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版《西遊記》導演楊潔與攝影師王崇秋:不被看好卻愛了多年

2020-10-03 竹昂

86版《西遊記》承載了一代又一代觀眾的童年,成為了無數觀眾心目當中最美好的一段回憶,劇中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踏遍千山萬水,終於取得真經。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故事外西遊攝製組也同樣伴隨著故事的起承轉合,走遍了大江南北,經歷了種種苦難。

在那個設備匱乏的年代,無人能夠想像,一部流傳數十年的經典影片竟是僅用一部攝像機拍攝出來的,這背後離不開《西遊記》的總導演楊潔與攝像師王崇秋精心策劃與緊密配合,他們二人不僅是工作上的最佳拍檔,更是生活中的親密愛人。

願今生常相隨

"鴛鴦雙棲蝶雙飛,滿園春色惹人醉,悄悄問聖僧,女兒美不美……"這首由《西遊記》總導演楊潔填詞的《女兒情》,感人至深情意綿綿,訴盡了女兒國國王對於三藏法師的一片真心,同時也是導演楊潔對於個人愛情與婚姻的現實感悟。

不問王權富貴,哪管戒律清規,只想拋下一切世俗阻礙,與意中人常伴相隨。

在當時乃至現在楊潔與丈夫王崇秋都稱得上是一對驚世駭俗的愛侶,因為他們二人之間各個方面的差距都相當懸殊,當時楊潔已經進入了不惑之年,帶著與前任丈夫所生的三個孩子生活,而王崇秋還是個二十六歲的青年小夥。

故事還要從1965年說起,時已到冬歲末,楊潔供職的中央電視臺來了一個從部隊轉業而來的小夥子,領導安排楊潔老帶新,讓王崇秋跟著楊潔熟悉攝影器材跟著搞採訪。

楊潔的人生在那幾年整體陷入低谷,先是在1962年與第一任丈夫周傳基離婚,在那個年代能夠動提出離婚女性主已然算得上是先鋒人物,性格倔強的楊潔還爭取來了三個孩子的撫養權。

一邊進行繁重的電視臺工作,一邊照顧瑣碎的家庭生活,楊潔努力平衡將二者兼顧的很好,她身上總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別人越不看好她,她越要反駁越要活出樣來給他們看,王崇秋恰恰是被楊潔身上這股特殊的氣質所吸引。

1966年,楊潔再次經歷了一個人生的大坎兒。"特殊時期"開始了,她被劃分為"黑線人物"。

在楊潔的自傳中她寫道:"危險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降臨到我身上,我不知道明天將會發生什麼事!我需要幫助和支持!這個出現在我身邊的年輕人,常常使我感到意外!"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這個時常在楊潔身邊給予她安慰和肩膀的年輕人就是王崇秋

在那個人人自危的年代,好像一夜之間什麼都變了,維持整個社會平穩運行的體系被砸碎,楊潔和王崇秋像是汪洋大海中的兩塊浮木,緊緊依偎

當他們的關係被外界得知後,引起了不少人的"關心",他們極力地想說服王崇秋放棄這段不合時宜的關係,即使領導威脅他要開除他的黨籍,王崇秋的態度也依然是堅決的,"我認為我沒有問題,我們之間很好!"

本來心神有些動搖的楊潔看到愛人的堅定後,立刻放棄了自己所有的猶豫,寧可錯也認了!

1969年的除夕,他們正式登記成為夫妻,當晚王崇秋拿著自己的一席鋪蓋捲兒,和一個老舊的帆布箱搬進了楊潔的家中,沒有儀式沒有宴席,一家人簡簡單單吃了頓飯,這就是結婚了。

漫漫西遊人生路

拍攝電視劇《西遊記》是楊潔藝術之路上最具有紀念意義的裡程碑。1982年中央電視臺籌備拍攝四大名著,其中唯有《西遊記》是最難啃的一塊硬骨頭,因為它的背景、人物、造型、拍攝技術以及等等方面都是一個空白,需要從零開始,這塊"硬骨頭"就分配給了楊潔。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86版《西遊記》中很多的服飾,表演技法都借鑑了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中的內容,這樣讓觀眾特別好理解,一下子讓許多縹緲虛空的人物在現實中找到了依託。

