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花路放》蘊含的消費符號,暗示了真愛是條不歸路

2020-09-04 影視m記

寧浩導演的《心花路放》記錄了兩位好基友在自駕遊路上的奇遇,這又是一部公路喜劇電影,影片圍繞著「公路尋愛」作為母題鋪開,以「離婚——失意——開始獵豔之旅——失敗——釋然——再一次找到真愛」為敘事主線,以意想不到的巧合來增加笑點。

電影中男主各代表著兩個極端,一個是為真愛付出和犧牲的好男人,另一個是不把真愛當回事,處處留情的渣男。他們倆在同一輛車上開啟獵豔之路,而最終能獵到的是那位渣男郝義,最後成功走進了婚姻殿堂,而另一位「被小三」的男主耿浩,在路上沒有獵到,卻是在郝義的婚禮上遇見了一位音樂老師,二者相談甚歡,也許會發展為新的另一半。

影片中存在著很多消費符號,這也是寧浩的風格,努力地適應市場,但是又保持著自己風格化標誌。他的風格便是很接中國的地氣兒,專注於現實中的小人物創作,無論是得意還是失意,芸芸眾生,乃至社會亂象,都讓我們心有戚戚。而寧浩的電影《心花路放》卻是映射了現今社會小人物的真愛難求,只要認真就輸了,而且會輸得滿地雞毛。在這個社會上真愛竟然成了奢侈品,在那布滿情慾的路上,有多少人是會付出真心,又有多少人只是為了一夜狂歡,那些為愛付出的人逐漸淪為了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的犧牲品。

音樂:苟且與詩和遠方的撞擊

影片中的音樂與場景是非常搭的,裡面有兩首歌曲,一首是《去大理》,另一首是《輕輕地放下》。《去大理》是詩和遠方的開端,女主康小雨生活感情一團糟,因為聽到了這首歌,決定踏上去大理的路,開啟自己的尋覓真愛之旅。《輕輕地放下》是生活中對苟且的無奈,康小雨因為耿浩唱的那首《去大理》而對他一見鍾情,並走進了婚姻殿堂。耿浩當時只是個小眾歌手,康小雨再怎麼喜歡音樂,再怎麼追尋觸動心扉的那種感覺,生活中的種種柴米油鹽醬醋茶也終會磨滅真愛的激情。康小雨覺得她再也找不到戀愛當初的那種感覺了,可是耿浩卻是個為了真愛願意為柴米油鹽醬醋茶屈服的人,他不是不愛音樂了,而是希望讓康小雨過得更好,但康小雨想要的卻不是這些。

再高雅的藝術都需要有財力的支撐,藝術能夠觸動人的心弦,但又是極其殘酷的,出名與不出名的懸殊很容易使人放棄堅持。而康小雨所追求的浪漫真愛正是缺乏了生活的苟且的支撐,所以最後她還是出軌了高富帥,說明在追尋詩和遠方前必須得先滿足生活的苟且。

郝雲的民謠《去大理》,歌曲中「不知道誰在何處等待,不知道後來的後來」與大理湛藍的天空,蔚藍的洱海相融合,不需要主人公有任何的臺詞,就能營造出令人心曠神怡的意境。而康小雨因為這首歌踏上了去大理的旅程,她希望能尋找到迷失的自我,忘記過去才能更好的重新開始。在她聽到這首歌的時候,洗手間的水管正爆裂漏水,她一個大齡剩女獨自一人處理著這種狀況,一不小心摔倒,而當她好不容易處理好的時候偶然間就聽到了這首歌,當觸動到她心弦的那一刻,水管又開始了漏水,這時便更加地觸發了她出發的衝動,立馬打電話訂了機票。這一幕也觸動了很多大齡單身女的心弦,儘管什麼事情都能夠自己處理,但是外界的壓力,工作的壓力,讓她們在尋覓真愛的路上越來越迷茫,曾經美好的嚮往,沒想到會到達如此窘迫的境地。

影片的主題曲《輕輕地放下》烘託了感情的失意,那兩句:「會有一個早已刪了卻不會忘記的號碼,永遠不會再打,但永遠不會忘記她。」樂曲緩慢又悠長,抒發著耿浩心中的不舍情感,是康小雨和耿浩的愛情的真實寫照。

