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基督徒能看到先知看不到的事嗎

2020-12-24 每天學習身體好

第13章中文版分成十三段,標題是:撒種的比喻、用比喻的目的、解釋撒種的比喻、稗子的比喻、芥菜種的比喻、面酵的比喻、用比喻的原因、解釋稗子的比喻、藏寶的比喻、尋珠的比喻、撒網的比喻、新舊庫藏、拿撒勒人厭棄耶穌。馬太福音的這一章基本上抄自馬可福音第4章,馬可福音第4章只有4:21-29和4:35-41兩段沒有抄到這裡,但是這兩段已經抄在馬太福音5:13-16和8:23-27,就是鹽和光、平靜風浪的故事。

因為本章的前三段是講同一個比喻,我們就先介紹這三段內容吧。

第一段,撒種的比喻。

作者說,當那一天,耶穌從房子裡出來,坐在海邊。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眾人都站在岸上。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裡,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種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把他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第二段,用比喻的目的。

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豫言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迴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見的,卻沒有聽見。

第三段,解釋撒種的比喻。

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凡聽見天國道裡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撒在他心裡的奪去了。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只因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倒了。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撒在好土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本段結束。

就算不用解釋,第一段的比喻我們也很容易能看懂。作者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在聖經裡這個撒種的就是指耶穌,不過在現實中,就是指他們新枝派的人出去給人們傳教。作者說「撒種的時候落在路旁的」,就是指那人不接受他們的傳教。而「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和「落在荊棘裡的」就是聽了傳教有點相信,但是信得不深。最後說「撒在好土地上的」就是說一聽到就迷信到心裡去的。

我們以前說過,不管是舊約還是新約,他們寫起來的目的就是讓底層人看得懂聽得懂的,所以就算有些比喻很簡單,他們也要解釋一番,就怕別人不明白。不過有一點作者可能怎麼也講不清楚。他說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確實,各種種子播種後能收穫的不同,比如一顆油菜子種下去長出來,不知能收穫幾百倍,而一顆麥子種下去,則只能收穫幾個麥穗,也就是幾十顆麥子。但是傳教的事怎麼能用種子收穫多少倍來比喻呢。按基督教的說法,信了就進天國,難道不同倍數的,到天國裡地位不同嗎,如果天國裡不是人人平等,也有地位不同,那就是說天國也有欺詐和壓迫,那天國跟「地國」有什麼不同、他們還嚮往天國幹什麼呢。前面11:11作者寫施洗約翰是婦人生出來的最大的,但是天國裡最小的還比他大,我們解讀那句話的時候也這麼問過,既然天國裡也分大小,跟我們生活的社會不就是一樣的嗎。如果說在天國裡有永生,那些天國裡最小的就永遠要受別人的欺壓,他們甚至不能用死來擺脫這樣的命運,這麼說的話,天國還不如我們的人世呢。

在馬可福音4:8,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是按增長的順序寫的,而馬太福音作者不知怎麼想的,改成了倒序。路加福音8:8則只寫百倍,不寫三十和六十倍,總之每個作者都要搞點自己的特色。

第10-11句說,門徒問耶穌為什麼要用比喻,耶穌說天國的奧秘只給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這兩句話就好像說,小傻子問大傻子:1+1等於幾,大傻子悄聲對他說:等於2喔,你們小心點,千萬不要讓別人知道去了。上面我們說了,作者寫的比喻既簡單,而且還帶有解釋,誰能看不懂他的用意呢。還說什麼「天國的奧秘只給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就算別人看不懂比喻,難道別人也看不懂他寫的解釋嗎。

在我們指出聖經裡面的內容有很多問題、矛盾和漏洞的時候,基督徒無可辯駁,他們就會把這句話搬出來,說聖經只有「有靈」的人才能看得懂,沒有靈的人就算再有智慧也看不懂。還有,他們會把馬太福音7:13-14說「進永生的門是窄門」拿出來說。

