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家節----聖家----基督徒的福音學校

2021-02-14 茶神父頻道

瑪 二,13~15,19~23

賢士們離去後,看,上主的天使託夢顯於若瑟說:「起來,帶著嬰孩和他的母親逃往埃及去,住在那裡,直到我再通知你,因為黑落德即將尋找這嬰孩,要把他殺掉。」若瑟便起來,星夜帶了嬰孩和他的母親,退避到埃及去了。留在那裡,直到黑落德死去。這就應驗了上主藉先知所說的話:「我從埃及召回了我的兒子。」

黑落德死後,看,上主的天使在埃及託夢顯於若瑟,說:「起來,帶著孩子和他的母親,往以色列地去,因為那些謀殺孩子性命的人死了。」他便起來,帶了孩子和他的母親,進了以色列地域;但是一聽說阿爾赫勞繼他父親黑落德作了猶太王,就害怕到那裡去;夢中得到了指示後,便退避到加裡肋亞境內,去住在一座名叫納匝肋的城中,如此應驗了先知們所說的話:「他將稱為納匝肋人。」

教友家庭是教會的最小單位,或者說每一個教友家庭都是一個小型的教會,「教會」一詞在希臘文中意為「聚會」,很明顯的,每一個家庭都是一個「聚會」。

那麼,理想的基督徒家庭應該是什麼樣子的?一九六四年真福教宗保祿六世在納匝肋朝聖時曾說過:「納匝肋的聖家是一所學校,在那裡我們開始了解基督的生活,這是我們學習福音的學校。」

基督徒首先是在家庭中成聖的,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充滿聖德的成聖氛圍,如果我們的家庭是一個缺乏靈修聖德的俗化家庭,我們又如何在生活中修德成聖?

於普羅大眾而言,宮殿靈修與修院靈修都是不接地氣的,而聖家靈修則近於「量身定做」。

俗話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貧賤夫妻百事哀」。我們習慣於放大自己的難處與不幸,為自己缺少精進精神自辯和安慰,當談到聖家之時,理所當然地以為這個處在天主恩寵重重包裹之中的家庭順理成章地走向成全是毫無疑義的。是的,如果從天主全知的角度來講,聖家三口的成聖是絕對的確定,但從現實過程的角度而言,我們可以發現他們的成聖同樣地是人的自由與天主恩寵完美配合的結果,在這個配合過程中,他們同樣需要絕頂的謙遜、服從、忍耐、犧牲、向天主開放,各按自己的家庭角色盡力盡職。

就以今天彌撒選讀的福音內容來說,其中提及兩個事件,一個是逃難埃及,一個是其後的從埃及回鄉。我們注意到這兩起事件的天使託夢對象都是若瑟而不是瑪利亞,論恩寵地位,瑪利亞始胎無染原罪,若瑟則只是一個凡夫俗子;論血緣,瑪利亞是耶穌的親生母親,若瑟只是養父。瑪利亞的地位明顯遠遠地高於若瑟,為什麼天使託夢給若瑟而不是瑪利亞?只因為按法律及家庭觀念來說,若瑟是一家之長,我們今天同樣稱他為「聖家之長」,如果瑪利亞缺乏足夠的謙遜,她是不是可以質疑:你這夢到底是真是假呀?就算是真,她是不是也可以抱怨天主:憑什麼老是先通知他?在現實中,哪怕是從事一件光榮天主的工作之時,我們附加地在意自己的地位、作用、榮耀的例子還少嗎?我們總希望高舉自己在眾人之上,總希望自己成為人際關係的中心。

面對天使傳達的天主旨意,若非有絕頂的服從精神,若瑟和瑪利亞可以同樣抱怨天主:你不是全能的嗎?耶穌不是降生的天主聖子嗎?黑落德想要殺害這孩子,你就束手無策到要我們連夜逃命的地步?你可知道我們很窮,缺少交通工具,連夜逃往埃及有多困難有多危險?一旦出了事,誰負責?難道你無力改變黑落德的想法與決定?難道你沒有辦法讓他找不到我們?……試想想,在我們遇到困難時,我們對天主是不是有著太多太多類似的不解與怨言?但面對天主的旨意,若瑟與瑪利亞似乎除了服從還是服從,而沒有其它任何的想法。

基督徒的成聖方式只可借鑑不可複製,每個人按著自己的身份、職務善盡職責而成聖,正如聖撒肋爵所說的,主教不可以像傳教士一樣地東奔西走,世俗教友不可不顧家庭的需要像會士一樣的不顧儲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成聖方式。作為在俗的平信徒,若瑟和瑪利亞是夫妻的模範,小耶穌是孩子的標杆,教會慶祝聖家節,除了紀念聖家三口之外,當然是希望教友把自己的家庭託付給聖家,以聖家為模範,向聖家學習家庭靈修,讓自己的家庭成為一個小聖家。

