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中文版分成十三段,標題是:撒種的比喻、用比喻的目的、解釋撒種的比喻、稗子的比喻、芥菜種的比喻、面酵的比喻、用比喻的原因、解釋稗子的比喻、藏寶的比喻、尋珠的比喻、撒網的比喻、新舊庫藏、拿撒勒人厭棄耶穌。馬太福音的這一章基本上抄自馬可福音第4章,馬可福音第4章只有4:21-29和4:35-41兩段沒有抄到這裡,但是這兩段已經抄在馬太福音5:13-16和8:23-27,就是鹽和光、平靜風浪的故事。
因為本章的前三段是講同一個比喻,我們就先介紹這三段內容吧。
第一段,撒種的比喻。
作者說,當那一天,耶穌從房子裡出來,坐在海邊。有許多人到他那裡聚集,他只得上船坐下。眾人都站在岸上。他用比喻對他們講許多道裡,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撒種的時候,有落在路旁的,飛鳥來吃盡了。有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土既不深,發苗最快。日頭出來一曬,因為沒有根,就枯乾了。有落在荊棘裡的。荊棘長起來,把他擠住了。又有落在好土裡的,就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
第二段,用比喻的目的。
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耶穌回答說,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所以我用比喻對他們講,是因他們看也看不見,聽也聽不見,也不明白。在他們身上,正應了以賽亞的豫言說,你們聽是要聽見,卻不明白。看是要看見,卻不曉得。因為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發沉,眼睛閉著。恐怕眼睛看見,耳朵聽見,心裡明白,迴轉過來,我就醫治他們。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見的,卻沒有聽見。
第三段,解釋撒種的比喻。
所以你們當聽這撒種的比喻。凡聽見天國道裡不明白的,那惡者就來把撒在他心裡的奪去了。這就是撒在路旁的了。撒在石頭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只因心裡沒有根,不過是暫時的。及至為道遭了患難,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倒了。撒在荊棘裡的,就是人聽了道,後來有世上的思慮,錢財的迷惑,把道擠住了,不能結實。撒在好土地上的,就是人聽了道明白了,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本段結束。
就算不用解釋,第一段的比喻我們也很容易能看懂。作者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在聖經裡這個撒種的就是指耶穌,不過在現實中,就是指他們新枝派的人出去給人們傳教。作者說「撒種的時候落在路旁的」,就是指那人不接受他們的傳教。而「落在土淺石頭地上的」和「落在荊棘裡的」就是聽了傳教有點相信,但是信得不深。最後說「撒在好土地上的」就是說一聽到就迷信到心裡去的。
我們以前說過,不管是舊約還是新約,他們寫起來的目的就是讓底層人看得懂聽得懂的,所以就算有些比喻很簡單,他們也要解釋一番,就怕別人不明白。不過有一點作者可能怎麼也講不清楚。他說後來結實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確實,各種種子播種後能收穫的不同,比如一顆油菜子種下去長出來,不知能收穫幾百倍,而一顆麥子種下去,則只能收穫幾個麥穗,也就是幾十顆麥子。但是傳教的事怎麼能用種子收穫多少倍來比喻呢。按基督教的說法,信了就進天國,難道不同倍數的,到天國裡地位不同嗎,如果天國裡不是人人平等,也有地位不同,那就是說天國也有欺詐和壓迫,那天國跟「地國」有什麼不同、他們還嚮往天國幹什麼呢。前面11:11作者寫施洗約翰是婦人生出來的最大的,但是天國裡最小的還比他大,我們解讀那句話的時候也這麼問過,既然天國裡也分大小,跟我們生活的社會不就是一樣的嗎。如果說在天國裡有永生,那些天國裡最小的就永遠要受別人的欺壓,他們甚至不能用死來擺脫這樣的命運,這麼說的話,天國還不如我們的人世呢。
在馬可福音4:8,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是按增長的順序寫的,而馬太福音作者不知怎麼想的,改成了倒序。路加福音8:8則只寫百倍,不寫三十和六十倍,總之每個作者都要搞點自己的特色。
第10-11句說,門徒問耶穌為什麼要用比喻,耶穌說天國的奧秘只給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這兩句話就好像說,小傻子問大傻子:1+1等於幾,大傻子悄聲對他說:等於2喔,你們小心點,千萬不要讓別人知道去了。上面我們說了,作者寫的比喻既簡單,而且還帶有解釋,誰能看不懂他的用意呢。還說什麼「天國的奧秘只給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就算別人看不懂比喻,難道別人也看不懂他寫的解釋嗎。