其實作者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在當時他們教派的思想不被大多數人接受,他們教派的人很少才這麼說的。到基督教在羅馬被立為國教之後的一千多年裡,歐洲社會普遍信仰基督教,基督教跟猶太教比,人數不知超過多少倍,他們還能說自己的路是窄路、天國的秘密只有少數人能知道嗎。到後來,基督教和猶太教的形勢翻轉,要說「窄門」,只能說猶太教才是「窄門」,要說讀不懂比喻,基督教的人比猶太教的人更讀不懂比喻。所謂的「窄路」和「大多數人不知道天國的奧秘」之說在基督教國家已經不適用,只有在中國等非基督教國家,信仰基督教的人佔極少數,才能繼續拿出來說。

第12句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有的反對基督教的人說,耶穌這話是讓有富有的人更富有,讓窮人更窮。我們說過,當時新枝派的人都是窮人,作者的意思肯定不是這樣的。經學家又怎麼說呢,他們把「有的」理解為「光」,說相信耶穌的人有「光」,可以從耶穌那裡得到更多的「光」,而不相信耶穌的法利賽人等猶太人,他們原來雖然有一點點「光」,以後也要被奪去。

從這句話的上下文看,這句話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是指「知道天國的奧秘」。他意思是說,「知道」一點天國秘密的,就要讓他知道更多,不知道的,就讓他們他們一點也不知道。說句好懂點的,就是說,凡願意上鉤的,就要把他鉤得死死的,不願意上鉤的,就算了。

「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後半句話說得有點毛病,要是本來沒有,又有什麼東西可以奪去呢。不過因為作者的話主要是針對不肯接受耶穌的猶太人,所以他的意思是說,比如法利賽人等,他們不肯接受耶穌,但是原來還是跟神有點緣的,因為他們不肯接受耶穌,以後這點緣也要失去。不過這只是他們新枝派的一面之詞,要是讓法利賽人說,他們肯定是說新枝派的人是異端。我們說過,新約很多引用先知書的話明顯是歪曲原意,大部分猶太人對這些當然是明白的,因此近兩千年來,在基督教諸般打壓下也不肯接受他們的思想。

第13-15句說,用比喻跟他們講,是要讓他們看不見、聽不見、不明白,接著說這是應了以賽亞書的預言。我們知道他說的預言是指以賽亞書6:9-10,不過我們以前說過,以賽亞書寫的這幾句話並不是對新約時期的預言,那是以賽亞書的第一作者假裝自己是烏西雅到希西家時期的人,說神要讓列王時期的末代猶大人不明白神的意思,好讓他們走錯路,然後神好去懲罰他們。另外我們以前也說過,以賽亞書的這種說法是很荒唐的,如果說真的有神,他如果要懲罰人,直接懲罰就是,怎麼要搞那麼多詭詐的小動作呢。

第16-17句來了個轉折,說「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見的,卻沒有聽見」。這兩句話是要哄他們教派的信徒,讓他們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沒錯的,讓他們覺得自己比以前的先知和義人都要有福,因為先知和義人想看卻看不到的、想聽卻聽不到的,他們可以看到和聽到。

當然這些只不過是忽悠人的話,信徒們聽到這些話就很高興,但是如果有人去問他們,究竟你們看到了什麼別人看不到的、聽到什麼別人聽不到的,他們就說不出來。如果按聖經來說,就算基督徒們看到過和聽到過些什麼,也不能跟先知書裡的相比吧。在先知書裡,神整天給先知們「曉諭」,有事沒事就顯示異象給他們看,比如以西結書,寫神帶著以西結到處飛、顯示奇怪的基路伯給他看,後來還顯示神殿的異象、派專人去陪他量尺寸,這樣的待遇哪個基督徒有過呢。還有,如果基督徒比以前的先知和義人還有福的話,新約還要老是引用舊約中先知書的話幹什麼嘛。

