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來過莫斯科,但你一定見過這個彩色的大教堂,聖瓦西裡大教堂,這個具有俄羅斯風格的建築,成為了不少人對俄羅斯留下的的第一個記憶,也成為了永久的回憶。我們見過不少空架子的教堂,外部的裝飾讓人眼前一亮,可是內部的構造卻讓人不忍直視。
但這個教堂無論裡面外面都會讓人為之讚嘆!本期,小編瑪莎就帶你走近聖瓦西裡大教堂的內部,看看這所世界聞名的大教堂,它的內部世界是多麼的豐富多採!
教堂內部:
聖瓦西裡大教堂(Собор Василия Блаженного),世界著名的建築,坐落於莫斯科紅場,被視為俄羅斯的象徵。
這座教堂是受沙皇伊凡四世的委託,為紀念其對喀山汗國的徵服而於1555年至1561年之間建造的。1588年,伊萬諾維奇沙皇該建築中一位俄羅斯東正教聖人聖瓦西裡之墓的東上方添置了一個小型多穹頂教堂。此後,該教堂就被人們普遍稱為「聖瓦西裡大教堂」。
教堂並不是很大,但卻集合了九間禮堂。可以看到該教堂的設計跟隨了同時代的穹頂教堂的風格。
在聖瓦西裡大教堂前的小花園中立有一座教堂,是用來紀念16世紀末至17世紀初俄國志願軍(「第二民軍」)抵禦波蘭侵略的愛國者米哈伊洛維奇波扎爾斯基和庫茲馬裡寧。這座雕塑最初被放置在紅場中央,後來蘇聯政府認為該雕塑阻礙了閱兵儀式的軍隊行進,便於1936年將其移至教堂前,與教堂混為了一體。
聖瓦西裡大教堂最初的設想是建造一群小禮堂,每一個禮堂代表一個聖人,寓意每到一個聖人的節日,沙皇就打贏一場戰鬥。但中間的一個單獨的塔將所有空間整合成了一個教堂。傳說伊凡四世對這所教堂非常滿意,以至於他命人將該教堂的建築師弄瞎,以防他為其他人設計出同樣美麗的建築。
1929年奉行無神論的蘇聯政府實行世俗化政策,關閉聖瓦西裡主教座堂,禁止宗教活動,教堂被改成博物館,由政府管理。
1992年蘇聯解體後,聖瓦西裡大教堂容許俄羅斯正教會進行宗教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