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第一次在巴赫墓旁演奏《哥德堡變奏曲》,我哭了!

2020-11-24 金羊網

郎朗:第一次在巴赫墓旁演奏《哥德堡變奏曲》,我哭了!

金羊網  作者:黃宙輝  2020-08-19

英國最具權威的電臺 Classic fm 評選出歷史上最偉大的25個鋼琴家,包括:莫扎特、貝多芬、李斯特、蕭邦、霍洛維茲...

文/音頻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黃宙輝 實習生楊喜茵

圖/受訪者提供

8月20日晚,作為「廣州藝術季2020」的重磅演出之一,「郎朗獨奏音樂會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將在廣州大劇院上演。9月4日,郎朗全新錄製的《哥德堡變奏曲》將由環球音樂集團旗下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進行全球發行。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背景下,鋼琴家郎朗依然在堅持做音樂的事情。

郎朗巴赫哥德堡變奏曲豪華版封面

近日,郎朗在廣州接受了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的獨家專訪,暢談他挑戰錄製《哥德堡變奏曲》的故事,對廣州高雅藝術氛圍的讚賞,以及他的音樂慈善事業。在專訪最後,郎朗還執筆為羊城晚報讀者寫下祝福:「祝大家每天都沉浸在美好鋼琴曲裡,享受音樂人生。」

郎朗柏林錄音現場

甚難忘:在巴赫墓旁演奏《哥德堡變奏曲》

羊城晚報: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是後世音樂家攀登的一座豐碑。你為何會選擇在38歲時來挑戰它?

郎朗:我與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這首曲子是挺有緣分的。10歲時,我就開始看鋼琴大師古爾德演奏的錄像。那時候,我並不太清楚《哥德堡變奏曲》這首曲子有多麼難,但我聽完古爾德彈的曲子後,我就感覺巴赫的音樂非常有創造性。當時我就在想,有朝一日我也要錄這首曲子。不過,因為這個曲子實在是太有象徵性,所以我只是光敢練,不敢錄,覺得自己沒有準備好。

直到最近這幾年,我覺得自己對這首曲子的理解越來越深入。我花了很多時間去學這個曲子,幾乎每天都得練一會兒。不光是學如何彈奏這個曲子,更多的是學會如何理解。我還專門請教了全世界最厲害的演奏巴洛克時期古鋼琴的大師,在國外進行了很長時間的訓練。現在,我將這部作品的曲式、模式,包括裡面的所有變化音程都搞清楚了,就會很有自信。錄製這首曲子是一個長期的積澱,我現在找到了一個我認為時機成熟的時候。

羊城晚報:今年3月初,你在萊比錫聖託馬斯教堂公演了《哥德堡變奏曲》,當中有何特別深刻的感受?

郎朗:我覺得,在哪裡演奏《哥德堡變奏曲》都沒有在聖託馬斯教堂演奏來得近,因為巴赫的遺體就在離我演奏的鋼琴半米處放著,這種感覺完全是超乎想像的。那場音樂會能在那演出,我確實是挺幸運的。演奏開始時,我不敢看巴赫的墓。我就在想趕緊先彈好,後來越彈越放鬆,感覺音響在教堂裡面特別好聽,有一種神靈感。彈到最後那段時,我看著巴赫的墓,就真的控制不住,有點想哭了。

我覺得很難得能離這麼偉大的音樂家那麼近。我從來沒有在墓旁彈琴,這是第一次。巴赫是在38歲時接任這個教堂的音樂總監,然後一直到他生命的盡頭都在這個教堂裡工作。而我正好也是這個年齡,就很有共鳴感,突然一下就受不了,就哭了。這種感覺太神聖了。

郎朗執筆為羊晚讀者寫祝福

贊廣州:廣州是每個音樂家來中國必彈的城市

羊城晚報:把郎朗·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獨奏會全國巡演的第二場放在廣州,有何用意?

