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后為什麼要垂簾?皇帝一般怎麼稱呼皇后?

2021-01-20 木子故事匯

戰國時期,我國就開始實行垂簾聽政的制度,所謂垂簾聽政就是皇帝年幼,需要有皇帝的母親來輔助辦理國事,但在處理事務時皇后要隔著帘子。這樣隔著帘子皇后在皇帝的後邊,是為了避免和君臣相見,這樣能夠體現內外有別的原則。在古代,皇帝對皇后的稱呼是梓潼。

古代皇后為什麼要垂簾?

「垂簾聽政」的制度,在我國歷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舊戰國時期。戰國時期國君去世後,如果繼位國君年紀幼小,可以由國君的母親輔政。但是根據宮廷的規定,官員不得直接觀看和接觸太后,所以輔政的太后一般坐在國君理政廳堂側面的房間裡,在房間和廳堂之間掛一帘子,聽官員們與國君談論政務。於是,這種由母親幫助國君輔政的制度,就被人們形象地稱為「垂簾聽政」。

太后臨朝的制度,始於漢朝,漢惠帝不理政事,呂后臨朝。漢殤帝出生不過百日就繼漢和帝為帝,皇后鄧氏以皇太后臨朝。南北朝時期北魏馮太后也曾經臨朝稱制。唐朝武則天以太后臨朝甚至廢唐建周,自己做了皇帝。宋代有多位皇太后曾臨朝稱制。但垂簾聽政的制度卻要到唐朝武則天時期才開始。此前的太后臨朝不需垂簾。影響較大的太后臨朝有漢代呂太后,鄧太后,唐代武則天等。近代還有清慈禧太后臨朝。

封建社會時期,皇帝要親臨金鑾殿處理政務大事。但也會由於特殊情況,皇帝不能上朝親政時,就由皇后或太后臨朝聽政。那麼,太后聽政時為何要「垂簾」呢?

是因為臨朝聽政當然要和群臣相見,可是從前生活習慣是男女有別,內外有別。皇后居中宮,主內治。在臨朝聽政時,須遵守內外有別的原則,所以就只好「垂簾」和群臣相見,宣諭、奏事都在隔簾情況下進行。

這個內外有別的原則,不僅僅皇家如此,從前社會上也是這樣的習慣。例如住宅有內外院之分,婦女在家除和家裡人以及至近親戚(男)在內院相見之外,也不和男的來賓相見,家中男僕人到上房向女主人回事,須請女僕代言,如果女主人有所詢問也是在室內說,男僕在室外回答,這都是以前生活中常見的。

由此可見,為何聽政要用「垂簾」的形式,其並不是孤立的現象,而是整個社會上都是內外有別、男女有別的風尚。清朝的慈禧太后也是從「垂簾聽政」開始到最後執掌國家大權的。

皇帝一般怎麼稱呼皇后?

「梓童」是皇帝對皇后的稱呼。

據有的專家考證,「梓童」原作「子童」最早見於《全相平話五種》:「妲己乃問天子曰:『大王前者行文字天下人進寶,近日進得何寶?將來與子童隨喜看之。』」(《武王伐紂平話》) 「呂后:『子童領旨,九月二十一日未央宮下,斬訖韓信也』。」(《前漢書平話》) 「高祖聖旨言:『..寡人去遊雲夢,交子童權為皇帝,把三人賺人宮 中,害其性命』。」(《三國志平話》)

在明代小說中,「子童」逐漸被「梓童」所替代,用於對皇后的稱呼。例如《西遊記》中「那國王急睜眼睛,見皇后的頭光,他連忙爬來道:『梓童,你如何等。』」(《西遊記》八十四回)