在我們指出聖經裡面的內容有很多問題、矛盾和漏洞的時候,基督徒無可辯駁,他們就會把這句話搬出來,說聖經只有「有靈」的人才能看得懂,沒有靈的人就算再有智慧也看不懂。還有,他們會把馬太福音7:13-14說「進永生的門是窄門」拿出來說。
其實作者為什麼這麼說,是因為在當時他們教派的思想不被大多數人接受,他們教派的人很少才這麼說的。到基督教在羅馬被立為國教之後的一千多年裡,歐洲社會普遍信仰基督教,基督教跟猶太教比,人數不知超過多少倍,他們還能說自己的路是窄路、天國的秘密只有少數人能知道嗎。到後來,基督教和猶太教的形勢翻轉,要說「窄門」,只能說猶太教才是「窄門」,要說讀不懂比喻,基督教的人比猶太教的人更讀不懂比喻。所謂的「窄路」和「大多數人不知道天國的奧秘」之說在基督教國家已經不適用,只有在中國等非基督教國家,信仰基督教的人佔極少數,才能繼續拿出來說。
第12句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有的反對基督教的人說,耶穌這話是讓有富有的人更富有,讓窮人更窮。我們說過,當時新枝派的人都是窮人,作者的意思肯定不是這樣的。經學家又怎麼說呢,他們把「有的」理解為「光」,說相信耶穌的人有「光」,可以從耶穌那裡得到更多的「光」,而不相信耶穌的法利賽人等猶太人,他們原來雖然有一點點「光」,以後也要被奪去。
從這句話的上下文看,這句話說「凡有的還要加給他」是指「知道天國的奧秘」。他意思是說,「知道」一點天國秘密的,就要讓他知道更多,不知道的,就讓他們他們一點也不知道。說句好懂點的,就是說,凡願意上鉤的,就要把他鉤得死死的,不願意上鉤的,就算了。
「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這後半句話說得有點毛病,要是本來沒有,又有什麼東西可以奪去呢。不過因為作者的話主要是針對不肯接受耶穌的猶太人,所以他的意思是說,比如法利賽人等,他們不肯接受耶穌,但是原來還是跟神有點緣的,因為他們不肯接受耶穌,以後這點緣也要失去。不過這只是他們新枝派的一面之詞,要是讓法利賽人說,他們肯定是說新枝派的人是異端。我們說過,新約很多引用先知書的話明顯是歪曲原意,大部分猶太人對這些當然是明白的,因此近兩千年來,在基督教諸般打壓下也不肯接受他們的思想。
第13-15句說,用比喻跟他們講,是要讓他們看不見、聽不見、不明白,接著說這是應了以賽亞書的預言。我們知道他說的預言是指以賽亞書6:9-10,不過我們以前說過,以賽亞書寫的這幾句話並不是對新約時期的預言,那是以賽亞書的第一作者假裝自己是烏西雅到希西家時期的人,說神要讓列王時期的末代猶大人不明白神的意思,好讓他們走錯路,然後神好去懲罰他們。另外我們以前也說過,以賽亞書的這種說法是很荒唐的,如果說真的有神,他如果要懲罰人,直接懲罰就是,怎麼要搞那麼多詭詐的小動作呢。
第16-17句來了個轉折,說「但你們的眼睛是有福的,因為看見了。你們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為聽見了。我實在告訴你們,從前有許多先知和義人,要看你們所看的,卻沒有看見。要聽你們所聽見的,卻沒有聽見」。這兩句話是要哄他們教派的信徒,讓他們覺得自己的選擇是沒錯的,讓他們覺得自己比以前的先知和義人都要有福,因為先知和義人想看卻看不到的、想聽卻聽不到的,他們可以看到和聽到。
當然這些只不過是忽悠人的話,信徒們聽到這些話就很高興,但是如果有人去問他們,究竟你們看到了什麼別人看不到的、聽到什麼別人聽不到的,他們就說不出來。如果按聖經來說,就算基督徒們看到過和聽到過些什麼,也不能跟先知書裡的相比吧。在先知書裡,神整天給先知們「曉諭」,有事沒事就顯示異象給他們看,比如以西結書,寫神帶著以西結到處飛、顯示奇怪的基路伯給他看,後來還顯示神殿的異象、派專人去陪他量尺寸,這樣的待遇哪個基督徒有過呢。還有,如果基督徒比以前的先知和義人還有福的話,新約還要老是引用舊約中先知書的話幹什麼嘛。
作者的這些話除了哄本教派的信徒,當然還有個重大目的是想從別的教派忽悠一些猶太人過來,以壯大他們新枝派的力量。這個目的他一直沒有實現,不過後來他們向外邦人傳教,他編的這些鬼話可忽悠了不少人。
公元392年狄奧多西在位時期,宣布將基督教立為羅馬帝國國教,接下去一千多年裡,歐洲人普遍信仰基督教,後來歐洲人用槍炮徵服了全世界,也將基督教帶到全世界,可以說古往今來,作者的話忽悠的人真是不計其數。
只不過最近百年來,由於科技飛速發展,教育全面普及,基督教早已繁華不再,他們不但失去了世俗權力,而且信仰的人數也已下降很大。雖然基督徒們說,發達國家都是基督教國家,但實際上發達國家大多數人現在只把基督教當作文化,而不是信仰,這點我們從歐美的電影電視可以隨便開神和耶穌的玩笑就可看出,如果他們真的還很虔誠信神的話,那些電影電視就不可能成為熱門影視劇。我們中國雖然只有百分之一多點的基督徒,但是在這方面,反而沒有歐美放得那麼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