這還要得益於楊潔導演在央視多年的戲曲工作經驗,還有與攝影師丈夫王崇秋的精密配合

因為經費有限,拍攝條件艱苦,導演的藝術要求又比較高,這可就難壞了王崇秋。例如悟空與小妖在空中纏鬥,正是難分難捨的局面,此時正需要一個空中鏡頭記錄精彩絕倫的武戲畫面,但是劇組又租借不來飛機。

為了完成電視劇的拍攝任務,王崇秋真是無所不用其極,一個人爬上爬下、自己手工製作升降梯、吊鋼絲……

就這樣夫妻二人艱苦奮鬥,在六年的時間裡,共拍攝了一萬多個鏡頭,完成了一部驚天製作《西遊記》。

但是電視劇播出後,我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沒有聽說過關於任何幕後工作者的報導,楊潔與王崇秋就這樣悄悄地被大眾遺忘,說難聽點是中途被踢出了西遊漫行路。

但是人生是一場修行,總要歷經磨難後才能取得真經修成正果,如果每次唐僧師徒四人被路上的妖魔鬼怪所迷惑,而失去了踏上徵途的夢想,那麼之後一切的一切都不會再發生。

楊潔和王崇秋是現實生活中的"取經人",《西遊記》之後,他們二人又攜手合拍了《濟公》、《司馬遷》、《朱元璋》等等影視劇,不為名利、不為喝彩,只為堅持心中的藝術理想。回首漫漫西行人生路,他們每一步都走得那樣堅定和踏實。

陰陽苦相思,只待夢中見

當年文藝界得知楊潔與王崇秋的關係後,立即引發了一場地震式的大討論,其中有人預言,"他們最後也只能落個勞燕分飛的下場,絕不可能長久。"

在一片喝倒彩聲中,楊潔和王崇秋就這樣相互攙扶著走過了四十八年。然人生在世,終有一別。

3年前的4月15日,楊潔導演因病離世,終年八十八歲。因為多年在劇組操勞,楊潔患上了嚴重的心臟病、糖尿病,王崇秋自覺擔任起妻子的護士和生活保姆。

王崇秋每天早上一睜開雙眼,便要思考早點要吃些什麼?然後在楊潔未醒來之前,將老花鏡和平板電腦放在桌子上,他知道妻子醒來的第一件事是看微信。

一個習慣養成後是很難輕易被戒除的,就像習慣性的去照顧你,就像習慣性的去遷就你,而你此時又在哪裡呢?

楊潔曾說:"這一生我最大的資本、最大的幸福,就是有一個好老伴兒。"王崇秋說:"我們已經共同生活了快五十年,已經融為一體了。"

許多人感嘆在當今這個浮躁的社會,人們到何處去找尋真愛,幸而有楊潔導演和王崇秋先生的現實故事給予我們些許慰藉。

要相信總會有一個人,在你困難迷茫的時候,伸出一雙手帶你走出泥潭,要確信你們要走的路,不管多艱難也拼命咬牙堅持下去。記得曾聽人說好的伴侶,能夠使人如虎添翼,願你也能早日覓得良人!