郎朗:首先是廣州大劇院是我們多年合作的好夥伴,其負責人也是我多年的好朋友。在廣州大劇院的盛情邀請下,我覺得一定要把這個作品展示給廣州的觀眾。也因為這首曲子的重要性,再加上疫情發生後,大家需要這種好的音樂,我覺得為他們彈奏更有意義。希望能通過這場音樂會,讓大家能早日回到音樂廳,重新把高雅藝術作為好朋友,每天不能離開這種薰陶。

羊城晚報:在您看來,廣州的高雅藝術氛圍是怎樣的?

郎朗:作為開演音樂會的城市,北上廣肯定是首選。而廣州確實是每個音樂家來中國必彈的城市,因為這個地方充滿了文化底蘊。其中,星海音樂學院是我經常去的地方。廣州本身的傳統特別好,有欣賞高雅藝術的氛圍。此外,廣州不但是與世界接軌的貿易之都,同時又是一個歷史文化名城,整個歷史底蘊非常強。具有歷史文化的地方,再加上國外古典音樂薰陶和交流,造就了廣州這個對於古典音樂高雅藝術來說非常重要的一個城市。我太太吉娜也特別喜歡廣州,她的國內音樂會首場,也是跟廣州交響樂團合作。

每年,我都會來廣州進行交流。未來,我想在教育方面為廣州做點貢獻。近期,我在想我的基金會能不能為廣州捐贈一些音樂教室。

郎朗在聖託馬斯教堂演奏《哥德堡變奏曲》

談學藝:熱愛+勞逸結合讓音樂道路走得更遠

羊城晚報:如何讓郎朗基金會「快樂的琴鍵」項目,讓更多孩子受益?

郎朗:目前,我們基金會在國內捐贈了50多間音樂教室。今年10月份,我們將去西藏捐贈5間音樂教室。這是我們的一個新方向和突破,支援大西北等比較困難的區域。我覺得讓更多孩子們喜歡上音樂,很重要。

但捐贈音樂教室是片面的,我們更多地是想將內容調整得更有趣,想讓孩子們擁有快樂的心情。我們擔心孩子們學音樂的時候是痛苦的,感覺無聊,所以現在想法讓孩子們學音樂時快樂起來。提高教育的趣味性很重要,不能說捐贈了50多個音樂教室,孩子們還是很痛苦地彈琴,那就是換湯不換藥。我們還是得讓孩子們快樂的彈。

羊城晚報:對於學音樂的孩子來說,你有什麼忠告讓他們在音樂道路上走得更遠?

郎朗:我覺得首先還是要熱愛,覺得這個藝術跟你能結合在一起,是一個好的體驗。如果我不熱愛藝術的話,也走不到今天這麼遠。有時候聽到有人說,你好可憐,我說我可能有的時候挺可憐,但我大部分的時候是不可憐,裡面有些錯覺。我也在一點點地糾正學音樂的痛苦。此外,學習藝術也需要勞逸結合。彈鋼琴需要長時間練琴,但你可以高興地練,不一定非得苦練。比如,你連續練琴6小時後可能就要哭了,但你如果只連續練兩三個小時,就不會感覺到苦。

【連結】

郎朗被譽為「第一國際鋼琴巨星」、「古典音樂第一人」、「全球鍵盤界的大使」、「世界古典音樂新一代領軍人物」、「當今世界最年輕的鋼琴大師」、「一部鋼琴的發電機」、「世界的郎朗,華人的驕傲」……英國最具權威的電臺 Classic fm 評選出歷史上最偉大的25個鋼琴家,包括:莫扎特、貝多芬、李斯特、蕭邦、霍洛維茲等,郎朗是其中唯一一名中國人,也是唯一一名80後鋼琴家。

外界給予郎朗的讚譽數不勝數,也從另一個側面說明了他在音樂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據統計,他曾與柏林愛樂樂團合作過24場,與維也納愛樂樂團合作過45場,與紐約愛樂樂團合作過64場。他是唯一一位與所有頂級交響樂團合作過的亞洲鋼琴家。他第四次受邀參與格萊美表演,第六次登上央視春晚舞臺。

