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遊記》承載了一代又一代觀眾的童年,成為了無數觀眾心目當中最美好的一段回憶,劇中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踏遍千山萬水,終於取得真經。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故事外西遊攝製組也同樣伴隨著故事的起承轉合,走遍了大江南北,經歷了種種苦難。
在那個設備匱乏的年代,無人能夠想像,一部流傳數十年的經典影片竟是僅用一部攝像機拍攝出來的,這背後離不開《西遊記》的總導演楊潔與攝像師王崇秋精心策劃與緊密配合,他們二人不僅是工作上的最佳拍檔,更是生活中的親密愛人。
"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這首由《西遊記》總導演楊潔填詞的《女兒情》,感人至深情意綿綿,訴盡了女兒國國王對於三藏法師的一片真心,同時也是導演楊潔對於個人愛情與婚姻的現實感悟。
不問王權富貴,哪管戒律清規,只想拋下一切世俗阻礙,與意中人常伴相隨。
在當時乃至現在楊潔與丈夫王崇秋都稱得上是一對驚世駭俗的愛侶,因為他們二人之間各個方面的差距都相當懸殊,當時楊潔已經進入了不惑之年,帶著與前任丈夫所生的三個孩子生活,而王崇秋還是個二十六歲的青年小夥。
故事還要從1965年說起,時已到冬歲末,楊潔供職的中央電視臺來了一個從部隊轉業而來的小夥子,領導安排楊潔老帶新,讓王崇秋跟著楊潔熟悉攝影器材跟著搞採訪。
楊潔的人生在那幾年整體陷入低谷,先是在1962年與第一任丈夫周傳基離婚,在那個年代能夠動提出離婚女性主已然算得上是先鋒人物,性格倔強的楊潔還爭取來了三個孩子的撫養權。
一邊進行繁重的電視臺工作,一邊照顧瑣碎的家庭生活,楊潔努力平衡將二者兼顧的很好,她身上總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別人越不看好她,她越要反駁越要活出樣來給他們看,王崇秋恰恰是被楊潔身上這股特殊的氣質所吸引。
1966年,楊潔再次經歷了一個人生的大坎兒。"特殊時期"開始了,她被劃分為"黑線人物"。
在楊潔的自傳中她寫道:"危險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降臨到我身上,我不知道明天將會發生什麼事!我需要幫助和支持!這個出現在我身邊的年輕人,常常使我感到意外!"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這個時常在楊潔身邊給予她安慰和肩膀的年輕人就是王崇秋。
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好像一夜之間什麼都變了,維持整個社會平穩運行的體系被砸碎,楊潔和王崇秋像是汪洋大海中的兩塊浮木,緊緊依偎。
當他們的關係被外界得知後,引起了不少人的"關心",他們極力地想說服王崇秋放棄這段不合時宜的關係,即使領導威脅他要開除他的黨籍,王崇秋的態度也依然是堅決的,"我認為我沒有問題,我們之間很好!"
本來心神有些動搖的楊潔看到愛人的堅定後,立刻放棄了自己所有的猶豫,寧可錯也認了!
1969年的除夕,他們正式登記成為夫妻,當晚王崇秋拿著自己的一席鋪蓋捲兒,和一個老舊的帆布箱搬進了楊潔的家中,沒有儀式沒有宴席,一家人簡簡單單吃了頓飯,這就是結婚了。
拍攝電視劇《西遊記》是楊潔藝術之路上最具有紀念意義的裡程碑。1982年中央電視臺籌備拍攝四大名著,其中唯有《西遊記》是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因為它的背景、人物、造型、拍攝技術以及等等方面都是一個空白,需要從零開始,這塊"硬骨頭"就分配給了楊潔。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86版《西遊記》中很多的服飾,表演技法都借鑑了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中的內容,這樣讓觀眾特別好理解,一下子讓許多縹緲虛空的人物在現實中找到了依託。
這還要得益於楊潔導演在央視多年的戲曲工作經驗,還有與攝影師丈夫王崇秋的精密配合。
因為經費有限,拍攝條件艱苦,導演的藝術要求又比較高,這可就難壞了王崇秋。例如悟空與小妖在空中纏鬥,正是難分難捨的局面,此時正需要一個空中鏡頭記錄精彩絕倫的武戲畫面,但是劇組又租借不來飛機。
為了完成電視劇的拍攝任務,王崇秋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一個人爬上爬下、自己手工製作升降梯、吊鋼絲……
就這樣夫妻二人艱苦奮鬥,在六年的時間裡,共拍攝了一萬多個鏡頭,完成了一部驚天製作《西遊記》。
但是電視劇播出後,我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沒有聽說過關於任何幕後工作者的報導,楊潔與王崇秋就這樣悄悄地被大眾遺忘,說難聽點是中途被踢出了西遊漫行路。
但是人生是一場修行,總要歷經磨難後才能取得真經修成正果,如果每次唐僧師徒四人被路上的妖魔鬼怪所迷惑,而失去了踏上徵途的夢想,那麼之後一切的一切都不會再發生。
楊潔和王崇秋是現實生活中的"取經人",《西遊記》之後,他們二人又攜手合拍了《濟公》、《司馬遷》、《朱元璋》等等影視劇,不為名利、不為喝彩,只為堅持心中的藝術理想。回首漫漫西行人生路,他們每一步都走得那樣堅定和踏實。
當年文藝界得知楊潔與王崇秋的關係後,立即引發了一場地震式的大討論,其中有人預言,"他們最後也只能落個勞燕分飛的下場,絕不可能長久。"
在一片喝倒彩聲中,楊潔和王崇秋就這樣相互攙扶著走過了四十八年。然人生在世,終有一別。
3年前的4月15日,楊潔導演因病離世,終年八十八歲。因為多年在劇組操勞,楊潔患上了嚴重的心臟病、糖尿病,王崇秋自覺擔任起妻子的護士和生活保姆。
王崇秋每天早上一睜開雙眼,便要思考早點要吃些什麼?然後在楊潔未醒來之前,將老花鏡和平板電腦放在桌子上,他知道妻子醒來的第一件事是看微信。
一個習慣養成後是很難輕易被戒除的,就像習慣性的去照顧你,就像習慣性的去遷就你,而你此時又在哪裡呢?
楊潔曾說:"這一生我最大的資本、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一個好老伴兒。"王崇秋說:"我們已經共同生活了快五十年,已經融為一體了。"
許多人感嘆在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人們到何處去找尋真愛,幸而有楊潔導演和王崇秋先生的現實故事給予我們些許慰藉。
要相信總會有一個人,在你困難迷茫的時候,伸出一雙手帶你走出泥潭,要確信你們要走的路,不管多艱難也拼命咬牙堅持下去。記得曾聽人說好的伴侶,能夠使人如虎添翼,願你也能早日覓得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