結合今天的社會情況,我們不得不特別強調家庭對培育孩子的重要性。道成人身的天主聖子因受肉身所限,同樣有著人性的軟弱,他需要父母的照顧與教育。他從不以自己的特殊身份而桀驁不馴,相反地,卻非常服從若瑟與瑪利亞的權威:「他就同他們下去,來到納匝肋,屬他們管轄。他的母親把這一切默存在心中。耶穌在智慧和身量上,並在天主和人前的恩愛上,漸漸地增長」(路二,51,52)

今天我們的教友父母對孩子的培育重點在哪裡?吃好、穿好、找家教、上重點學校之外,對孩子的信仰培育上花了多少的時間和精力?孩子是天主賜給夫妻的禮物,為人父母者同時領受了一項最重要的任務----把天主所託付的孩子培養成為將來天國的聖人。完不成這個任務,便是瀆職,不配為人父母!我們的教友夫婦在家裡有教孩子最基本的信仰知識嗎?有陪伴孩子一起祈禱嗎?主日有帶著孩子一起進堂嗎?有給孩子提供基督化的價值觀嗎?孩子對父母有受教與服從的精神嗎?

納匝肋的聖家是一所福音學校,這所學校不授予學位,也不傳授自然科學知識,但卻是我們學習靈修,修成全聖德的第一學校。

相關焦點

  • 提姆·凱勒:美國文化中推進著無神福音,主日學校對基督徒兒童還不...
    Giraud 紐約救贖主長老會教會(Redeemer Presbyterian Church in New York City)的創立牧師提姆·凱勒(Tim Keller)警告說,現代世俗文化正高歌猛進地衝著基督徒和主日學校傳福音
  • 基督徒怪象:傳福音成了傳福利
    ,有個怪象:在許多教會、許多信徒中,在傳福音的時候,把福音傳成了福利! 他們把福音閹割了,把福音打扮成福利!到處派發! 他們傳的不是福音,因此,他們是魔鬼的幫兇,藉著這福利,把人穩穩噹噹送進了地獄!因為從福利這個門進來的是賊,是強盜。這些從福利之門進來的「基督徒」,實則裡面沒有任何更新!是走在滅亡裡面!
  • 基督徒如何處理福音與個人之間的關係問題?
    基督教之所以由幾百人的小教派團體,發展成今天遍及世界角落的龐大規模,這源於基督教特有的傳福音行動。每個基督徒都擔負著傳福音的使命,把福音傳遍地極這幾乎成為基督徒信仰生命中的最大衝動和願望。
  • 電影《使徒保羅》| 謹以此片獻給所有竭力為主傳福音的基督徒
    (註:今天正好一同推送了《報福音的人腳蹤佳美》這首讚美詩)012000年前,當使徒保羅名字還叫掃羅的時候,曾經是一個熱心逼迫基督徒的猶太教法利賽人,在他眼裡,基督徒是一群異端邪教分子,為此他不惜奪取他們的生命,只為終結那關於耶穌基督的福音。
  • 什麼人需要福音?劉彼得牧師:好人、外邦人、基督徒和傳道人都需要
    在分享的開始,劉彼得牧師藉著約翰福音3章16節的經文告訴大家,「你滑向死亡,愛你是給你永生。這是神的誰也不能攔阻的作為。」藉著給哥尼流一家傳福音,使徒彼得走出猶太文化走向外邦文化,因為神定意要將福音傳給以色列人,也傳給外邦人。由此可以看出,眾人都需要福音,而且不是信主那一刻需要福音,而是時時刻刻都需要福音,福音要不斷地傳,直到主再來。
  • 疫情中李文亮醫生去世後的反思:基督徒傳福音為何喜歡追求「名人...
    崇尚名人見證的心態是當前不少基督徒的通病。由於基督信仰在當前社會中處於邊緣地帶,有些人為了傳福音,擴大基督信仰的影響力,就迫不及待地宣傳各種基督徒名人,希望通過他們的社會影響力,來證明福音真理。而這其中也不乏一些假見證,比如康熙皇帝、愛因斯坦、馬雲等等名人。
  • 探討:基督徒不能離婚,為什麼仍然有基督徒離婚?
    >隨手傳福音編者按:離婚問題在基督徒中間也普遍存在。隨手傳福音也多次收到一些姐妹的留言,問能否離婚。有的留言長達幾百上千字,其遭遇令人心痛。在著名知識問答網絡社區「知乎」上,也有人提出了這個問題。下面摘選幾段。歡迎你將自己的看法寫出來,通過郵箱投稿過來,跟更多的弟兄姐妹分享。Q:基督徒不能離婚,為什麼仍然有基督徒離婚?
  • 2016基督徒藝人齊聚體育館為主傳福音|布道晚會(1)
    ]基督徒藝人布道晚會(1)視頻8:10開始有基督徒藝人百人大詩班獻詩 演藝傳播圈正在改變,因為這是一個必須透過媒體宣教的時代,基督徒藝人在媒體上,透過各自的知名度及影響力,希望告訴更多人,認識耶穌,生命就有盼望,就有滿滿的祝福,因為,神是愛,有愛,就有希望。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基督徒能看到先知看不到的事嗎