郎朗的音樂成就還體現在他對慈善事業的努力。他通過郎朗基金會「快樂的琴鍵」項目,在國內捐贈了50多所音樂教室,讓孩子們快樂學音樂、點燃孩子夢想。他於2013年被聯合國秘書長指定為聯合國和平使者,關注全球教育。他啟迪4千萬琴童學習鋼琴,發展了獲得巨大成功的教育項目。同時,他開啟了自己的音樂學校:中國深圳的郎朗音樂世界、中國郎朗杭州藝術世界。2008年,他在紐約成立了「郎朗國際音樂基金會」,十年來公益足跡遍布全球。2018年,他又在中國建立了「北京郎朗藝術基金會」,已資助成千上萬兒童學習音樂,用音樂傳遞愛。

編輯:空明

相關焦點

  • 郎朗脫口秀 詳解《哥德堡變奏曲》
    夙願「這首曲子我早就想彈,但一直沒準備好,不敢拿出來」神一樣存在的《哥德堡變奏曲》,被認為是鋼琴家的轉折點,郎朗選擇在38歲時挑戰它,是需要轉折還是準備好了?郎朗稱,因為疫情的原因已經有5個月沒舉行音樂會了,手特別癢,已經按捺不住了。
  • 郎朗發行新專輯,周杰倫受邀挑戰演奏《哥德堡變奏曲》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9月4日,鋼琴家郎朗攜全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亮相,在北京舉行的新專輯發布會上,郎朗與大家分享學習、錄製這張專輯的心得。一直陪伴、見證郎朗學習及錄製新專輯的妻子吉娜也現身會場,為他送上祝福。
  • 重磅期待丨郎朗來了!這個8月為你演奏巴赫《哥德堡變奏曲》
    ✦奧斯卡最佳影片《英國病人》中《哥德堡變奏曲》動人的片段郎朗與《哥德堡變奏曲》也有一段佳話,1999年,年僅17歲的郎朗成名的那個夜晚,餘興未盡的艾森巴赫大師等音樂家邀請郎朗又回到音樂廳,在完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郎朗背譜演奏了這部長達七十多分鐘的作品,被《芝加哥日報》稱為音樂史上的奇蹟。但是,截止到今年,郎朗還從未在公開場合完整演奏過《哥德堡變奏曲》。
  • 樂評|今夜,《哥德堡變奏曲》是郎朗的
    在此期間,也不時會有朋友和我說,經過了手指病痛之後的郎朗有了不小的變化,在音樂理解上成熟了很多;又加之此次演出的曲目,無論是在演奏技巧還是在詮釋音樂方面可謂是擺在任何鋼琴家面前的一座「高山」,通過炫技而獲得其明星地位的郎朗開闢了這一曲目,這一演出自然也引起了我的興趣。開場並不是《哥德堡變奏曲》,這讓坐在我前排的帶著樂譜來學習的小朋友疑惑了半天。
  • 郎朗現身杭州大劇院 奏響傳奇神作《哥德堡變奏曲》
    「我覺得杭州是『東方的小巴黎』,是一座詩情畫意、很有品味的城市。」對於郎朗而言,杭州宛如人間仙境,每每來到這裡,都感到身心放鬆,「從慢節奏的生活中,可以帶給我特殊的靈感。《哥德堡變奏曲》在國內巡演的城市並沒有很多,但杭州必須是其中一個。」
  • 今晚的廣州大劇院,屬於郎朗和巴赫《哥德堡變奏曲》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黃宙輝 通訊員阮韻怡、穗文廣旅宣圖/廣州大劇院提供8月20日晚,廣州大劇院歌劇廳的燈光亮起,觀眾用潮水般的掌聲將鋼琴家郎朗請上舞臺中央,一場頂級的演奏隨之拉開了序幕——郎朗為廣州觀眾演奏深受樂迷喜愛的巴赫《哥德堡變奏曲》。
  • 郎朗《哥德堡變奏曲》世界巡演 首演在坪山奏響