作者的這些話除了哄本教派的信徒,當然還有個重大目的是想從別的教派忽悠一些猶太人過來,以壯大他們新枝派的力量。這個目的他一直沒有實現,不過後來他們向外邦人傳教,他編的這些鬼話可忽悠了不少人。

公元392年狄奧多西在位時期,宣布將基督教立為羅馬帝國國教,接下去一千多年裡,歐洲人普遍信仰基督教,後來歐洲人用槍炮徵服了全世界,也將基督教帶到全世界,可以說古往今來,作者的話忽悠的人真是不計其數。

只不過最近百年來,由於科技飛速發展,教育全面普及,基督教早已繁華不再,他們不但失去了世俗權力,而且信仰的人數也已下降很大。雖然基督徒們說,發達國家都是基督教國家,但實際上發達國家大多數人現在只把基督教當作文化,而不是信仰,這點我們從歐美的電影電視可以隨便開神和耶穌的玩笑就可看出,如果他們真的還很虔誠信神的話,那些電影電視就不可能成為熱門影視劇。我們中國雖然只有百分之一多點的基督徒,但是在這方面,反而沒有歐美放得那麼開。

相關焦點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數點文士和法利賽人的過錯(下)
    馬太福音寫這段的作者不知是否覺得這話有點不妥,他將這句改成「洗淨杯盤的裡面,好叫外面也乾淨」。不過他改的也不好,因為按第25句,外面不是早已洗淨嗎。第27-28句說粉飾的墳墓,外面好看,裡面卻裝滿了死人的骨頭,和一切的汙穢,他們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顯出公義來,裡面卻裝滿了假善和不法的事。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之死(下)耶穌死時有發生地震嗎
    經學家說,這句話是福音書裡唯一一處耶穌沒有稱呼神為「父」的,而這句話跟詩篇22:1前半句內容是一樣的,這首詩以絕望時的呼求開始、以充滿信心、相信能得勝結束,所以耶穌這句話並不是表示自己絕望,而是借這句話來告訴基督徒們,就算臨死前也要向神呼求,最後就一定能夠得救。他們還說,馬太福音將第一個詞由亞蘭語改為希伯來語,可能也是按照詩篇22:1這句話改的。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究竟在加利利升天還是在伯大尼升天
    繼續解讀馬太福音最後一章、第28章。第二段,祭司長捏造謊言。作者說,他們去的時候,看守的兵,有幾個進城去,將所經歷的事,都報給祭司長。祭司長和長老聚集商議,就拿許多銀錢給兵丁說,你們要這樣說,夜間我們睡覺的時候,他的門徒來把他偷去了。倘若這話被巡撫聽見,有我們勸他,保你們無事。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芥菜種子是最小的嗎 芥菜能長成大樹嗎
    而且按照本章的內容,前面寫的「解釋撒種的比喻」不是在眾人面前說的嗎。這段話中的「稗子」是翻譯得不對的。稗子是一種小的時候和水稻相似的植物,是水稻田裡常見的雜草。我們知道聖經裡寫的巴勒斯坦地區是不種水稻的,他們的主要糧食是麥子與大麥,而不是水稻。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逾越節時無花果樹怎麼可能會結果呢
    耶穌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無花果樹上所行的事,就是對這座山說,你挪開此地,投在海裡,也必成就。你們禱告,無論求什麼,只要信,就必得著。本段結束。大家如果是讀紙質版聖經,應該可以看出馬太福音中這一段對應馬可福音中的內容有11:12-14和11:20-24兩段,為什麼會這樣呢。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作者為什麼寫耶穌回到加利利去
    據說因為當時百姓將約翰稱為先知或救世主,希律顧及他民間聲望很大,一時也沒將他處死,所以這裡只說約翰被捕入獄,還沒有寫他被處死。他被處死的事寫在第14章,馬可福音則寫在第6章,路加福音寫在第9章。後面馬可福音給約翰被處死編了一個故事,或者是按民間傳說寫的,跟猶太古史記載的也能扯上一點點關係,這個我們到時候再細講。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稅吏和娼妓比他們先進神的國是什麼意思