相關焦點

  • 86《西遊記》導演楊潔與攝影師王崇秋:不被看好卻愛了快50年
    86版《西遊記》……"這首由《西遊記》總導演楊潔填詞的《女兒情》,感人至深情意綿綿,訴盡了女兒國國王對於三藏法師的一片真心,同時也是導演楊潔對於個人愛情與婚姻的現實感悟。一邊進行繁重的電視臺工作,一邊照顧瑣碎的家庭生活,楊潔努力平衡將二者兼顧的很好,她身上總有一股不服輸的勁兒,別人越不看好她,她越要反駁越要活出樣來給他們看,王崇秋恰恰是被楊潔身上這股特殊的氣質所吸引。
  • 夫妻楷模:86版《西遊記》總導演楊潔與小14歲攝影師的驚世姐弟戀
    與其說感動於女兒國國王的深情,不如說是她對自己愛情的寫照,楊潔導演的第二任丈夫王崇秋老師,比她小14歲,他們結婚時,楊潔導演已經40歲,二婚,帶著3個孩子,而王崇秋老師才27歲,初婚,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這對差距巨大的姐弟戀在文藝界引起了軒然大波。
  • 86版《西遊記》導演楊潔真是一個奇女子!
    楊潔導演後來和第二位丈夫結婚同樣面臨了世俗的非議。他就是《西遊記》後來的攝像師王崇秋,即楊潔在事業上的重要夥伴,但因為他的年齡比楊潔小14歲,這場姐弟戀在那個年代絕對是驚世駭俗的。但楊潔仍然衝破阻力和王崇秋先生在1969年結婚了。80年代拍攝《西遊記》,如果沒有王崇秋,那估計根本拍不出來後來的效果。雖然這是央視重點大劇,但拍攝條件仍然十分艱苦。
  • 楊潔一路走好,86版《西遊記》永藏心底
    六小齡童與楊潔導演有多少人為一條消息而震驚而唏噓?86版《西遊記》總導演、製片人楊潔女士於4月15日逝世,享年88歲。30多年一晃而過,當年坐在電視機前的孩子早已長大成人變了模樣。不變的是,每年寒暑假86版《西遊記》依舊會播放,為一代代的孩子種下「齊天大聖」的英雄夢想。
  • 李成儒毒舌背後:曾被楊潔三次開除,卻是86版《西遊記》大功臣
    巧的是,最近86版《西遊記》>攝影師王崇秋也陸續發了一組導演楊潔去世前講訴《西遊記》拍攝經歷的視頻(兩人是夫妻),裡面楊潔頻繁提到一個名字,不是六小齡童等主演,而是——李成儒,這是怎麼回事呢?30多年過去了,86版《西遊記》依然是無數中國人心目中不可超越的經典,因為拍攝過程中主創們始終保持匠心,經歷的磨難堪比西天取經,在交通落後的年代
  • 楊潔導演說,如果沒有他,86版《西遊記》早已半路夭折了
    於是,在1981年11月,中央電視臺文藝部的會議室裡,洪民生和往常一樣,先是安排日常工作,然後宣布了廣電部黨委向中央電視臺布置了一個新任務,那就是:把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和《西遊記》搬上屏幕。按照之前和王扶林的約定,由拍攝《紅樓夢》,接著,洪民生的目光對準楊潔,說,楊潔,要是把《西遊記》交給你拍,你敢不敢拍?
  • 楊潔拍完《西遊記》後直言:寧願《西遊記》沒有成功,到底咋回事
    說到86版的《西遊記》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雖然當年的拍攝條件非常的艱苦,但是演員和導演共同努力合作,才完成了這樣一部經典大作,而且如今大家提起《西遊記》,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個版本,這可以說是最成功的一步了,但是作為西遊記的總導演,楊潔導演卻說她寧願《西遊記》沒有成功,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導演楊潔拍完《西遊記》後直言:寧願《西遊記》沒有成功
    82版的《西遊記》,相信除了10後小朋友,大家都是伴隨著這部經典作品長大的。但最大功臣,還是在背後默默付出的導演。楊潔就是這個經歷千辛萬苦完成《西遊記》拍攝的導演。因為楊潔不喜歡這個名字,父親又為其改為「勵賢」,楊潔依舊不喜歡,最後才有了「楊潔」這個名字。
  • 導演楊潔:遠離世俗偏見,二婚跨越年齡,臨終時小丈夫嚎啕大哭
    離婚後的楊潔帶著三個孩子獨自生活,雖然生活過的十分艱苦,但有三個孩子在身邊陪伴,她再苦再累也感覺到生活充實。那時候的楊潔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工作,在工作期間她遇上了剛被分配到中央戲曲部門的攝影師王崇秋。由於工作上長時間的交流,楊潔和王崇秋漸漸的開始產生感情,雖然王崇秋比楊潔小14歲,但這並沒有影響兩人墜入愛河。兩人相愛期間,楊潔還受到了「文化大革命」的批判,但王崇秋卻依然不離不棄。
  • 楊潔的愛情:與周傳基結束10年婚姻,嫁小14歲王崇秋相伴一生