    90分鐘完整演奏《哥德堡變奏曲》當晚郎朗共演奏了兩首曲目,第一首曲目是舒曼的《阿拉伯風格曲,Op.18》,第二首曲目是完整的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當郎朗的手指觸動琴鍵的瞬間,整個劇場都被音樂包圍,躍動的音符、昂揚的旋律令在場的觀眾沉醉其中,共同感受郎朗夢想成真的時刻,精湛的鋼琴演奏技術贏得全場陣陣雷鳴般的掌聲。《哥德堡變奏曲》與郎朗曾有一段佳話如今38歲的郎朗堅持選擇以《哥德堡變奏曲》作為藝術發展新階段的起點,這份執著可以追溯到他17歲的成名之夜。郎朗與《哥德堡變奏曲》曾有一段佳話。
  • 郎朗《哥德堡變奏曲》首秀獻給深圳
    一曲彈畢,郎朗短暫離場修整,於20∶15開啟樂迷所期待的重頭戲——完整版《哥德堡變奏曲》。當郎朗的手指觸動琴鍵的瞬間,整個劇場都被音樂包圍,跳動的音符、變幻莫測的旋律令觀眾沉醉其中。《哥德堡變奏曲》是德國作曲家、鍵盤演奏家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晚期的一部羽管鍵琴作品。作為一首變奏曲,它被譽為「音樂史上規模最大、結構最恢宏也是最偉大的變奏曲」。
  • 郎朗登臺國家大劇院 演繹巴赫《哥德堡變奏曲》
    郎朗在琴鍵上按下了巴赫《哥德堡變奏曲》著名的詠嘆調「薩拉班德舞曲」的最後一個音符,十秒後,餘韻延伸到音樂廳的各個角落,郎朗緩緩站起,向觀眾微微頷首,臉上帶著如釋重負的微笑。巴赫於創作巔峰期(1741年)寫下的《哥德堡變奏曲》,由寫給第二任妻子安娜·瑪格德琳娜的一首薩拉班德舞曲作為主題和引子,憑藉30個變奏被稱為史上最複雜的變奏曲。今年下半年演出逐漸恢復以來,郎朗已經在杭州、上海、西安等城市舉辦了《哥德堡變奏曲》獨奏會,在每場上座率限制在50%至75%的情況下,音樂會門票開票5分鐘內即售罄。
  • 85分鐘的美麗、掙扎、悲傷,郎朗怎麼理解《哥德堡變奏曲》
    鋼琴家郎朗也是巴赫的擁躉。與巴赫結緣多年後,38歲這一年,他首次公開演奏並錄製了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3月1日,郎朗在妻子吉娜的家鄉威斯巴登公演了《哥德堡變奏曲》,這也是他第一次在音樂會上演奏巴赫這部偉大作品。隨後,郎朗來到萊比錫,參觀了巴赫博物館,試奏了巴赫當年的管風琴。
  • 鋼琴大師郎朗錄製巴赫永遠的哥德堡變奏曲
    錄製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不朽的鍵盤作品《哥德堡變奏曲》,可謂實現了一個人生的夢想。「我如今38歲,雖然不老,我認為現在正是我藝術發展的新階段。」郎朗如是說。「哥德堡變奏曲讓我開啟新篇章,在呈現這作品中我全情投入。作為一名藝術家,我的目標是不斷探索自我、汲取學識,同時也給予他人靈感。這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但這個作品讓我朝著這個目標走得更向前一步了。」
  • 郎朗鋼琴獨奏會8月來廣州 只演一曲《哥德堡變奏曲》
    8月20日,世界頂級鋼琴大師郎朗將在廣州大劇院舉行一場鋼琴獨奏音樂會,將演奏深受樂迷喜愛的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這是一場從演奏者到作品都令人十分期待的演出。郎朗在古典音樂領域成績非凡,在全球各地的音樂會幾乎都一票難求。另外,鋼琴獨奏音樂會上,鋼琴家通常會演奏幾組音樂作品,而此次獨奏音樂會,正式曲目只有一部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