    另外,我們以前說過,馬太福音作者習慣寫「天國」,而不是「神的國」,這裡寫「神的國」,也可視為是後來的作者添加上去的證據。下一段21:43也有提到「神的國」,但是我們通過路加福音對比就知道這句話應該也是後來添加上去的,對應路加福音20:16和17之間並沒有這句話。這句話上下其它的話路加福音都有,如果馬太福音原來有這句話,應該是不可能不抄的。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嗎(下)
    馬太福音作者寫耶穌嘗過才不喝,把耶穌的神性給改沒掉了,難道神的兒子苦都看不出來嗎。路加福音把苦的改成酸的也是一個意思,在以色列人的傳說裡,酸也是不好的,會把牙齒酸倒。以西結書18:2說,你們在以色列地怎麼用這俗語說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呢。這句話寫兒子的牙酸倒了,其實是比喻被擄的以色列人後裔日子不好過。還有詩篇73:21說,因而我心裡發酸,肺腑被刺。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數點文士和法利賽人的過錯(上)
    你們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顯出公義來,裡面卻裝滿了假善和不法的事。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文士和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建造先知的墳,修飾義人的墓,說,若是我們在我們祖宗的時候,必不和他們同流先知的血。不過我們知道,這事也是作者編出來的。路加福音的作者不知怎麼回事,特別喜歡編法利賽人請耶穌吃飯,除了11:37,還有14:1也這麼寫,他有很多話都是編耶穌在法利賽人家吃飯的時候說的,相應的話在馬可福音和馬太福音中則是寫在另外的場合說的。我們通過比較三部對觀福音書可得出,馬太福音中本段的內容應該是經歷後來修改的。
  • 馬太福音丨教會肢體要活出基督耶穌豐盛的屬靈生命
    十字架廢掉了冤讎馬太福音是新約聖經的開篇,主題是「耶穌基督,救贖的君王」,第一章介紹耶穌基督的家譜是從亞伯拉罕開始的,亞伯拉罕是信心之父。主耶穌降生之前,只有猶太人閱讀聖經,外邦人與基督無關,舊約應許與外邦人無關[弗2:12,16-17]。馬太福音最早的受書對象是猶太人,所以在這四卷福音書中唯一提到「天國」一詞,其他的福音書一次也沒有出現!馬太福音12章(含)之前的經文是專門針對猶太人的教導,雖然有些屬靈原則和屬靈意義同樣適用於歷世歷代的教會,但卻不是針對教會講的!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聖靈生成的耶穌也需要受洗和悔罪嗎(下)
    我覺得也許他真的有說過也說不定,因為凡人的能力有限,就算能使些魔術,大變化是做不到的,他們要用宗教迷信蠱惑人,通常都會說自己背後的神是更厲害的。只不過我們可以知道,就算他說過這樣的話,他所指的也不是耶穌,他說應該耶穌給他施洗、然後又給耶穌施洗這些都是子虛烏有之事。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耶穌使寡婦的兒子復活是真的嗎
    總之,把Nin當作路加福音中所寫的「拿因」,很可能只是後來基督徒的牽強附會。那個故事寫官長的閨女,這個故事就改成寡婦的兒子,這些是作者的自我發揮。在古時候,要說到可憐的人,都會說到孤兒寡婦,這點在聖經裡也是一樣。作者在這個故事裡為什麼編使寡婦的兒子復活,在第13句寫得明顯,就是為了說耶穌是憐憫寡婦,才使她的兒子復活。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十二個門徒的真假