在耿浩離婚後再次回到他與前妻相識的梧桐客棧,在旁邊的「夜色」酒吧中看到了一段詆毀前妻的視頻後,耿浩交涉無果跟酒店的老闆們大打出手。老闆問他前妻跟他還有關係嗎?他當時老老實實地回答沒關係,後來他想了想,霸氣地回覆:

我之前失敗的婚姻,它是我人生中的陰影,對吧?但那也是我人生的一部分。那剛才你們侮辱我前妻,就是在侮辱我的人生啊,所以這跟我有關係啊。

這句話,印證了歌詞裡面的想放下又沒那麼容易放下,它會潛藏在心中的一種內涵。

美女:滿足窺視欲的狂歡

這部影片講的是路上的故事,但路上始終離不開的一個符號是美女這個美女是個消費欲的符號,是個商品包裝的符號,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消費欲。寧浩有意將這一符號作為一種商業的價值,也極大地扭曲了感情的價值觀。雖說這一路上的主要目的講的是成長,但是成長就要用各色的女色消費來充裕嗎?

這一路上的治癒,依靠的是獵豔,可是最後療傷的那個人又能獵到什麼?這從間接上也暗示了「一夜情」最終帶來的沒有最孤獨,只有更孤獨。

影片中一路都在強調「一夜情」、「車震」、「情慾」等元素,這能很好的討好觀眾,還能滿足大眾的窺視欲,但這很明顯將女性物化了,片中的每一個女性角色都只是一個商品,而且是一次性商品,正如郝義說的「絕不睡同一個女人兩次」,而那個和他睡過兩次的「阿凡達女孩」卻最終成了他的老婆。

這也從間接上強調了當今愛情中的無奈,女人往往因為愛而性,男人因為性而愛。當女人竭盡全力去追求一份真愛的時候,卻依然擺脫不了那世俗中的低俗的侵襲。為什麼真愛這麼難找,那是因為物慾的社會下,人們的思想也已經跟著變質了。

當藝術被商品裹挾,而商品又套著藝術折射出人性的時候,二者便是相輔相成地變利。片中頗具玩味的人物,還有感情觀上的道德缺陷的不以為然,又怎的不是當今社會的真實寫照。大齡剩女們追求的真愛,要在道德淪喪的汪洋中海底撈針,這是一種悲哀,還是一種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如今愛情種類繁多,有曖昧的,有同性的,有一夜情的,更有隻戀愛不結婚的,也有為了結婚不顧一切......真愛是什麼?也許這一個詞的定義早已在人們的腦海中陌生,取而代之的只是肉慾的狂歡了。

金錢:真情的基石和遙不可及的渴望

片中有個片段,耿浩拿出一沓鈔票甩在桌面上,希望讓陪酒小姐真心地對自己說出「我愛你」,可是在金錢的誘惑裡又怎麼可能說得出真心話來,現實的愛情裡對於「」這個詞大多都是求而不得的,更多的是一種物慾

自古以來,女性對待感情是比較認真的,她們能為愛情犧牲一切,可是這部電影卻是反了過來。男性對待愛情都會用金錢和各方利益得失來衡量,要說愛,也許當時真的愛過,但是男人也會用愛的方式來傷害女人。所以,男人在戀愛中對女人的好大多是多巴胺的分泌,當這種分泌的激素消退以後,取而代之的就是冷漠。所以影片中用一個男人來表達對愛情的求而不得是不太符合常理的,但是也足以見證以女人為物的消費理念。他以為只要給錢,陪酒小姐會不顧一切尊嚴來對他討好,可是卻不知這位陪酒小姐也是可以收拾他的。

這也有一種暗示,當你受的傷要無辜的人來償還,最終報復的人還是你自己。

另外,還有關於郝義說的信仰,信仰在他眼裡只是個胡謅的騙女孩一夜情的工具,可偏偏那位「阿凡達女孩」相信了他的信仰,還專門跟著他,把他的信仰送到了他的身邊。這一滑稽的黑色幽默,在諷刺著「信仰」的虛偽,可後面劇情又反轉,「阿凡達女孩」成了郝義名正言順的老婆,似乎又有些讓人對真愛的期盼,也在暗示,有時候女孩應該在愛情上主動一些。