  • 神一樣存在的《哥德堡變奏曲》今晚奏響!為了它,郎朗在大劇院...
    今晚,在杭州大劇院歌劇院的舞臺上,郎朗將演奏巴赫高難度的《哥德堡變奏曲》。有時候,狀態是個很玄妙的詞。它透過郎朗的琴聲,用澎湃與自信的情緒,向觀眾傳遞一種興奮。而專訪也是在這樣一種興奮的狀態下進行——深夜下的郎朗,用熱烈的狀態,向你輸入巴赫的這部「大部頭」作品。沒錯,他用「崇拜」這個詞,來形容《哥德堡變奏曲》在他心中的地位。
  • 一年一個變奏,郎朗用了28年練就《哥德堡變奏曲》
    發布會上,38歲的郎朗如釋重負的感嘆自己今天終於可以錄這部作品了,自己從10歲開始練習《哥德堡變奏曲》,一直練了28年,「這部作品30個變奏,我用了28年幾乎一年一個變奏的時長去練習去積累。對我來說,沒有任何一個作曲家的能讓我不斷地去練習。」
  • 巴赫《哥德堡變奏曲》中國首奏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張銳)8月14日,鋼琴家郎朗將首次做客深圳坪山,帶來坪山大劇院之夜·郎朗2020巴赫《哥德堡變奏曲》世界巡演深圳站的演出。這是坪山大劇院疫情後的復演首秀,也是郎朗演奏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的中國首站。此次獨奏音樂會的最大亮點,是郎朗將完整演奏整部巴赫《哥德堡變奏曲》。當晚曲目還有舒曼的《阿拉伯風格曲,Op.18》。
  • 郎朗錄製巴赫《哥德堡變奏曲》,挑戰「音樂的珠穆朗瑪峰」
    轉眼間,這位曾經因高超的琴技和豐富表現力聞名的天才少年已經38歲了,在郎朗看來,是時候開啟人生的新篇章了。上周,郎朗錄製的《哥德堡變奏曲》由環球音樂集團旗下古典廠牌德意志留聲機全球發行,這是他的夙願,亦是對自己的證明。對所有的鋼琴家來說,巴赫的《哥德堡變奏曲》都是極致的挑戰。
  • 郎朗發布全新專輯《巴赫:哥德堡變奏曲》
    9月4日,郎朗出席發布會。當日,郎朗2020全新專輯《巴赫:哥德堡變奏曲》亞洲發布會在北京舉行。該專輯有兩個演奏版本,分別是德國萊比錫聖託馬斯教堂一氣呵成錄製版和柏林錄音室反覆演練的錄製版。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9月4日,郎朗在發布會上演奏新專輯曲目
  • 郎朗:《哥德堡變奏曲》我練了28年
    人物  郎朗:《哥德堡變奏曲》我練了28年我們不是要把「框」幹掉,而是把「框」變大。  --------------------  和全球知名樂隊合作,通常一年能舉辦多場音樂會,做音樂公益教育,最近又到《明日之子樂團季》擔任「器樂教授」。
  • 郎朗發布《哥德堡變奏曲》:太危險了,這是一部高危作品
    鋼琴家郎朗已經三年沒開獨奏音樂會了,今年3月重回獨奏舞臺,他帶來了巴赫巨作《哥德堡變奏曲》。原本,他想在30歲生日彈,沒達到理想效果,結果一等就是七八年。3月1日,在妻子吉娜的家鄉威斯巴登,郎朗第一次登臺演出了《哥德堡變奏曲》。首演完,他手握成拳,對著跟拍的鏡頭大喊了一聲,「哇,終於實現!」
  • 郎朗《哥德堡變奏曲》9月4日全球發行
    在萊比錫音樂會後便因全球疫情狀況而取消了接下來幾乎所有的演出,得益於國內疫情管控效果,郎朗8月在深圳、廣州、杭州舉辦了三場「哥德堡變奏曲」獨奏音樂會,成為近來最大的文化事件之一,也使國內部分觀眾可以在新專輯《哥德堡變奏曲》發布前,親身感受郎朗在歷經長期沉澱與學習後對這部古典巨作的「郎式」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