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悲催的皇后,貌若天仙,才華橫溢,卻因一首豔詩被皇帝賜死

2020-12-23 騰訊網

歷史上被賜死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因為功高震主,被君主賜死;有的人因為被人陷害,直接被殺死,還

有這麼一位遼國的皇后,僅僅因為一首詩,就被賜死,可謂是悲催至極,她就是蕭觀音,遼道宗的第一位皇后

蕭觀音出身高貴,而且從小就琴、棋、詩、畫,樣樣精通,可以說是遼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奇女子。

蕭觀音能坐上皇后,和遼道宗的感情是非常好的,還為他生了三女一男。蕭觀音也經常為遼道宗作詩。

就這樣看來,蕭觀音背景好,有才還得到皇帝的寵愛,應該是能幸福過完一生的,結果有個奸臣看不過蕭觀音和蕭觀音為遼道宗生下的獨子,於是想要設計蕭觀音。

這個奸臣就是耶律乙辛,

耶律乙辛在朝堂之上和蕭觀音的母家有利益衝突

,而且隨著蕭觀音的兒子逐漸長大,也逐漸開始了解朝堂上的事,多次在朝堂上表達和耶律乙辛不同的政見。

耶律乙辛當然要弄垮皇太子,才能重新使自己在朝堂上沒有對立的人。而耶律乙辛想要弄垮太子,首先要從蕭觀音身上下手。

在這個時候,

蕭觀音因為經常勸說遼道宗不要過度沉迷於狩獵等娛樂之事,要關心國事,和遼道宗的感情越來越淡

,遼道宗也因為蕭觀音的不斷勸諫,逐漸與蕭觀音疏遠。

蕭觀音作為皇后,丈夫與自己疏離當然是心情悲傷、失落的。於是,蕭觀音寫下了著名的《回心院》十首,「

被之管弦,以寓望幸之意

」。全詞以掃深殿等10種日常生活的細節為題來寫,

細膩地描寫宮闈之事,表達了盼望道宗能回心轉意,從而表達自己「不願伊當薄命人」的主題

反映出詞人期盼重新獲得寵幸的迫切心情和失寵時的寂寞苦悶

,情感描寫非常細膩,表達極其婉轉。

而當時正好有一個伶官叫做趙惟,非常擅長彈奏琵琶,於是被蕭觀音召入宮中。

蕭觀音讓趙惟將自己所做的《回心院》十首譜成琵琶曲,譜成曲後,蕭觀音有的時候還會和趙惟合奏

耶律乙辛聽說了蕭觀音經常召見伶官趙惟入宮之後,就想要趁此陷害蕭觀音。耶律乙辛讓人寫出淫詩《十香詞》,對蕭觀音謊稱是宋國的一個皇后作的詩,讓蕭觀音抄錄下來。

蕭觀音沒有懷疑,將這《十香詞》抄了一遍。而蕭觀音抄了一遍還不算完,還偏偏要在旁邊自己再作一首詞。

這首詞是這樣的,「

宮中只數趙家妝,

雨殘雲誤漢王。 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燕入昭陽。

」耶律乙辛得到了蕭觀音的抄錄之後,馬上就把蕭觀音抄的《十香詞》和作的詩呈給遼道宗看。

耶律乙辛還指出,蕭觀音作的這首詩裡含有「趙」「惟」「一」三個字,也就是趙惟唯一的意思。

他就順著這個意思,誣陷蕭觀音和這個伶官趙惟私通

遼道宗聽完之後,當然是震怒,隨即將趙惟一族滅族,同時還要賜死蕭觀音,蕭觀音的屍體也直接被還給了蕭家。

蕭觀音死前,曾經乞求遼道宗能夠見自己一面,聽自己的解釋。遼道宗震怒當然不會同意,蕭觀音悲慟地寫下《絕命詞》,

寫完之後,直接自己自縊而死了

幸好,蕭觀音的兒子耶律延禧在遼道宗死後,登基上位,為母親與伶官私通的事情平反,蕭觀音也被追封為宣懿皇后。

參考資料:《全遼文·奏懿德皇后私伶官疏》、·《遼史·卷七十一·列傳第1:后妃》

相關焦點

  • 古代最悲催的皇后,貌若天仙,才華橫溢,卻因一首詩被皇帝賜死
    歷史上被賜死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人因為功高震主,被君主賜死;有的人因為被人陷害,直接被殺死,還有這麼一位遼國的皇后,僅僅因為一首詩,就被賜死,可謂是悲催至極,她就是蕭觀音,遼道宗的第一位皇后。蕭觀音出身高貴,而且從小就琴、棋、詩、畫,樣樣精通,可以說是遼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奇女子。