還有劇中擁有最淳樸的愛情觀的女孩康小雨,當初最不屑於紙醉金迷的她,最後還是出軌了高富帥了。婚前和婚後的反差,讓人不禁感慨,愛情終究會敗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一切的詩和遠方恰恰是要靠金錢作為基石,而當你的前路鋪滿了基石的時候,你卻發現真愛已經不存在了,留下的只有俗氣的物慾滿足。

價值觀:人性與物慾的縱橫交錯

這部影片的價值觀本來就頗受爭議,一路上全靠泡妞成長,也太不尊重女性了,但是利用這一女色消費又讓人思考著人的本性就是在人性與物慾的縱橫交錯中存活。

康小雨很難讓人將她跟「出軌前妻」聯繫到一起,起初她踏上了大理之路去修身養性,種種對情慾的拒絕,讓人對這個世界的真愛產生了一種期盼,可沒想到結局卻令人大跌眼鏡。雖然影片沒有詳細說出她和耿浩之間到底出了什麼問題,但是在旅途中她拒絕情慾的方式是砸鈔票,可以看得出她是個生活富足的人,她能夠一個人解決任何的事,她是不缺錢的。可是從她修理家中的水管弄得一頭糟,聽著《去大理》落淚的樣子,又可以看得出她需要的是安全感。

「夜色」酒吧的老闆多次慫恿她參與情慾遊戲,都被她拒絕了,為此她還賠了好幾次的錢,最嚴重的一次鬧到了派出所。康小雨的無奈也呈現出她對這個社會的感情觀的失望,直到遇到了耿浩,她終於找到了自己想要的那種感覺,可是耿浩只是個小眾歌手,縱使她不嫌棄,他們倆的生活方式還是有差異的。耿浩為了搞藝術自然要放棄社會上的浮華,但他為了愛情放棄了理想。可康小雨當初看上的正是他對理想的執著,如果他堅持理想,家中的經濟支柱就會全部落在康小雨身上。也許你會說康小雨是希望耿浩繼續搞音樂的,這一點沒錯,但是康小雨希望自己浪漫的生活繼續,是需要物質的支撐的,這也沒錯,不然她最後為何會選擇高富帥,而不是另外一個文藝男青年呢?

這個社會環境本來就是對愛情的褻瀆,耿浩成為了這個社會環境的犧牲品,而越來越多像康小雨的女性也會漸漸地淹沒於這股洪流中。

結語

誰都渴望擁有一份純真的愛情,但是誰到最後都會迷失於這個物慾橫流的社會中。我們又何曾不想談一場永不分手的戀愛,又何嘗不想找個靠譜的男人踏踏實實地過日子。但是,在現今這個逐漸開放的社會,感情觀早已得不到有效的約束,情感的自由度越高,越容易讓人迷失於酒醉金迷中。有些人一直在死守,期盼著那份純淨的愛情,可是最終卻發現柴米油鹽醬醋茶才是婚姻的基調。愛情讓人覺得美好,也讓人覺得浪漫,長相廝守是一種美好的幻想,但是到最後卻發現真愛只是一條不歸路。

