人。這些僧侶,來自五湖四海。
  • 全球壽命最長的5棵樹,第二在我們中國,第一長生不老
    全球壽命最長的5棵樹,第二在我們中國,第一長生不老。俗話說「千年的王八,萬年的龜」,但是在現實的生活當中,不管是王八還是龜,能活到幾百歲,那已經是非常極限了。但是樹的壽命基本都很長,我國有很多的百年古樹,甚至千年古樹。
  • 安徽這個秘密國度,隱藏在深山之中,以「合肥香格裡拉」而聞名
    這種古木叫黑彈樸,榆科植物,屬於國家古樹三級保護範疇,至今已有200多年歷史,整棵古樹的樹幹十分粗大,三方方格才能環抱得來,遠望樹冠猶如展開的巨型雨傘,守衛在此。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人無十全,樹無九丫」,奇怪的是,這棵樹竟有9個枝丫,因此當地人也稱這棵樹為神樹,常有人來此燒香祈福。
  • 陝西10大名人手植古樹,有兩棵樹齡5000年
    陝西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省份,境內有不少流傳下來的名人手植古樹。而史籍中,關於古人種樹的記載更是比比皆是。古人一言不合就種樹,留下美景數千年,這些樹中,樹齡最短的也有約1300年!
  • 你依偎一棵樹,你會感到樹的溫度
    恰逢他敬重的一位朋友從武夷山回京,找到他說:「武夷山有個人物叫陳建霖,為保護山上的樹木自己掏錢給砍樹的人,自己的工資給完了,砍樹者依舊不絕,於是立《毀林碑》。身處困境依然不屈不撓,你可一寫。」  聽此建議,徐剛便請了一個月的創作假,直奔武夷山與陳建霖徹夜長談,朝夕相處半個月。白天採訪山民,踏看了幾乎所有毀林處。曾經,武夷山上合抱粗的大樹、古樹數不勝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