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7.2評分《心花路放》,追尋詩和遠方的文青,終究敗給了生活

2021-01-09 超愛喝豆汁兒

對於好的電影、電視劇,我向來喜歡多刷幾遍,直到出現經典場景,自己能一字不差的對上臺詞才作罷。

《心花路放》這個電影我看的也不下六遍了,第一次看就完全把它當成喜劇來看,這部電影的外衣很俗且矯情,如今全網黑的豔遇之都大理,一夜情,說走就走的旅行等等。

最近又重溫了一遍這個電影,這個電影在我心目中是寧浩拍的最好的作品。《瘋狂》系列雖然好看,說到底只不過是一場鬧劇。《無人區》中探討的人性太過深邃,《黃金大劫案》的愛國主義又表達的太過刻意。只有《心花路放》,披著喜劇和鬧劇的外衣,講述了一個當代至尊寶和紫霞愛情故事。

全片的前半段確實只是喜劇,一直到耿浩(黃渤飾)回到梧桐客棧的酒吧,摔掉了酒吧老闆(沈騰飾)的平板電腦,故事發展到這裡,導演才開始講述他想要表達的東西。

這部影片,在講的是兩件事情。

女人愛上一個男人後,為什麼離開他

女主康小雨(袁泉飾)之所以會去大理,是因為她在她生活一片泥濘的時候,聽到了耿浩唱的《去大理》,她想逃避現實,恰巧耿浩的歌聲治癒了這個內心孤寂的女孩,於是她對大理就心生嚮往,希望自己到了大理一切就會好起來。

與當代文青去西藏朝聖一樣,她想去大理洗滌自己的靈魂,走文藝路線,等到她到了大理後,漸漸地被大理所吸引,逃避了現實,忘卻了煩惱,她以為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個合格的文藝咖。

生活中的我們大多數人都是康小雨,本質上都是俗人一個,卻總想去追尋詩和遠方,被一些文藝作品觸動以後,以為自己也能脫胎換骨,成為別人眼中的文藝青年,只不過是在自欺欺人。

只可惜,文藝是一種心態,並非行為藝術。在大理停留了一段時間後,康小雨發現這裡跟自己想像的又不太一樣,梧桐客棧裡到處都是自欺欺人的「文青」。康小雨不想騙自己,她也不想做一個俗人。

沒有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對大理又心灰意冷,偏偏在這個時候,她遇上了耿浩。

一個人越是想要什麼,她就越缺什麼。

耿浩的身上滿足康小雨的一切幻想,她從耿浩身上看到了自己想要卻沒有的文藝氣質,那是她夢寐以求的,那個時候的耿浩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眾歌手,發過唱片也沒人知道,相貌平平。

可能觀眾會覺得,這樣的耿浩跟電影一開場那個充滿戾氣的耿浩不一樣啊,這也是導演的高明之處。那個時候耿浩,行為舉止文明大方,談吐幽默風趣,很快就吸引了康小雨。

隨後兩個人順其自然的結婚,這兩個人,一個愛啤酒泡橘子肉,一個愛開水泡橘子皮,就是這樣看起來互補的兩個人,但是其本質終究不同,就如同酒和開水,一個醉人一個清醒。和他們的生活一樣,註定不是一路人。

耿浩為了婚後的生活,放棄了音樂夢,放棄了詩和遠方,開了一家二手音響店,自此耿浩的文藝生活不復存在,而康小雨喜歡的自始至終是那個文藝的耿浩。

耿浩就像啤酒泡橘子肉,越喝越醉,康小雨就像開水泡橘子皮,越喝越清醒。

這讓我想到另一個知名導演——李安,李安當初下決心要做一名導演,長時間都要在家學習相關知識,家裡家外全靠妻子一人,外人都對此說閒話,李安自己也覺得慚愧。於是就自己偷偷報了一個計算機的課程,想要賺錢補貼家用,結果卻被妻子訓斥了一頓。

「學電腦的這麼多,不差你一個李安。」

或許當初康小雨對耿浩說出類似的話,耿浩可能也會繼續堅持自己的音樂夢吧。最終康小雨婚內出軌,她無法改變自己,也不曾想過去改變老公,一旦老公身上沒了自己想要的,乾脆就換一個。