相關焦點

  • 《心花路放》
    所以,儘管《心花路放》的劇情簡介那麼讓我沒有看的欲望,但還是對寧浩充滿期待。畢竟,寧浩+黃渤+徐崢這個組合,八年前還是籍籍無名,但如今已經完全不一樣了——億元導演+30億票房男主角+內地票房冠軍導演。看,八年的時間,這三個名字,已經在華語電影江湖裡掀起了驚天駭浪。
  • 從鏡頭使用、事物喻意、主題表現三方面解讀經典喜劇《心花路放》
    《心花路放》上映首周票房超6億,成為史上最快突破6億票房的華語電影 ,總票房達11.67億, 登2014年度國產電影榜首。牆上的留言其實暗示了耿浩心態的變化。剛開始,耿浩一直留著留言牆的照片不忍心刪掉,因為這是他與小雨的過去。但後來,耿浩痛下決心,把照片刪掉了,說明他開始放下過去。而他把留言牆上的內容改成對小雨的祝福,也意味著他徹底放下過去,坦然地面對自己以及曾經深愛的小雨。
  • 姚睿 | 《心花路放》:公路、喜劇與絲敘事
    寧浩導演的影片《心花路放》打著「豔遇無罪,一夜有情」的旗號,卻呈現出不折不扣的療傷與治癒特徵。《心花路放》中主人公耿浩一路向南的旅程終點是大理的梧桐客棧——曾經的豔遇之地,如今的傷心之地。在這個旅程中,影片完成了「尋找」模式中必備的行動段落:「被阻撓」、「被誤導」(被指導)與「假目標」。這些功能項分別由旅途中的不同人物承擔。夜店女和相伴而來的黑幫是「阻撓者」,「殺馬特」少女周麗娟和「蕾絲邊」美女思晴是假目標。
  • 《心花路放》:旅途上的苦苦追尋,只為能夠輕輕放下
    《心花路放》是導演寧浩執導的一部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公路片,主要講述了男主角耿浩因為妻子的背叛離婚後心情低落,好友郝義開車帶他踏上旅途,打算從旅途中獵豔療傷,最終找尋自我的故事。《心花路放》是一部具有鮮明「寧式」風格的電影作品,延續了寧浩的黑色幽默風格。影片上映於2014年國慶檔,票房總收入達11億元,成為當年國產電影票房冠軍,總票房僅次於《變形金剛4》。
  • 盤點《心花路放》中隱藏的這些明星,原來有這麼多!
    盤點《心花路放》中隱藏的這些明星,原來有這麼多!現在很多電影都是請一些特邀嘉賓來給電影一個彩蛋,增加電影的曝光性和知名度。大家知道《心花路放》的特邀嘉賓嗎?有人說《心花路放》等於寧浩+徐崢+黃渤+喜劇,這個組合太靠譜了。
  • 《心花路放》:還有人可伴你,放開心結找出路
    但我真心想說一句,以寧浩的觀片量(他不是昆汀,看過的片子真心不多),他知不知道賈德·阿帕圖是誰都不好說…… 毫無疑問,《心花路放》是充滿了歡聲笑語的電影。從頭看到尾,我發自內心地笑了很多次,也被周圍觀眾的笑聲感染了很多次。一個有寧浩有黃渤有徐崢的喜劇片,怎麼可能不讓觀眾笑呢?拿這個要求來衡量這個組合,就有點低水準了。
  • 《心花路放》你可能錯過的26個細節
    2.影片集結了寧浩過往商業大電影的所有男主角,他們依次是《瘋狂的石頭》的郭濤(《心花路放》中一開場客串律師,並說出了影片的第一句臺詞);《瘋狂的賽車》的黃渤;《黃金大劫案》的雷佳音(《心花路放》中演東北小弟「我尼瑪」暴打二人組);以及《無人區》的徐崢。
  • 《心花路放》只是一部公路喜劇片?不,它還講的是一見鍾情的愛情
    而《心花路放》就是這樣一部電影,這部影片作為三人的再次合體完成的作品,無疑是讓人充滿期待的。《心花路放》於2014年國慶檔上映,作為一部公路喜劇電影,在那年以11.67億的總票房榮登年度國產片票房寶座,成為僅次於《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19.75億的年度總票房亞軍。而這部電影的製作成本,僅為3000萬,投資收益比達1:33。
  • 【電影】《心花路放》你可能錯過的26個細節
    由寧浩、黃渤、徐錚「鐵三角」合作的《心花路放》已經捲走
  • 《心花路放》破八辦慶功宴 票房破十億黃渤發裸照