    馬太福音的這一章基本上抄自馬可福音第4章,馬可福音第4章只有4:21-29和4:35-41兩段沒有抄到這裡,但是這兩段已經抄在馬太福音5:13-16和8:23-27,就是鹽和光、平靜風浪的故事。因為本章的前三段是講同一個比喻,我們就先介紹這三段內容吧。第一段,撒種的比喻。
  • 福音電影《爭戰室》呼召基督徒要更多祈禱
  • 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基督徒女性 曾向奧卡人傳福音的殉教者遺孀...
    但提起1956年五位被印第安土著部落奧卡人殺害的傳教士,不少中國基督徒會非常熟悉。《穿越榮耀之門》、《奧卡人的新生》都是講述的這個真實的故事。而伊莉莎白則是這五位傳教士中的吉姆·艾略特(Jim Elliot)的遺孀,她也是《穿越榮耀之門》的作者。
  • 基督徒藝人蔡琴福音演唱會,唱到深情處跪下……
    信主後的蔡琴,自去年首度演出福音布道會後,今年更加碼推出福音專輯,同時巡迴見證演唱會。去年於教會舉辦10場《有情天地 - 福音見證演唱會》的蔡琴,近日又為其「2016福音布道演唱會」揭開序幕。今年58歲的蔡琴表示,為了傳福音,儘管「年紀漸長,應該要積極,現在我只要有一半的把握,就一定會去做,大不了失敗而已。」現在每場福音布道演出,她不再為賺錢,或只為復興,更是為要「得見神!」對她而言,「舞臺」是面對最多觀眾的地方,是她傳福音的「城門口」、散播祝福的「禾場」,更是她獻給神的「祭壇」。
  • 【講章】趙誌恩 | 基督徒的見證
    怎樣才能做一個好基督徒?首先,基督徒是跟隨基督的門徒,他應該具有基督的屬靈生命、凡事要以基督為首,要有基督在他心中作主作王。按《以弗所書》三章十七節的記載:「使基督因你們的信,住在你們心裡。」基督徒不再屬於自己。「你們是重價買來的」(林前6:20),有聖靈住在我們裡面。其次,基督徒要在生活中活出基督的榮美來,要能夠為基督作見證,為基督結果子,要在我們身子上榮耀上帝,這才算是一個好基督徒。
  • 《我是歌手》第三期 基督徒黃綺珊選擇美國福音歌曲獲周冠軍
    《我是歌手》第三期昨日播映,基督徒、亞洲實力唱將黃綺珊獲得周第一。她演唱的是美國歌壇巨星惠特尼·休斯頓的代表作《I will always love you》。黃綺珊選擇這首歌一方面是這是她拿手曲目之一,另外是因為惠特尼·休斯頓與她有著同樣一個信仰。這首歌曲有著福音的精神。
  • 在日本做基督徒是什麼感受?
    他們有限的、短暫的開放,只是需要葡萄牙人帶來的各種器物以及先進的武器,卻不願意看到福音藉著基督教對日本社會的改變。德川幕府建立之後,需要一個更加鞏固的方式來將他的政權世代傳承下去。所以日本幕府將軍德川家康大肆迫害基督徒,也只是他採取各種措施加強幕府的權力,強迫全日本無條件服從集權的手段之一。
  • 基督徒,不可唯讀聖經
    文 | 若望在當前中國教會中,有一種觀點值得注意,他們認為《聖經》涵蓋了全部真理,基督徒只要「唯讀聖經」就好了,不必看其他書籍,甚至是各種神學、靈修的書籍。這種觀點看似非常屬靈,可實際上卻是後患無窮,不但讓基督徒難以擁有見識,應對世界的挑戰,甚至成為了異端邪教攻擊的破口。《聖經》是神啟示給人類的話語,包括了救贖的信息以及對信徒的行為準則,我們只有閱讀《聖經》才能明白神的旨意,按照祂的教導行事,成為蒙主喜悅,榮神益人的基督徒。
  • 「山寨版」基督徒
    這隻獅子回答:「老實說,我在這傢伙身上嗅了老半天,除了那張嘴以外,沒有一個地方像個基督徒的。」最近在人們的口裡有這麼一個新的形容詞‥「山寨版」,是指彷冒品的意思。社會上出了許多「山寨版的單車」、「山寨版的手機」、「山寨版的名牌服飾」,它們的外觀學得正牌的產品學得微妙微俏,但畢竟不是真正的品牌。其實又何止那些商品呢?如果我們一不小心,也很容易會成為一個「山寨版的基督徒」!
  • 娓娓道來:不接受舊約的基督徒是一個糟糕的基督徒
    也許這正是「變相山」上,摩西和以利亞顯現出來與耶穌談論福音的奧秘所在。  摩西代表律法,以利亞代表先知,耶穌代表福音。律法、先知、福音,成為神救贖世人的一條紅線。神以律法為開始,以先知為過渡,以福音為成全。一步步把人領進神的國。  我們要注意的是:福音與律法、先知衝突嗎?絕不!它們都是來自同一位神的,是聖潔的,是良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