故事的最後耿浩重拾音樂,當康小雨得知耿浩重拾音樂之後說:「當初好好的幹嘛放下呢」,耿浩:「當初這不是為了生活嘛」,康小雨:「生活也不僅僅就是為了生活啊。」

其實導演也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那就是很多時候,你以為對某個人好,不一定就是那個人想要的。

我想要蘋果,你卻給我一箱梨。兩個人能在一起是因為愛,兩個人分開同樣也是因為愛。

陰影也是我的人生中的一部分

片尾耿浩釋然,重新變回了那個風趣幽默的耿浩,他最終也明白了一個人生道理,也是導演想要給觀眾傳達的。

陰影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它讓我們的人生更加立體,但是不要待在裡面不出來。

影片中,郝義(徐崢飾)總說耿浩是一個「loser」,影片的一開始,耿浩對這個「稱謂」十分牴觸,直到後來遭遇了黑道大哥,耿浩在接受了這一名號。

耿浩說:「我就是一個「loser」,原本以為耿浩是真的要打算放棄自己了,其實故事到這裡,耿浩才真正意義上開始接受自己的失敗。跟著郝義一路把妹,各種失敗。

清醒後的耿浩,自覺自己是個」loser",再次回到大理,想要從這裡走出人生的陰影,直到後來大鬧酒吧,耿浩意識到,陰影其實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當然它也只能是一部分,我的人生還有很長。

我們每個人也都是耿浩,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屬於我們自己的「人生陰影」,此時身邊的人會給我們講很多道理,自己也會嘗試喝各種口味的「雞湯」,只是走出陰影的還是你自己,別人說的再多,都無法完成自己的頓悟。

這部電影個人感覺評分不該只有7.2分,這部電影的道理只是一個側面,一個解讀生活的方向,但並不是大道。但這部電影的各種笑點,各種鏡頭,恰到好處的背景音樂,一切都很嚴謹。

再次看完了這部影片,還是感觸頗深,不過影片中好多演員,第一次看的時候真的沒發現,像沈騰、雷佳音、馬蘇等。

大家有沒有看過這部影片呢?你更喜歡影片中的誰呢?在評論區寫下來吧!