    人民網北京10月10日電 昨日,由寧浩執導,黃渤、徐崢、袁泉、周冬雨等全明星陣容加盟的電影《心花路放》在北京舉行「心花路放·舉國笑飲」慶功宴。 「心花」破八辦慶功宴 創華語電影多項紀錄 慶功宴上首先公布了一張《心花路放》從點映開始所打破的各種紀錄圖,由數據上可以看出:自《心花路放》9月30日上映以來,就連連打破電影市場紀錄。上映前三天,以一日破一億的成績成為華語電影史上首部連續三日單日破億的電影。隨後「最快過2億、3億、4億、5億……」等紀錄紛紛被《心花路放》收入囊中。
  • 《心花路放》影評,萬花叢中過,是片葉不沾身
    《心花路放》是一部很好的電影,有兩條關於時間的線索,一條是「現在」,另一條是康小雨的「過去」既完美的訴說這現在,又完美的交代了耿浩與康小雨的相識,結構完整且新穎獨特;耿浩和郝義的友情也很真摯難求;劇中有喜有淚,雖有不順但也能以喜劇收尾;演員各種到位,故事寓意深刻,耐人尋味。郝義這種人就是典型的適合做朋友不適合做戀人。
  • 分析|究竟是什麼成就了《心花路放》?
    毋庸置疑——《心花路放》。8天豪搶7.46億票房,每天幾乎都有一個億入帳,讓片方心跳加速,心花怒放。同檔期的其他大片與此相較都黯然失色,這個國慶是屬於《心花路放》的黃金時代。這樣的票房成績,這樣的引人注目,讓業內人士不得不思索,是什麼成就了《心花路放》,它究竟是憑什麼?
  • 經典案例:《心花路放》,網際網路電影營銷開山鼻祖
    《心花路放》不僅僅是一部票房口碑雙高的優秀電影,更是網際網路電影營銷的一個現象級案例。影片名稱:《心花路放》影片類型:喜劇 /愛情製作標準:院線電影影片時長:118分鐘影片導演:寧浩影片簡介《心花路放》是由由寧浩執導,由黃渤、徐崢、袁泉、周冬雨等主演的一部影片。
  • 網友拍磚、影評人銳評 《心花路放》難脫媚俗窠臼
    日前,本報刊發黃渤、徐崢主演的電影《心花路放》涉嫌黑東北人惹怒了東北老妹兒,眾多網友拍磚升級。龍江影評人尖銳指出:從《人在囧途》到《心花路放》一直沒有改變媚俗的套路,黃渤和徐崢在表演上也沒有創新和突破。
  • 電影《心花路放》中的一個常識性法律錯誤
    電影《心花路放》正在熱映,寫這篇小文章不是要劇透,因為本人也不喜劇透,會破壞他人初次觀影感覺。不過,這部電影中有一個常識性法律錯誤,如果不指出來,難免有人會被電影誤導。文藝可以指導(包括誤導)生活,這是沒有爭辯的事實了。對於法律知識而言,相信有不少人得自於電視劇和電影。
  • 《心花路放》徐崢黃渤傾力之作
    《心花路放》是一部可圈可點的喜劇片,其票房已高達十幾億,成為最熱門的國產喜劇電影之一,它也是一部非常成功的商業片。主題很簡單,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在這條路上,不被往日的條條框框所束縛,不再屈服於主流的生活方式,無論是男主還是女主,他們的尋愛之旅,鬧出了一場啼笑皆非的愛情故事。
  • 《心花路放》笑中帶淚 獵豔之旅感慨歲月流逝
    笑點密集的《心花路放》算是國慶檔消遣的首選    1905電影網專稿 作為今年國慶檔唯一一部喜劇電影,笑點密集的《心花路放》算是國慶檔消遣的首選黃渤和徐崢一路上偶遇眾多「小鎮姑娘」    「既然不快樂又不喜歡這裡,不如一路向西去大理。」
  • 海洋教育 ▎影片解析《心花路放》
    都說海洋越來越時髦了,那天老師穿著玫紅襯衫走上講臺告訴我們16號晚上影片解析《心花路放》幸福來的太突然了,小夥伴們都驚呆了~電影《心花路放》講述了在生活中遭遇了情感危機的耿浩(黃渤飾),陷入難以自拔的痛苦之中,好基友郝義(徐崢飾)為了幫助他擺脫痛苦,帶著耿浩開始了一段非常搞笑的瘋狂的獵豔之旅。
  • 演員:張儷,代表作品有《心花路放》、《男人幫》
    演員:張儷,代表作品有《心花路放》、《男人幫》演員:張儷,代表作品有《心花路放》、《男人幫》演員:張儷,代表作品有《心花路放》、《男人幫》演員:張儷,代表作品有《心花路放》、《男人幫》演員:張儷,代表作品有《心花路放》、《男人幫》演員:張儷,代表作品有《心花路放》、《男人幫》
  • 《心花路放》上海首映 寧浩為馬蘇點讚:下了苦功
    《心花路放》上海首映 寧浩為馬蘇點讚:下了苦功 《心花路放》上海首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