相關焦點

  • 古代白話文關於皇后有意思的稱呼,子童和梓童
    在一些國家中,國王稱呼王后為「梓童」,這個稱呼顯得有點奇怪。首先要明確一點,皇后的名字絕對不叫梓童,這是一種尊稱。在古典小說《封神演義》中也出現過這個稱呼,殷紂王稱呼姜皇后為「梓童」。這種稱呼有什麼典故,或者有什麼理由在這些古代小說中並沒有介紹,現代人讀起來會有些費解,所以還需要解釋一下。梓童是皇帝對皇后的稱呼,有時皇后也可以用這個詞自稱。
  • 古代皇帝皇后出巡笑死人的撒尿儀式
    皇帝和皇后也是人,也要尿尿,也要拉屎。古代皇帝皇后出行場面蔚為壯觀。
  • 古代皇后有多少種叫法?大多數隻知其一,有種稱呼僅皇帝能用
    在古代,最成功的男人就是皇帝了,而人們通常把他背後的那個女人稱為是「皇后」。不過,這並不代表皇后就只有這一種叫法,只不過大多數人只知道這一種罷了,那麼在古代,皇后究竟有多少種叫法呢?哪一種又是皇帝使用的呢?其實在古代皇后一共有多達9種不同的叫法。
  • 《西遊記》中的皇帝們竟然用同一個暱稱稱呼皇后,你猜是什麼
    86版的西遊記可謂是在我們的印象中紮根了,《西遊記》是改編自作者吳承恩的古典名著,86年的西遊記主要是由六小齡童、徐少華、遲重瑞、汪粵、馬德華、崔景富、閆懷禮、劉大剛等主演,主要就是講述了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在路上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的事情,在取經的過程中,也遇上了不少國家的皇帝,那麼那些國家的皇帝是怎麼稱呼自己的皇后的呢
  • 皇后的日常生活:從《清平樂》的曹皇后,看古代皇后在宮中的工作
    慈聖光獻皇后——曹皇后看《清平樂》的人一定奇怪為什麼宋仁宗趙禎不是很喜歡曹皇后,明顯他更喜歡張貴妃嘛。這是確實的。曹皇后決沒江疏影飾演的曹皇后那麼好看,甚至可以說相貌平平 。但他的後位一直是很穩固的,並非皇帝說一句不喜歡就可以廢掉皇后的。
  • 皇帝的妻子叫皇后,女王的老公怎麼稱呼?這幾個叫法讓人不好意思
    皇帝的妻子叫皇后,女王的老公怎麼稱呼?這幾個叫法讓人不好意思文/楠楠似乎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很重視稱謂,但是有一個問題,讓很多人都疑問,「皇帝的老婆叫皇后,女皇行老公叫什麼?」而另外的一些稱謂卻很不好聽,有一些低俗和瞧不起的感覺在裡面,「男寵」、「皇后」、「皇前」、「爵爺」等等。這似乎有點可以接受,很普通,在《西遊記》的故事裡,有一個女兒國的女王,喜歡上了大唐聖僧唐玄奘,就想要把玄奘招為駙馬,女兒國女王就稱呼唐玄奘為「御帝哥哥」,聽起來也是蠻有喜感的,但是我們卻不知緣由。
  • 古代的皇帝,怎麼稱呼爺爺?歷史上只有一個人有此地位,他是誰?
    中國自古就盛行儒學,儒家重視孝道,因此皇帝雖然成為天子,但同樣要尊敬自己的長輩。因為沒有孝心的皇帝得不到百姓的喜愛。 古代的最高統治者是皇帝,皇帝的正宮是皇后。皇后是尊貴的頭銜,所以地位更高。例如,因為皇帝的母親叫皇太后,皇帝的父親是太上皇。
  • 詳解太后、皇后為什麼自稱哀家
    百科故事現在的宮廷劇是越來越多了,但小編卻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為什麼有的宮廷劇裡太后自稱是哀家,而有的宮廷劇裡皇后也自稱是哀家?那麼這個哀家是什麼意思呢?太后、皇后為什麼要自稱是哀家呢?到底誰用哀家這個稱呼是對的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這關於自稱哀家的那些事兒。
  • 為何古代皇帝結婚時,要讓皇后先吃個餃子才能行房?原因很簡單
    雖然古代有「一夫多妻制」,但是嚴格一點說,應該叫做「一夫一妻多妾制」。因為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民百姓,都只能娶一位正妻,再找都算是納的小妾。和皇帝結婚的「正妻」一般都會被封為皇后,之後被選入宮中的「妾」也有可能被封為皇后,歷朝歷代不一樣。那麼既然是只結一次婚,婚禮肯定是非常隆重和特別講究的。
  • 秦始皇作為第一個皇帝,為何沒冊封皇后?那皇后稱呼是誰創的?
    皇后這個職位,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皇帝要掌管前朝,皇后就負責掌管後宮,倆人一前一後的配合,才能把天下治理得很好,皇后象徵著女人當中最尊貴的位置,所以在選皇后的時候也必然是要深思熟慮,選一個真的能母儀天下,堪當大任的人,可是讓人很好奇的是,秦始皇統一中原,成為中國的第一個皇帝,但他至死都沒有立了一位皇后