相關焦點

  • 追隨電影《心花路放》來大理,讓您一路心花怒放!
    從現在起,我開始謹慎地選擇我的生活,我不再輕易讓自己迷失在各種誘惑裡。我心中已經聽到來自遠方的呼喚,再不需要回過頭去關心身後的種種是非與議論。我已無暇顧及過去,我要向前走。《心花路放》這部影片的取景地就非常的好,該影片路過主要取景地方是張家界的天門山。
  • 《心花路放》
    《心花路放》不是《瘋狂的旅途》,故事也不是多線敘事,變成了雙線——一方面是兩個男主角從北京一路向南,另一方面則是袁泉扮演的女主角在雲南等著素不相識但我們都知道的男主角過去和他相會。這個手法和風格,都跟寧浩的那兩部瘋狂截然不同。有的人說瘋狂系列是抄蓋·裡奇,而《無人區》是抄瑟吉歐·萊昂內,如果看了這部《心花路放》,估計又有人會說他是抄賈德·阿帕圖了。
  • 你的詩和遠方,正是別人的眼前的「苟且」,沒有「也許」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很多年前,這句話曾火得一塌糊塗,也曾有無數的文藝青年,背了吉他,挎了背包,毅然走向他們所謂的詩與遠方,目標無一例外地直指雲南和西藏,去追逐他們的夢想中的香格裡拉。因為他們心目中的偶像――先驅者高曉松已經先與他們火得一塌糊塗了。與他們不同的是,高曉松去的卻是廣州。這句話就是他說的。
  • 詩和遠方在哪兒
    最近浙江衛視的真人秀節目,青春環遊記,一個第一季豆瓣評分只有5.5的節目,被人吐糟說抄襲韓國的老牌綜藝節目的 節目,第二季 的青春環遊記,遊戲環節道具,甚至節目嘉賓的數量都是照搬人家韓國綜藝>的,《青春環遊記2》拍完以後,浙江臺如出一轍的推出自己的新的戶外真人秀《詩和遠方》,為什麼他們要這麼熱衷的拍戶外旅遊的真人秀節目呢?
  • 《心花路放》:從兩個因素分析人到中年婚姻危機的救贖和現實意義
    心花路放》是2014年上映的一部大陸電影,豆瓣評分7.1,票房收入高達11.67億。該片講述了主角耿浩放棄音樂夢想,以賣二手音響經營生活,中途婚姻卻遭遇妻子康小雨出軌,兩人感情破裂被迫離婚。因此耿浩變得十分頹廢和鬱悶,開始對自己的人生迷茫無措。
  • 收官後,才明白《還有詩和遠方》在做給誰看
    ,叫《還有詩和遠方》。這八期八會的主題,正是節目對「詩和遠方」主題的深度拆解——追尋是第一期的主題,此追尋以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開篇,看似共情於記夢和遊仙,實則是透過這番極富漫主義色彩的表達1號曾借浙江衛視總監林湧的表述展現浙江衛視對勇立潮頭和擁抱變化的追尋。因此若以更廣義的眼光來考量被這檔節目所觀照到的所有現代人,他們一面嚮往遠離機油味和鐵鏽氣的遠方,一面把「詩和遠方」實踐為文旅融合。
  • 豆瓣與虎撲:文青陷落,直男兇猛
    7月8日晚,豆瓣線上舉行了一場#樸樹如是談#的活動,只有6066人參與,主辦方在宣傳預熱的文案中,引用了《生如夏花》裡的歌詞:我從遠方趕來,恰巧你們也在我是這耀眼的瞬間是划過天邊的剎那火焰我為你來看我不顧一切從遠方趕來的樸樹,這位文青眼中的精神偶像,似乎也挽救不了人氣散逸的豆瓣——因為多數豆友恰巧都已經不在了。
  • 《心花路放》一點也不難懂
    一些普通觀眾表示看不懂《心花路放》,今天我來幫大家解析一下這部影片。沒有推薦的意思,這部作品在豆瓣上評分也僅僅7.0,除非為了研究否則沒有太大意義去深討。我只是覺得如果你看過這部電影,卻沒有看懂的話,你需要把它給弄清楚。就像人追尋真相一樣,總要知道事情起因過程和結果。
  • 面對眼前的苟且,願生活充滿詩與遠方
    有人說過,錢多是苦,但是也有人說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充滿著糾結,充滿著各種矛盾,在譜寫著生活的樂章。可以看到,當代人的一天都被分為三個部分:工作、業餘、睡覺。而這業餘有時候卻因為沒有自己的打算而被消耗、被浪費掉了。所以,人不應該只看著生活中的苟且,只知道去承受它,不知道改變生活的方式,去稀釋它,去轉換它,生活中除了各種苟且之外,還應該有著詩與遠方。
  • 《黃金時代》的麵包和《心花路放》的橘子
    雖然沒上映喜慶的美食片,然而正如某名人名言「生活中不缺少吃的,而是缺少發現吃的眼睛」,事實上作為配角出現的食物們的戲份也可圈可點,接下來讓我們看看它們在國慶檔的演技吧。不知道有多少人還記得三個小時《黃金時代》裡,出現了半分鐘蕭紅與蕭軍分食麵包的畫面,用紙包著的1/4塊硬質的大黑麵包邊上還撒著把鹽,他們兩吃一口麵包配一點鹽,讓人覺得這難以下咽的麵包似乎能夠接受了。三個小時裡的半分鐘,一大塊麵包邊上的一把鹽,這也像是生活與愛的比例。
  • 《心花路放》:旅途上的苦苦追尋,只為能夠輕輕放下
    《心花路放》是導演寧浩執導的一部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公路片,主要講述了男主角耿浩因為妻子的背叛離婚後心情低落,好友郝義開車帶他踏上旅途,打算從旅途中獵豔療傷,最終找尋自我的故事。《心花路放》是一部具有鮮明「寧式」風格的電影作品,延續了寧浩的黑色幽默風格。影片上映於2014年國慶檔,票房總收入達11億元,成為當年國產電影票房冠軍,總票房僅次於《變形金剛4》。