  • 這位皇后貌若天仙,卻因一首豔詩差點被皇帝打死,遺體也被人踐踏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政治紛爭是十分的嚴峻和殘酷的,有時候總是不可避免地會犧牲一些無辜的人。遼國的其中一位皇后被人們稱為史上最悲催的皇后,只因寫了一首詩便被皇帝打得半死,死後遺體任人踐踏,她就是蕭觀音。蕭觀音的家族是遼國強大的外戚,遼國的大多數皇后都是他們家族的人。
  • 古代最悲催皇后:被誣陷與人私通,差點被皇帝打死,屍體送回娘家
    遼國,是一個嚴格執行異姓通婚制的國家,由於只有耶律和蕭兩個姓,由於皇帝姓耶律,於是便湧現出了無數蕭貴妃、蕭皇后、蕭太后,今天要講的便是其中最悲催的一位,不到20歲便嫁給皇帝,給皇帝生了3女1男,結果被誣陷餘人私通,皇帝一鐵骨朵,差點把她打死,賜死後,屍體還被送回娘家,她便是遼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蕭觀音
  • 史稱「十香詞案」,一國皇后因一首詩,被賜死後遺體任人踐踏
    前言: 在中國還是封建社會的時候,歷代帝王都會有很多妃子和妾侍,但是即使皇上有再多的妻子,但是對於皇上來說,只有皇后是明媒正娶的妻子,是所有妻子的領頭人,而皇后的身份也是無人能代替的,皇宮中最尊貴的女兒就是皇后。
  • 皇后為皇帝生下12個子女,卻被皇帝賜死,死前說:願天下得以平安
    一般而言,古代帝王子女多是很常見的,因為帝王可以有許多妃子,只要身體足夠好,就可以生下許多子女,比如宋徽宗有80個子女、康熙皇帝有55個子女。但是生孩子這件事情,對於后妃就不是那麼容易了,畢竟要經歷十月懷胎,而且大多數情況下,一次只能生下一個,這就導致古代后妃生的孩子不可能太多,比如隋朝文獻皇后獨孤伽羅生下了10個子女、北齊武明皇后婁昭君生下了8個子女,這已經算是非常厲害了。 然而在西魏時,有這麼一位皇后,她在14年的時間裡生下了12個子女,幾乎一年一個。
  • 皇后問皇帝:陛下昨晚玩得盡興嗎?皇帝直接廢后賜死,誅殺十多人
    皇后問皇帝:陛下昨晚玩得盡興嗎?皇帝直接廢后賜死,誅殺十多人文丨小倩帶你看歷史在古代,有的皇帝登基前地位並不高,先帝有很多皇位備選人,哪一位皇子得他心,他就把皇位傳給哪位皇子,曹叡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曹叡的正妻本來可以成為皇后,卻不曾想他竟然立出身極為卑賤的車夫女為皇后,嫉妒使她發狂,她不顧後果地處處刁難車夫女,並把關於她的謠言散布到後宮的各個角落。正妻始終想不明白,為啥同為皇帝的女人,身份卑微的車夫女卻能坐上皇后的位置,這一點讓她很不服氣,為此,她還到太后面前理論了一番。
  • 在古代被皇帝賜死時,為何還要謝主隆恩呢?
    但有朋友會覺得很奇怪了,既然皇帝都要殺你了,為什麼還要對皇帝謝恩呢?在古代,對於犯了死罪的人,被皇帝賜死的話,那屬於皇帝幹預司法,法外開恩的行為。儘管被賜死的人本不想死。但總比皇帝下旨投入監獄,然後嚴刑拷打,最後判死刑,在午門行刑,被當眾斬首、斬腰、甚至凌遲。要是這樣的死罪方式,不用想,犯人肯定會選擇被皇帝賜死來的好些。
  • 遼國皇后蕭觀音,才貌雙全,卻因《十香詞》被陷害賜死
    ——納蘭性德前言:歷代君王和皇后的故事一直為大家津津樂道,在現在的影視劇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很多的皇后都不是平凡人物,手段了得。當然看多了這種電視劇可能對皇后有了很大的誤解,其實在歷史上,也有很多皇后是含冤而死,善良一生的。
  • 皇帝從外面遊玩回來,皇后隨口問了句關心的話,馬上便被賜死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皇帝作為一國之君,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和地位,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自古以來,倘若出現了一些脾氣比較暴躁,亦或者是不管不顧的皇帝的話,就容易給朝臣亦或者是後宮帶來災難。
  • 被皇帝賜死,為什麼不撒丫子跑路?
    文/團隊作者賜死制度,是古代專制君主對身份特殊的人,如后妃、皇子及王公大臣,採用賜鴆、賜劍、賜綾等手段,責其自斃的一種處刑方式。02這一樁賜死公案,發生於北魏年間。孝文帝拓跋宏,當算中國古代史上最偉大的帝王之一。大力推進漢化改革,整飭吏治,加強北方統治,更是一手促進了民族大融合。