    《西遊記》的成功對導演楊潔來說就是一個悲劇,她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以至於播出10年楊潔都不願意再看。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的拍攝條件非常地艱苦,劇組窮到只有一個攝影師一臺攝像機。,家在四川,父親是一位有著多年教育經驗的老師。
  • 西遊記導演楊潔去世,她曾說10年沒看過它,心中永遠的痛…
    不管叫它82版、86版還是老版,我們心目中只有這一部《西遊記》電視劇。你知道嗎?令人百看不厭的《西遊記》,楊潔導演卻曾說,這是她心中永遠的痛……由於經費緊張,時間倉促,很多地方留下了遺憾……一個攝影師、一臺攝像機,迄今已播放兩千多次,足以申請金氏世界紀錄;它是特技最多最土的一部電視劇。86版《西遊記》堪稱神劇(82年開拍,86年首播),老少鹹宜,經久不衰,背後心酸的故事鮮為人知,是真實的一部「取經」歷程。
  • 楊潔導演走了,她這一生甚至比《西遊記》還要坎坷
    4月15日,86版電視劇《西遊記》總導演、製片人楊潔女士逝世,享年88歲。
  • 我們差點兒看不到86版的電視連續劇《西遊記》
    1982-1988年、1998-1999年,先後共發行二部:《西遊記》25集、《西遊記續集》16集。由楊潔導演,六小齡童、遲重瑞、徐少華、汪粵、馬德華、閆懷禮主演。《西遊記》的拍攝難度不亞於唐僧取經。(上圖為《西遊記》劇組在央視春晚的合照)
  • 《演員》以毒舌出圈的李成儒,竟是86版《西遊記》的幕後大功臣
    《西遊記》攝影師王崇秋也陸續發了一組導演楊潔去世前講訴《西遊記》拍攝經歷的視頻(兩人是夫妻),裡面楊潔頻繁提到一個名字,不是六小齡童等主演,而是——李成儒,這是怎麼回事呢?30多年過去了,86版《西遊記》依然是無數中國人心目中不可超越的經典,
  • 86版「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肯原諒導演楊潔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作為四大名著的《西遊記》也被翻拍了無數次,不過讓觀眾印象最深刻的當屬86版楊潔執導的《西遊記》,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這讓楊潔導演很是為難。86版的《西遊記》是她這一生唯一參演的一部電視劇,雖然扮演的是蛇蠍心腸的白骨精,但也讓觀眾印象深刻。
  • 86版「白骨精」楊春霞,一生不談西遊記,至今不願原諒導演楊潔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作為四大名著的《西遊記》也被翻拍了無數次,不過讓觀眾印象最深刻的當屬86版楊潔執導的《西遊記》,成為了一代人的記憶。,這讓楊潔導演很是為難。86版的《西遊記》是她這一生唯一參演的一部電視劇,雖然扮演的是蛇蠍心腸的白骨精,但也讓觀眾印象深刻。
  • 她是86版「白骨精」,一生不談《西遊記》,至死不原諒導演楊潔
    記得86版的《西遊記》至今都是一個經典影片,每年的寒暑假都會準時播放,幾十年之間就有這部影片陪伴我們。那個時候沒有威亞,只能用蹦床代替,楊潔對這部戲傾注了太多的心血, 可是在86版的《西遊記》中,卻有一個人希望這部劇不火
  • 致敬經典86版《西遊記》,緬懷第一代電視女導演楊潔
    86版《西遊記》播出至今已經31年,但是這一版本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且深受老、中、青各個年齡層受眾的喜愛。
  • 《西遊記》楊潔先嫁張藝謀老師,40歲帶3娃再婚26歲攝影師?
    其中最雅俗共賞的作品莫過於楊潔拍攝的86版《西遊記》了,這部僅僅25集的電視劇,卻耗時6年之久才拍攝完成,足見其不易。在拍攝《西遊記續集》時,楊潔已經71歲,但她的作品也依舊青春煥發,充滿魅力,令人回味無窮。她的導演生涯輝煌而傳奇,是很多導演望塵莫及的存在,教授周傳基曾評價楊潔道:她在影視造旨上,很有天賦和靈感,她一定與生的能力,可能會讓別人苦苦奮鬥好多年!
  • 86版《西遊記》六大「之最」,最後一個你肯定不知道
    文/吾鄉【原創不易,抄襲必究】 86版《西遊記》堪稱絕對的經典,今天我們來一起盤點一下這部經典巨作中的六大「之最」。版《西遊記》的整個過程中,只有一個攝像人員,就是王崇秋老師,而他的「傢伙事兒」也只有一部,從頭到尾,拍攝整整六年的過程中,他就是靠著這一部攝像機完成了整部電視劇的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