  • 《心花路放》蘊含的消費符號,暗示了真愛是條不歸路
    而寧浩的電影《心花路放》卻是映射了現今社會小人物的真愛難求,只要認真就輸了,而且會輸得滿地雞毛。在這個社會上真愛竟然成了奢侈品,在那布滿情慾的路上,有多少人是會付出真心,又有多少人只是為了一夜狂歡,那些為愛付出的人逐漸淪為了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的犧牲品。
  • 2019畢業典禮 | 校友代表劉萱:熱愛現實生活的我們,更加需要詩和遠方
    西南大學,是我人生詩意的出發點,在這裡,母校和老師為我們種下了追求生命意義的初心。我記得我在畢業時,文學院的教授荀運昌老師為我題了一幅字:「劉萱同學雅囑: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沒想到的是,老師題的這幅字,成了我一生執著追尋心中的「詩和遠方」的引領力量。1980年的9月,我來到西南師範學院中文系讀書,也就是今天的西南大學文學院。
  • 沈騰、黃渤比《瘋狂的外星人》更早的同框,《心花路放》全面解析
    提及《心花路放》,總會繞不開比它早四個月上映的另一部電影,屬於文藝青年韓寒的《後會無期》,同樣的開著小汽車,千裡一條路。如果你經常關注「豆瓣」,關於這兩部電影一定會發現很多奇怪的現象。豆瓣評分相同,評分人數相近,喜愛《後會無期》的會去《心花路放》下面水貼謾罵,反之亦然!
  • 中國旅遊日 | 徐霞客追尋詩和遠方:心之所向,素履而往
    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徐霞客的詩與遠方。01出身於詩文世家,年少不羈愛自由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南直隸江陰(今江蘇省江陰市)人。1499年, 明朝弘治十二年,孝宗皇帝的案頭上放著一本棘手的奏摺。這份奏摺關係著朝廷要職的更換,也牽扯了天下讀書人對科舉的信心。
  • 電影《心花路放》:每個人都會找到理想的生活
    黃渤和徐崢,都是演藝圈中不可多得的好演員,他們如果合作一部作品,一定會很有意思。2014年上映的電影《心花路放》,由寧浩執導,黃渤、徐崢聯袂出演。​要給電影《心花路放》定義,其實是一個很難的選擇「套路」,有些生澀;和殺馬特女郎周麗娟,耿浩不習慣這些年輕人花裡胡哨的生活方式;比如和白富美思晴,則是去向不同;比如和夜店女郎莎莎,那就更是價值觀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差異了。
  • 【電影動態】《心花路放》限時4小時點映院線看好
    由寧浩執導,黃渤、徐崢、袁泉、周冬雨、陶慧、嶽小軍、沈騰、張儷、馬蘇、劉美含、王硯輝、焦俊豔、郭濤、李晨、熊乃瑾、夏雨、劉儀偉、雷佳音等全明星陣容加盟的電影《心花路放》將於9月30日上映,同時《心花路放》也是2014國慶檔唯一一部以IMAX格式呈現的華語影片。
  • 《心花路放》只是一部公路喜劇片?不,它還講的是一見鍾情的愛情
    似乎只要三個人湊一起,電影的口碑和收益就上了一道讓人放心的保險栓。而《心花路放》就是這樣一部電影,這部影片作為三人的再次合體完成的作品,無疑是讓人充滿期待的。《心花路放》於2014年國慶檔上映,作為一部公路喜劇電影,在那年以11.67億的總票房榮登年度國產片票房寶座,成為僅次於《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19.75億的年度總票房亞軍。
  • 《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 第五站·浙江遂昌篇 播出啦!
    《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 第五站·浙江遂昌篇 播出啦! 華少、張紹剛、胡海泉、王麗坤、酈波 走進遂昌!節目一開始,「詩和遠方旅行團」就在遂昌縣湯顯祖紀念館裡,一起欣賞了特別嘉賓——著名崑劇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崑劇藝術教育史上第一位女教授沈世華老師演繹的《牡丹亭·尋夢》。
  •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時間:2019-04-27 17:30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求之不得的統統都是詩和遠方 前幾年年輕人流行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又開始流行起來了詩和遠方,關於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詩和遠方出處在哪裡,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 詩和遠方指的是理想生活,來源於由高曉松作詞   原標題:「詩和遠方」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