  • 清朝最悲催的皇后,從未得到皇帝寵愛,逼著她臨睡幹一件事!
    2020-11-06 10:36:32 來源: 愚情 舉報   清朝最後一位執政的皇帝是鹹豐
  • 古代大臣被賜死,為何還要向皇帝叩頭謝恩?
    首先,我覺得被皇帝賜死還要謝恩的第一個原因,可能就是這些皇宮大臣是真的感謝皇帝,從商紂王開始,各朝各代的酷刑都有新花樣,被折磨的人可謂是真正的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可能對於他們來說死真的是一種解脫。一般來說各朝各代的被皇帝親自處死的大部分都是犯了不可饒恕的罪名,比如說謀朝篡位之類的死罪,又因為犯人的身份地位懸殊,所以才會選擇這種賜死的死法。
  • 耶律洪基為何要賜死愛妻蕭皇后?只因蕭觀音太有才華!
    蕭皇后被被賜死?她不是成為了太后,還權傾朝野嗎?這也沒錯!此蕭皇后,非彼蕭太后。小笙說的這個蕭皇后,名叫蕭觀音,是一位出色的詩人。而蕭太后,名叫蕭綽,是一位優秀的政治家、軍事家,以及改革家。好了!進入正題, 蕭觀音穎慧秀逸,嬌豔動人,才華橫溢,還彈得一手好琵琶。
  • 古代皇帝皇后出巡笑死人的撒尿儀式
    皇帝和皇后也是人,也要尿尿,也要拉屎。古代皇帝皇后出行場面蔚為壯觀。
  • 賈元春為什麼會被賜死?只因她發現了皇帝的一個秘密!
    楊貴妃死於馬嵬驛之變,被唐明皇賜死。推測賈元春之死,也是類似「馬嵬驛之變」。那麼,她究竟犯了什麼錯而被賜死呢? 賈元春與皇帝沒有感情,一旦賈家出錯,很容易受家族連累。事實上賈元春被賜死後,賈家隨即被抄家。
  • 生前遭皇帝狠打並縊殺,死後遺體任人踐踏,她堪稱最悲慘的皇后!
    在古代,皇后擁有極高的權力和地位,因此古代的很多女子都渴望入宮,夢想著成為皇帝的女人。雖然生活在皇宮不愁吃不愁穿,擁有著普通老百姓無法奢求的生活,但同時皇宮也是非常殘酷的。 大家都看過宮鬥題材的電視劇,皇宮裡的生活非常險惡,輕則可能會被趕出宮去,失去擁有的權力和地位,重則甚至會付出生命。
  • 古代皇后為什麼要垂簾?皇帝一般怎麼稱呼皇后?
    戰國時期,我國就開始實行垂簾聽政的制度,所謂垂簾聽政就是皇帝年幼,需要有皇帝的母親來輔助辦理國事,但在處理事務時皇后要隔著帘子。這樣隔著帘子皇后在皇帝的後邊,是為了避免和君臣相見,這樣能夠體現內外有別的原則。在古代,皇帝對皇后的稱呼是梓潼。 古代皇后為什麼要垂簾?
  • 皇后與人私通,痴情的皇帝氣重病,遺詔:妃嬪免死,皇后需陪葬
    ——馬克思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957,閱讀約2分鐘皇后,封建社會皇帝真正的妻子。在禮儀方面,皇后和皇帝是平等的。可謂同出一車,同入一座,接受文武百官的摩拜。在某種程度上,女王是一個重要的象徵。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確立了天子制度,但以天子之妻為皇后的制度直到漢代才開始實行。在人們的印象中,當皇后是一個國家的象徵,而不是德才兼備。在年代,婦女的貞操被視為與生命一樣的東西,尤其是女王。然而北魏時期,卻有這樣一位皇后,她與別的男人有染,還給皇帝戴了綠帽子。結果,她被逼死了。這位皇后就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弘的皇后馮妙蓮。
  • 清朝最得寵的皇后,生下天子卻暴亡於後宮,皇帝:我要親自送葬!
    2020-12-25 13:11:50 來源: 錄製旅行路 舉報   古代社會
  • 古言新書:《盛世無歡》悲催皇帝和不靠譜皇后互懟日常
    《盛世無歡》作者:寒時溫字數:10萬(小幼苗)食用指南:權謀,爆笑,皇后推薦指數:文案史上最悲催的皇帝vs史上最不靠譜的皇后娘娘帝後互懟日常。寒冬臘月,大梁盛京西市聚集三教九流,只為目睹一位大人物的歸京,這位大人物便是因病自幼離京養於江南的女主顧影闌。故事從柳生——一個在客棧中講故事賺銀子謀生身份不明的落魄世家庶子身上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