  • 中國古代稱呼皇帝太子,為什麼是,陛下和殿下而不是陛上,殿上?
    這個臺階一般是木質結構的,或者是土造的,有時還有更花哨的樣式,如「飛陛」,均有衛士把守。臣子要上臺階,要經過陛下的衛士允許;要跟臺上的皇帝說句話,也要經過陛下的衛士捎話,通過卑者向尊者傳遞。因此,「陛下」起初叫的不是皇上,而是叫站在陛下的人轉告皇上。話又說回來,規矩不是一成不變的,臣子也不是絕對不能直接與皇上說話,但是禮節不能省略,所以,與皇上說話前叫一聲「陛下」,就是表示自己的恭敬之意。
  • 【皇帝新婚-皇后在洞房之夜是怎麼伺候皇上的?】
    古代皇后在洞房之夜如何伺候皇上?「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歌管樓臺聲細細,鞦韆院落夜沉沉。」這是北宋著名詩人蘇軾一首膾炙人口的七絕。「春宵一刻值千金」,對於普天之下尋常的黎民百姓是如此,而對於那些「一朝選入君王側」皇后嬪妃也概莫能外。尤其是那些入選為正宮的皇后,更是十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大婚時刻的洞房花燭之夜。
  • 古代皇后和皇貴妃的區別,皇貴妃真的能威脅到皇后的地位嗎
    ,皇貴妃真的能威脅到皇后的地位嗎  在古代男子以仕途為重,都希望能夠在朝廷中位高權重,得到皇帝的賞識。而出身貴族的女子,想要的就是怎麼能夠得到皇帝的喜愛,進入後宮成為寵妃。古代的皇帝身邊最不缺的就是美女,後宮佳麗三千,都想得到皇帝的寵愛,這樣如果沒有規矩和制度,豈不是很混亂,所以就有了後宮妃子的職位,皇后肯定是最有分量的位置,眾妃子的畢生目標就是得到這個位置。而僅次於皇后的就是皇貴妃了。
  • 古代皇后的新婚之夜!
    洞房花燭夜乃人生四大樂事之首,收藏君與諸君八卦一下古代皇帝的洞房習俗,看看一個女人是怎樣進入後宮成為母儀天下的皇后。
  • 令妃手段真的高,皇后剪斷頭髮時,誰注意到她對皇后的稱呼?
    大家一定還記得非常經典的那一幕,容嬤嬤扎紫薇,而令妃娘娘知道皇帝非常喜歡紫薇小燕子,所以對她們很關心,令妃善良溫柔,和兩位民間格格相處得非常融洽。首先我們來看看令妃,歷史上她的出身比較普通,是滿族包衣出身,但可以從貴人一步步做到皇貴妃,皇帝還給她抬到鑲黃旗,死後被追封為皇后,她的兒子永琰當了皇帝,就是嘉慶帝,而且和乾隆還有富察皇后一起享受世代的祭祀。
  • 清朝皇帝乾隆,「愛」的是富察皇后,「寵」的卻是令妃?
    《延禧攻略》這一電視劇從開始上演到熱播,所有人都以為乾隆和富察皇后這兩個人的感情鐵定不變。在電視劇裡面乾隆皇帝對富察皇后的關照無微不至,無時無刻都想讓自己的皇后開心,電視機面前的觀眾們都可以感受到乾隆皇帝這時候對皇后真摯的愛。可是自愛以前的電視劇裡面為了表現出清朝皇帝乾隆的風流天子性格,整個劇裡面基本上沒提過富察皇后。
  • 昭慈聖獻皇后孟氏:兩廢兩立兩度垂簾,不計前嫌兩度救國
    然而宋朝有這樣一位皇后,她從被立為皇后之日便沒有得到皇帝一日寵愛,不僅受盡皇帝丈夫的白眼,甚至還兩度被廢,成為了皇室的笑柄,然而這個善良寬厚的女人卻並沒有記恨在心。在宋王朝最為危難的那段時期,她以一介女流之身兩度拯救即將傾覆的大宋王朝,並最終在養子的奉養與孝順下安度晚年,平靜離世,她就是宋哲宗的原配皇后孟氏,歷史上稱其為昭慈聖獻皇后。
  • 為雍正皇帝生下皇儲的熹妃,為什麼生前從沒當過皇后
    最近無事,在網上找小說看,搜到一本叫《雍正熹妃傳》的古代言情小說。在這部小說裡,雍正皇帝與熹妃有一段讓人「只羨鴛鴦不羨仙」的感情經歷,非常精彩。 熹妃是一位真實存在的人物。
  • 千古一帝秦始皇為什麼不立皇后?
    由於皇帝的根源放棄一些國家,有些是因為妖皇缺乏的王朝,但也有這樣一個皇帝,古往今來,美女不缺創造偉大的事業,但沒有立皇后的生活。中國的皇帝秦始皇的歷史之後是持久的一個!女王是第一個中國劉的妻子呂雉!從邏輯上講,這個位置應該是皇帝的妻子!他一生的第一個皇帝,但從來沒有被建立,至少目前現有的歷史文獻,有它的女王沒有說明。如果沒有秦始皇的皇后,這種情況幾乎不可能出現!
  • 古時候在萬人之上的皇帝和皇后,他們的結婚流程是什麼樣的呢
    古時候在萬人之上的皇帝和皇后,他們的結婚流程是什麼樣的呢皇后,受盡皇上的恩寵,母儀天下。在古代的時候,一個女人若是能坐到皇后的位置上,那是莫大的榮耀,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想要成為皇后,一個女子被欽定後,這只是第一步。她想要正式進入宮中坐上鳳椅這個位置,是需要同皇帝舉行大婚的。