    這些內容少部分是作者自己的原創,大部分分別抄或者改編自馬可福音第3章、第6章、第9章和第13章。按馬可福音,在不同章的事情是發生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的,到馬太福音這裡,卻都被編到了一起。馬可福音的第3章,耶穌剛出道不久,到馬可福音第13章,耶穌已即將被出賣和處死。這麼長時間跨度裡的多件事情,被馬太福音作者寫成一件事一段話,單從這一點看,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所寫的事情並不是真實發生過的事情。
  • 穿越聖經:馬太福音(21)主耶穌繼續使用比喻的方式,講述天國的真理(太13:25-52)
    歡迎收聽《穿越聖經》這個節目。很高興我們又在空中見面。《穿越聖經》這個節目希望幫助每位聽眾能更加明白神的話語,成為遵行並傳揚神話語的人。上一次節目,我們研讀與分享了馬太福音13:1-24的內容,讓我們先來重溫一下。馬太福音13:1-24記載主耶穌使用比喻的方式,講述天國的真理。在撒種的比喻裡,田地是指世界,撒種的是人子,也就是主耶穌,而種子是神的話。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傳教的人什麼都不帶怎麼生活呢
    還有最後一句、第15句說「我實在告訴你們,當審判的日子,所多瑪和蛾摩拉所受的,比那城還容易受呢」,也是馬太福音自創的。這句話除了顯示馬太福音作者的狹隘,還顯示出他內心的狠毒。不接待陌生人而已,怎麼比犯死罪還大嗎。當他們出去傳教的時候,別人不接待應該怎麼樣,路加福音也有寫,不過不是在本故事裡,而是另外一個故事,恰巧那個故事也提及撒瑪利亞人。
  • 穿越聖經:馬太福音(1)耶穌的家譜(太 1:1-16)
    歡迎收聽《穿越聖經》這個節目。很高興我們又在空中見面。《穿越聖經》這個節目希望幫助每位聽眾能更加明白神的話語,成為遵行並傳揚神話語的人。上一次節目,我們對新約聖經的馬太福音作了相關的導讀與概要綜覽,讓我們先來重溫一下這部分的內容。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猶太人的習俗安葬死人時要塗膏油嗎
    這段話的馬可福音版本14:1-2隻有兩句,路加福音版本22:1-2也只有兩句,都是只寫逾越節前祭司長和文士圖謀殺害耶穌,沒有寫耶穌再次「預言」將被殺死。約翰福音也在11:45-53說了祭司長要謀害耶穌的事。我們前面介紹過,在約翰福音裡,耶穌榮入聖城還寫在第12章,所以約翰福音寫這些事的順序與三部對觀福音書相反。
  • 聖經揭秘 路加福音 耶穌平靜風浪使人稀奇嗎
    因為掩藏的事,沒有不顯出來的。隱瞞的事沒有不露出來被人知道的。所以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聽。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凡沒有的,連他自以為有的,也要奪去。本段結束。這段話的馬可福音版本在4:21-25,馬太福音的版本在5:14-16、13:12。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之死(上)耶穌死時發生日食了嗎
    這段話馬可福音的版本在15:33-41,路加福音的版本在23:44-49,約翰福音的版本在19:28-30。三部對觀福音書差別不是很大,不過地震是馬太福音獨創的,聖徒從墳墓裡起來向許多人顯現也是馬太福音獨創的。
  • 聖經揭秘 馬可福音 作者寫耶穌家鄉的人不相信他是一個敗招
    眾人聽見,就甚稀奇,說,這人從那裡有這些事呢,所賜給他的是什麼智慧,他手所作的是何等的異能呢。這不是那木匠嗎。不是馬利亞的兒子,雅各、約西、猶大、西門的長兄嗎。他的妹妹們不也是在我們這裡的嗎。他們就厭棄他(厭棄他原文作因他跌倒)。耶穌對他們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親屬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耶穌就在那裡不得行什麼異能,不過按手在幾個病人身上,治好他們。他也詫異他們的不信,就往周圍鄉村教訓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