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好的電影、電視劇,我向來喜歡多刷幾遍,直到出現經典場景,自己能一字不差的對上臺詞才作罷。
《心花路放》這個電影我看的也不下六遍了,第一次看就完全把它當成喜劇來看,這部電影的外衣很俗且矯情,如今全網黑的豔遇之都大理,一夜情,說走就走的旅行等等。
最近又重溫了一遍這個電影,這個電影在我心目中是寧浩拍的最好的作品。《瘋狂》系列雖然好看,說到底只不過是一場鬧劇。《無人區》中探討的人性太過深邃,《黃金大劫案》的愛國主義又表達的太過刻意。只有《心花路放》,披著喜劇和鬧劇的外衣,講述了一個當代至尊寶和紫霞愛情故事。
全片的前半段確實只是喜劇,一直到耿浩(黃渤飾)回到梧桐客棧的酒吧,摔掉了酒吧老闆(沈騰飾)的平板電腦,故事發展到這裡,導演才開始講述他想要表達的東西。
這部影片,在講的是兩件事情。
女人愛上一個男人後,為什麼離開他
女主康小雨(袁泉飾)之所以會去大理,是因為她在她生活一片泥濘的時候,聽到了耿浩唱的《去大理》,她想逃避現實,恰巧耿浩的歌聲治癒了這個內心孤寂的女孩,於是她對大理就心生嚮往,希望自己到了大理一切就會好起來。
與當代文青去西藏朝聖一樣,她想去大理洗滌自己的靈魂,走文藝路線,等到她到了大理後,漸漸地被大理所吸引,逃避了現實,忘卻了煩惱,她以為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個合格的文藝咖。
生活中的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康小雨,本質上都是俗人一個,卻總想去追尋詩和遠方,被一些文藝作品觸動以後,以為自己也能脫胎換骨,成為別人眼中的文藝青年,只不過是在自欺欺人。
只可惜,文藝是一種心態,並非行為藝術。在大理停留了一段時間後,康小雨發現這裡跟自己想像的又不太一樣,梧桐客棧裡到處都是自欺欺人的「文青」。康小雨不想騙自己,她也不想做一個俗人。
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對大理又心灰意冷,偏偏在這個時候,她遇上了耿浩。
一個人越是想要什麼,她就越缺什麼。
耿浩的身上滿足康小雨的一切幻想,她從耿浩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卻沒有的文藝氣質,那是她夢寐以求的,那個時候的耿浩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眾歌手,發過唱片也沒人知道,相貌平平。
可能觀眾會覺得,這樣的耿浩跟電影一開場那個充滿戾氣的耿浩不一樣啊,這也是導演的高明之處。那個時候耿浩,行為舉止文明大方,談吐幽默風趣,很快就吸引了康小雨。
隨後兩個人順其自然的結婚,這兩個人,一個愛啤酒泡橘子肉,一個愛開水泡橘子皮,就是這樣看起來互補的兩個人,但是其本質終究不同,就如同酒和開水,一個醉人一個清醒。和他們的生活一樣,註定不是一路人。
耿浩為了婚後的生活,放棄了音樂夢,放棄了詩和遠方,開了一家二手音響店,自此耿浩的文藝生活不復存在,而康小雨喜歡的自始至終是那個文藝的耿浩。
耿浩就像啤酒泡橘子肉,越喝越醉,康小雨就像開水泡橘子皮,越喝越清醒。
這讓我想到另一個知名導演——李安,李安當初下決心要做一名導演,長時間都要在家學習相關知識,家裡家外全靠妻子一人,外人都對此說閒話,李安自己也覺得慚愧。於是就自己偷偷報了一個計算機的課程,想要賺錢補貼家用,結果卻被妻子訓斥了一頓。
「學電腦的這麼多,不差你一個李安。」
或許當初康小雨對耿浩說出類似的話,耿浩可能也會繼續堅持自己的音樂夢吧。最終康小雨婚內出軌,她無法改變自己,也不曾想過去改變老公,一旦老公身上沒了自己想要的,乾脆就換一個。
故事的最後耿浩重拾音樂,當康小雨得知耿浩重拾音樂之後說:「當初好好的幹嘛放下呢」,耿浩:「當初這不是為了生活嘛」,康小雨:「生活也不僅僅就是為了生活啊。」
其實導演也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很多時候,你以為對某個人好,不一定就是那個人想要的。
我想要蘋果,你卻給我一箱梨。兩個人能在一起是因為愛,兩個人分開同樣也是因為愛。
陰影也是我的人生中的一部分
片尾耿浩釋然,重新變回了那個風趣幽默的耿浩,他最終也明白了一個人生道理,也是導演想要給觀眾傳達的。
陰影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它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立體,但是不要待在裡面不出來。
影片中,郝義(徐崢飾)總說耿浩是一個「loser」,影片的一開始,耿浩對這個「稱謂」十分牴觸,直到後來遭遇了黑道大哥,耿浩在接受了這一名號。
耿浩說:「我就是一個「loser」,原本以為耿浩是真的要打算放棄自己了,其實故事到這裡,耿浩才真正意義上開始接受自己的失敗。跟著郝義一路把妹,各種失敗。
清醒後的耿浩,自覺自己是個」loser",再次回到大理,想要從這裡走出人生的陰影,直到後來大鬧酒吧,耿浩意識到,陰影其實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當然它也只能是一部分,我的人生還有很長。
我們每個人也都是耿浩,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陰影」,此時身邊的人會給我們講很多道理,自己也會嘗試喝各種口味的「雞湯」,只是走出陰影的還是你自己,別人說的再多,都無法完成自己的頓悟。
這部電影個人感覺評分不該只有7.2分,這部電影的道理只是一個側面,一個解讀生活的方向,但並不是大道。但這部電影的各種笑點,各種鏡頭,恰到好處的背景音樂,一切都很嚴謹。
再次看完了這部影片,還是感觸頗深,不過影片中好多演員,第一次看的時候真的沒發現,像沈騰、雷佳音、馬蘇等。
大家有沒有看過這部影片呢?你更喜歡影片中的誰呢?在評論區寫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